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3日对外发布《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提升语言文字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语言文字事业服务国家需求的能力。
《规划》坚持“五个面向”的战略重点,即向国家战略聚焦,向农村和民族地区攻坚,向社会应用推进,向现代治理转型,向国际领域拓展。
同时,《规划》提出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一个普及,两个全面”,即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普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提升语言文字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语言文字事业服务国家需求的能力。
此外,《规划》还明确了今后的五大工作任务和18项具体举措,进一步突出重点,补齐事业发现短板。为支撑各项任务顺利完成,《规划》也提出了今后要着重实施五项重点工程:一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二是语言文字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工程;三是“互联网+”语言文字服务工程;四是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与保护工程;五是语言文字筑桥工程。另据介绍,从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推进队伍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科研支撑,保障经费投入等6个方面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条件。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在发布会上表示,推广普通话的薄弱地区主要在民族聚居区、偏远地区,相信随着工作力度加大、城镇化步伐加快以及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流动等因素,普及速度会进一步加快。姚喜双强调,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同时,要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目前已经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完成81个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点、53个汉语方言调查点和32个语言文化调查点的工作。
《规划》也指出,要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语言文化交流合作。加大支持和服务港澳同胞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力度,加强港澳青少年国家认同与语言文化认同教育。为服务港澳普通话学习需求,目前已与港澳15所高校和机构合作开展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工作,并将测试拓展到新加坡、泰国等国。
发布会期间姚喜双司长还总结了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在“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就。据介绍,过去十年,普通话普及率增长了17个百分点。截至2015年底,全国普通话普及率从上世纪末的53.06%上升到70%,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3.17万所,36个一类城市和347个二类城市,985个三类城市基本实现“普通话初步普及、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目标。
在建设完善语言文字测评体系方面,我国普通话水平测试从测试到管理实现信息化,建设国家测试中心、升级测试机构、基层测试站三级测试网络,测试站1762个,培养国家级测试员5651名,境内测试人数达5900余万人次,境外累计测试10.69万人次。培养少数民族双语教师1万余名。
当然,我国在语言文字交流合作方面也取得了突破。目前,在134个国家设立了500所孔子学院,1000个中小学孔子课堂,为世界各国民众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