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拥而至的尖子生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最为风光的当属位于西城区的四中――大量好学生的涌入使其在短期内甩掉了包括实验中学在内的竞争对手,而其令人咋舌的高考成绩又进一步吸引好学生的涌入。如今,用这一“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理论似乎也可以解读海淀区正在创造的神话。
如果要论高级知识分子的数量和素质,海淀区堪称全国第一。有人说,这个高等学府、科研机构林立的地方为海淀区的重点中学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良好生源。“海淀区还在中考时收了那么多外区的好学生,高分段学生多根本就是正常现象。”提到海淀区的高考神话,不少海淀区外的校长愤愤不平,他们的话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海淀区的优良生源。
据统计,目前海淀区共有80多所中学,前十名的排序依次为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华附中、101中学、首师大附中、北理工附中、北交大附中、八一中学、中关村中学、20中。而这些学校也汇集了海淀区、北京市,乃至部分省市的优秀生源。
当然,如果说倒退若干年海淀区的中学还有主动揽才的举动,那么,近年来,家长对名校的追捧则让学生与名校之间开始了供大于求的状态。一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广告词让家长胆战心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更让家长坐立不安,这种为下一代未来担忧的心理让家长将进名校视作唯一的安慰。家长的推理大抵如此:上不了名小学就上不了名中学,上不了名中学就上不了名大学,上不了名大学毕业就找不到好工作。于是,对家长而言,只要能将孩子送进名校,花钱毫不在乎,托关系理所当然。
据一位知情人透露,以人大附中为例,该校将80%的招生人数都投放在海淀区,其他城区的考生不得不为剩余的20%而打得“头破血流”。在这一比例的背后,海淀区以外的考生要么不敢报考人大附中,要么在报考之后拼命“做工作”。
“一位家长曾经对我说,在听取了‘过来人’的经验介绍后,他总结出将孩子送进名校必过的三道关:首先,要有尽可能好的成绩与尽可能多的证书,除非关系够硬、条子够横,否则‘裸考’基本没戏;第二,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赞助费或择校费肯定是免不掉的;第三,要有搭得上的关系,否则有钱也没地方送去。”海淀区某市级重点中学负责招生的老师这样告诉记者。
“30个名额1000人抢,我给谁?当然,有关系的可以进。还有一个,我交三万,我另交十万,给你们修操场。现在是拿钱排队。”在一次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说得更为直白。事实上,这种以修操场、赠电脑送孩子进名校的方法有一个听上去很光明正大的名字――捐资助学。
超一流的再加工能力
海淀区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错,但不能忽视的是,学校的再加工能力也很强。人大附中2006届学生入学时能上高招重点线的比例为84%,而实际高考时,这一比例提高到96%;学生入学时能上高招本科线的比例约90%,而实际高考时,这一比例为100%。
作为再加工的执行者,教师的作用凸现。北京市的教师流动方向是从普通学校到重点学校,从丰台、崇文、宣武到朝阳、西城、海淀。每到假期,教师流动也进入了高峰。除了同一城区的变动外,教师“北上”的态势明显。“从我们这里出去的老师太多了,他们大部分去了海淀区。”一位宣武区的中学老师说。
据了解,北京市公立学校的教师工资构成包括国拨部分和学校自筹部分。据报道,在大兴某普通中学,20到35岁之间的教师能有2000元的月收入就已算高薪,而在海淀区的一些名校,教师年薪可达8万至10万元。“我为一名海淀区高一学生做家教,两个小时才200元。”一位宣武区的英语老师说,“听说海淀区有老师一个小时的家教费就要二三百。”沈原(化名)是北京一所大学的老师,她经常带着正在海淀区上中学的儿子奔波于各个补习班之间。据沈原介绍,优秀教师的讲课时薪为10人小班,每人200元,共计2000元,“补课时间还要看老师的‘档期’!”除了薪资差距外,好学校也能为教师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目前,年轻教师每年都有做科研、提交论文的要求,这是与评职称挂钩的。名校生源质量高、环境好,得到的关注自然就多。
当然,也有一些学校并不满足于各城区间的教师流动。海淀的一位校长曾经说过,抓高考是外地教师的强项。据了解,人大附中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沈献章就是从湖北挖来的。在他的带领下,人大附中的高考成绩一年上一个台阶。
有业内人士分析,海淀教育的崛起不仅源于优秀师资的引进,更重要的是海淀区拥有现代企业的竞争精神和思路:“海淀区的学校更像从零开始发展壮大的民营企业,它们有一技之长,也懂得突出优势。”上个世纪90年代,当许多学校苦恼于缺少上级拨款时,人大附中却大胆地想出了招收择校生的办法。对于此,其校史也曾直言不讳,招收择校生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很多人将人大附中的成功归为兴办闻名京城的华罗庚数学学校。在四中称雄京城的时候,人大附中另辟蹊径,其常年紧抓数学教育的做法带动了数理化竞赛的成绩。此外,北大附中和清华附中都是不同时期中国在“奥赛”上拿牌的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