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必背古文练习(十四)_中考复习-查字典中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网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正文

中考语文必背古文练习(十四)

发布时间:2015-04-21 20:45:00来源:查字典-中考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给加点字注音 百里奚( ) 舜( ) 畎亩( ) 傅说( ) 胶鬲( ) 空乏其身( ) 行拂乱其所为( ) 法家拂士( ) 二、填空 1、孟子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强调 、 ,肯定人生来是善多;主张社会分工,但由此导出 的观点。 2、宋朝朱熹把 、 、 、 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必读书。 3、本文的成语是 。 4、体现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 5、作者承上启下的结论是 。 6、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人才必须经历:。7、经历磨难砥砺的好处是: 。 8、孟子也重视人的主观因素的作用提出 。 9、作者由个人作为上升到了国家治乱,提出什么论断?。10、体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只要知错就改,善莫大焉的句子是 。11、孟子有许多名言留传于世,请你写出相对完整的一句:。12、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列对联 上联:历经忧患成大器;下联: 。 上联: ,生于忧患;下联: ,死于安乐。 上联:生无情轻如鸿毛;下联: 。 三、解释加点字词 舜发于畎亩之中 空乏其身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管夷吾举于士 百里奚举于市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行拂乱其所为 人恒过,然后能改 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入则无法家拂士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动心忍性 四、翻译: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参考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xī shn quǎn yu g f f b 二、1、民贵君轻 省刑薄赋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2、《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6、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7、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8、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0、人恒过,然后能改。 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2、贪图安乐葬人才 孔仲尼扼而演《春秋》 李后主囚乃赋离骚 死有义重于泰山 三、被任用 从 田间,田地 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被选拔 捣土用的杵 狱官 集市 责任,使命 给 这个 违背 扰乱 常常犯错误 通增 通横, 梗塞,不顺/有所作为 表现 明白 如果 在国内 如果 通弼,辅佐 使......受苦 使......劳累 使......饥饿 通韧,使......坚韧 四、1、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2、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身体被饥饿煎熬,身受贫困之苦,用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 3、(通过这些)来让他章志坚强、性格坚定,以不断增长才干。 4、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言语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五、1、面对艰苦环境的磨炼有的人发奋图强,有的人意志消沉,关键取决于受磨砺者自身,应该自我觉醒,努力战胜困难,才能成材,反之则会在磨难中消沉、毁灭。 2、现在虽没有过多忧患,但逆境坎坷。①不如意的事还是存在的。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全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