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成绩,只要能和孩子成绩挂钩的任何事情都全力以赴,每每听到别人对孩子的评价:你家孩子学习成绩真好你家孩子又得第一了......心里多少都是自豪的,究竟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因素有哪些?
一、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占成功的比重不到10%。难道智力因素对于学习成绩来说并不重要吗?
当然很重要。但是王老师认为,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差距不大,而真正的成功,并不主要因智力水平的差异决定。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学。
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他们可能学起来要容易一些,快一些。但是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不能调整好师生关系,无法坚持,也会遇到很难化解的矛盾。所以,在任重而道远的学习问题上,真正的差别并不是体现在智力水平的高低,而是在其它方面。比如心态、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等。
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优势:
1、求知欲较强,喜欢阅读和思考
2、专注力较好,较能坚持做好一件事情
3、记忆力强,学习东西很快
4、喜欢有智力挑战的事情,比如玩高深的游戏,捉弄别人..
我们可以发现,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具有学习上的先天优势,这些优势只有在如下条件具备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出来:
1、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得到保护,允许他们去深度了解一个某个领域的各个方面,比如自然的探索,宇宙的探索;
2、有好的成长环境去满足他们专注的阅读和工作的机会,比如父母关系和谐,家庭条件优越,他们不被经常性的打扰;
3、他们被允许去学习他们喜欢的事情。不会因为父母在学习方面的过高要求,而拒绝他们的主动学习的需要,比如编程、创新设计等等。
4、能够提供足够的智力挑战的游戏或活动。比如围棋、桥牌、填字游戏等。
5、有足够的爱的感受,被尊重的感受,以及相对自由的成长空间。
现实情况是,有很多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因为父母的教养方式,因为教师的错误教育方式,让他们失去了这些好的成长前提,他们的能力被限制,他们的思维被限制,他们探索的精神和能力被限制,他们的心灵被挫败,最后一样会遭遇失败。
大多数家长和教师,高举应试教育的指挥棒,简单粗暴的向孩子索取成绩,索取好的行为习惯,用学习成绩来绑架成长的正当需求,大量占用孩子的业余时间,用痛苦的方式去逼迫孩子学习,这样不仅败坏了孩子的心态,对孩子的智力有极大的损伤,最后孩子在痛苦的过程中,慢慢的失去了他们应有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最后泯然众人,甚至彻底变成废人。
由此可见,现实生活中,智力因素占成功比重不到10%,因为大多数家庭都不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也不懂正确的教养方式。出于对孩子天生使命的尊重,父母真的应该尽快加入到家庭教育的学习中来。
二、非智力因素
30年专注帮助差生成功的经验,让王金战老师深深地认知到,非智力因素对于孩子整体的学习状态影响更为深远,占成功比重的90%。
这里,非智力因素,用大家耳熟能详的话来说,就是情商。但是情商这个概念远不能代表这其中的内涵。
那么非智力因素的哪些方面会影响到学习结果呢?
1、稳定而健康的心理状态最重要。我们试想,一个患得患失的人,一个遇到困难忐忑不安的人,一个不敢面对变化的人,他们能够在漫长而繁复的学习过程中保持坚定的方向和不屈不折的心态,去面对和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吗?
2、健康的身体状况。一般来说,不良的嗜好会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健康,比如经常暴食暴饮,不能基本的定时定量饮食均会影响到身体健康。
更为严重,但是极其隐性的一种影响身体状况的现状是,父母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简单粗暴的教养方式,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不仅让孩子心理状态极其糟糕,还会带来身体上的各种不适,且无法从病理学上找到原因。
还有一种隐性的健康杀手是,父母对孩子正常的生活环境缺乏安全感,过度焦虑。比如害怕感冒逼迫孩子喝水,害怕营养不良逼迫孩子吃饭,害怕生病逼迫孩子多穿衣服,害怕孩子小病好不了,动不动就送医院,这些源自父母的心理问题,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健康的人,不正常的人,从而变得真正的不健康。
3、父母关系水平。父母之间关系好,互相懂得爱,能够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彼此能够妥协谦让,则会让孩子感觉非常安全可靠,并能从中习得良好的沟通和交际能力。而那些不能通情达理,总是把问题推卸到他人身上,遇到问题不能正常交流和解决的父母关系,则会让孩子感到非常紧张,担心家庭会崩溃。同时也从来不知正确而良好的沟通是什么,如何去表达爱。这样的孩子,不仅在家里受折磨,在社会上也会遇到非常多的挫折,从而人生走向悲惨的苦境。在这种状态下,他们怎么可能有心思把学习搞好?生活对他们来说就是万般的不如意,未来根本就没有什么意思,活着就是一种痛苦。
4、老师的影响力。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某些学科上找不到感觉,甚至厌恶学习,都与老师的影响有关。如果师生关系不好,如果老师经常在精神上忽略孩子,在尊严上打击孩子,在行为上孤立孩子,那么孩子必然会厌恶老师,看到老师就紧张,就害怕,肯定学不好这个学科。但是,大多数情况并不是那么极端,多数情况都是因为老师没有处理好一件事情,没有完全考虑到孩子的感受,说话方式不是很到位,让孩子厌恶老师从而厌学。不解决这种问题,你给孩子多报几个课外班也是于事无补,毕竟孩子在学校学习生活的时间更多一些。
由此可见,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学习搞不好,有厌学的情况,并不是讨厌学习本身,而是他们自身心态不佳,健康情况不妙,讨厌父母的关系,讨厌父母的教养方式,讨厌老师的不公平或者错误的看法和行为。他们往往会用放弃学习的方式来惩罚父母,惩罚老师,其实最后真正受到伤害的是自己。这就是:拿着自己的前程来惩罚别人,实在是不高明啊。
三、如何从非智力因素方面帮助孩子呢?
1、因为厌恶老师而厌学。作为学生,需要善于发现老师的优点和可爱之处,同时要明白每一个人都不会完美,要学会接纳老师的不完美。作为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改变对老师的看法,同时也要向老师传递孩子的善意和努力。
2、父母关系和亲子关系不好而厌学。作为孩子首先要学会和父母关系划清界限,父母的问题是他们的问题。然后要善于明确的向父母表达你的意愿,确保他们明确你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仍然需要理解和接纳父母的不完美。作为家长,首先需要处理好夫妻关系,学会正确的沟通方式,以及爱的表达。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努力帮助他们发展核心能力。
调整好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孩子的心理状态就能越来越健康,他们的精力就会逐渐用在自身的发展上,那么作为学生,他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学习搞好,而不是放在各种纠缠不清的事情上情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