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查字典中考网讯 中国的教育就是把小学的放到了幼儿园,初中的放到小学,高中的放到初中,大学的放到高中,最后把幼儿园的放到了大学。那么中国式教育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说真的,求学路上有学生逃过课,也有很多教师在工作初也曾逃过教,没什么不光彩,一直认为在中国教师这个职业是一个前途迷茫、枯燥且无为的行业。但还是一路坚持到了现在,二十年如一日的兢兢业业,且行且歌!
静下心来,渐渐觉得教育不是儿戏,特别是进入培优这几年,目睹、亲身感受家长和孩子们的辛苦付出,更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的马虎。下面就个人观点同大家交流一下教育培优这个热门话题,或许对有小孩且正在求教的家长可闲来一读。
一、谈中国式教育
不得不承认:
中国现代的教育是:为试而学,而不是为用而学;
学校的课程设置是:为考试而设,而不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设。
从胎教、幼教到早教,似乎孩子们已经就被有条件或无条件地捆绑在教育的马车上,从此以后,孩子们分秒必争地努力学习,从小学升初中,从中考到高考,不仅仅是孩子,连同大人父辈和教师们一起陷入一种最清楚而又难以逃避的困惑努力读书,才能出人头地,或许是现在孩子的唯一出路了!
中国的教育怎么了?症结何在?
我觉得这段话说得很贴切:中国的教育就是把小学的放到了幼儿园,初中的放到小学,高中的放到初中,大学的放到高中,最后把幼儿园的放到了大学。
★中国式教育孩子的十大弊端
一、对孩子期望过高,管教过严,被逼迫出来的优秀孩子,有很大一部分有心理疾病,容易对父母,对社会产生怨恨。
二、不尊重孩子,为孩子做所有决定与选择,这一点,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三、不相信孩子,不给孩子学会自律的机会,当孩子关上房门,就总觉得他肯定在里面干坏事。
四、不表扬孩子,以免孩子骄傲,当一个孩子兴高采烈地冲回家告诉妈妈得到老师表扬了,而妈妈却说,受表扬就会翘尾巴,你看看你的衣服多脏!
五、喜欢横向比较,说得最多的就是你看某某,可以说这是所有家长的通病。
六、爱往孩子身上撒气,奚落孩子,父母将工作生活中的情绪带给孩子,稍有不顺就拿孩子撒气,还觉得孩子是自己的,想打就打,想骂就骂。
七、有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你考到全班前3名,暑假就带你去玩、你考上名牌大学,我就给你买最好的电脑这样的奖励方式,让孩子觉得,父母对他的爱是有条件的。
八、轻易许诺,但言而无信,最本质的原因是父母没把对孩子的承诺看成承诺,没有理解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应是平等关系,这样的父母会让孩子很失望。
九、总是限制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父母总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当孩子对一件事情表现出极大的天赋与热情,家长视而不见,将孩子的爱好和梦想扼杀在摇篮里。
十、忽略了孩子品格的培养电影《闪亮的风采》中钢琴师一生的悲剧粗暴的父亲只要求他单纯学习钢琴技能,最后导致他在技艺上成为大师,在精神上却变成了残疾人。
如今我们关注的是把教育和将来的工作、生活、居住、收入以及名声等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就导致了从小、初、高拼命逼孩子学,认为只要上了重点初、高中,就一省百省了。
几乎每个学生都会面临择校的问题,上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决定了孩子能享受什么样的教育资源。中学课程改革,表面上是教育改革,实际这只是教学内容的变化,实际依旧是陈腐的老路。我们并不希望能通过课程改革试点来救赎那些可怜的孩子,毕竟孩子们承载的是我们或国家社会的期待和希望。可是这一考的结果,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依然考定终身。孩子心中压力不堪重负,家长心中忧戚苦不堪言。
唉!没办法,谈培优吧!
二、谈培优
现在见面打招呼流行说什么?不是吃饭没有?而是你的孩子培优了吗?
现在中国教育有个怪现象,课堂上不好好上课,课外培优盛行,每个家长都卯足了劲为孩子请家教,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超人一等,有个好前途啊!
抛开课辅不谈,虽能讲题,但很难把知识讲透,谈不上专业、艺术性,起不到开拓思维,一点就通的作用(不是说大学生就怎么样,教育这一块,还是经验说了算啊!)。而真正的好的培优是能够达到四两拔千斤、画龙点睛、甚至立竿见影的效果的(请个好老师很关键!)。
那么,作为家长您能理性地、科学地为孩子安排培优吗?但是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只会盲目地、跟风似的去安排孩子的培优,结果这里试一下,那里跟一下,辗转迂回,孩子的意志都磨没了,到头来钱是花了不少,但孩子的成绩未必向着自己的预期发展!
其实,当深入研究一些优秀家庭教育规律时,就会发现永远没有所谓的天赋神童,而只有意志坚强的家长!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岁以前的教育,一年顶十年;十四岁以前,孩子的潜能基本定型!家长往往忘记了这一点,其实,在教育孩子的事业中,我们一直在跟时间赛跑跑慢了,十倍的补习班和百倍的金钱也于事无补还有,再好的经验如果浅尝辄止,都会无济于事
但现在的问题是孩子不好问、不愿问、不会问,造成了不少学习问题,比如:很多孩子反映平时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是不是?!就算平时作业做得不错,可一到考试就不会;一道题会做了,但稍微变化一下形式就又不会了;作文书看了一大堆,可到自己写起来,恁是跟挤牙膏似的,数着字数凑文章
这些学习问题的症结在于,孩子对所学知识没有好奇,学的时候,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听什么就记什么,没有积极思考。这种方式的学习其实是一种死学,学生表面看来是学会了,可由于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到运用的时候就抓瞎!学生年级越高,对独立思考、主动思考能力的要求也会越高,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小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升到中学却垮下来的原因。
而中国的教育似乎一直处于摸索阶段,教材是改了又改,评价制度也是变了又变,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几度更替,毕业就失业的社会现实,目前政府又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让许多想进入重点中学甚至于普通中学大门的学生和家长压力倍增,从而催生了一门新型的社会行业――培优。培优行业以其低投入、低门槛、低风险等因素来势迅猛。加之武汉高校林立,稍有学识之士都能全科上阵,以至于几乎到了泛滥的地步。
在武汉接触了很多重点中小学校的学生,做培优很长时间了,说真的,就目前一部分学校的教育环境和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以及中考的升学压力,孩子完全不培优那真的就优不了。现在一些学霸有几个是天才?绝大部分都是培出来的,比别人起步早,见得多,练得深、习惯好,理所当然就跑在了前面。
当然,还有重要的一点,前面提到过,就是很多家长的对孩子教育意识、成长意识很强,在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就有意识地、刚好做了要做的事情,所以很多时候孩子不优也一定要找找家长们自身的原因。看看您在孩子身上是否真正用心付出了多少?!是不是直到初二、初三了才意识到孩子的成绩不如人意,面对升学压力然后出几个钱赌博式地培优了事,但即便是这样,慌不择路地选择了不知底细的培优机构,很难说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培优中我很喜欢那些前期家庭教育开发较好的学生,习惯好,上进心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些孩子教起来很容易上手,一点就通,效率高,成绩提高立竿见影。(孩子要在哪个阶段做怎样的教育,这好像是一门很深的艺术,有时间谈谈)
一句话,个人认为:家庭教育对孩子才是最重要的。再适时培优才能突显它的功效。您赞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