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天的南京2016年中考昨天全部结束,4.7万南京初三考生顺利完成考试。南京市教研室特邀名师权威解析数学、英语、历史和思想品德四门学科试卷。本报今天还特别推出《工匠精神成就未来》为主题的“2016南京中招职校特刊”(详见T1-T16),给不同考生和家长提供更多的选择。
据了解,6月22日到27日将进行中考评卷工作,6月26日南京国展中心有中招咨询大会,6月29日下午公布中考成绩,7月1日到2日考生网上填报升学志愿。7月5日公布各个批次投档控制线,7月6日到20日高中阶段学校远程网上录取。
数学:虽易上手但高分难得
点评人:张爱平(江苏省特级教师、金陵汇文学校)
2016年中考数学试卷在体现难度稳定,注重立意创新的同时,也较好地体现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关注和核心素养的考查。总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突出学科基础。在试题取材方面,很多试题体现了“题在书中”的特点,如第5、9、14、17、18、20、21、25等题都源于教材,体现学科基础。试题的背景做到公平合理,情境贴近生活,取材于真实的现实题材,如“公共自行车数量”的科学记数法问题、“学生测试成绩”的统计试题、“选择旅游出行日期”情境下的概率问题、“汽车耗油量”的一次函数问题,“拱桥测量和水位预测”的三角函数、二次函数问题等。试题总体上与前几年试题保持一致,难度稳定,没有设置偏、难、怪的试题,学生在答卷过程中,易于理解,易于入手,易于作答;
二,关注学习过程。试题不仅体现了考查和评价的功能,更多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试题源于教材,凸显了对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第20题关注了整个初中阶段学生在图形变化学习中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需要学生既要重视学习结果也要重视学习过程。第21题用两种方法证明学生所熟悉的“三角形外角和等于360度”,以补充证法1、完成证法2两种不同的呈现方式相结合,将解题中的“一题多解”在中考评价中体现,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会多角度思考,学会探究,在变化中抓住本质,突出了对转化思想的考查;
三、重视核心素养。其中第26题以图形与几何中重点知识为考点,突出了对数学思维力的培养。改变数学学习只死做题,而不洞察问题本质的偏差;改变数学教学只教知识本身,而不关注知识间联系的偏差,较好地体现了对课堂教学中解题教学的关注。第27题以初中阶段所熟悉的三种函数为起点,在“即时学习”中考查了学生对函数变化中最本质要素的理解与思考。问题设计新颖,减少了学生的书写量,却更多地引导学生回顾课堂数学活动的经历、体会和感悟,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用数学的语言表达。
英语:让考生当一回老外留学生
点评人:黄侃(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第一中学)
今年中考英语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关注文化异同。如阅读填空题介绍了不同国家孩子们爱吃的午餐。文章图文并茂,不仅呈现了各国的午餐,也让考生了解了不同国家的文化,促进了文化意识的培养。书面表达是以一名英国交流学生的身份,向其英国的朋友介绍在南京的学校、课程和生活情况,这样的书面表达既体现了基于真实交际需要的文化交流,又让考生感受到学习英语不仅要了解国外文化,更要向世界介绍中国。
二、品读文章内涵。如阅读理解的B篇是一段剧本的摘录。在这个语篇中不仅考查了考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考查了考生对剧本基本要素的理解,引导考生关注剧本中场景人物的介绍、人物动作的描写、人物的对白等特征。在测试中引导考生关注文本特征,学会欣赏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
三、培养阅读兴趣,体验多样文本全卷的语篇材料体裁多样、题材丰富,有关于人与自然的真实小故事,有关于英国旅游景点介绍的信息卡,有文学剧本片段摘录,有关于科技创想的新闻报道,有人物传记,有异域饮食文化的介绍等。文本的多样既全面考查了考生对不同体裁文本的理解,也引导考生尝试多样文本的阅读。全卷设置了一些有关阅读的情景,创设了浓厚的阅读氛围,给考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单项填空中讲述了南京栖霞区桦墅村樱栖鸟巢图书馆在今年的世界阅读日正式开放的消息,让考生在真实生活中感受到人们对阅读的重视和喜爱。
历史:没有偏题怪题,也没有超纲
点评人:郭蜀宁(南京市历史学科带头人、南京三中文昌初级中学校长)
今年中考历史试卷,主要考查初中毕业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一、以生为本,突出基础性。依据中考指导书,试题覆盖初中教科书中的35个单元,均为初中毕业生应知应会的主干知识。大到整卷试题编排顺序,小到选择题选项设置,均尊重历史的时序性和逻辑性;精选主干知识点和必须掌握的历史常识、基本方法,没有偏题、怪题,没有超纲现象;依托教材,创设贴近初中毕业生的历史情境,在适度的新情境中,考查初中毕业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状况,体现了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性;同时兼顾选拔,体现人文性。在立足学测基础上,关注学科特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提高人文素养。如第2、10、23、 26题等,通过阅读不同形式的历史材料,考查初中毕业生联系并运用已学历史知识与方法,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第5、11、26题,关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第8、9、10、11、27题,关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决定作用;第17、18、20、21、22题,关注由人治到法治的历史发展趋势;第28题,关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考查初中毕业生学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程度。
二、稳中有进,体现延续性,发挥引领功能。题型与题量、情境创设与表述方式、阅读量与书写量、难度结构与布局、模块结构与比例等,均延续2015年的风格。试题内容正确、准确、科学,立足主干,体现高覆盖率;语言简洁完整,设问指向明确,层次分明;图表、文献资料持之有据,真实可信,切合实际;答案表述规范、准确、明了。
三、稳中有进,体现导向性。遵循历史教育规律,从培养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视角出发,通过“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以点见线,以小见大,体现课程特性,考查学科教育功能的达成,通过贴近学情的图文材料搭桥、由浅入深的设问层层铺垫,引领学生在新情境中回顾已学、运用已会,或识别、判断,或联系、区分,或归纳、分析,进而走向适度的创新生成。如第1、2、6、12、13、26、27题,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第13、14、15、16、17、18、20、21、22、25题,关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及文化的多样性;第27题,关注历史常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原因与结果、延续与变迁等概念的运用。
思想品德:借“开玩笑”关注人与人如何交往
点评人:周智宁(江苏省特级教师、东山外国语学校副校长)
今年思想品德中考试卷题型、题量继续保持稳定,无偏题、怪题。
一、贴近学生生活,注重人文关怀试卷。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试题的设置强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选取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和话题,注重联系学生心理道德素质以及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设计试题。如全卷考查了全面二孩、校园环境污染、考试作弊、未戴头盔驾驶摩托车、开玩笑现象等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在考查的形式上,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部分试题采用了漫画、图表等方式呈现,舒缓考生的紧张心理;试题编制科学,材料精炼、提示到位、条理清晰、指向明确,易于理解得分;整张试卷力求通过各种方式,关注学生精神成长需要,充满了人文精神。如第16题,通过对“开玩笑”这一生活现象的认识,来关注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艺术,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倡导反思践行,坚持价值引领。试卷从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出发,关注社会生活热点,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试题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通过反思、实践探究等途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道德品质、法制观念和国情意识。如教育部督导校园污染问题、彻查非法疫苗案、处罚未戴头盔驾驶摩托车、我国政府倡导民族精神等,引导学生理性对待一些社会现象,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第16题,通过反思“开玩笑”这一现象,澄清生活中人与人交往的误区,引导学生在道德、法律的范围内学会正确与人交往;再如第17题,做好国家安全工作是我国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任务,试卷通过调查数据分析、拟写演讲提纲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安全,培养学生国家小主人意识;
三、整合学习内容,体现学科素养。试卷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为线索,有机整合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如16题从心理、道德、法律、对象场合等多角度进行考查,符合课程性质的要求,切合教学的要求和学生认知水平,体现了思想品德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第17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从而体现学科素养的考查。今年开卷考试继续强调减轻学生负担,摈弃死记硬背,强调促进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综合运用能力。试卷在保持平稳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凸显学科素养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