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要介绍
山西卷(初中数学中考试题)的题型和考察模式一共发生过两次明显变化,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4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09年之前。从手上已有的07-09年试题来进行分析,这一阶段的题型是选择、填空题各10道, 解答题9道,而且命题模式比较稳定,变化较少,至少持续了3年以上。从09年到10年的中考试卷变化非常大,这是因为2009年山西省开始新课改,由于课 程体系发生重大变化,导致考察模式发生相应变化。
第二阶段是2010年的试卷,该卷的模式改变为选择10道,填空8道,解答题8道。这是一个过渡阶段,因为是课改之后的第一年,体系变化之后,学生和老师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同时,教学指导部门根据考试结果也会对考试说明进行微调。
第三阶段是2011-2013年的试卷,这两年的中考题型经过调整完善后再次趋向成熟,变动较少。此时,中考数学卷的模式改变为选择12道,填空6道,解答题8道。
第四阶段是2014年的试卷,这一年考题经过又一次调整,选择改为10道,填空6道,解答题8道。
二、严格依据课程标准,题型新颖实际
1.实际问题应用,新而不难。
保持与往年中考数学试题难度相当的前提下,通过创设新的问题情境,结合实际问题,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考查双基。例如19题阅读筝形材料完成任务, 属于开放试题,答案不唯一。20题将统计问题融入公司招聘之中,21题景区改造缆车路线以及22题将分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融入绿化工程情境之中。试题不 偏不怪,不求繁求难,在体现新课程理念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利用新题型考查学生能力。尤其是22题、23题,体现了注重实际问题,应用操作来解题的 能力。
2.新的理念下,展现新的动向
本张试卷增加了动手实践操作,方案设计题目。如19、20、23这两道试题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中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动手 实践操作的能力。这类题目充分考查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对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这正是新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目的。从内容上,关注 新课程增加的概率与统计、三视图、轴对称、动态几何等方面的内容;从题型上摒弃了过去中考数学试题中繁难的计算与推理证明的技巧,重点考查学生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面对开放题型,考查创新能力
对平面几何知识的考查,不再局限于过去已知求证证明的传统格式而是采用了请设计一个图案动手操作、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给学生以 自主的思维空间,不拘泥于单一的推理要求;开放性问题出现在19题,不再拘泥于唯一一个结果;对于圆的相关知识考察较少,降低了要求,仅在选择题第8题出 现了简单的圆周角定理内容。
4.让人惊讶的数学考试内容
考察的内容让人甚感惊讶的是第六题和第四题,特别要说出这两道题有人觉得它们就不是数学题,更像历史题,但恰恰反映了新中考在尝试让学生了解并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而不仅仅是做题。
总而言之,数学的考试更加体现初中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四基的考查,由基本知识到基本的技能,以及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的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