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高考录取率高于80%,高考俨然已经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让孩子们更为头疼的分水岭是中考,在全国,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招生大体是按1∶1进行的。据了解,杭州每年有超过一半的初中毕业生不再有机会跨入优质高中的校园,更别提前8所重高了。
今年,杭州市区共有13500位考生步入了中考考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考生将面临是向左转上普高,还是向右转读中职的选择。
中国式职高为何被误解为混日子?
中国式的中职教育,简单说起来就是收3年的学费,在学校里教你一年半的知识,然后直接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后多数毕业生能进入实习企业工作。而中职培养的人才,多为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
在初中毕业后选择中职,便意味着职业规划的开始。选择普高还是中职,要从孩子的各个方面着手考虑,结合孩子的自身兴趣和未来就业情况等,同时中考成绩也不得忽视。
中职生普遍在初中阶段学习情况欠佳,中考成绩也欠理想,不少学生选择中职的理由很简单,没有达到普高线,只能退而求其次,找所中职混日子。这些孩子普遍有个共性,对文化课不感冒,但不意味着他们在学习能力方面弱于普高学生。
不少有经验的老教师有个特异功能:在学生高一阶段,就能从学生一个月的学习情况,判断出学生今后能升学进入哪一个层次的高校。可见,学生在中考后想改变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和大幅提高学习能力都比较困难。
我们假设一位刚好达到普高录取线的学生,志愿填得很合适,刚刚进入一所普高学习。三年的时间内,如果他成绩提高明显,便有望进入一所普通本科就读,若成绩差强人意,则只能就读专科院校或是进入社会工作。而刚好达到普高录取线这样的成绩,可以让他选择一所优秀的职业高中和一个很好的专业。
但问题的关键是,由于中职教育普遍欠佳的名声,却让不少家长仍抱着非得上大学的想法。
中职教育的坏名声?
社会上对中职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偏见,正是这种偏见,使他们不能正确地看待、评价中职学生。在相当一部分人印象中,中职学生是自己不争气,老师没办法,家长很无奈,单位不满意。
当然,这种偏见不是空穴来风的,要比校风,中职难以比得上普高重高,即使是中策职校、电子职高这样的国家级重点职校校风也比不上杭州二中、学军中学一类的前8所高中,而这些,都是由生源所决定的。
其实,中职的德育管理并不比普通高中要宽松。只不过生源比普高的差太多,给社会造成了中职管理不严的假象。杭州江滨职校校长郑效其告诉记者,在他们学校,学习习惯差、行为规范差的学生的确存在,但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并不会因为个别学生的风气不佳而松懈。像学校对待学生使用手机这一现象,第一次发现,老师会将手机没收,第二次发现则需要家长亲自取回现在杭州市区的几所直属中职校风并不算差,有些规模小的中职校风会相对欠佳,而这些校风校纪不佳的学校,多数都是学生生源较差的学校。
不少家长认为,相比起普高生,中职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明确的努力方向。但缺乏不等于没有。要想让他们改变自己,需要时间、耐心。
在部分家长观念中,当干部远比当蓝领强,事实上工人的社会地位与管理者的社会地位有差别。有些企业也将用人标准的学历一栏定在本科及以上,要求求职者必须拥有本科学历这块敲门砖。
有一点很多家长都不清楚:读中职也可以考大学。像去年,杭州几所重点中职的升学率都在85%以上。像高职,对于中职生而言是单考单招的,与普通高考试卷内容完全不一样。中职生不用跟重高、普高里的学生竞争,同样可以读本科、专科。
不得不提的一点是多数家长都关心的毕业后的工资待遇。中职生的就业率高,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将本科生所拿的第一份工资和中职生所拿的第一份工资作比较,差距还是存在的。一般而言,中职生定岗实习期间每月可以得到近1000元的酬薪,正式工作后的第一份薪水则在2000元左右。而据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麦可思发布专项调查报告显示,我国2011届硕士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为4160元,2011届本科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为2514元,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为2077元。
同时,由于中职生在学习阶段基本接触的是技术能力的培训,对理论知识的了解不如本科学生来得深入。这就造成了在初步入行业时,中职生的操作和上手都比本科生快,但是过了一段时间,被工作单位提升的,往往是本科生,这就要求想要在岗位上提升自我的中职生,在进入工作后,继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升个人能力。
中职生与普高生的另一个显著区别就在于,中职生的精力除了投一部分在学习上之外,还有很多的剩余。为中职生的剩余精力寻找出路,家长、学校和老师都有文章可做。如果三方都不作为,学生们的剩余精力必然会放任自流,会无所事事,甚至会早恋、打架等。
德国式职业教育与中国式招工
德国制造4个字总能给消费者带来高度安全的信任感,德国以好质量的产品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口碑,这与德国技术工作者的高素质密不可分。
与我国家长的观念不同,德国家长明白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受教育者得到一个与自己兴趣爱好一致的有用能力。
德国的职业学校十分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践,而对于文化知识,则是需要什么学什么。这种强化学生技能的培训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在德国任何一个宾馆饭店里,看到的每一种摆设、用具,哪怕是一个挂钩,一个开关,尽管用的材料并不是最好的,但其制作的工艺水平十分精湛,这完全得益于他们重视职业技能培训。
反观国内,我们总是忽视职业教育,企业招工亦是看重学历看轻能力。对于读中职,家长们总会认为既没面子,又没前途,毫不理性地排斥着职业教育。
如今的结果是,这边,大量工厂为招不到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而困扰;那边,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为找不到工作而奔波。
与此同时,中国的职业教育往往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能够实现学以致用甚至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经常可看到学商贸外语的中职毕业生,忙活在电子厂的流水线上,从事着简单、重复的手工操作。不做这样的工作他们还能做什么?真的去从事商贸外语相关的工作?恐怕又是难以胜任的。
怎么样的孩子适合读中职?家长不妨结合三大因素考虑。
第一,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的主因是对学习无兴趣,小学阶段混日子还能得过且过,初中阶段读不进书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到了高中阶段,随着知识点的难度增加,再想学出个兴趣来,就更难了。一般来说,这类学生会有自己特别擅长的兴趣爱好,不在文化课学习,而是侧重于一些单科,比如艺术表演、绘画、烹饪、网络技术等,这样的学生比较适合进入中职学习,提早规划好职业发展方向。
还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欠佳,但是动手能力方面的优势却特别突出,这类学生实践能力往往较强,稍加培养便能成为技术性人才。
同时,选择普高还是中职也要结合家庭的经济条件,毕竟中职的教育支出要低于普高。
职高生的未来
在今年,浙工大等27所高校将招收5070名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即专升本),浙工大等5所高校将选拔520名优秀本科生转入部分高校重点专业学习(即2+2)。
在过去,读一所中职学校几乎就等同于和大学梦擦身而过了,而如今中职生也是一支庞大的高考队伍。
同时,除了高考和就业外,中职的选择还有很多,如高职、大专、本科、硕士乃至出国留学,现在又有越来越多的中职生开始选择自主创业,谁又能说中职生的前途不是光明的?
德国式职业教育与中国式招工
德国制造4个字总能给消费者带来高度安全的信任感,德国以好质量的产品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口碑,这与德国技术工作者的高素质密不可分。
与我国家长的观念不同,德国家长明白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受教育者得到一个与自己兴趣爱好一致的有用能力。
德国的职业学校十分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践,而对于文化知识,则是需要什么学什么。这种强化学生技能的培训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在德国任何一个宾馆饭店里,看到的每一种摆设、用具,哪怕是一个挂钩,一个开关,尽管用的材料并不是最好的,但其制作的工艺水平十分精湛,这完全得益于他们重视职业技能培训。
反观国内,我们总是忽视职业教育,企业招工亦是看重学历看轻能力。对于读中职,家长们总会认为既没面子,又没前途,毫不理性地排斥着职业教育。
如今的结果是,这边,大量工厂为招不到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而困扰;那边,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为找不到工作而奔波。
与此同时,中国的职业教育往往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能够实现学以致用甚至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经常可看到学商贸外语的中职毕业生,忙活在电子厂的流水线上,从事着简单、重复的手工操作。不做这样的工作他们还能做什么?真的去从事商贸外语相关的工作?恐怕又是难以胜任的。
怎么样的孩子适合读中职?家长不妨结合三大因素考虑。
第一,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的主因是对学习无兴趣,小学阶段混日子还能得过且过,初中阶段读不进书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到了高中阶段,随着知识点的难度增加,再想学出个兴趣来,就更难了。一般来说,这类学生会有自己特别擅长的兴趣爱好,不在文化课学习,而是侧重于一些单科,比如艺术表演、绘画、烹饪、网络技术等,这样的学生比较适合进入中职学习,提早规划好职业发展方向。
还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欠佳,但是动手能力方面的优势却特别突出,这类学生实践能力往往较强,稍加培养便能成为技术性人才。
同时,选择普高还是中职也要结合家庭的经济条件,毕竟中职的教育支出要低于普高。
职高生的未来
在今年,浙工大等27所高校将招收5070名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即专升本),浙工大等5所高校将选拔520名优秀本科生转入部分高校重点专业学习(即2+2)。
在过去,读一所中职学校几乎就等同于和大学梦擦身而过了,而如今中职生也是一支庞大的高考队伍。
同时,除了高考和就业外,中职的选择还有很多,如高职、大专、本科、硕士乃至出国留学,现在又有越来越多的中职生开始选择自主创业,谁又能说中职生的前途不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