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语文必备宋词详解:《少年游》_中考复习-查字典中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网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正文

2015中考语文必备宋词详解:《少年游》

发布时间:2015-04-15 23:00:42来源:查字典-中考网

中考语文必备宋词详解:《少年游》

年代:宋 作者: 柳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作品赏析

【注释】:

这首小词以深秋的长安为背景,触目伤怀,抒发了词人秋士易感的失志之悲和离愁别恨。全词不事雕琢,采用白描手法,营造出一种低沉萧瑟而又冲淡清丽的意境。

开端的长安可以有写实与托喻两重含义。就写实而言,柳永确曾到过陕西的长安,在另一首《少年游 》中,他写过参差烟树灞陵桥之类的句子。

再就托喻言,长安原为中国历史上著名古都,诗人往往以 长安 借指为首都所在之地,而长安道上来往的车马,便也往往被借指为对于名利禄位的争逐。柳永此词在马字之下接上迟迟两字,这便与前面的长安道所可能引起的争逐的联想,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衬。至于在道字上著以一古字,则又可以使人联想及在此长安道上的车马之奔驰,原是自古而然 ,因而遂又可产生无限沧桑之感 。总之,长安古道马迟迟一句意蕴深远,既表现了词人对争逐之事早已心灰意冷,也表现了一种对今古沧桑的深沉感慨。

高柳乱蝉嘶一句,写秋蝉之嘶鸣更独具有一种凄凉之致,也表现有一种时节变易、萧瑟惊秋的哀感。柳永在蝉嘶之上,还加了一个乱字,如此便不仅表现了蝉声的缭乱众多,也表现了被蝉嘶而引起哀感的词人之心情的缭乱纷纭。至于高柳二字,则一则表示了蝉嘶所在之地,再则又以高字表现了柳之零落萧疏,是其低垂的浓枝密叶已凋零,所以乃弥见树之高也。这一句给人的总体感受是凄凉萧索。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三句,写词人在秋日效野所见之萧瑟凄凉的景象 , 夕阳鸟外一句足可以表现郊原之寥阔无垠。飞鸟隐没在长空之外,而夕阳隐没则更在飞鸟之外,所以说夕阳鸟外 。值此日暮之时 ,郊原上寒风四起,故又曰秋风原上 ,此景此情之中,一失志落拓之词人,又将何所归何处呢 ?目断四天垂,只见天苍苍,野茫茫,双目望断而终无一归处。上阕是词人自写今日之飘零落拓,望断念绝,自外界之景象着笔,感慨极深。

下阕,开始写对于过去的追思,感慨一切希望与欢乐已复得。归云一去无踪迹一句,是对一切消逝不可复返之事物的一种象喻。柳词此句之喻托,则其口气实与下句之 何处是前期 直接贯注。所谓前期者,指的是旧日之志意心期和旧日的欢爱约期。对于柳永而言,这两种期待和愿望,都已经同样落空了。下面三句乃直写自己今日的寂寥落寞,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早年失意之时的幸有意中人,堪寻访的狎玩之意兴,既已经冷落荒疏,而当日与他在一起歌酒流连的狂朋怪侣也都已老大凋零。志意无成,年华一往,于是便只剩下了不似少年时的悲哀和叹息。这一句少年时气脉贯注,富于伤今感昔的慨叹,叹的是所追怀眷念的往事已无迹可循。以归云为喻象,写一切期望之落空,最后三句以悲叹自己之落拓无成作结。全词情景相生 ,虚实互应,是一首艺术造诣极高的好词,也是柳永悲剧性人生的缩影。作为一个禀赋有浪漫之天性及谱写俗曲之才能的青年人,命中注定了是一个充满矛盾不被接纳的悲剧人物。这首词不仅形象地描绘出高柳乱蝉、夕阳秋原的凄凉之景,而且更寄寓着作者浓重的离愁别恨和沉痛的身世之感。通篇采用白描手法,语言朴素,意境淡远。不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上,此词都对宋词的发展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全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