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1日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正式实施,其中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第五十七条规定,学校有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忠诚的说:若以此法来衡量,目前绝大多数初中有违法之嫌,绝大多数初中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都应依法给予处分。
我国的重点学校制度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目的是集中优势兵力办好一批尖子校,培养一批尖子生,为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建设输送人才,这是由当时的社会发展特点决定的。改革开放以后,又是一个新的百废待兴的历史时期,基础教育阶段延续了以前的做法,设置重点校,把公立学校分成三六九等,在教育经费、生源、师资等方面予以倾斜,通过竞争、筛选、淘汰的机制,培养少数尖子人才,名牌学校和薄弱学校就是这样被人为制造出来的。重点学校里还有重点班,薄弱学校为了生存也纷纷办起了重点班。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就已经明确提出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制度,学生免试就近入学。但是,突出重点、片面发展少数优势学校的思路并没有改变,很多地方仍在实行变相的重点学校、重点班制度,以示范学校(班)、实验学校(班)、星级学校、省市级学校等名义打造名牌学校,致使择校竞争和应试教育愈演愈烈。
到了现在,虽然新法已实施近几年,但是依法办事了吗?没有!高中是非义务教育阶段,在此暂且不提。小学没有升学压力,虽然有问题但与初中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因为中考要看哪所学校考试成绩好,高分段的人多,考上重点高中的人多。名义上政府不以成绩来评价学校,但事实上是哪一名政府官员也不能认同年年考重点高中光秃的初中,而老百姓更不管你那一套,心中自有一杆秤,那就是哪所学校中考升学率高,考上重点高中的人数多,哪所学校就好。有人说这是传统观念在作怪,这是政府对学校的评价机制有问题。笔者认为,这都不是问题的症结,症结是我们现行的选人机制。即通过中高考来选拔人才的机制使然。有了中高考选人的途径,人们就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就片面追求升学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除了普及教育之外,谁又能否认它的培养人才的功能?你不让我搞重点校,我因为年年升学率高而早已成为百姓心目中的重点,政府部门也自然就青睐于我,官员们的子女及关系户的子女就打电话、批条子、找关系往我的学校里挤。为了树立人们心目中的重点形象就要抓应试,就要设立重点班来撑门面。你不让我搞重点班,我就乔装打扮一番,进入初中后就将成绩好的学生往一起调一调。
从表面上看,学校的各个班级没有什么差别,更分不出哪些是重点班,哪些是普通班。无论是分班的标准,教师的配置情况,还是班级的排序都属于校级机密,连本校教师都说不清楚只有通过几次统一考试才初露端倪。这是目前一些学校的混淆视听的通常做法,不仅可应付检查,还可以把一些关系户挡在重点班门外,以确保学校的升学率和优秀率。
义务教育是国家行为、政府行为,是政府依靠纳税人的钱来实施的,它的基本价值和功能是保障公民平等的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因而,国家要对所有的公立学校及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许多国家和地区实行一张图纸盖所有的学校,体现的正是这一基本价值。对于国家的这种大政方针,我们几乎没有听到异议的声音。但是对于重点班的问题,确有很多人提出不同看法,屡禁不止的本身就说明它是有一定问题的。笔者认为,与其是这样,倒不如是放而办之。
初级中学办重点班之所以屡禁不止,就是因为它有广泛的社会需求,谁都希望给孩子一个好的教育环境,为孩子考上重点高中乃至名牌大学提供有力保证;就是因为在不改革现行的中高考制度的情况下,谁都不可否认升学率高是学校领导乃至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一线教师的政绩。
之所以屡禁不止除了具有一定客观上的存在价值外,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并非是以身试法的蛮干和对着干。
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后来因材施教作为一条教育教学原则被认同,《现代汉语词典》对因材施教的解释是:针对学习人的能力、性格、兴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我们不可否认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是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的,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而不是采取千篇一律的大锅烩的方式,这是有利于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有利于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
现在的课堂教学思想是要面向大多数,这实际上是我们教育造就人才千人一面的主要原因。一个班级既有秀才,也有差生,如果老师按照优等生的标准讲课,大多数学生都听不懂;如果按照差等生的标准讲课,又浪费其他学生的时间;如果真的按照中等生的标准讲课呢,优等生又常常感觉枯燥无味,差等生还会跟不上。结果哪种方式都不灵验,也就形成同等学历的普遍的学力低下,中庸之道造成了平庸之效。
人从出生开始,天赋就注定是不同的。有的人擅长数学,数理逻辑思维发达一些;有的人擅长语文,语言逻辑思维发达一些;有的人在音乐或美术方面有过人的才华,乐感强,具体形象思维佳;还有的人天生身体素质就非同一般,能跑能跳教育的终极目标不就是在普及一定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尽量把每个学生的潜能才华发展到极致吗?难道我们的教育一定要被平等观念所束缚,并且还要立法限制培优补差吗?
即使是对平等和人权反应敏感的发达国家,也经常可以见到优劣分班的学校。他们将这种现象当作调节不和谐,认为这是学习能力的阶层化,而不是去加以限制或诋毁。数学超常班的学生可能同时属于以加强写作能力为目的的差生班,音乐优等生可能是科学方面的差生等等。笔者觉得适当划分优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对学生来说,重要的不是属于哪个类型的班级,而是应该怎样学习,朝着哪个方向努力的问题。天赋条件、学习方法和努力程度的不同,才是人成为优、差生的根本原因。
家教和各种辅导班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发达城市呈现越来越火的趋势,甚至还出现了专门以辅导学业为目的的全国连锁学校。它的生存、发展、壮大的土壤就是因材施教,就是可以有效地弥补学校教育中中庸之道的缺憾。
当然,设立了重点班也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究,例如不能仅凭一张试卷定论,要综合几次成绩;要具有流动性,采取阶段性优胜劣汰制度。可以采取如数学超常班,数学补习班;英语超常班,英语补习班;美术特长班,文化补习班等让学生自行选择的分学科、分层次的教学方式等等。不能说可以办重点班就一律按总成绩挑选,
教育不能搞一刀切,一体制,要活化。只要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就要大胆去尝试,去总结提高。一种法律的的颁布,就像一粒种子,只有在一定合适的条件下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后来因材施教作为一条教育教学原则被认同,《现代汉语词典》对因材施教的解释是:针对学习人的能力、性格、兴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我们不可否认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是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的,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而不是采取千篇一律的大锅烩的方式,这是有利于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有利于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
现在的课堂教学思想是要面向大多数,这实际上是我们教育造就人才千人一面的主要原因。一个班级既有秀才,也有差生,如果老师按照优等生的标准讲课,大多数学生都听不懂;如果按照差等生的标准讲课,又浪费其他学生的时间;如果真的按照中等生的标准讲课呢,优等生又常常感觉枯燥无味,差等生还会跟不上。结果哪种方式都不灵验,也就形成同等学历的普遍的学力低下,中庸之道造成了平庸之效。
人从出生开始,天赋就注定是不同的。有的人擅长数学,数理逻辑思维发达一些;有的人擅长语文,语言逻辑思维发达一些;有的人在音乐或美术方面有过人的才华,乐感强,具体形象思维佳;还有的人天生身体素质就非同一般,能跑能跳教育的终极目标不就是在普及一定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尽量把每个学生的潜能才华发展到极致吗?难道我们的教育一定要被平等观念所束缚,并且还要立法限制培优补差吗?
即使是对平等和人权反应敏感的发达国家,也经常可以见到优劣分班的学校。他们将这种现象当作调节不和谐,认为这是学习能力的阶层化,而不是去加以限制或诋毁。数学超常班的学生可能同时属于以加强写作能力为目的的差生班,音乐优等生可能是科学方面的差生等等。笔者觉得适当划分优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对学生来说,重要的不是属于哪个类型的班级,而是应该怎样学习,朝着哪个方向努力的问题。天赋条件、学习方法和努力程度的不同,才是人成为优、差生的根本原因。
家教和各种辅导班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发达城市呈现越来越火的趋势,甚至还出现了专门以辅导学业为目的的全国连锁学校。它的生存、发展、壮大的土壤就是因材施教,就是可以有效地弥补学校教育中中庸之道的缺憾。
当然,设立了重点班也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究,例如不能仅凭一张试卷定论,要综合几次成绩;要具有流动性,采取阶段性优胜劣汰制度。可以采取如数学超常班,数学补习班;英语超常班,英语补习班;美术特长班,文化补习班等让学生自行选择的分学科、分层次的教学方式等等。不能说可以办重点班就一律按总成绩挑选,
教育不能搞一刀切,一体制,要活化。只要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就要大胆去尝试,去总结提高。一种法律的的颁布,就像一粒种子,只有在一定合适的条件下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