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复习开始了,语文学科该如何抓好复习?笔者以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最不好复习的学科,所以,寻找捷径就显得很重要,笔者根据语文教学的经验谈几点想法,供老师和同学们在复习中参考。
一、中考复习中的学生心态
1.一部分同学认为语文知识点繁多,而且中考侧重考查学生的课外迁移能力,考查课本的内容仅有10分左右,因此往往把精力投放在一些速成的科目上,复习语文时十分浮躁;
2,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认真复习课本的知识后,也做了大量的阅读题,考试却不见成效,感觉语文复习无从下手,于是干脆放弃。
这些做法都是很不可取的。实际上,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从前几年学生复习情况来看,在冲刺阶段,若能够按照老师的复习计划,复习形成知识网络,答题依据正确的技巧方法,稳扎稳打,考试前做到成竹在胸,考试中是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的。
二、中考语文复习普遍问题。
1.语文复习不好体现层次性。一般在中考前,各学科复习都要经过三轮,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我们就觉得不是很好做到这样的轮动,各种知识几乎都是串在一起的。
2.语文复习成了古文的专题复习。从应试的角度讲,能够让学生很实在的把握的,文言文是大头,所以,在几个月的中考复习中,基本有一半的时间都陷在文言文里,试卷的考题是课外文言文,由于学生的底子薄弱,所以教师必须把课内所有的文言文都横向、纵向的梳理,然后再去攻课外的语段,这样就造成了在这个专题上时间的巨大投入。
3.作文教学被忽略。虽然作文在中考的分数占到了60分,但用在上面的时间和精力很有限,主要原因是作文复习没什么效果,更多的是白浪费时间,学生的作文不是靠短期内能提高的。于是几乎所有的老师在中考复习的时候对作文都是放弃的态度。但我们知道,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作文是最重要的,也是对学生将来是最有用的,可是,我们的教学是与学生语文发展是相违背的。
三、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1.认真解读《中考复习指南》,强化目标意识
《中考复习指南》是中考命题的直接依据,为了不走弯路,提高复习的效率,我认为同学们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学习《中考复习指南》中所列考项,明确目标,逐题过关。
2.准确把握三轮复习不同的重点
第一轮复习,着重于从课本入手,依纲扣本,在字、词、句、篇中夯实基础。
第二轮复习进入专题复习阶段,即根据《中考复习指南》和中考命题规律,打破学科原有顺序,将它们分门分类地进行整理并强化训练。在语文总复习中,我认为专题复习是最重要的阶段,通过这一阶段的复习,可以使以前散见于课文中的基础知识系统化,使同学们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来俯视语文知识体系,消除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迷茫。因此,我们都应该重视这一阶段的复习。
第三轮复习重在模拟训练,在完成专题复习后,检测学习的成效,同时又能起到进行中考实战的演习,提高应试能力的作用。训练时可选近三年的各大市中考题或选难度、容量与近年中考题相近的题目练习,真正起到模拟的作用。
四、整个复习中注意的问题
1.复习是梳理已学过的知识,如字词句知识、修辞、阅读、写作知识等。但是复习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而是为了应用。以复习修辞为例:不是要看是否知道什么是比喻,什么是拟人或排比,而是要理解别人文章里为什么要用这些修辞方法,自己会不会用这些修辞。
2.复习是温习老师教过的方法,像理解词语、句子的方法,阅读文言文现代文的方法,写作的方法等。但是复习各种方法,不是为了记住它们,而是看看会不会运用。
3.复习不能光看已经学过的,应以旧带新,培养提高运用原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复习文言文为例:课文固然要复习,但也要找一些与课文难度相当的课外短文读一读,看自己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究竟怎样,由课内迁移到课外。现代文的复习更应这样。
五、近两年中考试题分析
我们来把试卷的结构做一个简单的分析:150分的语文试卷基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作文60分,现代文阅读题50分左右,书本基础知识10分左右,古诗文20分左右,课外语言运用10分左右。
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内外文言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作文。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应该怎样分析?现仅就试卷的四大板块简单说明。
1.积累部分。考试的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篇篇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2.文言文部分。近两年的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大多选择故事型的文段。内容比较浅显,考察内容基本与课内部分相似。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与课内学过的课文或知识点相联系,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
文言文阅读题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翻译类。此类题解答思路是:(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2)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3)还可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另外还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偏义复词等特殊现象。(5)若直译不通,则用意译。须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想。二是启示类。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
3.现代文阅读部分。要把握考点,掌握答题技巧
近两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多是一篇偏重于议论的散文和一篇自然科学类的文章。因此,在最后复习中,在课外选段上应尽量多选取这两种类型的文章进行练习。
另外,在阅读题目的设置上,一般都是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进行考查。做题时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同时这也是我们检验解答效果的唯一标准。
任何文段的考查都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筛选,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在阅读复习中,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首先弄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两个问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线索找答案。
比如,整体感知类的题目,常常要求考生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或者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等问题。做此类题,答题时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看标题,二看开头、结尾,三找议论、抒情的语句。这些常用的方法和思路一定要熟记于心。
再比如,同学们认为最难回答的理解句子含义及作用这一类题目,我们可以这样作答:先观察句子的特点及位置,分析其在表意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语境,抓住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指出其语境意。此类题目考查的大多是那些在文章表达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或是一些运用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所以分析把握句子的特点是做好此类题目的要诀。凡述种种题型,都有一定的解答思路和方法,所以做阅读题切忌盲目。
4.作文部分。
在最后阶段要多读书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并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虽学习比较紧张,但仍要每天挤出十到二十分钟的时间来看书读报。在写作中,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善于联想,张扬个性。让文章体现出你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历年的答卷中都存在着一些考生不能认真审题的毛病。平时做阅读练习,一定要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抓准题眼、抓住关键词句,再作答。另外,书写也应重视,若平时书写潦草,则会在积累中出现错别字,在写作中丢掉书写分。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若平时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和书写的习惯,考试时也就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丢分。
六、复习中应当关注的几个问题
1、在复习文言文的时候,要把工夫用在写上,即:所有的内容都要会写,而不是仅仅会背。文言文又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古诗默写与欣赏,这是必考的,一般一份试卷要考57分的默古诗,还有一首古诗的赏析。默古诗就不多说,赏析是学生很头疼的,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讲透,并设计示例题目,让学生找到赏析的感觉。赏析的古诗一般都是来自课文,量很少,所以,我们可以采取过关的方法,就不至于遗漏了。
2、现代文阅读题的复习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方法指导上。对于现代文的复习,老师们有时感觉很棘手,觉得不知道送什么地方入手,更觉得无边无际,所以在复习的时候有一种无助的感觉。我觉得现代文的复习应当做好以前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精选。毕竟题目很多,我们的时间有限,所以精选就很有必要,精选的原则是文章长短合适,文体一般是有一定思想深度的记叙文或现代科技生活的说明文,附设的题目难度比较合适,一般是6题左右。第二,下水。拿到一个现代文阅读题,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自己亲自去做一遍,亲自去做了,才有可能真正感受题目的难度,才能深切体会答题技巧的时候是否合适,给学生讲解的时候才能讲的符合答题的思维规律。否则你看着答案按图索骥,自然起不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
3、书本基础知识实际就是词语,对于词语可以专项复习,采取过关的方法,把重要的词语逐个默写,这样才能做到全面掌握。
4、课外语言运用一般是仿句、写标语、看漫画、语境表达、文段内病句修改等等,一般来说就是这些内容,教师在复习的时候,结合练习讲解具体答题方法。
以上知识的复习都以学生练习和教师讲解练习为主。也许有人会问:书本怎么办?不复习了吗?这里就有一个目标的问题,既然考试不考那些课文,我们就没有必要在课文上下太多的工夫。当然我们这里说的是复习,而不是学习新课,课文是我们平时的学习材料,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精雕细刻,通过严谨的学习,感悟语文。在复习的时候就要直指考试,我想这和落实新课程标准也不矛盾。
总之,厚积而薄发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提高语文成绩,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正确的答题思路,以及较强的理解表达能力。当然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复习中有所侧重。若三者都能兼顾,相信你一定会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