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已经进入倒计时了,在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题往往会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一些必背的文言文更是考试中的重点。下面是有关2015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杂说四马说》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祗辱一作:只)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翻译】
作者:韩愈
这世界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是很常见的,而伯乐是不常有的。所以即使有千里马,会在低贱的人手里受辱,最终死在马槽和系马的柱子之间,不能被称呼为千里马了。能一天行一千里的马,一顿饭有时要吃一石粟。而喂养马的人,因为不知道它能行千里而随便喂养。这种马,即使有行走千里的能力,(因为)吃不饱,(于是)没有力气,才华从外表看不出来。(这马)将来与普通的马在一起,又怎么让它能够行上千里呢?人们驾御马却不得要领;喂养马却不能让它吃饱;听马的鸣叫却不理解它的意思。(于是)在马上拿着马鞭,居高临下地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呀!哎,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质是不了解千里马啊!
世有伯乐,然後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於奴隶人之手,骈死於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重点字词】
1、伯乐:孙阳。春秋时人,擅长相(xi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2、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人。
3、而:表转折。可是,但是。
4、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故:因此。虽:即使。名:名贵的。
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祗(zhǐ):只是。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6、骈(pin)死于槽(co)枥(l)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于:在。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7、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指马的千里之能被埋没。以:用。称:出名。
8、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9、一食:吃一顿。食,吃。
10、或:有时。
11、尽(1):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12、粟(s):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
13、石(仍读sh),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14、食马者:食,通饲,喂。
15、其:指千里马,代词。
16、是:这样,指示代词。
17、虽:虽然(与前面的虽不一样,这里指虽然)
18、能:本领。
19、足:足够。
20、才:才能。
21、美:美好的素质。
22、外见(xin):表现在外面。见:通现,表现;显现。
23、且:犹,尚且。
24、欲:想要。
25、等:等同,一样。
26、不可得:不能够得到。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27、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28、求:要求。
29、策之:驱使它。策: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指鞭策,驾驭。之:代词,指千里马。
30、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
31、食之:食,通饲,喂。
32、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这里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材:通才,才能。尽(2):竭尽,发挥出。
33、鸣:马嘶。
34、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35、执:拿。
36、策:马鞭。
37、临:面对。
38、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39、其(1):难道,表反问语气。
40、其(2):大概,表推测语气。
41、邪:通耶,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意为吗
42、知:懂得,了解,认识。
【同步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⑴骈死(A、pinB、bn)⑵邮无恤(A、xB、xuě)
⑶伯乐(A、bB、bǎi)⑷粟一石(A、shB、dn)
⑸才美不外见(A、xinB、jin)⑹其真无马邪(A、xiB、y)
⑺相马(A、xiānɡB、xinɡ)⑻马厩(A、jiB、j)
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⑴骈死于槽枥之间___________
⑵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执策而临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
3、为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⑴不以千里称也(A、称赞B、称呼C、物名)
⑵故虽有名马(A、虽然B、即使C、如果)
⑶一食或尽粟一石(A、有时B、或者C、可能)
⑷其真不知马也(A、知道B、识别C、懂得)
4、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⑴食:食民者不知其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
⑵策: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⑶其:其直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⑷能:虽有千里之能
晏求其能千里也
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⑴才美不外见________
⑵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___________
⑶其真无马邪________
二、阅读并回答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各句中的食读音和意义都相同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食不饱,力不足。④食之不能尽其材。
2、翻译。
⑴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采用的写法是_________________。文中的伯乐是比喻__________;
千里马是比喻________________;食马者是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千里马的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论证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7、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策之不以其道B、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D、不以善小而不为
8、各用一句话概括各段段意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对本文写作意图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借千里马因不遇伯乐而被埋没于世的故事,说明了识别和选拔人才的困难及其严重危害。
B、本文就有马无马问题反复进行论述,说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借以讽喻当时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选拔人才,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C、本文借千里马因不遇伯乐而被埋没于世的故事,说明了众多的才智之士不得重用的真正原因,在于没有遇到像伯乐那样知人善任的人。
D、本文就有马无马问题反复进行论述,说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借以呼吁社会能有更多的像伯乐那样的人,使天下人才各得其用。
【答案】
一、1、⑴A⑵A⑶A⑷B⑸A⑹B⑺A⑻A
2、⑴两马并驾⑵犹,尚且等同,一样⑶拿,握面对⑷通饲,喂竭尽⑸正确的方法
3、⑴B⑵B⑶A⑷C
4、⑴通饲,喂吃⑵用鞭子打马鞭⑶难道,表反问大概,表推测
⑷能力能够
5、⑴见通现,表现,表露⑵食通饲,喂材通才,才能⑶邪通耶,肄问词,相当于吗
二、1、①③②④
2、⑴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⑵喂马的人不能按照它日行千里的特点来喂养它。⑶想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可能。
3、托物寓意能识别人才的人人才愚妄浅薄的统治者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
4、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6、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7、D
8、第一段: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第二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第三段:总结全文,着力写食马者的愚妄。
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