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孩子完整的成长 对成绩要“冷处理”_中考资讯-查字典中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网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中考备考 > 中考资讯 > 正文

还孩子完整的成长 对成绩要“冷处理”

发布时间:2011-11-29 14:25:22来源:查字典-中考网

孩子考试分数高了,家长就喜上眉梢,认为孩子学习下功夫了,进一步推论孩子懂事了,在学校各方面表现肯定差不到哪里去,于是,各种奖励接踵而来。反之,若分数下降了,家长就觉得孩子不争气、没出息,进而推论出孩子太笨、没有希望,甚至得出成绩都不高,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方面肯定也表现不好。家长的这种做法,让孩子觉得,高

分数、高名次能带来老师的喜欢、同学的佩服、家长的自豪;低分数、低名次则只会让老师不重视、同学看不起、回家受惩罚。如此一来,孩子为分数而学习、以名次为目的竞争求胜,也就理所当然了。

比起一个孩子个性的全面发展,家长往往更重视孩子能否考上好学校,学校更关心的是多少学生能考上,政府关心的是哪所学校考得好。当分数成为关系到教师是否下岗、学生前途命运、家长深切期望的重中之重,在此情形下有多少人能对它无动于衷漠然视之?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许多学校把分数视为头等大事,众多处在教育第一线的老师更是围着考试的指挥棒疲于奔命。

分数被当作教育的主产品,学生求学的主要目标从全面发展变成提高分数;分数被等同于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部,不管东西南北风,咬定分数不放松;更有甚者把分数作为学校品牌的主打项目。当教育被功利化,孩子的全面发展,从何谈起?

在这种功利化和单一化的评价体系之下,孩子每天担惊受怕,提心吊胆,怕自己的成绩降下来,怕自己的名次排到后面,怕考不上大学,怕家长抱怨长期下来,孩子被肩膀上沉重的精神负担压得透不过气,以致出现诸如交朋友先看成绩、成绩好才是真的好等等荒谬的行为和想法。智商是上去了,背后却是以情商、心理等方面教育缺失为代价。

什么是完整的成长?家长、学校没时间知道,也似乎没必要知道,因为只要考了高分就说明是优秀的、成功的。至于孩子是否能够完整地成长,没有人关心,甚至连孩子自己也不会在意。就这样,孩子完整成长的权利被活生生剥夺。

一把椅子缺一条腿不完整,我们的身体缺少一个部位也不完整,教育和学习只有一个动机也是不完整的。完整不是完美,而是多元化的发展。教育的核心不在于给孩子灌输知识,而在于能够支持孩子,帮助孩子,让孩子自然发展,准许孩子能够成为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核心。

入校时觉得自己很牛,进班才发现一半都是状元,另一半都是保送的,保送的还有文科生理科竞赛金牌的,学生会面试简历上不是主席都不好意思往上写,数着从小到大拿的奖填了一满栏

小军就读于广东某名牌大学,一直以来都以自己的成绩为傲,但进了名校以后,他却发现,自己除了成绩,什么都拼不过不懂人际、没有才艺、缺乏实战经历小军感叹,这些年来,除了成绩,并没有收获更多。

如今,家长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但社会对人成才的价值判断却比较单一,唯有读书高、学历=能力和分数成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在这种价值取向的驱使下,中国的教育似乎正在陷入一种难以回转的局面孩子长期在教育功利化的影响下,缺失了发展其他能力和素质的机会,完整的成长过程被剥夺。

误入北清的孩子伤不起?

最近,网上流传咆哮体《误入清华北大的孩子伤不起》,其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说出北大清华名校生不为人知的心理感受:入校时候觉得自己很牛,觉得自己小状元很吃香,进班才发现一半都是状元,另一半都是保送的,保送的还有文科生理科竞赛金牌的,学生会面试简历上不是主席都不好意思往上写,数着从小到大拿的奖填了一满栏。

我觉得我把自己弄丢了,把那个曾经自信、积极、乐观向上的自己弄丢了。在这里,我觉得我只是一只小蜗牛,渺小而卑微。

如果他们都自卑,那我们还怎么活啊?这是人们听到名校生自卑这件事时最常见的反应。事实上,身在名校的他们,也有自己的无奈与不满。

在大家眼中,身在名校的沈小军智商高,能力强,有前途。但在他自己的眼中,他不过如此,学业平平,社会工作平平,长相平平,家境平平,人际关系平平周围的同学却都有属于自己的亮点,要么绩点年年4.0,要么是学生团体的风云人物,要么有着无与伦比的万人迷魅力。这一巨大的落差让曾经也是佼佼者的小军没有办法接受,甚至感到自卑。

其实我们学校好多同学在毕业时都会觉得,手中除了这所名校的毕业证,什么收获都没有,也好像什么都没学到。

据了解,像小军这样表面光彩照人,内心自卑不满的名校生大有人在。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王教授对此做了分析,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也有自己的弱势。很多学生在入学以前的环境中,习惯了做各个方面的佼佼者,到了名校,才意识到原来有这么多不同领域的有才华的同龄人,很容易在比较中丧失自信心。

成功做好一件事,哪怕很小,也会让人充满自信,这也关系到学生的多元评价问题。王教授建议学生,不要盲目地和同龄人比较,尤其不应该拿自己的弱项和别人的强项比。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天赋和所属。和他人竞争容易产生压力和焦虑,和过去的自己比可以让你看到进步,产生动力。好好利用大学的时间学习,把擅长的事情做好,当你成为一个小领域的专家,就不会自卑,这是许多人的经验。

如果孩子的上进和努力得到了父母和老师的认可,那么他就自信多一些;如果他不管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父母、老师的标准,那么孩子就自卑多一些。新浪优秀育儿博主植竣妈妈认为,起关键作用的不是孩子努力与否,而是父母和老师的标准值是多高。

学校:成绩好才是真的好?

最近,学生因为成绩好坏遭遇不同对待事件频有发生,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学习和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被迫佩戴绿领巾包头二十四中初二初三成绩前50名以及进步快的学生可以穿红校服无锡某小学学生因为成绩不好被老师拉去医院验智商;成都一所中学从4000余名学生中遴选出了19名尖子生享受学校表扬的最优待遇和校长一同共进晚餐长期以来,成绩、名次已经作为学校评价好学生的主要标准。

每次考完试最怕老师在全班读成绩,考不好的话会在全班同学面前丢脸,回到家也少不了一顿骂。今年上初二的贾俊坦言,自己不怕考试,就怕老师在班里按分数高低排成绩,班里有几个同学的父母和自己的爸爸是同事,父母总要把她的学习成绩与他们比,如果排名落后脸便拉个老长。

搜狐网的一项调查显示,23.87%的受访者认为,九年义务教育被异化为所谓的精英选拔和淘汰,有68.19%认为是现行教育评价考核机制被扭曲。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学习科学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赵雨林认为,在家长特别注重孩子上学问题的中国,一个学校的升学率成了家长考核学校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如果升学率太低,家长则不会选择这所学校让自己的孩子去读,而选一个升学率高的重点学校。残酷的现实使升学率成了学校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所以学校要想办法把学生的考试成绩搞上去,无论是戴绿领巾去侮辱刺激、还是穿红校服去显摆。

我们的教育目标要求的是全面发展,但实际上却用单一的考试方式来评价,这是很荒谬的。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陶德清教授认为,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走向宝塔尖的人毕竟是少数,只要尽自己的能力达到最好的状态,就算是成功。陶德清建议,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潜力,促进每个个体有特色地发展,而不是过分理想化地追求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必须体现教育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做出多维立体的评价。

学校不得不看重成绩,家长自然也就会产生成绩好才是真的好,到了孩子身上,好成绩也成了必然的要求。广州某重点高中杨老师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但在功利思想的裹挟之下,现在的教育常常只管如何教书教出好的学习成绩,而不管育人育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教育方式,根本称不上是真正的教书育人。

家庭:孩子真的不能输?

进入重点高中没多久,冯女士发现,女儿脸上的笑容不见了,名校高手云集,竞争激烈,这里的老师也不像以前学校的老师那样关注她。期中考试,岚岚有门功课的排名班里倒数。一下子从白天鹅变成丑小鸭,岚岚怎么也接受不了,她开始不愿去学校,怕见任课老师,甚至出现失眠、头晕等症状。

站在这类孩子背后的家长,本身就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体系。植竣妈妈认为,其实这里并不是别人强不强的问题,而是父母给孩子的暗示和期望就是要他们科科都得强,久而久之,他们也觉得自己什么都应该比别人强,只要没冲到第一就是失败、就是输。孩子是果,父母才是因。

对此,广东教育学院民办教育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肖红珍认为,除了学习,孩子还有别的能力,不要把孩子作为标准件来制造,学校的应试教育对孩子来说是痛苦的,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分数不是唯一的追求。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人父母者天下同心。但这种期盼的重心,在大多数家长的心目中已从德才兼备向更重学习成绩偏移。共青团云南省委一份调查显示,您考虑孩子前途时最为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时,比例最高的是学到知识,占80.6%;其次才是良好行为习惯,占43.9%;身体健康占37.3%。家长对好孩子的标准的回答前3项依次为学习成绩好占50%;道德品质好占36.2%;身体好占27.8%。有近一半的家长要求孩子进入高一级的重点学校。

如果让我回到过去,我不会做这样的选择。12年前,由于爸爸认为必须和成绩好的同学交朋友才会进步,Carmen选择疏远和自己从小玩大的好朋友,自此以后潜意识里会抗拒和成绩不好的人交朋友。工作后的Carmen发现,成绩好不代表就是一个正常的全面发展的人,他们往往在情商知识等方面存在着缺失。杨老师认为,这样单一的评价体系表现在家庭教育中就是不重视孩子全面发展,使得未成年人从小就形成了一些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如不懂关心他人,甚至为了成绩不择手段。由于父母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期望过高,往往会给孩子造成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扭曲孩子的人格,造成孩子厌学、逃学,甚至走上自杀之路。

系统知识的学习主要靠学校老师传授,但情绪智慧的发展则主要靠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体验与感受,家庭环境以及亲人间的沟通和交流就显得十分重要,陶德清认为,家长首先要自己摆正心态,不要让孩子活在不能输的暗示之下。陶德清建议,家长可以降低自己的身段,与孩子处于一种平视的关系,保持良好的亲子沟通。

完整的成长完美的成长?

世上只有分数好,高分的孩子像块宝,当学校单一地以成绩和升学率作为教育评价体系,当家长单一地依赖学校教育体制,孩子就会单一地以这种体系为基础进行发展。长期在这种单一的教育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会不会有缺陷呢?

由于在学习和成绩上投入过大,导致孩子本身的其他素质不完整。杨老师指出,在教育功利化的大环境下,学生为了得到肯定必须想方设法成为好学生,而成绩好坏就是评判的主要标准,甚至是唯一的标准。如同只有躯干没有四肢的人,显然是不完整的,也是不正常的。

上海某女大学生课余时间跑去援交,理由不是缺钱花,而是想要寻求刺激放松心情;广州某重点高中高三男生向来成绩名列前茅,在高考前一个月竟然每天彻夜不归,不是为了补习,也不是为了做作业,只因网瘾难除,家长老师多番劝说无效。看似不一样的心理问题,却有着同样的诱因单一评价体系下情商教育的缺失。

中科院心理所的高文斌博士认为,大部分好学生在小学以及中学阶段,一直处于单一的学习成绩评价体系中,当他们进入大学或进一步社会化时,遇到大量心理困难,很容易发展成为各种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

一个做人都做不好的绩优生,文凭再高也会遇到处处碰壁的局面。植竣妈妈一直很强调孩子的多元发展,她认为目前教育评价体制单一,但是社会已经是多元化的社会了。如果家长认识不到这一点,还在用单一的成绩去要求孩子,这是一种短视的行为。

何谓完整的成长?幼儿教育家与心理学专家孙瑞雪认为,完整,不是完美。人不会完美,也无需做到完美。完整是表明一个人是丰满的、立体的、多个层面的人。人的完整需要一个完整的成长过程。

龙浩在高一进校时成绩在班上还属于甩尾巴,现在的他不仅获得多项发明成果奖,还考上了华南理工大学。他当时的班主任在他毕业的时候说:成绩只是评价的一个方面,不是全部,还有很多能力和素质比成绩重要多了,你要相信自己,你在很多地方都比别人强。龙浩坦言,事实证明,还有很多东西比成绩重要,但当你处于一个多元的评价体系当中,全面发展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这才是一个正常人成长的环境。

网言网语:在成绩面前,家长要冷处理

@猪仔老豆:作为家长,应该从小给孩子灌输求学不是求分数的观念,如果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不能一竿子打沉,应该想办法启发孩子,孩子自己也有强的地方,成绩不好不代表他不是一个好孩子。家长千万不能在孩子面前这样表现:成绩好就高兴,成绩不好就生气。就是所谓的冷处理。

@妈妈咪啊:我家孩子成绩挺好的,一直都不需要我担心,但我会经常跟孩子说,成绩没什么了不起的,只能说明你学习上有下功夫。孩子还在读小学的时候,我就经常跟孩子这么说:每一个人都有头、躯干和四肢,少了哪一部分都不行。得让孩子有这样一种观念,成绩和名次只是其中一个部分。

@小屁孩:以前我的爸爸妈妈就跟我说,要和成绩好的同学交朋友,这样才不会学坏。于是,很多好朋友都被我淘汰掉。将来我有了下一代,绝对不会跟我爸妈一个做法,我会跟他说,交朋友要看人品,不是成绩,人品不好,成绩多好都是虚的。

@深白色:在中考、高考面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是屁话。全面发展,德放在首位,但学校全副心思搞智力,谁还有心思管学生的德?更别说学生自己了,完全就是被教育成一个考试的机器。

分享:一辈子没有作过弊你这一点就胜过很多人

●傅佩荣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

我有一个女儿,她读小学一年级,第一天上学,我就跟她说:你开始读书了,答应我一件事。

她问:什么事?

我说:你一路读书考试,绝对不要作弊。

她很聪明,马上就问:考不好,你会骂我吗?

我心里想,从小就知道,作弊才会考得好,这还得了。我说:我绝不骂你,考不好绝不骂你。时间很快,一转眼之间,她大学毕业了,大学毕业那天我问她:你大学毕业了,你告诉我,一路走来,你考试有没有作过弊?她说没有。

我说:你这一辈子没有作过弊,你这一点就胜过很多人。

我在台大教书三十年了,上课问三百个学生,没作过弊的举手,顶多五六个,举着手还怕别人发现呢。所以这说明什么?你要培养一个人的素质,看你选择什么。我的女儿功课一向在中等,但是从来不作弊,她养成了一个习惯,做事不找借口,不求侥幸,就是这个习惯,做父亲、做母亲的对得起她,她一辈子都会自己负责。

她后来到美国读书,读书的时候,一个人在美国,都自己来,每天读书八小时、十小时,功课都没有在台湾那么好。我们要有一个长程观念,人生是一个长程赛跑,小时候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就像马拉松赛,谁最后赢,谁才算数。

龙浩在高一进校时成绩在班上还属于甩尾巴,现在的他不仅获得多项发明成果奖,还考上了华南理工大学。他当时的班主任在他毕业的时候说:成绩只是评价的一个方面,不是全部,还有很多能力和素质比成绩重要多了,你要相信自己,你在很多地方都比别人强。龙浩坦言,事实证明,还有很多东西比成绩重要,但当你处于一个多元的评价体系当中,全面发展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这才是一个正常人成长的环境。

网言网语:在成绩面前,家长要冷处理

@猪仔老豆:作为家长,应该从小给孩子灌输求学不是求分数的观念,如果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不能一竿子打沉,应该想办法启发孩子,孩子自己也有强的地方,成绩不好不代表他不是一个好孩子。家长千万不能在孩子面前这样表现:成绩好就高兴,成绩不好就生气。就是所谓的冷处理。

@妈妈咪啊:我家孩子成绩挺好的,一直都不需要我担心,但我会经常跟孩子说,成绩没什么了不起的,只能说明你学习上有下功夫。孩子还在读小学的时候,我就经常跟孩子这么说:每一个人都有头、躯干和四肢,少了哪一部分都不行。得让孩子有这样一种观念,成绩和名次只是其中一个部分。

@小屁孩:以前我的爸爸妈妈就跟我说,要和成绩好的同学交朋友,这样才不会学坏。于是,很多好朋友都被我淘汰掉。将来我有了下一代,绝对不会跟我爸妈一个做法,我会跟他说,交朋友要看人品,不是成绩,人品不好,成绩多好都是虚的。

@深白色:在中考、高考面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是屁话。全面发展,德放在首位,但学校全副心思搞智力,谁还有心思管学生的德?更别说学生自己了,完全就是被教育成一个考试的机器。

分享:一辈子没有作过弊你这一点就胜过很多人

●傅佩荣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

我有一个女儿,她读小学一年级,第一天上学,我就跟她说:你开始读书了,答应我一件事。

她问:什么事?

我说:你一路读书考试,绝对不要作弊。

她很聪明,马上就问:考不好,你会骂我吗?

我心里想,从小就知道,作弊才会考得好,这还得了。我说:我绝不骂你,考不好绝不骂你。时间很快,一转眼之间,她大学毕业了,大学毕业那天我问她:你大学毕业了,你告诉我,一路走来,你考试有没有作过弊?她说没有。

我说:你这一辈子没有作过弊,你这一点就胜过很多人。

我在台大教书三十年了,上课问三百个学生,没作过弊的举手,顶多五六个,举着手还怕别人发现呢。所以这说明什么?你要培养一个人的素质,看你选择什么。我的女儿功课一向在中等,但是从来不作弊,她养成了一个习惯,做事不找借口,不求侥幸,就是这个习惯,做父亲、做母亲的对得起她,她一辈子都会自己负责。

她后来到美国读书,读书的时候,一个人在美国,都自己来,每天读书八小时、十小时,功课都没有在台湾那么好。我们要有一个长程观念,人生是一个长程赛跑,小时候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就像马拉松赛,谁最后赢,谁才算数。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全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