初三语文文言文的复习与应考_中考复习-查字典中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网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正文

初三语文文言文的复习与应考

发布时间:2015-03-15 20:30:00来源:查字典-中考网

一、树立历史的观念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们强调要树立历史的观念,一方面是说要注意古今的区别,另一面是说要注意古今的联系。看不到差异,就会以今例古,弄出错误;看不到联系,就会割断历史,失去许多解文的依据。此外,读文言文还会遇到古人的观念问题,缺乏历史的眼光,也就难以正确理解和评价。

看不到差异,可能会把文言文的词形弄错。比如,1991年的文言试题中有一句说: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用现代的眼光看,衣服饮食是两个词,可在古代是四个词:衣,指穿的;服,指器物,指用的;饮,指喝的;食,指吃的。词形看错了,对语意的理解自然不可能准确。1995年的试题中有这样一句:妻子奈何独擅其利,以为富贵哉!妻子、以为,现在都是一个词,而在这段话中都是短语:妻子就是妻和子,以为就是以之为。富贵一词也需注意,在这里并不是富和贵、又富又贵的意思,它是一个偏义复词,意在富而不取贵,因为独擅其利并不能提高地位,而只能使生活变得阔绰。1989年的试题中有一句是:从是观之,地形险阻,奚足以霸王矣!这里的足以、霸王,用现代的眼光看自然都是一个词,可实际上各是两个词,足以是足/以之的省略,霸王是动词,是称王称霸的意思,看成一个词还是看成两个词,意思相差很远。还有通假字。缺乏历史观念,没有通假意识,就感觉不到,发现不了,自然也就不会去想,去查,包括语文教材的注解上都有这样的错误。比如,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苏武》),教材注前为以前,句解为以前因投降匈奴和死去的这连语法都不通。其实,前是翦的通假字,是除去的意思。这就是以今例古的错误。1996年的试题中也出现了通假字:守大怒,盛威临永,永不为动,则缪为好言荐之朝。这里的缪就是谬的通假字,意为假意地。看不出这个通假字,对文意的理解就会隔一层;如果以此为测试点,那就更容易失分。

看不到古今差异,也会直接把词义弄错,特别是古今同形词。2001年三南的试题中有一句: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这里的或易误为或、然之或,连易误为连接之连,而稍更易误为稍稍、稍微之稍。这是读文言文最易陷入的误区。除了知识的问题之外,观念起了很大的作用。《辞海》的编者们该是很博学的了,但也难免犯这样的错误。比如睡这个词,《辞海》举《史记?商君列传》中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一句为例,解释为睡觉。这也是一个以今例古的例子。说睡觉,在秦汉时一般用寝;睡则是打瞌睡的意思。

缺乏历史观念,对文中有特殊意味的地方就可能视而不见,或者理解错误。典型的例子有《鸿门宴》中对坐次的记述。没有历史观念的人可能一带而过,甚至会怪讶司马迁太罗唆。但以历史的眼光看,这些记述决不是多余的,而是具体地表现出项羽的骄横和政治上的幼稚,也可以看出刘邦的隐忍之功。1992年的文言试题中说陈寿遭父丧,有疾,使婢丸药,客往见之,乡党以为贬议,这一句话,如果不从封建伦理道德的角度去看,恐怕就不大好理解。2002年讲何子平的孝道,2003年讲郑善果之母的训子之道,都涉及到古人的观念问题,都需要一点历史的眼光。

古今词义有很大差异,忽略这一点就会犯错误;但现代汉语毕竟是从古汉语发展而来,不善于利用它们之间的继承关系也是愚蠢的。古汉语一个单音词的几种意义,往往分别包含在由它组成的现代汉语的几个双音词中。如书书信、书写、书籍,疏稀疏、疏远、疏通、奏疏、注疏,等等。我们就可以运用这种联系来推断文言词义。比如《桃花源记》中有一句说: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要解释其中的规字,就可以先联想含规的词语:规矩、规则、规劝、规划然后分别代入规的位置,规划一词可以讲通,这就是正解。另外,有不少文言词义保留在成语之中,而成语又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一种古今联系,也可以而且应该利用。如负字,它的一些意义可见于下列成语:负(以背载物)荆请罪、负(倚、恃)隅顽抗、忘恩负(背弃、违背)义、素负(享有)盛名、负(亏欠)债累累,等等。用已经掌握的成语与文中的词语相比照,可以更快地找到解词的根据。我们试用这种方法来解1995年高考的第12题。这个题共考查4个实词。A、若行事不允,或妄chēn@①怒。允:公平。现代汉语中有允当、公允、平允诸词,都可分别代入,可见把允讲成公平是可以的。B、在官清恪未尝问私。恪:谨慎而恭敬。现在常用的有恪守、恪遵,都是偏正结构的合成词,可以提供一点解恪的根据;如果知道恪慎一词,那就更好,可以断定把恪解为谨慎而恭敬是可以的。C、吾亦望汝副其此心。副:符合。如果想到名副其实、名不副实这两个成语,肯定有助于判断副:符合是正确的。D、岂汝身致之邪?致:导致。含有致的双音词很多,如精致、景致、引致、招致等。名词、形容词显然无法代入;就动词看,代入导致一词也是不通的。导致是引起的意思,而且一般指引起坏的结果。代入招致、致使等动词也不通。由此我们可以判断,致在此处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大概没有保留下来。实际上致在这里应该解做求得、得到。四个词有三个可以利用古今词义的联系进行思考,说明这种联系的普遍性。

历史观念作为一种观念,它的形成需要以知识为基础,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体会、强化。这是复习、应考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二、掌握系统的知识

1.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这主要是指古汉语常用而现代汉语不用(或不单用)和古今都用但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前者如恪,后者如致。数量以多少为宜?人教社版高中语文教材列出360个,似乎还少了一点,笔者以为不能少于500个。当然,这个词目的确定是很费斟酌的。可以参考商务印书馆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和饶杰腾主编、北京师院出版的《中学文言常用词词典》。

2.了解文言实词的特点。这些特点包括单音性单音词占大多数,双音词主要是联绵词、叠音词、象声词、偏义复词以及外来词,为数不多;多义性这和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原则上是一样的,但现代汉语用几个不同的词来表达的意义,在古汉语中可以用一个词;近义性在现代汉语中有些不太区分的概念,古汉语中可能区分得很细,形成一系列近义词,如关于看的动词有20多个,关于马的名词也在20个以上;活用性可以按照习惯临时改变语法功能,用做其他词类,名词可用做副词、动词,动词、形容词又可用做名词,又有使动、意动等特殊的动宾处置关系;通假性用语音相同、相近的字代替本字,这在今天看来类似于写错别字,但在古人是一种习惯。了解这些特点,认识这些规律,是读懂文言文的重要条件。

3.了解常用虚词的用法。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有四篇知识短文专讲文言虚词,共列32个,这是应掌握的。虚词数量相对要少,但用法复杂,一要分清各自的特点和细微区别,二要记住其本意义和主要用法,三要清理虚词的类别和各自的系统。

4.掌握常见的习惯说法。习惯说法是相对稳定语句格式,掌握这些格式对阅读文言文是很必要的,如不亦乎,若(奈、如)何,何之有,唯是,何(奚)为,以为,何之,等。还有常用的短语,如:不啻,无虑,得无,而已,尔来,非徒,且夫,是故,是以,何其,有间,无乃,岂特,殊不,庶几,有以,无庸,自非,等等。这要靠平时积累,也要靠复习时加以系统总结。

5.了解文言句式的特点。主要是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还有各种复句,特别是假设句、选择句、因果句等,所用关联词语复杂,和现代汉语差别又大,要着重复习。单是表假设关系的连词就有几十个之多,如如、若、苟、使、即、第、令、假、以、借、其、竟、诚、果、向等;这些单音词又常常组成双音结构:如若,若使,假令,借令,设使,如其,向令,竟使,等等。尽管有如此众多的关联词语。古人还是常常用意合法,这就使得复句关系更为复杂。文言文读不懂,或理解有误,常常跟把复句关系弄错有关,而高考中从复句关系的角度设题就成了热点之一。

6.掌握断句、标点和语译的原则和方法。断句的基础是理解,同时也有一些可资凭借的语言标志,如发语词,句末语助词,常见的关联词,习惯句式,排比句,对偶句,等等。能够断句,然后可以标点。这又与标点符号的用法有关。语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标准就是信、达、雅三个字。在具体做法上要注意:专用词语留而不译,省略成分适需而补,古今不同换成现代,冗余成分可以删除。近些年高考中文言文都用选择题,翻译能力似乎不重要了。其实不然。因为达到语译才可算是达到真正的理解;高考题语译正误的判断,也是从另一角度对语译水平的考查。所以,在复习中做一点语译的练习还是必要的。

7.掌握主要的文言修辞手段。文言修辞,与现代汉语有不同之处,要特别留意。如:比喻,特别是不用比喻词的名词句,像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鼎铛玉石、米珠薪桂之类;借代,像奉洒扫、承袭茅土、觞豆之费之类;互文,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类;合叙,即并提,像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之类;委婉,像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三年,将拜君赐之类。

8.了解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这一项内容非常驳杂,既不能漫无边际地去捞,又不可把视野搞得太窄。依据教材和读一般浅易文言文的需要,应该注意如下的一些内容:历法时节,历史地理,职官科举,名号称谓,礼俗名物,人物典故,等。可以以此为纲目,以教材涉及的内容为基础,参考有关资料,加以整理。

三、训练科学的思路

1.利用汉字形、音、义的联系。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虽历经演变,这表意的功能毕竟没有完全丧失,这就是理解词义的已知条件之一。比如《鸿门宴》中写樊哙闯入军帐,得彘肩,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在此之前,或许没有学过啖字,但它从口炎声,意义上与口有关,再联系彘肩、切等因素,是不难猜出吃的意思的。又如《谭嗣同》一文说谭至七月,乃扶病入觐,奏对称旨。觐字较生辟,但从这个字的构成成分大体可以猜出与见有关,加上其他语境因素,可判断这是去见皇上。

2.利用文言句法的特点。文言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多,这是可供利用的条件。在这样的句子、结构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就可以由已知的词性、词义推知未知的词性、词义。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与箭相对,可判断它是名词,意为奔马。无苗时采则实而沉,有苗时采则虚而浮,实与虚相对,意为充实饱满,而浮与沉相对,意为分量轻。也可以据此推断省略成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根据排句的特点,空白处的省略成分可以一目了然。

3.利用篇章语境的脉络。这是最重要的阅读理解的依据。推断词义要靠它。2001年(3+2)试题中有子访得之一句,试题问访字的意思(列四个选项:A、咨询,B、探望,C、寻求,D、访问)。故事的脉络是:李衡临死时,告诉儿子吾州里有千头木奴;李衡死后,他的妻子猜测此当是种柑橘也,他们的儿子接下来的活动自然是找这木奴柑橘。所以判断访为寻求是很容易的事。1996年让考生判断贾祸的意思。如果考生心中有直言贾祸一个成语,这自然不成问题。而凭借文章脉络判断,也不太难。前文写的是郭永直言抗上,这里写有人劝他毋以此贾祸,而他的回答又是吾知行吾志而已,遑恤其它,所以这个贾祸只能是招致祸灾,而不可能是消除灾祸。1999年有一句是宣王与亮对渭而陈,试题要求解释陈字(选项为:陈列,阵地,阵容,列阵)。文章脉络是:诸葛老师次渭滨,宣王(司马懿)与之隔河相对,亮数挑战,懿不出。陈列与战阵无关。阵地、阵容是名词,而对渭而陈的陈应是动词(这也是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来判断的),所以只能选列阵。这就解决了一个通假字的问题。

省略成分的推断也要靠语境脉络。2000年文言阅读材料说何子平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试题让解释货市(选项是:A、都是卖出,B、都是买入,C、买入、卖出,D、卖出、买入)。故事讲的是何子平事母至孝的事。人问他货市之举所利无几,何足为烦,他就解释说母亲连糙米都不能经常吃到,所以自己不忍心吃白米。这就可以看清楚:他月俸得的是白米而不忍吃,要吃的是粟麦;通过货市又可得微利。由此可以明白,货市是两个动作,中间有省略,说全了应是货之而市粟麦;他要卖了月俸的白米而买进较为便宜的粟麦。这样,再把握答案就容易了。至于代词的所指及单复数,就更离不开语境脉络了。

4.利用文章诸因互解的关系。文章中的诸种因素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互相阐释的关系,这是文章本身的规律,也是读者解文的一种依据。且以1998年高考的一段文言文为例。文中说每善果出听事,母恒坐胡床,于障后察之。听事怎么讲?中学课本里并没出现过。但这一段文章本身却不止一处提供了索解的条件。前文说郑善果之母通晓治方,后文说剖断合理,堕于公政,这里除了脉络的因素外,治方、剖断、公政诸语其实都在解释着听事:治事,处理政事。再比如承袭茅土一语,后面接着就有位至方伯的说法,再往后,又有儿封侯开国的话,把这些因素联系起来,再看试题给的解释(指承袭公侯的爵位),得出正确的结论该不是难事。再看1994年的试题。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米,何心独飨白粲。白粲即白米,这白米一语上文已经出现了:月俸得白米命题者还怕考生不懂,文后特地加注,未免蛇足。文中又有希禄本在养亲一句,这亲系指何人?上文已说得清楚:县禄唯以养母一身,养亲就是养母,亲这里就是母。2000年试题中有以资觞豆之费的说法,这该是比较陌生的,但上文已有每宴飨费千金一句,这觞豆之费也就不那么陌生了。如果再加上一点文化常识,知道觞即酒杯,豆是一种食器,理解起来也就不很困难了。这都是利用诸因互解的思路。

除了以文解文的基本思路,还应训练以事解文、以理解文的能力。事,指有关的事实背景。有时,注解中给出一些,有时则全靠读者自己平时的积累。1997年文言试题中有一句说识者多有叔段、州吁之讥,如果不明白叔段、州吁是怎么回事,这一句话就弄不懂。命题者给了注解,并在注解的基础上出了一道题:对于琅琊王,识者多有叔段、州吁之讥,原因是(什么)。这就是在考查学生以事解文的能力。2000年的文言试题给出两段材料,内容大体一致而文字不同,命题者拟出三道题要求学生比较而互解。利用相关的文章互解,也是以事解文的一种方式。古书中有一句话说,玉人献璞而楚王诛之。这个诛该怎么讲?讲成杀是不行的,因为卞和献璞只是被砍去了双脚,事实上不曾被杀。所以诛只能讲成惩罚。这也是以事解文的典型例子。

还有以理解文。一个词该取什么意项,一个句子该怎么翻译,等等,不仅要依据语境脉络诸因素,还要经常考虑到一个情理、事理的因素。比如1999年以给供养一句中的给,到底讲成给以还是使丰足?就一般的意义上说,两种讲法似乎都可通。但从情理上一分析,就只能取使丰足的意思。因为,何子平做为退职官吏,一般地给以供养是不会有什么困难的,用不着竭身运力。之所以要竭身运力,正是不满足于一般的供养,而要使之丰足。再比如扶持私庭的讲法,是在家奉养母亲,还是扶助母亲理家?这里固然有词义本身的规定性,但仅从情理上看,也不能讲成扶助母亲理家。因为这理家的重任还在母亲,而母亲已年近八十,如果真这样,何子平何孝之有!再看1996年的试题,其中涉及事理的地方决不止一处。比如,把永械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译为郭永持兵器把他们押送到府,府中因此把郭永连同其它知县全都召回,就明显违背事理。郭永,一县之长,怎么会亲持兵器押送警盗呢?整段文字都在讲郭永,并未涉及其它知县;郭永械致的是警盗,府中为什么要把各知县全都召回呢?理由何在?目的何在?这些,都于理不通,所以仅从这个角度就可判定它是错的。在考查对文意的综合理解时,命题者拟了这样一个选项:郭永屡次援引法令节制丹州长官,因而受到威胁,但郭永胸怀宽广,顾全大局,反而为他说好话,向朝廷作了推荐。抛开词句本身的规定性,还单从事理上说,这样讲也是不通的。郭永仅是一名司法参军,是守的部下,说部下向上级反映自己上司的情况或许不错,但说向朝廷推荐自己的上司就完全背离了事理。从上面的例子也可以看出,命题者为选择题设置干扰项,其方法之一就是在事理上做文章。

四、认真学好教材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要从教材出发、要以教材为基础的问题,这一点很重要。抛开教材,另搞一套,费时费力,效果也不一定好。现在实行一纲多本,高考命题不与教材直接挂钩,因而有人对本的作用产生怀疑。其实是离本不离纲,而本总要体现纲的需求。近年高考文言文全都选自课外,而实际上又差不多都可以从课文中找到根据。

2001年的试题直接考查了6个实词。允、副比较一般。恪有一点难度,而初中教材《制台见洋人》中却见过它:一直是恪遵功令,写的是小字。致做取得、得到讲,现代汉语中没保留这个意项,而古文中是常用义项,中学语文课本中也见过: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勤做辛苦讲,教材出现过多次: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勤而无所,心有悖心(《崤之战》),等等;勤做勤恳努力讲,教材也见过: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皇上欲开懋勤殿设顾问官(《谭嗣同》),然自执政以来,忧勤国事(《海瑞传》)。徇做从,曲从讲,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住,如徇私情,以身徇国,就是以身从国,一切都服从国家利益的需要;徇通殉教材中没出现过,而殉的本字是见过的:吾誓与城为殉(《梅花岭记》)。再看知识性词语的题目。奉洒扫,奉有承受、接受之意,《出师表》奉命于危难之间的奉就是这个意思;而洒扫一词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见过:另有五六个洒扫房屋来往使用的小丫鬟。先君一词,教材也出现过:先君子尝言(《左忠毅公逸事》);而且先的这个用法,教材中出现过不止一次:思厥先祖父(《六国论》),姬,先太母婢也(《项脊轩志》)。承袭茅土的仪式,在《土地》一文中提到过,课文还加了注解。只有夜分,在现在的教材中不曾见过。

教材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是积累词语和各种必要知识的根据,它也是培养语感、训练思维的凭借。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接感受能力。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凭借的常常是语感,而不是明确的理性思维,语感强的人,用不着做什么语法分析、逻辑推断,而能直觉地把握语意,体味情调,分出正误以至优劣。所以,培养语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一环;而语感的形成,又只能靠阅读的实践,特别要靠精读的实践。我们强调学好教材,就包括着要读好教材,要诵读,熟读,好的篇章要能背诵。前面我们还专门提出要训练科学的思路,这思路的训练也是要靠学习教材来进行的。

下面举出《屈原列传》(见高中语文第六册)中开头的两小段,具体说说如何积累知识,如何训练思路,同时也涉及历史观念的形成,语感的积淀。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读第一句就要注意到,屈原者,名平,原是什么?是他的字。而且,平的地面为原,由此看出古人名与字在意义上的某种联系。楚之同姓也,很容易误解成楚王也姓屈。注解说屈、景、昭氏都是楚国的王族同姓,这是注而未明。但我们可以意会到屈是氏,而不是姓,楚国王族姓芈。先秦时期,姓是氏族(或部落)的标记,它标志一个人由哪个氏族出生,故称为生,又由于在母系社会知母不知父,所以加女字边,写作姓。而氏是家族的标记,以什么为氏就有不同的办法,屈就是以封地名为氏。后世说的姓一般就是先秦所说氏。这是知识,也是一种历史观念。这两段中,有些词要格外注意,如害(嫉妒)、属(zhǔ,写作)、伐(自夸)等。还有接遇、造为、宪令都是同义、近义词连用,两个因素可以互解。

这两段文字中有两个地方都容易以今例古,囫囵过去或者弄错。一是出与入,这两个字太熟悉了,谁都不会感到理解上有困难。其实这里有误区。这不是一般进入、走出的意思。古文中出、入相对,一般指国内、国外,或家内、家外。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论语》)这都是明证。本文中实际是说屈原在国内和在国外内政、外交两方面的活动。这正是王甚任之之甚的具体表现。再一处是夺跟与。课本注夺为夺取、与为给,粗粗一看也通了。但揆情度理,就感到有问题:起草宪令是国王交给屈原的任务,上官大夫夺取它干什么?这不是过于莽撞而毫无意义的举动吗?其实,在文言文中,夺和与都还有另外的常用义:夺即削除,与即赞成。屈原写的宪令是未定之草稿,上官大夫看了之后觉得有的条文与己意不合(或许是故意挑衅),要求削除,屈原不赞成,于是上官谗之。这才合乎人情,顺乎事理。当然,这里又有一个观念问题:没有历史观念,习惯于以今例古,就不会发现问题,当然也就无从解决问题。

如果这样阅读,教材所发挥的作用就大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全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