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学生课堂新体验:“微播报”成新课堂_中考资讯-查字典中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网 > 北京市 > 中考备考 > 中考资讯 > 正文

北京中学生课堂新体验:“微播报”成新课堂

发布时间:2015-10-20 09:39:17来源:查字典-中考网

以前,不管是QQ,还是微信中的家长群,都只是老师和家长交流育儿经验的渠道。但随着时代变化,家长自身素质提高,对孩子期望值也在提高,因此希望能更多地参与到教育过程中。现在,通过微播报,学生轮流参与,老师点评,家长提供帮助,网络变成老师、家长和学生三者之间的纽带。

微信上的每日播报

10月14日晚上,刘昕颖同学准时和家长一起打开微信,即将播报的是她准备的内容。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播报员刘昕颖。今天上午的数学课,同学们表现较好,听课认真。地理课上,程老师检测了我们关于我国省份的简称及省会,不少同学取得优异成绩3分钟的语音播报内容里,包括每学科的课堂情况,哪些同学有进步,以及博识课同学们一起到景山公园的所见所感。这也是刘昕颖对一天学习生活的总结。

从今年9月开始,班主任王梅利用微信群,在任教的初二(1)班和(6)班开展每日播报活动,每个班的播报内容各有侧重,分别是语文教学播报和当天课堂知识的总结以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比如对《背影》这篇课文的学习体会、对国家一词含义的体会、假期中的游玩见闻每天由语文课代表随机选择一名播报员。到现在,班里每名学生几乎都已做过一回播报员,这项活动也慢慢在年级的其他班级展开。

对于负责播报的学生来说,由被动评议变为主动学习,角色的变换很有挑战性。虽然每次播报时间不长,只有短短几分钟,但为了保证每天的播报质量,学生选材和措辞都要和老师反复沟通。有的孩子可能要找我试讲七八遍,才能最终定稿。每天,王梅都会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逐字逐句进行修改,然后录好发送到群里。播报结束后,老师及时点评,会有榜样作用,也给学生信心。

这种播报的形式非常受家长和学生欢迎。在信息时代,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如果只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和学生都会有倦怠感。让现代化的手段发挥更大作用,这也是一种新尝试。王梅说。

网络上延伸的课堂

谈起发起播报的初衷,王梅说:有时,课堂上老师来不及点评优秀作业,对知识重点有的学生也不能全记下来。有了网络这个平台,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一天的学习。通过播报和回听,能帮助他们重新复习,也是课堂的一种延伸。将课堂上不能完成的内容变成另一种形式的弥补。

微播报给了不同性格的学生更多空间。很多内向的学生在课上不敢举手提问,在这短短的3分钟播报中却抑扬顿挫,把自己一天学习生活总结得有模有样。通过微播报,学生之间也能相互比拼,看看谁的更有意思。

这样的设计,比简单地留一项作文作业更有价值。第一,这个任务需要孩子有一双善于体察世界的眼光,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心听;第二,孩子要用课堂学习的语言表达,还要对大量信息进行选择甄别;第三,学会用一定的结构组织所选择的有价值信息,最后用语音向大家播报。在王梅班里的学生家长、同为教师的李大勇如此评价这项活动。

国庆小长假期间,王梅发现,不少学生写的作文都不错,班里有21名学生受到表扬。一些学生反映,通过自己播报,收听别人播报,开拓了思路,养成了注意观察、积累素材的好习惯,在假期里也能更用心地体验生活。写出的作文也就有了很大提高。

互动中的亲子时光

这项活动能够一直开展下去,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每位家长的点评和点赞,既帮助孩子坚持,也让孩子找到了信心。

班里的李妍睿同学做的一次播报,给师生留下深刻印象。她的播报主题是京郊山村生活,讲述了住在京郊山村时的所见所闻。刚接到任务时,她犯了愁,想不出主题。当时她正住在山村的奶奶家。借此机会,她的父亲提议她去看看,爬爬山。那里是爸爸小时候经常和伙伴们去的地方,有不少故事。这样一来,播报素材就有了,主题也确定下来了。在这项任务的带动下,我的建议她也愿意听了。李妍睿的爸爸说。

每天的播报员播报结束后,很多家长会送上赞美。班里有个孩子经常被家长批评,在播报了自己精心准备的内容后,得到很多同学家长的夸奖。他的家长也发现孩子在准备过程中的认真,播报声音也特别好听,发出了自己应该换个眼光看待孩子的感慨。

最近,王梅给学生留了一项特别的家庭作业:父子同读《背影》,在群里引起很多家长回忆自己的父亲。像这样,家长参与课堂,有了感受,也会调动孩子的情感。在这样的父子互动中,学生学到知识,也体验到了亲情。

在这个群里,81位学生和家长,因为每天分享微播报,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学生的自律性增强了,学习生活也丰富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全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