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凡制于文,先布其位,犹夫行阵之有次,阶梯之有依也。写作文就如建造房屋,首先要设置好框架结构,然后才好添砖加瓦,装饰美化。作文只有做到布局合理,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作者的思想、情感、主旨才能清晰自然地表达出来,如行云流水。
让文章做到层次清晰,需从打造行文线索和寻找选材角度入手。
根据文章主题及内容打造一条好的线索,让文章的脉络清晰。
打造一条线索就是在写作之前为文章理出一条能贯穿全文的主线,用它来解决我们写作时思路不清晰的问题。
一般来说,只要掌握了以下三种线索的使用,就可以顺着线索这条藤来摸瓜,把文章的材料有机串联起来,使文章思路清晰、主题突出,也就规避了偏题跑题现象。
一是物线:以实物或概念为主线。
例如2010年上海中考作文题目《黑板上的记忆》,就可以抓住黑板这条物线串联起关于黑板的几个值得回忆的故事来表达一种情感或启示;再如《学会生活》就可以抓住一个概念来作线索,比如奋斗等,既把文章材料组织到了一起,也把主题反复强化。
二是语线:以某句话或固定经典语言格式为主线。
例如2009年南京中考作文题《今天真好》,就可以抓住今天真好这条语线来串联材料,从不同角度阐释今天真好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或表达自己的一种愉悦心情。
打造好线索后,就需要围绕线索去选材和组材了。
在第一讲中分析到,面对中考作文,只需练好一篇夹叙夹议的散文就可笑傲考场。而这篇夹叙夹议的散文需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素材。
怎样快速选出两个以上与主题逻辑对应的材料?这就需要找准选材角度了,否则文章就会出现内容单一或材料杂糅现象。
在剖析了数百篇中考满分作文中发现,常用的选材角度有以下五种:
一是人物。
例如2009年贵州中考作文题目我读懂了,补题为《我读懂了您》后,可抓住关键字--您,从人物角度选材,您可代指司马迁、鲁迅、老师等,再选取典型的人文素材或生活素材。
二是概念。
再如2009年贵州中考作文题目我读懂了,补题《我读懂了您》后,还可词串拓展,我读懂了您的什么?填充忠贞不屈、英雄气概、精忠报国等品质的概念词后再定素材。
三是地点。
例如2009年四川中考作文题目《心中的风景》,就可以紧扣风景,抓街边、学校门口、公园等地的别样场景,来表达自己的瞬间发现或欣喜,这也算是自己心中的风景。
四是时间。
例如2008年山东中考作文题目《偶然的发现》,就可以从时间角度选材,有人按时间顺序描写不同人生阶段对亲情及生活趣味的发现,揭示人一生中的价值或规律。
五是情节片断。
例如2010年湖南中考作文题目《给他人一朵花》,有人就就截取了三个情节片断:花儿开在公车上,开在早餐店,也开在电梯间。文章告诉我们: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朵花,它是快乐、善良、助人为乐将花送与他人,自己也会获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