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中国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教育强势者:父母、老师。父母不爱学习,老师观念陈旧,是学生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所遭遇的最常见的阻力与困扰。
农业社会的缓慢生活,聚族而居,迁徙不易,使得一个人的经验变得非常重要。老年人在人伦上的先天权威性,加上生活经验的重要性,以及知识为少数精英所掌控,使得成人成为世界的绝对主宰者。
而互联网社会则给尚老为世风的中国社会带来剧烈的冲击。如果以前长辈们与下一代只是代沟问题,那么现在孩子学习最新知识的能力,对成年人来说,近乎领跑。如此格局,对于中国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的影响,会越来越大。有识之士,宜急切加以变革。
为什么中国的父母不爱学习呢?我觉得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善言传而少身教
中国父母有善言传而少身教的传统。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身教虽然远胜言传,但身教容易让天然具有权威的父母不习惯。为何这样说呢?因为身教是把自己放进去,而不像言传一样是置身事外的教育。把自己放进去,不停接受检验,让孩子模仿学习,像科学一样可重复试验,对父母来说是很累很不经济的。多说几遍已经让家长不耐烦,何况多做几遍?而孩子可能不慧,且不一定学得来,就让家长更不耐烦。关键是有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这样的尚方宝剑在那搁着,哪用得着在教育孩子时用身教展示出来呢?不如省事地唠叨几遍就行了。
而且中国父母与子女天然就是不平等的。父母对子女的爱叫慈,子女对父母的爱叫孝。不平等的父母自然爱以言传而非爱以身教来完成对子女的教育。因为一个天然且大多数时候不受质疑的权威,不必要做出来,只要说出来就行了。
既然言传成为许多中国父母的普遍选择,那么不学习就成了当然的行为。所以你才会看到自己睡懒觉,要子女不懒床,自己在旁边打麻将却要子女做作业的父母。这种奇怪的现状,包括父母在内所有人都习以为常。如此教出来的人,无非多是知行不一的人。由于知行不一造成认知不协调,最后只得撒谎成性以适应家庭与社会。
二、厌学是中国教育最重要最直接的病根
言传多于身教的现实,使得中国父母不爱学习成为常态。但这常态背后支撑其能行走世间的,便是父母在家庭中拥有的至高无上的天然权威。
拥有很高权威的人,倾向于简化所有与下属包括子女的交往关系,不愿意也不可能受下属包括子女的约束。因为他们是游戏规则的制订者、评判者,而自己则不受这游戏规则的制约。他们普遍倾向于认为,我们是成人,已经学习过了,学习是你们的事,为什么要我热爱读书,让你照着模子做呢?你是学生,学习是你的天然责任。
我也认为学生学习是他们的天然责任与权利,与父母学习与否没有强硬的逻辑关系。但你真看重孩子的学习效果,那么你也热爱学习、善于阅读,效果肯定会更好。
威权人格与重言教而不重身教,固然是很多父母不爱学习的原因,但其实最重要的是,厌学也是许多中国父母的集体病症,因为他们也是中国应试教育下的标准产品。
我曾说厌学是中国教育最重要最直接的病根,得厌学症的学生比率相当高,因为我们的应试教育就是以把学生弄得厌学为最终目的。厌学的人容易丧失好奇心及探险精神,对学习采取工具主义与实用主义态度。学习要立竿见影,没有长线求知的热情,而知识的获取往往是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还有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父母觉得抓住孩子的学习就行了,何必自己去学习以垂范呢?这就叫一鸟在手胜过百鸟在林,用经济学术语叫双曲贴现。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不如对孩子眼前的分数那般重视,就使得我们只注重孩子做作业与否。父母并不在意自己不读书的行为带来长久的负面效果。
三、成为坐言起行的自我教育者
许多父母自身的阅读能力与学习能力不容乐观。你可以说父母都很忙,事实上一些能读书的父母自己也很忙,这个借口的充分性值得怀疑。曾有一些父母说一个月读一本书都困难,这反映出他们时间管理能力有相当的问题。会管理时间的人,每天抽出半小时或一小时阅读,大抵是做得到的。每天生活都混乱不堪的话,自然没有时间,其实问题主要在于他们没把阅读放在时间排序的重要位置。
如果你没有时间单读一本书,那么你最好的方式,就是孩子在读什么,你也读什么。这种跟随性阅读,最大好处在于了解孩子们在读什么,他们受什么影响,他们在思考什么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代沟及沟通困难,不至于出现鸡同鸭讲的难堪局面。
很多父母对体制内的教育深感厌恶,便到处带着孩子去找心仪的学校,这让我敬佩。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没有判断力,遇着不少没有真正教育能力的机构与个人之骗,这让我感到悲凉。父母如果是一个坐言起行的自我教育者,热爱生活与学习,何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窜,而耗费无妄的精力与钱财呢?
这是因为当你努力去复述你所学到的知识,储存记忆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被增强了,这使得之后再度回忆起该知识变得更容易和更迅速。
不过,如果你没有合适的分享讨论对象,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去实现。即在你学习某项知识之前,先去发现一些关于这个课题的相关问题,并试着给出答案,答案的对错无关紧要。
美国加州大学的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让学生试着去回答与接下来的几周将学到的课程有关的一系列问题。然后,在期末考试时,他们惊讶地发现,在学习前曾经回答过的问题的得分率比其他问题高出10%。
5、适度中断反而能让学习更高效
很多人认为,治疗拖延症最好的方法是,一旦开始一项任务就不能中断,直到完成它为止。
然而,研究发现,如果要完成一项需要持续很长时间的学习任务,适度地中断,学习效果反而更佳。
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项研究,他们给参与者布置了一堆琐碎的任务,比如填字游戏,等等。参与者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研究员不时地故意去打断一下他们的进度。
之后,研究员要求这些参与者描述出所有他们被布置的任务的进行情况,然后发现他们记得最清楚的任务正是他们曾被打断的那些。
所以,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适度地中断一下,休息一会儿或去做点儿别的事,不仅会让你的记忆力更强,还能激发自由的思考,消化我们所学到的东西,发展出新的idea。
更甚者,当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点障碍,此时休息一会儿、或转换到其他比较容易的任务,反而能够帮助你自固化的思维和视角中跳脱出来,从新的视角思考这个问题。你的大脑可能很快就能浮现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当你不在思考它们的时候,大脑依然在运作,你的灵感反而会涌现,这种现象被称之为mentalincubation心理酝酿。
6、聚焦式重复训练不是最佳途径
如果你去上网球课,你的教练很可能会强调一个动作重复练习的重要性,比如一遍又一遍地练习一个反手击球。
然而研究显示,不同内容的广泛练习比聚焦在一个练习内容上对学习效果的促进更大。
看看实验,研究员把孩子们分为2组,训练他们在蒙住眼睛的时候如何投掷豆袋。第一组只训练投掷三步之遥的一个目标;另一组则有两个训练目标,分别距离2步和4步。
6次训练之后,孩子们全部参与测试,要求投向三步距离的一个单一目标。
出乎意料的是,第二组的表现更好,即便他们从没有练习过距离3步的目标。为什么?因为在训练过程中的变化性导致他们发展出更通用的豆袋投掷技能,这适用于任何距离的目标。
在训练中加入多样性的优势在于,能够让人为不可预期的情况做好准备,另外,多样性训练要求投入更多思考和努力,能够大大提升训练的效果。
如何在学校课业上运用这个原理?比如学习几何,与其反复背诵勾股定理和重点考试题目,不如拓展思维,努力去尝试与这个定理有关的各种类型的题目,以增强你对这个定理的普遍应用能力。
7、学霸的终极武器:直观能力
一个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如何能够迅速地做出正确判断-如何去击打飞速而来的球?在这一瞬间有如此多的信息需要大脑处理:这个球有多高?它运转的速度有多快?它在旋转吗?这种近乎直觉的判断能力背后的秘密被称为perceptuallearning知觉学习。
知觉学习,是指发展perceptualintuition直观,这是一种快速判断的能力-它能够帮助我们对环境做出迅速判断,从繁杂的信息中分离出最重要的信息,而忽略其他不重要的信息。
可以说,是否拥有直观能力是菜鸟与高手的分水岭。我们不是与生俱来就拥有这项能力,经历了足够的训练之后才能具备。
比如:一个新手机长往往会被飞机驾驶室里大量的拨键声和仪器反应所淹没。而有经验的机长,则已经变成拥有直观能力的专家,他的注意力能够完全不受杂乱信息的干扰、迅速识别出仪器要告诉他的信息。这是因为通过长期的经验与训练,他已经对驾驶室的设备了如指掌,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应该去注意的,已经变成他的直觉反应。
我们也可以在学习中通过刻意练习来塑建直观能力,一旦拥有这种能力,我们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和反应能力-整体的学习效能-都将上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要做到这个,我们可以使用perceptuallearningmodules(PLMs)知觉学习模块-即利用图片或短视频等刺激材料,来培养学生对某种知识做出最快速的反应。
比如,医学院的老师给学生出示不同皮肤疹状的图片(这些在非专家的眼里很难一眼区分),然后要求他们迅速地判断图片中是哪一种皮肤疹病。经过长期的此类训练,学生们一看到症状图片就能迅速感觉到正确答案,从而成长为拥有直觉判断病症能力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