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杭州前八所保送比例需慎行_中考政策-查字典中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网 > 浙江省 > 杭州市 > 中考报考 > 中考政策 > 正文

提高杭州前八所保送比例需慎行

发布时间:2012-02-15 15:36:34来源:查字典-中考网

人们对提高重高保送比例的纠结,缘于重高的短缺;而应试教育、减负、考试机器等话题,也同样缘于重高的短缺。保送解决不了重高短缺的问题,当然也就难以解决重高短缺导致的问题。要是能多几所重高,或者就没有重不重之分,那该多好!

杭州市教育局拟将杭州八所重点高中的保送生比例提高到50%,目前正在调研中;如果调研认为可行,将从明年开始实施。消息传出,19楼教育论坛上炸开了锅,支持的声音很零星,反对的声音占多数,家长们的诸多发言中难掩纠结之情。

教育局有关人士说增加的800个名额分到各初中,不过10个,无关大局。但我们看有位网友怎么说:800是个什么数,相当于根据全杭州市中考成绩排名,你的孩子名次还没经过考试就被判定排在这800人之后,800名呀,孩子得需要多大努力,取得多少分数,才能超过他们?其实岂止800名,保送生比例提高到50%之后,保送生总数就将达到2750名。这就意味着你的孩子还没经过考试就被判定排在这2750人之后。

保送政策或许有诸多优点,比如减负、比如避免一考定终身、比如避免让孩子成为考试机器,但又有多少孩子真正能享受到这些优点呢?2750名保送生在全杭州(市区)两万多初中生中依然是绝对少数。那么其余的孩子呢?因为名额减少了,竞争将更加激烈,那么他们只有加倍努力负担将更重,也更容易成为考试机器。当然,从理论上讲,保送生相比非保送生,成绩一定更加优秀,那么即使他们参加考试,也一定会排在非保送生前面。但这种理论上的必然,却无法等同于现实中的必然,因为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学质量是有差别的,这种平均分配保送名额的方式对于教学质量好的学校的学生显然极端不公平。诚如有评论所指出的,这样的做法实有平均主义、吃大锅饭之嫌,势必重蹈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覆辙;这样的做法看似在保护公办学校,但结果极可能是让一些公办学校不思进取,教学质量越来越落后于民办学校。

重高保送比例的争议,绝非简单的公办与民办之争,也绝非简单的比例之争,保送本身历来就存在很大争议。将保送制度等同于拼爹游戏,固然有失偏颇,但从坊间的民意来看,保送这一政策还远未能取信于民。那么当务之急应该是完善制度、修补漏洞,以保证最大程度上避免暗箱操作,保证那些真正学习好、素质优的孩子进入重高,从而让这项制度获得绝大多数家长的信任与支持,而不是在尚存极大争议的情况下加大保送的力度。

归根结底,人们对提高重高保送比例的纠结,缘于重高的短缺;而应试教育、减负、考试机器等话题,也同样缘于重高的短缺。保送解决不了重高短缺的问题,当然也就难以解决重高短缺导致的问题。要是能多几所重高,或者就没有重不重之分,那该多好!而保送之所以引起部分家长的强烈反对,乃是因为保送可能是以剥夺他人的机会为代价。如果在提高保送生比例的同时,扩大重高的招生规模比如同样增加800人,想必就不会遭遇家长们的如许反弹。

人们对提高重高保送比例的纠结,缘于重高的短缺;而应试教育、减负、考试机器等话题,也同样缘于重高的短缺。保送解决不了重高短缺的问题,当然也就难以解决重高短缺导致的问题。要是能多几所重高,或者就没有重不重之分,那该多好!

杭州市教育局拟将杭州八所重点高中的保送生比例提高到50%,目前正在调研中;如果调研认为可行,将从明年开始实施。消息传出,19楼教育论坛上炸开了锅,支持的声音很零星,反对的声音占多数,家长们的诸多发言中难掩纠结之情。

教育局有关人士说增加的800个名额分到各初中,不过10个,无关大局。但我们看有位网友怎么说:800是个什么数,相当于根据全杭州市中考成绩排名,你的孩子名次还没经过考试就被判定排在这800人之后,800名呀,孩子得需要多大努力,取得多少分数,才能超过他们?其实岂止800名,保送生比例提高到50%之后,保送生总数就将达到2750名。这就意味着你的孩子还没经过考试就被判定排在这2750人之后。

保送政策或许有诸多优点,比如减负、比如避免一考定终身、比如避免让孩子成为考试机器,但又有多少孩子真正能享受到这些优点呢?2750名保送生在全杭州(市区)两万多初中生中依然是绝对少数。那么其余的孩子呢?因为名额减少了,竞争将更加激烈,那么他们只有加倍努力负担将更重,也更容易成为考试机器。当然,从理论上讲,保送生相比非保送生,成绩一定更加优秀,那么即使他们参加考试,也一定会排在非保送生前面。但这种理论上的必然,却无法等同于现实中的必然,因为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学质量是有差别的,这种平均分配保送名额的方式对于教学质量好的学校的学生显然极端不公平。诚如有评论所指出的,这样的做法实有平均主义、吃大锅饭之嫌,势必重蹈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覆辙;这样的做法看似在保护公办学校,但结果极可能是让一些公办学校不思进取,教学质量越来越落后于民办学校。

重高保送比例的争议,绝非简单的公办与民办之争,也绝非简单的比例之争,保送本身历来就存在很大争议。将保送制度等同于拼爹游戏,固然有失偏颇,但从坊间的民意来看,保送这一政策还远未能取信于民。那么当务之急应该是完善制度、修补漏洞,以保证最大程度上避免暗箱操作,保证那些真正学习好、素质优的孩子进入重高,从而让这项制度获得绝大多数家长的信任与支持,而不是在尚存极大争议的情况下加大保送的力度。

归根结底,人们对提高重高保送比例的纠结,缘于重高的短缺;而应试教育、减负、考试机器等话题,也同样缘于重高的短缺。保送解决不了重高短缺的问题,当然也就难以解决重高短缺导致的问题。要是能多几所重高,或者就没有重不重之分,那该多好!而保送之所以引起部分家长的强烈反对,乃是因为保送可能是以剥夺他人的机会为代价。如果在提高保送生比例的同时,扩大重高的招生规模比如同样增加800人,想必就不会遭遇家长们的如许反弹。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全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