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是前段时间在知乎看到的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众说纷纭,但我唯一点赞的回答是网友云里雾里的观点:某种意义上来说,逼迫本身就是一种限制和奴役。那么想想我们自己愿意被奴役吗?孩子的兴趣爱好,需要正确的引导、培养、沟通、熏陶、潜移默化。霸王条款和霸道做法,可能会引发对抗心理,时间长了,可能会产生心理阴影甚至心理疾病。
把这个话题拿出来说,是因为被今早看到的一则《家长逼停过山车》的新闻所吸引。大概情况是一名14岁女孩没经家人同意自己上了过山车,家长担心她有危险,爬上过山车轨道强迫工作人员停车。这父母为了孩子真的是拼了命、也豁出去,当然这是保护孩子的本能,只是他没有想到万一、后果、以及其他人安危
这孩子是有多想感受一次过山车啊!她没有获得家人的同意、没让家人陪同,或许她跟父母提议但被拒绝了。这不由得让人想到自己拒绝过孩子多少次请求,强迫孩子做过多少他拒绝的事。虽然我们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但你真的能保证自己每次决策都是对的?如果一定是对的,那我们到底应不应该逼孩子做他以后百分之百不会后悔的事呢?
我想,这要先看是什么样的事吧,小事有小事的处理原则,大事有大事的引导方式。
面对打针吃药刷牙洗脚的芝麻小事
像刷牙、洗脚这种小事,最开始我也是用命令的方式,但我发现要一直依靠我来提醒,孩子根本不会自己主动去做,这让人很崩溃。后来我给孩子讲为什么每天要求他刷牙、洗脚,给他讲牙齿坏掉会怎样,并且给他讲补牙的过程。去看过牙医的人都知道,补牙的过程有多痛苦为了让自己以后没有蛀牙,他现在都是自己乖乖去刷牙了。
记得有一次,我在医院里看到个五六岁的孩子因为害怕打针,从父母手里挣脱,在走廊里奔跑并嚎啕大哭,他的父亲人高马大,几次都抓住了那孩子可还是被孩子挣脱开。那个小男孩真是拼了命的反抗,不然小小的身躯怎么能轻易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凄厉的哭喊声让人感到震惊,整个楼层都能听到似的。一个人如果不是情绪到了极端,怎么可能有拼了命的力量,可见这个孩子对打针的恐惧到了什么程度,像这种打针吃药的事情,强逼孩子去做很容易就会给他产生心理阴影。孩子其实原本都懂事,想让孩子接受打针、刷牙、洗脚之类的事,要用对的方法。
当孩子面对打针的时,原本就害怕,作为父母要温柔的对待他,要告诉孩子为什么打针,为什么吃药代替不了打针。因为现在医生给你吃药也不能让你快点好,打针可以让你快点好起来啊。生病是不是很难受啊?你也想快点好对不对?像这样,用引导的方式去跟孩子沟通。让她意识到为什么会带他打针。让孩子知道打针其实有点疼,要给她心理预期,并且要鼓励他,赞扬他的勇敢。
面对学习和上学等重要的事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世界上很多事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即便是孩子的亲爹妈,也不能保证自己为孩子做的每一次选择都准确无误。所以,在面对孩子是否学钢琴,背古诗,或者选择哪所学校、高考填报志愿、选什么专业时,如果你觉得孩子的决定会对未来有一定风险,可能这个时候你会很焦急,甚至不得不强行做些事情。最后孩子从了你的心思,选择了你让他走的路,但他并不感兴趣,白白荒废了大好年华,这一定不是你想看到的结果。
当然也有孩子小时候在父母的逼迫下坚持学习了某种乐器、读了很多书,最后因此爱上了这些;或者选了父母要求的专业,最后有了很好的工作。那么这些家长是怎么做到的呢,他们不是单纯的逼着孩子做这些他们认为正确的事。他们坚持自己的观点,最开始不是用强权,而是有态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序渐进,最后才是有效的强制手段。
总之,想要孩子去做一件他抗拒,但又对的事,我给出的建议是这些:
四个原则
1、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以后会有什么结果和收获;
2、告诉孩子反之可能带来的坏处和后果;
3、诚实告诉孩子选择接受你的想法后可能需要他承担和接受的事实;
4、必须给予孩子认可和鼓励。
其实这是前段时间在知乎看到的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众说纷纭,但我唯一点赞的回答是网友云里雾里的观点:某种意义上来说,逼迫本身就是一种限制和奴役。那么想想我们自己愿意被奴役吗?孩子的兴趣爱好,需要正确的引导、培养、沟通、熏陶、潜移默化。霸王条款和霸道做法,可能会引发对抗心理,时间长了,可能会产生心理阴影甚至心理疾病。
把这个话题拿出来说,是因为被今早看到的一则《家长逼停过山车》的新闻所吸引。大概情况是一名14岁女孩没经家人同意自己上了过山车,家长担心她有危险,爬上过山车轨道强迫工作人员停车。这父母为了孩子真的是拼了命、也豁出去,当然这是保护孩子的本能,只是他没有想到万一、后果、以及其他人安危
这孩子是有多想感受一次过山车啊!她没有获得家人的同意、没让家人陪同,或许她跟父母提议但被拒绝了。这不由得让人想到自己拒绝过孩子多少次请求,强迫孩子做过多少他拒绝的事。虽然我们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但你真的能保证自己每次决策都是对的?如果一定是对的,那我们到底应不应该逼孩子做他以后百分之百不会后悔的事呢?
我想,这要先看是什么样的事吧,小事有小事的处理原则,大事有大事的引导方式。
面对打针吃药刷牙洗脚的芝麻小事
像刷牙、洗脚这种小事,最开始我也是用命令的方式,但我发现要一直依靠我来提醒,孩子根本不会自己主动去做,这让人很崩溃。后来我给孩子讲为什么每天要求他刷牙、洗脚,给他讲牙齿坏掉会怎样,并且给他讲补牙的过程。去看过牙医的人都知道,补牙的过程有多痛苦为了让自己以后没有蛀牙,他现在都是自己乖乖去刷牙了。
记得有一次,我在医院里看到个五六岁的孩子因为害怕打针,从父母手里挣脱,在走廊里奔跑并嚎啕大哭,他的父亲人高马大,几次都抓住了那孩子可还是被孩子挣脱开。那个小男孩真是拼了命的反抗,不然小小的身躯怎么能轻易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凄厉的哭喊声让人感到震惊,整个楼层都能听到似的。一个人如果不是情绪到了极端,怎么可能有拼了命的力量,可见这个孩子对打针的恐惧到了什么程度,像这种打针吃药的事情,强逼孩子去做很容易就会给他产生心理阴影。孩子其实原本都懂事,想让孩子接受打针、刷牙、洗脚之类的事,要用对的方法。
当孩子面对打针的时,原本就害怕,作为父母要温柔的对待他,要告诉孩子为什么打针,为什么吃药代替不了打针。因为现在医生给你吃药也不能让你快点好,打针可以让你快点好起来啊。生病是不是很难受啊?你也想快点好对不对?像这样,用引导的方式去跟孩子沟通。让她意识到为什么会带他打针。让孩子知道打针其实有点疼,要给她心理预期,并且要鼓励他,赞扬他的勇敢。
面对学习和上学等重要的事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世界上很多事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即便是孩子的亲爹妈,也不能保证自己为孩子做的每一次选择都准确无误。所以,在面对孩子是否学钢琴,背古诗,或者选择哪所学校、高考填报志愿、选什么专业时,如果你觉得孩子的决定会对未来有一定风险,可能这个时候你会很焦急,甚至不得不强行做些事情。最后孩子从了你的心思,选择了你让他走的路,但他并不感兴趣,白白荒废了大好年华,这一定不是你想看到的结果。
当然也有孩子小时候在父母的逼迫下坚持学习了某种乐器、读了很多书,最后因此爱上了这些;或者选了父母要求的专业,最后有了很好的工作。那么这些家长是怎么做到的呢,他们不是单纯的逼着孩子做这些他们认为正确的事。他们坚持自己的观点,最开始不是用强权,而是有态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序渐进,最后才是有效的强制手段。
总之,想要孩子去做一件他抗拒,但又对的事,我给出的建议是这些:
四个原则
1、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以后会有什么结果和收获;
2、告诉孩子反之可能带来的坏处和后果;
3、诚实告诉孩子选择接受你的想法后可能需要他承担和接受的事实;
4、必须给予孩子认可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