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是超过99%的学生注定与指标无缘!_中考政策-查字典中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网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中考报考 > 中考政策 > 正文

真相是超过99%的学生注定与指标无缘!

发布时间:2013-01-29 11:19:12来源:查字典-中考网

1月29日广州查字典中考网讯:真相是超过99%的学生注定与指标无缘!查字典中考网坛友发出的概叹:12万考生,8900个指标,不足1%的比例,你相信彩球会砸到自己头上吗?一起来看看更详细的情况

在一份号称征求意见的方案文件中,完全不见方案实施细则,有的只是大而化之的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之类的口号式自我标榜,在关键的指标如何到校细则上,以 省、市属示范高中招生指标面向全市分配、区、县级市属示范高中招生指标面向本区、县级市分配一笔带过,哪有半分征求意见的诚意,有的只是官僚权力的傲慢,其潜台词无非是:指标如何到校不是你们P民应该考虑的,那是咱们官人密室谋划的私家领地。莫非屈局在公开透明已成大势所趋的今天,在官员的财产黑箱都即将被敲开之际,还有胆量和能力在广州大都会打造一个崭新的指标到校黑箱?即便侥幸打造成功,8成也会被2010-2013在读的30多万、99%注定连指标的影子都摸不到的初中生及其60多万家长的唾沫淹死。

这里先假定指标能公平到校(公校+民校),仅这一步能公平做到已是万难,不知屈局在黑箱中藏有什么高招能服众?还有更难的:指标到校后究竟到不到人?如果到人,如何到?

按照文件中的说法,合资格的指标生必须同时满足3个条件:即具有广州市户籍(含政策性照顾借读考生)和本校正式学籍、在本校一直就读到毕业的初中应届毕业生,缺一不可。问题是同时满足这3个条件的考生人数也不下10万吧。指标给谁?对这个问题屈局在广州日报官方微博互动中语焉不详的答案是:我们会对孩子进行综合考核,作为我们录取的原则,至于如何进行综合考核,就没有下文。按照过往的经验推测,所谓综合考核,简言之就是以学生客观考分+学校各类主观评价分别占一定比例的一套搞法,往往是除了客观考分外,其它的各类主观评价要么流于形式,要么异化为拼爹、拼钱而引起巨大民愤。

这里仅举一例为鉴:省市级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的评比。因为该评比的主观性太强,可操纵空间大,且利益巨大:录取时可加20分,很快就丧失了其本来面目,异化为大人们权力和金钱的双人舞,搞得天怒人怨,最终不得不取消这两类学生的加分优待以平民愤。

可以断言,在目前诚信度极端低下的中国大环境下,客观而且相对公平的就只有考分了,任何试图增加考生主观评价作为中考录取依据的行为,就是打开新的腐败之门,必将引起和激化新的矛盾,并以抓捕一批新腐败分子、叫停该行为收场。大家拭目以待。

有人可能说,欧美很多发达国家在中学、大学层次都有对某些特殊学生的照顾性录取,我们为什么不能?问题是:咱们国内现在能达到人家那诚信水平吗?能实现人家种那全方位的监督、投诉机制吗?我相信在诚信度、透明度普遍提高到国人认可,监督机制健全的前提下,很多人并不会反对在中考、高考录取时照顾少数确实需要照顾的学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嘛。【完】

原帖讨论入口:真相是:超过99%的学生注定与指标无缘

1月29日广州查字典中考网讯:真相是超过99%的学生注定与指标无缘!查字典中考网坛友发出的概叹:12万考生,8900个指标,不足1%的比例,你相信彩球会砸到自己头上吗?一起来看看更详细的情况

在一份号称征求意见的方案文件中,完全不见方案实施细则,有的只是大而化之的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之类的口号式自我标榜,在关键的指标如何到校细则上,以 省、市属示范高中招生指标面向全市分配、区、县级市属示范高中招生指标面向本区、县级市分配一笔带过,哪有半分征求意见的诚意,有的只是官僚权力的傲慢,其潜台词无非是:指标如何到校不是你们P民应该考虑的,那是咱们官人密室谋划的私家领地。莫非屈局在公开透明已成大势所趋的今天,在官员的财产黑箱都即将被敲开之际,还有胆量和能力在广州大都会打造一个崭新的指标到校黑箱?即便侥幸打造成功,8成也会被2010-2013在读的30多万、99%注定连指标的影子都摸不到的初中生及其60多万家长的唾沫淹死。

这里先假定指标能公平到校(公校+民校),仅这一步能公平做到已是万难,不知屈局在黑箱中藏有什么高招能服众?还有更难的:指标到校后究竟到不到人?如果到人,如何到?

按照文件中的说法,合资格的指标生必须同时满足3个条件:即具有广州市户籍(含政策性照顾借读考生)和本校正式学籍、在本校一直就读到毕业的初中应届毕业生,缺一不可。问题是同时满足这3个条件的考生人数也不下10万吧。指标给谁?对这个问题屈局在广州日报官方微博互动中语焉不详的答案是:我们会对孩子进行综合考核,作为我们录取的原则,至于如何进行综合考核,就没有下文。按照过往的经验推测,所谓综合考核,简言之就是以学生客观考分+学校各类主观评价分别占一定比例的一套搞法,往往是除了客观考分外,其它的各类主观评价要么流于形式,要么异化为拼爹、拼钱而引起巨大民愤。

这里仅举一例为鉴:省市级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的评比。因为该评比的主观性太强,可操纵空间大,且利益巨大:录取时可加20分,很快就丧失了其本来面目,异化为大人们权力和金钱的双人舞,搞得天怒人怨,最终不得不取消这两类学生的加分优待以平民愤。

可以断言,在目前诚信度极端低下的中国大环境下,客观而且相对公平的就只有考分了,任何试图增加考生主观评价作为中考录取依据的行为,就是打开新的腐败之门,必将引起和激化新的矛盾,并以抓捕一批新腐败分子、叫停该行为收场。大家拭目以待。

有人可能说,欧美很多发达国家在中学、大学层次都有对某些特殊学生的照顾性录取,我们为什么不能?问题是:咱们国内现在能达到人家那诚信水平吗?能实现人家种那全方位的监督、投诉机制吗?我相信在诚信度、透明度普遍提高到国人认可,监督机制健全的前提下,很多人并不会反对在中考、高考录取时照顾少数确实需要照顾的学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嘛。【完】

原帖讨论入口:真相是:超过99%的学生注定与指标无缘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全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