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评价题,顾名思义,就是以某些人或某些企业、单位的行为为材料,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价的试题。这类试题是开放性试题中一种常见的题型。
例题:在防冶非典期间,一些单位和个人竟发非典财。一些不法药品经营单位和个人蓄意夸大非典疫情误导群众,借以哄抬药价,一瓶84消毒液的价格由 两元多涨到15元,原本几元钱一盒的板蓝根卖到了30元;一些药品零售店挂出限量供应中药材的牌子,暗示预防非典的药材脱销;一些店主为促销口罩,竟 将普通口罩挂上非典专用牌子公开销售。这些不法分子的恶意炒作,客观上加剧了社会民众的恐慌心理。阅读材料后,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中销售者的行为予 以评价。
这是一道典型的开放性行为评价题。它紧扣社会热点,反映生沽买际,让考生从自身的经历和体验,以达到导行的教育目的。解答此类试题可遵循以下思路和方法。
1、明确行为评价的标准。通常情况下的行为评价标准有两个:一是法律标准,二是道德标准。
2、回归教材找依据。在八、九年级《思想品德》关于法律和道德方面的知识中,讲述了经济活动的所有参与者,都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作为销售者必须遵守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要求全体公民应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等基本道德规范。
3。紧扣材料具体分析。在明确上述两点后,我们就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和道德要求,对材料中销售者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进行具体分析,如他们应该怎样做,他们实际是怎样做的,他们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等作出自己的评价,指出应该怎么办。
4.根据上述思路,对知识进行整合,整理出准确、简明、扼要的答案。
该题的参考答案:
(1)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销售者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是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纽带和桥梁,在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经济活动的各种要求(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依法经营。
(2)材料中的销售者采取蓄意夸大、暗示和虚假广告宣传等手段进行促销,借以哄抬物价,谋取暴利,不仅违反了法律的有关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破坏了经济秩序和社会的安定。
(3)对材料中的销售者的这种违法行为,有关部门应依法给予严厉打击和制裁。
材料中销售者的行为,同时又是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行为。他们不讲诚信、见利忘义、道德失范,也应受至社会舆论的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