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三历史综合复习要领_中考复习-查字典中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网 > 浙江省 > 杭州市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正文

浅谈初三历史综合复习要领

发布时间:2011-09-23 11:11:20来源:查字典-中考网

初三历史经过基础复习阶段和专题复习阶段后,进入倒计时的综合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因此,教师必须讲究复习方法,力争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效益,使每位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得到进一步深化,为此就初三历史综合复习的要领,谈一谈自己的做法,以供同仁探讨。

一、有目的、有计划地引

综合复习阶段,教师不能再象前两轮复习(基础复习和专题复习)占用大量时间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讲解,因为时间紧迫,应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消化,但又不能每堂课都上自习,让学生盲目看书,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复习。首先,教师应明白什么是引。引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结合考纲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考点上,启迪学生进行思维。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既要主动点拨,又不包办。其次,明确引什么。教师按照复习计划,在复习内容中,根据考纲和已往(近五年)中考已经考过的内容,提示学生本次复习的考点、难点、重点和热点,抓住这四点向学生讲透彻、讲清楚。再次,掌握引的要领。要在课堂上引好,并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必须在备课上下苦功夫,在宏观上做到五备:备大纲、备教材、备考纲、备学生、备教法。在微观上做到备五点:备考点、备重点、备难点、备热点、备能力点。克服两性:随意性和盲目性。在课堂上引的过程中充分体现综合复习的目标:一是目的性,考点和知识点必须到位。二是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弱势,努力使学生全面素质提高,使全体学生素质提高。

二、自觉自主地忆

根据教师所引的内容,学生应大胆地开动机器,展开联想,因已经过两轮复习,知识点的积累和知识结构的形成已达到一定的程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完全有能力将知识结构进一步深化,在深化过程中,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要求学生在宏观上进行发散思维,充分回忆每次所复习的内容,并将同类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其不同的特征,对不同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其相同点,如中国的戊戌变法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同类事物,经过比较可得出问题:为什么中国的戊戌变法失败了,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却成功了?其次在微观上要求学生进行集中思维,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分析。先弄清是什么,再想为什么,最后预示着什么。特别要联系实际,得出启迪。在忆这一环节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三、插漏补缺地记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主地忆,然后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阅读教材,学生自己就会发现自己的忆与教材的内容不相符,出现张冠李戴、知识错乱、甚至相反的现象或者根本无法进行忆。说明教材所引的内容学生还没有掌握或完全掌握。怎么办?只有立即让学生插漏补缺地记。记不是死背,死背书是不行的,今天背明天忘。记是指先理解,再记住,然后联系实际进行运用。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说关书一片茫然,打开书一目了然。出现这种现象的关键在于知识点没有理解掌握,更不会运用。学生不能理解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教师没有讲透彻,另一方面学生马虎没有深思,再一方面就是知识遗忘和记忆错位,因此,综合复习阶段的记就显得非常必要而且十分重要。

四、有针对性地练

发动题海战是大多数教师在综合复习阶段的杀手锏,将学生当成不知疲惫的士兵,昨天战黄冈,今天战海淀,明天练兵法、后天练宝典,日复一日,盲目地训练、测试,结果使学生两眼射金星,感到头昏眼花,既费时又费力,反而效果不佳。为了克服这种盲目性,教师在备课上下功夫,根据自己所引的五点内容,结合考纲,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参考其他一些资料,选择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进行训练,训练分平时训练和定时训练,平时训练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在综合复习阶段,教师的时间紧,任务重,精力有限,因此,对训练题的批改可以让中上成绩的学生交叉改,中下成绩的学生当面改,注重考知识点的落实,并要求学生错题重做。对定时训练应按中考的要求统一分值、统一时间、统一评分标准,注重能力,统一由教师批改,检测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情况,并建立错题档案毕业班工作手册,定时训练应根据自己复习的进度,合理安排。

五、全面透彻地评

定时训练的目的,一是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三是锻炼学生应试的心理素质。每次训练下来,教师都要认真地阅卷,分析总结,根据错题档案,全面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与学生交谈,收集信息,然后在课堂上集中评讲,不仅评讲正确的答案,更重要地评讲审题、解题的方法,评讲解题的思路,分析错误的原因,以及今后应注意的问题,再举一反三,让学生掌握要领。在平时的评讲中,教师往往只交给学生钥匙,而忽视了交给学生开门的方法,更忘掉了训练之后与学生谈心,不注重了解学生训练后有什么收获,心理感受怎样以及存在哪些问题。一句话,在评讲时,要做到全面透彻,课上功夫深、课后时间增,只有工作全面透彻,整个综合复习才能达到综合复习的要求深化提高。

总之,初三历史综合复习,应在复习计划的指导下,课前多下苦功,课上师生互动,课后测评讲究尺度。

初三历史经过基础复习阶段和专题复习阶段后,进入倒计时的综合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因此,教师必须讲究复习方法,力争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效益,使每位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得到进一步深化,为此就初三历史综合复习的要领,谈一谈自己的做法,以供同仁探讨。

一、有目的、有计划地引

综合复习阶段,教师不能再象前两轮复习(基础复习和专题复习)占用大量时间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讲解,因为时间紧迫,应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消化,但又不能每堂课都上自习,让学生盲目看书,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复习。首先,教师应明白什么是引。引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结合考纲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考点上,启迪学生进行思维。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既要主动点拨,又不包办。其次,明确引什么。教师按照复习计划,在复习内容中,根据考纲和已往(近五年)中考已经考过的内容,提示学生本次复习的考点、难点、重点和热点,抓住这四点向学生讲透彻、讲清楚。再次,掌握引的要领。要在课堂上引好,并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必须在备课上下苦功夫,在宏观上做到五备:备大纲、备教材、备考纲、备学生、备教法。在微观上做到备五点:备考点、备重点、备难点、备热点、备能力点。克服两性:随意性和盲目性。在课堂上引的过程中充分体现综合复习的目标:一是目的性,考点和知识点必须到位。二是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弱势,努力使学生全面素质提高,使全体学生素质提高。

二、自觉自主地忆

根据教师所引的内容,学生应大胆地开动机器,展开联想,因已经过两轮复习,知识点的积累和知识结构的形成已达到一定的程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完全有能力将知识结构进一步深化,在深化过程中,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要求学生在宏观上进行发散思维,充分回忆每次所复习的内容,并将同类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其不同的特征,对不同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其相同点,如中国的戊戌变法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同类事物,经过比较可得出问题:为什么中国的戊戌变法失败了,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却成功了?其次在微观上要求学生进行集中思维,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分析。先弄清是什么,再想为什么,最后预示着什么。特别要联系实际,得出启迪。在忆这一环节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三、插漏补缺地记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主地忆,然后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阅读教材,学生自己就会发现自己的忆与教材的内容不相符,出现张冠李戴、知识错乱、甚至相反的现象或者根本无法进行忆。说明教材所引的内容学生还没有掌握或完全掌握。怎么办?只有立即让学生插漏补缺地记。记不是死背,死背书是不行的,今天背明天忘。记是指先理解,再记住,然后联系实际进行运用。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说关书一片茫然,打开书一目了然。出现这种现象的关键在于知识点没有理解掌握,更不会运用。学生不能理解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教师没有讲透彻,另一方面学生马虎没有深思,再一方面就是知识遗忘和记忆错位,因此,综合复习阶段的记就显得非常必要而且十分重要。

四、有针对性地练

发动题海战是大多数教师在综合复习阶段的杀手锏,将学生当成不知疲惫的士兵,昨天战黄冈,今天战海淀,明天练兵法、后天练宝典,日复一日,盲目地训练、测试,结果使学生两眼射金星,感到头昏眼花,既费时又费力,反而效果不佳。为了克服这种盲目性,教师在备课上下功夫,根据自己所引的五点内容,结合考纲,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参考其他一些资料,选择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进行训练,训练分平时训练和定时训练,平时训练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在综合复习阶段,教师的时间紧,任务重,精力有限,因此,对训练题的批改可以让中上成绩的学生交叉改,中下成绩的学生当面改,注重考知识点的落实,并要求学生错题重做。对定时训练应按中考的要求统一分值、统一时间、统一评分标准,注重能力,统一由教师批改,检测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情况,并建立错题档案毕业班工作手册,定时训练应根据自己复习的进度,合理安排。

五、全面透彻地评

定时训练的目的,一是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三是锻炼学生应试的心理素质。每次训练下来,教师都要认真地阅卷,分析总结,根据错题档案,全面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与学生交谈,收集信息,然后在课堂上集中评讲,不仅评讲正确的答案,更重要地评讲审题、解题的方法,评讲解题的思路,分析错误的原因,以及今后应注意的问题,再举一反三,让学生掌握要领。在平时的评讲中,教师往往只交给学生钥匙,而忽视了交给学生开门的方法,更忘掉了训练之后与学生谈心,不注重了解学生训练后有什么收获,心理感受怎样以及存在哪些问题。一句话,在评讲时,要做到全面透彻,课上功夫深、课后时间增,只有工作全面透彻,整个综合复习才能达到综合复习的要求深化提高。

总之,初三历史综合复习,应在复习计划的指导下,课前多下苦功,课上师生互动,课后测评讲究尺度。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全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