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质量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m)。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吨(t)、克(g)和毫克(mg)等,它们之间存在着换算关系:1吨(t)=1000千克(kg),1千克(kg)=1000克(g),1克(g)=1000毫克(mg)。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或位置而改变。
日常生活中,常用案秤、台秤、杆秤测量物体质量;实验室中,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要记住口诀:水平台上,游码归零,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横梁平衡。具体而言:
①天平要放在水平台面上;
②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处;
③调节螺母使横梁水平,指针指在刻度板中央,使天平平衡(如果指针偏右,应将平衡螺母向左旋动,反之,将平衡螺母向右旋动);
④将物体放在左盘中;
⑤按估计的质量,在右盘上增添砝码,使指针接近刻度板中央;
⑥调节游码,使指针指在刻度板中央,砝码总质量与游码所在位置的刻度值之和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
天平是比较精密的仪器,使用时要注意爱护。天平的称量不能超过它的最大称量,不允许把潮湿的或有腐蚀性的物质直接放在托盘上,要保持砝码的干燥、清洁,不能用手直接触摸砝码,用后要及时放回砝码盒里。
2、密度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相等,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等,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的概念据说最早是由古希腊的学者阿基米德提出的。根据密度的定义,可得,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密度的常用单位还有克/厘米3,它们之间存在着换算关系:1千克/米3=1103克/厘米3。根据,首先使用天平测出质量,然后使用量筒测出体积,最后使用公式得出密度。人们利用实验的方法测量出常见物质的密度,并将它们列成了密度表。
密度在生产技术上的应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出来:
(1)可鉴别组成物体的材料。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其办法是是测定待测物质的密度,把测得的密度和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以鉴别物体是什么物质做成的。
(2)可计算某些很难称量的物体的质量或形状比较复杂的物体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m=V或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特别是一些质量和体积不便直接测量的问题,如计算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纪念碑的质量等。
(3)可判定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判定物体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
①根据公式,求出物体的密度物,再与该物质密度0比较,若物,则为空心,若物,则为实心;
②测出质量m0,由公式,求出V0,再与V物比较,若V物V0,则为空心,若V0=V物,则为实心;
③把物体当作实心物体对待,由公式m=V,求出体积为V0的实心物体的质量m物,然后将m物与物体实际质量m0比较,若m物m0时,则为空心,若m物=m0,则体为实心。
(4)可计算液体内部压强以及浮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