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儿子要参加中考了,我心里莫可名状的焦躁着,却不敢言说。
儿子的成绩很少辉煌,虽然优点不少:擅长美术,篮球打得棒,长跑健将,不抽烟,不喝酒,不上网吧,不谈恋爱整个一阳光少年!可是,作为学生,作为一个中国教育体制下的学生,这些似乎都无足轻重,只有一样是所有人对他们的评判标准:分数。偏偏这是他的软肋,他痛恨又无可奈何地面对着各种铺天盖地的所谓知识,吞噬却不能消化。
真不知道学会这些将来有什么用?他有一次在家里咆哮。
有用没用那是将来的事!但现在你是学生,你没权利选择。我只能这样说。要不怎么办?让他辍学在家画画、打球?等待其他机会降临?显然我没那个魄力,我没钱没权不能给他任何捷径,我只能让他按部就班地走。
其实我身边的太多例子都在证明:学校里的好学生和将来的好工作、好前途没有必然关系,甚至是相反的状态。
90后孩子从各种沟渠获得社会反馈给他们的信息,似乎深谙这些道理,因此儿子常挑衅我:你那时候不是学习好吗?数学结业考试考了100分,现在连初中数学都不会;总当班干部,现在照样工资这么低,还不如你某某同学。
他说的是事实,但我坚持:妈妈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不用应酬无聊的事,不用见无聊的人。所以不管你怎么想,现在你还是要扎扎实实地学好每门功课,因为你还不具备任何生存的手段。我说的很有底气,儿子却不以为然:放心,我肯定会比你有出息。
苦,我在儿子心中俨然没出息的老妈?
此刻,南非世界杯开幕式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儿子睡前喝了好大一杯咖啡,此刻裹在被子里安安静静,我不知道他是想睡着还是想躺在那里猜测世界杯、听各个方向传来的声响
不知从哪里来的声浪起伏不断,我也没开电视,尽管心里很想,毕竟,明天是儿子中考啊。我的心情有些乱。
儿子的第一个世界杯序曲就这样不知所终了?落寞的青春年华总是在每个掩也掩不住的日子里寂寂绽放。
我心里同情着他,之前还特意去超市买了好些吃的,怕他万一坚持要看,看晚了会饿。我真觉得自己很失败,把儿子惯成这样,还会顾及他的感受。他说将来有孩子希望像我和他这样相处,其实我觉得和孩子做朋友似乎很错误,中国家长,大概还是该信奉黄金棍下出好人。我是来不及了,一不小心,儿子已经比我还高。我时常指着他夸张地大叫:站起来、倒下去都那么大一坨,还不知道努力!他则嬉笑着从不当回事。哎,多么没有威严的家长。
晚上他只是倔强了一句:我要看!今天都没有同学谈论中考,全在说世界杯,连女生都在说。在我转身离开后,儿子很想打开电视,但看见我愤懑的表情和无言的背影,他最终离开客厅去了他的小卧室。
我也难过着,知道他今晚看不看球和他明天的成绩都不会有太大关系,但还是不能说:看球吧。我只告诉他,可以看重播。天知道对这样的世界级赛事,看重播真是寒碜。
窗外飘来一些年轻人的欢呼声,我不知道谁进球了,也不想知道。我的世界杯日记在2002年之后就没再继续了。它们孤单地陈列在我书架的某个角落,不再被我触摸。从巴蒂退役,我的世界杯似乎也退役了,至少不再那样狂热地关注(曾经因为熬夜看世界杯,第二天去监考晕倒在考场里,倒下去的一瞬间还看见花蝴蝶坎波斯扑住了一粒进球,这个典故让我成了当时最著名的女球迷)。
想起很多年前的这个时候,我也在等待中考。妈妈为了我休息得更好,特意把我叫去和她一起睡大床,结果我不习惯,辗转了一夜,第二天走进考场没多久就肚子痉挛。于是左手压着肚子,右手答语文卷子,额上还冒着冷汗,都不知道怎么做的题。后来以95分的成绩考了所在地区的第一名,可我知道自己很不满意,120分的题,我竟然100分都没有?那么大的失误率在我的语文考试生涯中真的很少见。好在从小的一个特殊爱好画画,让我从初中直接跨进了大学,成了年级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这个光荣史听多了,儿子就怪我给他的遗传方向不对:你只遗传了我天生就会画画,没遗传给我学好语文的天赋。平心而论,他语和文把握能力都还不错,从读小学三年级就能写出一些很有深度的句子和发表一些有见地的观点,只是连成了语文就没什么傲人的分数罢了。
求学路上,我已然比儿子少受很多苦,还那么苛求他干嘛啊?我有时会这样想,但没告诉他,生怕助长了他的理所当然。
此刻,快要到6月12日了,儿子生命中的又一场战争正要拉开序幕,于我而言,它会比南非世界杯更有悬念,更让我紧张,所以,我也选择睡觉。躺在床上祈愿儿子顺利通过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