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苏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方案
2008年我市中考将在近几年改革的基础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中考制度改革的意见》和《苏州市深化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项规定》的要求,稳步推进中考制度改革,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指导思想
中考改革必须有利于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国家义务教育的性质;有利于区域推进素质教育,建立科学质量评估体系;有利于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积极主动发展;有利于高中段各类学校招生,推进高中段教育事业新发展;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形成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进一步营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社会环境。
二、评价改革
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考试与评价制度的改革,树立全新的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努力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构建比较完整的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评价制度。确立发展性评价的理念,评价模式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文化课考核与综合素质评定结合起来,建立促进学生与教师共同发展的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评价体系。
三、考试科目和考试日程
初中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两考合一。
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物理、化学、政治和历史、体育七门。体育考试安排在5月6日~15日之间进行。其它六门安排在6月18日~20日举行。
考查科目为生物、地理、艺术、理化生实验操作、劳动技术能力操作、信息技术实践能力等六项。其中生物、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和劳动技术能力操作考查已安排在初二学年结束时进行考核。地理、艺术、理化实验操作均安排在初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进行。考查科目成绩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类,合格者准予初中毕业。考查科目可供各类高中段学校录取时参考,录取中的参考权重由各地根据实际制订,并须报市教育局备案。
四、考试内容
(一)语文
1.依据《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初一至初三年级的目标要求和本届学生的所学内容。
2.涉及课文的考试内容,约占除写作以外的考试内容的50%~60%,其余的40%~50%可涉及与课文相当的现代文读物(包括政治、科技、文艺读物和苏州语文课外读本上的课文)。
(二)数学
1.依据《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初一至初三年级的教学要求和本届学生的所学内容。
2.考试不带计算器(其它各科考试都按此规定执行)。
(三)英语
依据《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初一至初三年级的教学要求和本届学生的所学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四)政治和历史
政治部分为义务教育九年级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七、八年级的法律部分。历史部分为义务教育八年级和九年级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
(五)物理
依据《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初二至初三年级的教学要求和本届学生的所学内容。
(六)化学
依据《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初三年级的教学要求和本届学生的所学内容。
(七)其他考查科目
均依据《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初一至初三(上)年级的教学要求和本届学生所学的内容命题。地理、艺术各含有5%的乡土地理和地方优秀艺术文化方面的内容。体育考试方案另发。
五、中考总分
(一)考试科目及总分
文化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和历史六门。语文、数学、英语满分各为130分,物理、化学满分各为100分,政治和历史满分为100分(政治和历史各为50分)。体育满分为30分。中考录取总分满分为720分。
英语满分为130分,其中书面题占93分,听力题占25分,口语测试题占12分。
体育满分为30分,测试项目为三项,以等级评定成绩,然后将等级折换成分数计入总分,等级有A、B、C、D四等,等级分折算方法为:A=10分,B=8分,C=6分,D=5分。
(二)考试方式和计分方法
考试科目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采取闭卷考试。政治与历史科目中的政治部分实行开卷考试,历史部分实行闭卷考试。体育实行现场测试。英语科目包含听力考试、口语测试与书面考试。
考查科目由市教研室统一组织与命题。地理、艺术实行开卷考试,分校实施,互换监考,集中阅卷。初二年级地理、生物照此执行。初二、初三年级地理考查使用同一试卷,在同一时间进行考查。理化生实验操作、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和劳动技术操作能力考查,在校进行现场测试。
初三年级地理学科将按网上阅卷模式进行命题、考试、阅卷。
语文、数学、物理、英语、化学、政治和历史科目采用自然分,体育科目采用等级分。
(三)毕业要求
考试科目、考查科目和实践能力测试项目均达合格,综合素质评定合格者准予毕业。计算毕业成绩时,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和历史科目以60分为及格分。毕业生补考由毕业学校组织命题、考试、阅卷和评分,补考成绩不计入中考总分。实践能力考查当场评定等级,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类,允许不合格者补考。
六、考试和考查的有关规定
(一)试卷命制
试卷结构简约,题量适度,表述规范,问题明确,语言科学,图表正确。部分学科设置一定数量的选做题,为学生的合理创造留有一定的空间。各学科均有客观题和主观题。语文试卷含基础题和作文题。英语试卷含听力和书面题。体育考试含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项目。艺术试卷含音乐、戏曲、美术和舞蹈。2008年苏州市中考文化课全部实行网上阅卷,市教科院和市招生办将提供试卷样式,由学校组织考生进行适应性训练。
(二)考试用时
考试与考查科目题量和分值的权重,依据课时比例确定,语文为150分钟,数学为120分钟,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和历史为100分钟。考查科目均为60分钟。
(三)考试难易度
各科目试卷应合理设置命题难度系数和区分度,要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命题要符合学科特点,符合学生实际并贴近生活,要减轻学生背记的负担,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要适当减少客观题的比例。考试科目试卷中,基础题占70%,一般难度题占20%,较难题占10%,考查科目试卷中,基础题占90%,一般难度题占10%。
七、加强对中考工作的领导
(一)建立命题、审题、阅卷和试题评估制度
1.命题、审题管理制度。考试命题和审题人员在市(区)学科教研员和从事一线教学的骨干教师中精心挑选。各学科的命题人员3人,审题人员1名。凡从事有偿家教,凡有直系亲属参加本次中考的人员,不得参与命题、审题工作。命题、审题人员每年更换2/3。入闱期间,所有命题、审题人员不会客、不写信、不使用各类通讯工具。命题、印刷、考试全过程,严格按照国家考试保密制度的规定执行。
2.阅卷管理制度。根据2008年中考实行网上阅卷的新要求,进一步健全阅卷管理。阅卷人员从工作责任性强,业务水平高,为人正直、公道的学科教师中挑选。凡有直系亲属参加本次中考的教师,不得参与阅卷工作。对阅卷人员要进行资格审查。网上阅卷实行严格管理,采用2+1+1模式,即每道题均由2名以上教师评卷,评卷过程是在各自无法看到对方评分结果的情况下进行的,并分别由题组组长和阅卷组长对阅卷进度和质量进行监控与校正。
3.命题评估制度。考试结束后,由市教育局组织有关专家、学校校长、教师代表对命题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命题水平不断提高,推动命题改革特别是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二)建立中考改革的保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中考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为使中考改革顺利进行,必须加强领导,要做到积极改革、精心组织、严密操作、严明纪律、加强监督。各学科考试与考查均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由市招生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考试工作,由各初中校负责考查科目和各项实践能力测试的组织实施工作,由市教研室组织实施中考命题工作,由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中共市教育工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市教育局监察室对中考进行全程督导与检查,促进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的健康发展。
2.加强宣传培训。中考制度改革是一项关系到基础教育发展和千家万户利益的大事。应从大教育、大苏州、全方位的视野出发,整合各方力量,努力营造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良好的社会环境。认真做好改革方案的宣传解释工作,学校要进一步做好改革方案的学习和培训工作,引导地方政府、学校和全社会正确把握基础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方向,转变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评价观,充分利用考试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
3.加强有效教学。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三项规定》,教师要全面把握学科,切实做到六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考核、认真组织课外活动,运用科学的方法,力求用少的教学时间,取得最好的效果,使每个学生学得更好,教育教学质量更高。学校要开齐、开足、开好规定课程,不提前结束规定课程,不搞各种名目的模拟考试,不乱编乱印乱发各种形式的复习资料,不搞题海战、疲劳战和消耗战。
4.加强学生管理。各地和各初中校要进一步加强毕业班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各校要在初中毕业前,将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情况向学生公示,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主动接受学生、家长、教师和全社会的监督。要重视体育备考和考试安全,保证学生的休息时间。要积极进行评价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方法。
附件二:
二○○八年苏州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网上阅卷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提高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信息化水平,为苏州基础教育提供更科学、更直接、更有效的教育质量数据分析。决定从2008年起,苏州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统一实行全市网上阅卷。
一、 充分认识二○○八年中招网上阅卷工作的重要意义
网上阅卷是进一步推进招生考试改革的重要举措。网上阅卷彻底改变传统阅卷及统计分析手段模式,使之更加适应现代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使全市中等学校招生全部进入信息化管理行列。
网上阅卷是进一步提高中招中考质量的重要途径。实施网上阅卷,通过评分误差的控制、阅卷进度实时监控以及网上阅卷系统对相关数据自动存储等管理措施,保证阅卷质量,实现考试公平和公正。
网上阅卷是率先在全省实现质量信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实行网上阅卷,保证各种数据采集的完整性,有利于各种数据的统计分析,实现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指导,提高全市初中教育质量。
二、各地各学校各部门要认真做好网上阅卷准备工作
2008年苏州市中招首次实行网上阅卷,各地各学校各部门要认真做好网上阅卷准备工作。各市区要召开初中校长会议,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统一思想,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确保考试万无一失。各初中学校校长要组织毕业班教师学习有关文件,调整工作思路,及时指导学生做好复习工作。由于网上阅卷实行试卷与答卷的分离,考生必须在规定的、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对考试用笔、错误修正的办法等均有明确的要求,学校要组织学生进行适应性训练,掌握方法要领。
全市基教、教研和招办等部门要通力合作,根据网上阅卷模式的要求,提前进行准备工作。各市、区基教科在2008年1月进行全市初中毕业生学籍人数统计,3月进行初中毕业生学籍审验,同时要加强初中毕业年级的管理工作。各市、区教研室要研究网上阅卷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初中毕业班的教学指导工作,同时要根据新要求认真做好阅卷教师的抽调与培训工作。市招生办要全力以赴做好阅卷点的建设工作,切实制定好考试组织及考务管理的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网上阅卷各项工作。市教研室和市招生办将在2008年初提供试卷样式。为使考生适应网上阅卷新要求,2008年4月全市初三年级地理学科毕业考查将按网上阅卷模式进行命题、考试、阅卷。
三、关于网上阅卷经费问题
网上阅卷所需设备购置经费,由市教育局解决;命题、试卷印制及阅卷所需费用,在考生的报名考试费中统筹解决,市招办按每生28元的标准向各市、区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