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南京中招四大变化_中考资讯-查字典中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网 > 江苏省 > 南京市 > 中考备考 > 中考资讯 > 正文

2011南京中招四大变化

发布时间:2011-04-26 09:45:28来源:查字典-中考网

中考在即,如何兼顾学业水平实际,选择适合成长的高中学校,考生烦心,家长闹心。别人的择校经验未必对你有效,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高中学校也是有一定的风险。今年中招形势有哪些变化?在择校过程中家长又容易陷入哪些误区?本报特别采访相关招生专家一一予以解析。

形势分析

招生专家分析,客观上说,今年的全市中考稳中有变。稳主要体现在中考招生方案总体维持稳定,突出五个保持;变主要体现在部分政策的微调,呈现四点变化。

一、五保持:1、中考科目、分值和总分保持不变。科目为九门(含初二时的地理、生物),各科分值保持不变,总分740分;2、高中阶段学校录取顺序保持不变。中考仍按提前批次、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第三批次和补录的顺序进行。在各投档控制线上,按招生计划和考生志愿顺序投档,投档比例为1:1;3、中考总体难度保持相对稳定;4、阅卷方式保持不变。全市文化科目阅卷仍保持统一的网上评卷方式;5、普高指标生录取控制线方法保持不变。指标生录取控制线仍按全市中考成绩排名前30%考生的最低分划定。

二、四变化:

1、指标生招生范围有变化。13中、29中指标生招生范围由去年面向原市区范围(玄武区、白下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下关区、栖霞区、雨花台区、原浦口区、原大厂区)招生缩小为面向六城区范围(玄武区、白下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下关区)招生。两所区属热点高中指标生招生范围的缩小,一方面使六城区内初中指标数略有增加,另一方面为部分初中中等偏上水平学生冲刺热点名校增加保险机会;

2、高中扩招分数有变化。今年高中扩招的分数限制有所提高,由学校统招录取线下20分提高到为15分,今年一些考试发挥失常或考分略低统招线的考生要想通过扩招进热点高中校的难度要比去年大了许多,因此也可能会加大一些家长考前与部分高中签约求稳的心理;

3、加分照顾政策略有变化。今年南京中考政策加分共分4个等级,最多可加30分,最少加5分。烈士子女可加30分;因公牺牲军人和警察子女,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子女,可加20分;荣立个人二等功以上或战时个人三等功以上现役军人子女,荣立个人二等功以上警察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和警察子女,可加10分;台籍青年、归侨青年、华侨子女、归侨子女、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子女可加10分;少数民族考生可加5分。而为了配合紫金人才计划,吸引创新人才,今年中考招生,南京首次针对紫金人才计划中顶尖人才和领军人才子女,设立了加10分政策;

4、志愿填报方式有变化。今年首次实行一次性网上填报志愿。考生在文化考试结束后、评卷开始前,在法定监护人的指导下,在家庭或就读学校一次性在网上填报升学志愿。网上填报志愿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生和家长志愿填报的自主性和可选择性,减少了考生所在学校或高中学校对志愿填报的干扰。

择校误区

死追名校增加落榜可能性

1、别死盯名校。有些家长总是认为:上高中一定要上名校。其实家长在选择学校时,还需要考虑孩子与学校将来教学要求的匹配度。如果孩子的基础非常薄弱,孤注一掷死追热点高中,这不是一个理智的做法。有的家长一厢情愿的认为孩子只要到好的环境,只要经过教师的辅导和管理,就能够冲上来,其实这种想法非常的理想化。家长要理性定位,克服孤注一掷心态,避免不顾实际的死追名校,以免造成好孩子扎堆热点高中。另外,非热点名校不上的心理,既增加了自己高分落榜的可能性,也减少了考上适合自己水平的高中的成功几率,导致失去很多非常好的适合孩子的择校机会。其实,通过扩招进入名校的学生大多数由于学习能力水平与正常录取的考生有较大的差距,很难跟上名校一般教学要求,很多扩招的学生成绩逐渐掉队,还不如中考时选择低一层次学校的实验班。

2、县中不一定适合你的孩子。不少家长认为县中的管理抓得紧,揪得凶,到县中才有出路。其实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去县中进行学校。孩子的成长是有一定的生活环境的。过惯城市生活的孩子不是很容易适应县中的教学方式和管理要求,与同学沟通困难,出现水土不服现象。很多学生不能适应县中教师的教学要求和学习要求。有很多考生选择县中后一年后又纷纷转回,或到高三一事无成。选择县中求学,要考虑到县中当地教学文化、管理文化,做通孩子的思想工作,如果孩子在思想上拒绝到县中上学,家长也不必要一味强求。

3、不能因为忙就让孩子住宿。不少家长因为工作繁忙,很难照顾孩子,打算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认为寄宿学校,学习抓得紧,管得严,有的所谓准军事化管理,一定要把孩子送到寄宿高中,这样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有好处。其实为了培养自理能力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未必是最佳选择。因为高中的学习压力比较大,而有些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理能力不是很好,家长最好还是把孩子放在身边比较好。

4、盲目签约未必有保障。高中学校为了吸纳优质生源报考本校,一般会对考生公布一些优录的招生协议,即所谓签约。一些报考签约高中的家长担心孩子考试时失手低个几分,为了有个保险,一般都与高中签约。其实并不是签约越多孩子录取的保险系数就越大。一般四星级高中学校录取第二志愿可能性极低,通常第一志愿就录取满了。一个考生签约再多,其实能真正起到作用的一般是与第一志愿学校的签约。有些学校签约生效的依据是以中考的实际考分为依据。其实签约兑现的关键还是在考生的分数,如果考生的考分过低,签约协议就是废纸一张。与其盲目签约,不如冷静分析孩子实力,选择一个适合孩子水平和发展的高中学校。本报记者王璟

特别提醒

一些考生基础薄弱,虽然初三现阶段几经努力,但是总分不高,甚至只有三百多分。有些考生认为自己成绩和基础太差,没有升学的指望和希望了。其实,南京市近两年来,只要想上学基本上都有书读,升学率达96%以上。而城区学生中考升入高一学校的比例还要更高。因此分数相对较低的考生可以选择技能性比较强的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而中职的入学受分数线限制不像高中那么严格,门槛略低。一些考生尽管考试成绩不佳,但不等于能力差,一些学习成绩不拔尖的学生也能成为某个领域的应用型、实用型专业人才,在社会上自主自立。因此考生选报普高还是职高类学校,关键还要看自己的兴趣爱好。

很多家长认为不上高中将来就没有出路。其实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上普通高中。当前社会急需大批高素质蓝领技术工人,读中等职业学校照样有阳光大道。一些家长和考生片面认为职校学历低,没有前途,没有出息,将来工作不好找,其实这是对职业教育的一种误解。近年来,中等职业类学校继续发展的提升空间多元化,将来可以参加高职院校的提前单招、自学考试、成人高考。职业类学校的毕业生可以直接报考高职或成人高校和普通高校,培养成为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第一线高等实用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出路是十分宽广而顺畅的,关键是有技能在手,很多考生能够一技多证,一专多能。他们毕业时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条件和意愿进行选择,既可以选择就业,投身社会生产实践;也可以选择像普通高中毕业生一样,参加普通高考,升读大学,继续深造;更可以参加专为中职毕业生升高职设置的3+专业技能课程考试,进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接受高等教育;还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参加成人教育,工作和学习两不误。而技术好的技校毕业生,月薪可达3000-4000元,一些紧俏专业的考生在实习期的月收入就超过了6000元,一点也不亚于普通高校毕业生。比如南京金陵职教中心的汽修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从长远来看,我国未来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将持续可观,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出路是十分宽广而顺畅的,关键是有技能在手,很多学生能够一技多证,一专多能。

中考在即,如何兼顾学业水平实际,选择适合成长的高中学校,考生烦心,家长闹心。别人的择校经验未必对你有效,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高中学校也是有一定的风险。今年中招形势有哪些变化?在择校过程中家长又容易陷入哪些误区?本报特别采访相关招生专家一一予以解析。

形势分析

招生专家分析,客观上说,今年的全市中考稳中有变。稳主要体现在中考招生方案总体维持稳定,突出五个保持;变主要体现在部分政策的微调,呈现四点变化。

一、五保持:1、中考科目、分值和总分保持不变。科目为九门(含初二时的地理、生物),各科分值保持不变,总分740分;2、高中阶段学校录取顺序保持不变。中考仍按提前批次、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第三批次和补录的顺序进行。在各投档控制线上,按招生计划和考生志愿顺序投档,投档比例为1:1;3、中考总体难度保持相对稳定;4、阅卷方式保持不变。全市文化科目阅卷仍保持统一的网上评卷方式;5、普高指标生录取控制线方法保持不变。指标生录取控制线仍按全市中考成绩排名前30%考生的最低分划定。

二、四变化:

1、指标生招生范围有变化。13中、29中指标生招生范围由去年面向原市区范围(玄武区、白下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下关区、栖霞区、雨花台区、原浦口区、原大厂区)招生缩小为面向六城区范围(玄武区、白下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下关区)招生。两所区属热点高中指标生招生范围的缩小,一方面使六城区内初中指标数略有增加,另一方面为部分初中中等偏上水平学生冲刺热点名校增加保险机会;

2、高中扩招分数有变化。今年高中扩招的分数限制有所提高,由学校统招录取线下20分提高到为15分,今年一些考试发挥失常或考分略低统招线的考生要想通过扩招进热点高中校的难度要比去年大了许多,因此也可能会加大一些家长考前与部分高中签约求稳的心理;

3、加分照顾政策略有变化。今年南京中考政策加分共分4个等级,最多可加30分,最少加5分。烈士子女可加30分;因公牺牲军人和警察子女,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子女,可加20分;荣立个人二等功以上或战时个人三等功以上现役军人子女,荣立个人二等功以上警察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和警察子女,可加10分;台籍青年、归侨青年、华侨子女、归侨子女、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子女可加10分;少数民族考生可加5分。而为了配合紫金人才计划,吸引创新人才,今年中考招生,南京首次针对紫金人才计划中顶尖人才和领军人才子女,设立了加10分政策;

4、志愿填报方式有变化。今年首次实行一次性网上填报志愿。考生在文化考试结束后、评卷开始前,在法定监护人的指导下,在家庭或就读学校一次性在网上填报升学志愿。网上填报志愿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生和家长志愿填报的自主性和可选择性,减少了考生所在学校或高中学校对志愿填报的干扰。

择校误区

死追名校增加落榜可能性

1、别死盯名校。有些家长总是认为:上高中一定要上名校。其实家长在选择学校时,还需要考虑孩子与学校将来教学要求的匹配度。如果孩子的基础非常薄弱,孤注一掷死追热点高中,这不是一个理智的做法。有的家长一厢情愿的认为孩子只要到好的环境,只要经过教师的辅导和管理,就能够冲上来,其实这种想法非常的理想化。家长要理性定位,克服孤注一掷心态,避免不顾实际的死追名校,以免造成好孩子扎堆热点高中。另外,非热点名校不上的心理,既增加了自己高分落榜的可能性,也减少了考上适合自己水平的高中的成功几率,导致失去很多非常好的适合孩子的择校机会。其实,通过扩招进入名校的学生大多数由于学习能力水平与正常录取的考生有较大的差距,很难跟上名校一般教学要求,很多扩招的学生成绩逐渐掉队,还不如中考时选择低一层次学校的实验班。

2、县中不一定适合你的孩子。不少家长认为县中的管理抓得紧,揪得凶,到县中才有出路。其实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去县中进行学校。孩子的成长是有一定的生活环境的。过惯城市生活的孩子不是很容易适应县中的教学方式和管理要求,与同学沟通困难,出现水土不服现象。很多学生不能适应县中教师的教学要求和学习要求。有很多考生选择县中后一年后又纷纷转回,或到高三一事无成。选择县中求学,要考虑到县中当地教学文化、管理文化,做通孩子的思想工作,如果孩子在思想上拒绝到县中上学,家长也不必要一味强求。

3、不能因为忙就让孩子住宿。不少家长因为工作繁忙,很难照顾孩子,打算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认为寄宿学校,学习抓得紧,管得严,有的所谓准军事化管理,一定要把孩子送到寄宿高中,这样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有好处。其实为了培养自理能力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未必是最佳选择。因为高中的学习压力比较大,而有些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理能力不是很好,家长最好还是把孩子放在身边比较好。

4、盲目签约未必有保障。高中学校为了吸纳优质生源报考本校,一般会对考生公布一些优录的招生协议,即所谓签约。一些报考签约高中的家长担心孩子考试时失手低个几分,为了有个保险,一般都与高中签约。其实并不是签约越多孩子录取的保险系数就越大。一般四星级高中学校录取第二志愿可能性极低,通常第一志愿就录取满了。一个考生签约再多,其实能真正起到作用的一般是与第一志愿学校的签约。有些学校签约生效的依据是以中考的实际考分为依据。其实签约兑现的关键还是在考生的分数,如果考生的考分过低,签约协议就是废纸一张。与其盲目签约,不如冷静分析孩子实力,选择一个适合孩子水平和发展的高中学校。本报记者王璟

特别提醒

一些考生基础薄弱,虽然初三现阶段几经努力,但是总分不高,甚至只有三百多分。有些考生认为自己成绩和基础太差,没有升学的指望和希望了。其实,南京市近两年来,只要想上学基本上都有书读,升学率达96%以上。而城区学生中考升入高一学校的比例还要更高。因此分数相对较低的考生可以选择技能性比较强的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而中职的入学受分数线限制不像高中那么严格,门槛略低。一些考生尽管考试成绩不佳,但不等于能力差,一些学习成绩不拔尖的学生也能成为某个领域的应用型、实用型专业人才,在社会上自主自立。因此考生选报普高还是职高类学校,关键还要看自己的兴趣爱好。

很多家长认为不上高中将来就没有出路。其实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上普通高中。当前社会急需大批高素质蓝领技术工人,读中等职业学校照样有阳光大道。一些家长和考生片面认为职校学历低,没有前途,没有出息,将来工作不好找,其实这是对职业教育的一种误解。近年来,中等职业类学校继续发展的提升空间多元化,将来可以参加高职院校的提前单招、自学考试、成人高考。职业类学校的毕业生可以直接报考高职或成人高校和普通高校,培养成为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第一线高等实用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出路是十分宽广而顺畅的,关键是有技能在手,很多考生能够一技多证,一专多能。他们毕业时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条件和意愿进行选择,既可以选择就业,投身社会生产实践;也可以选择像普通高中毕业生一样,参加普通高考,升读大学,继续深造;更可以参加专为中职毕业生升高职设置的3+专业技能课程考试,进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接受高等教育;还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参加成人教育,工作和学习两不误。而技术好的技校毕业生,月薪可达3000-4000元,一些紧俏专业的考生在实习期的月收入就超过了6000元,一点也不亚于普通高校毕业生。比如南京金陵职教中心的汽修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从长远来看,我国未来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将持续可观,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出路是十分宽广而顺畅的,关键是有技能在手,很多学生能够一技多证,一专多能。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全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