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社团如何在当今教育环境下生存_教育动态-查字典中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网 > 中考报考 > 教育动态 > 正文

中学生社团如何在当今教育环境下生存

发布时间:2011-09-28 10:13:12来源:查字典-中考网

中学社团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有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可是在各种课业的重压下,中学社团越来越举步维艰。

现状:没时间,没兴趣,社团成快餐

中学社团面临窘境,愈演愈烈的应试压力难辞其咎。

表面看起来社团数量在增加,活动在增加,但如果考试抓得紧,社团就得给学习让路,学生和老师对此都心照不宣。中学社团活动一般安排在每周五下午或平时的中午,而这段时间也往往是某些教师补课的黄金时间。如果这段时间被教学占用,那社团活动也就无法展开。

社团的萎缩还在于学生对社团没兴趣。有些学生经历了大量繁重的学习之后,即使想放松一下,也会选择一些轻松自由的个人活动,而不会选择社团。社团这种集体活动,被视作群体玩,显得太招摇。

在应试的压力下,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去享受爱好。穆晓炯认为,与过去的社团相比,现在社团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是快餐式,不仅学生参与度降低,在社团类型的选择上也显得有些急躁,很多学生静不下心来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爱好,而常常是随波逐流。

一些学生高一报名时积极性很高,但半个学期之后,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加,很多人对社团的热情迅速减退,活动都很少参加。

不只是学生,老师也深受应试之苦,很多语文老师自己都被无休无止的考试搞得没有了语文味。在一些学校,骨干教师缺乏指导学生社团的兴趣和动力,结果由图书馆管理员充当临时的文学社指导老师。学生借书倒是方便,但这还算是文学社吗?有人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也有一些老师认为,初高中分离阻碍了学生兴趣的培养。学生初中参加了某个社团,高中换了一所学校,常常找不到组织。高一进来的学生,对某项社团感兴趣,过了一年半,到高二下学期就要退社,准备高考。应试压力之下,学生的兴趣爱好无从培养,也就很难有深入其中的乐趣,加剧了社团的快餐化。

出路:社团承担特别的教学任务

应试压力挤占社团发展的时空,但社团并非没有了生存空间。在不少学生眼中,社团活动或许是紧张学习的调剂和补充。要说学业压力对社团的影响,那一定是有的。学业负担重了,能放在社团上的时间也就少了。所以挤时间很重要在车上想想魔方公式,课间和副社长讨论下一次的活动安排,抽空向指导老师汇报情况南洋模范中学魔方社社长曹思远说,可能会比较累,但等到活动成功时会发现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这时社团无疑是缓解学习压力的最好途径。

而在校长们看来,中学社团在应试的背景下并非可有可无,因为社团承担了课堂教育无法顾及的教育任务,尤其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校社团活动的定位是连接课堂的桥梁,也就是从知识走向能力。复旦中学校长周国正介绍说,他们学校今年毕业的学生刘欣然被美国普度大学录取,在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时,刘欣然说:社团活动是我高中时期最大的收获和精彩。他在高一时参加学校第六元素学生乐队,后任社长,经常和社员们在学校各种文艺活动中演出。友好学校来校参观,他们也是必到的表演嘉宾。在国内外高校的自主招生中,像刘欣然这样有过社团组织经历的学生往往因表现出众,更容易获得大学的青睐。周国正说。

有一年市三女中社团的学生们计划组织一场慈善义演。她们看到某商厦中庭经常举办各类活动,就找到该店总经理,一番游说之后获得了免费的场地,还获得了免费制作的演出背景板和宣传海报。为了获得更多关注,她们不仅请来媒体报道,还想方设法联系某位当红歌手。明星效应带动了整个歌友会专程前来捧场。老师们都惊叹,即使是学校出面组织,也未必能做到这么出色。

学校对学生的传统评价往往偏重于学习成绩,学生中引人瞩目的永远只是那些成绩好的尖子生。而社团其实在无意中为中学教育引入了另一种学生评价体系,一些体育社团的学生在学校的知名度和号召力可能比电影明星还要高。原本在成绩上默默无闻的学生可能因为参加某一个社团活动而充满自信。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全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