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考语文冲刺,对考生们有如下建议:
1.立足课本,稳扎稳打。应把《考试说明》作为备考的指导和纲领,认真梳理课本基础知识。要掌握每一个常考字的读音和字形,认真复习《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34首古诗词,做到内容烂熟于心、书写完全正确。要整理考试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并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等特殊语言现象。对于这些通过识记就可以掌握的知识点,在考试时尽量不出错。
2.立足课内,明确考点。中考阅读主要考查现代文和古诗文,复习现代文时,要把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重要篇目分类整理,以明确阅读考点。近几年,要点概括、理解含义、整体理解文章内容和把握主旨已成为考试的核心考点。对于古诗词鉴赏,要学会品味诗词语言的形象性和凝练性,要留意诗句表现出画面的特征,能读出诗句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能悟出诗人所蕴含的情感倾向。
3.立足自我,梳理积累。作文是中考试卷中分值最大的一道题,最近几年来,中考作文的命题正朝着“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命题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命题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复习时,要从语言、题材和构思上寻找自己的特色,要把读过的书、独特的经历、巧妙的构思等所熟悉的内容集中起来,准备好写作的素材。
同时,要多读书看报,开阔自己的视野,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涉猎课本中推荐阅读的中外名著以及其他名家作品,学习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名师简介:石伟,西工大附中青年教师,从教十余年,曾荣获“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教学全过程评优一等奖”、“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坚持让学生多阅读,对应考知识点精练细讲。
历史:审题时别忽视材料中的“提示语”
细研《中考说明》,把握命题方向,制订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组织有效落实。如今,历史中考共62个考点,可每天按计划复习掌握一到两个考点,夯实基础;同时,可每周做一套模拟题,巩固所学。
专题复习应关注知识“点、线、面”结合,形成立体知识网络,培养知识迁移、归纳、对比等能力,还应适度关注热点焦点、周年纪念、乡土文化问题,因为每年中考题都会以此隐性介入。
注意总结答题方法、答题技巧,如审题时勿忽视材料中的“提示语”和“材料引文出处”;答题时应严把“阅读、提炼、挂钩(材料与所学相关知识挂钩)、成文”四个步骤;答案时要注意论从史出,按赋分多少作答,做到序号化、要点化、规范化、学科化,坚决杜绝错字、别字出现。
后期复习,查漏补缺。开卷考试熟悉课本十分重要,建议对课本目录加注副标题以便查阅,熟悉课本框架和主题、材料和注释等每一个环节,关注《地图册》、《填图册》的使用。平时模考后,及时纠错,总结规律、技巧。选资料时,应看它是否与《中考说明》一致、是否涵盖了当年较完整的考点、专题是否完备、有无知识性错误等。资料一定要精选,一两种即可。
名师简介:赵长征,陕师大附中初中历史学科组长,高级教师,陕西省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陕西省中小学教材评审委员会专家组成员。2009年以来,多次任陕西省历史中考西安市网上阅卷科组长,撰写西安市历史中考评价报告,担任省市级历史中考报告主讲人。
政治:“地毯式”复习全面巩固基础知识
近年来,我省中考思想品德试题的命题更加注重能力立意和情感考查,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首先,开卷考试是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社会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不是“翻开课本就能找到答案”。
其次,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针对基础知识进行“地毯式”全面复习,覆盖面要广,每一个考点都要兼顾到,尤其是新增考点,要特别关注。要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事实及其相互联系等一些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要学会构建知识结构图,对知识进行归纳。每复习一单元或一课,都可以构建知识结构图。依据结构图进行课本知识的梳理并连成线,最终要对课本的基础知识熟记于心。
再次,提高自身的审题能力和解题能力。考生要学会从材料出发,认真读材料,找出问题和材料的关键点。要用不同的题型进行训练,尤其是新增题型和不容易掌握的题型要大量训练。同时,要从多角度回答问题,注重规范答题。
最后,还要关注热点,对时政材料尽可能地做到从不同的角度如心理、法律、道德、国情等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题型进行思考,找准与之相适应的知识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此外,要查漏补缺,这是对复习的综合实际检验与强化提高,重点是查漏补缺、回归课本以及考试经验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