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广州查字典中考网讯:广州临时推行高中指标到校存在悖论!近日广州召开2013年度教育系统工作会议,针对近期不断有家长联名反对指标到校政策,广州市教育局长会后接受记者集体采访,他表示指标到校是按照政策来操作,今年铁定实施,但可保证不会在中考临界点才推出。
广东推出的高中学位指标到校政策,并非首创。这一做法(也被称为名额分配)在一些省市已经推行多年,但推行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2012年,上海的高中四大名校就取消了名额分配。虽然广州在推行指标到校时也吸取了其他地方的教训,比如制定了下降30分的录取标准,但这一政策本身的缺陷是十分明显的。
指标到校政策的初衷是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其基本逻辑是,重点中学把部分名额分配给初中,可以引导家长在小升初时理性择校。这一逻辑本身就存在问题,是完全从功利的升学角度来分析家长的择校,这本就是不理性的。广州推出这项政策也存在悖论,既然想推进基础教育均衡,那么就应该给政策的执行以过渡期,比如3~5年之后执行,以起到引导的效果,为何没有过渡期,就立即执行呢?
除此之外,指标到校还存在两方面十分严重的问题,一是涉嫌侵犯学校的招生自主权,作为非义务教育的高中学校,按照《教育法》规定,是有权自主招生的,近年来,不少地区已在推进高中自主招生,而由政府确定的名额分配到校计划,却不是学校招生而是政府招生。
二是影响学校的办学。从已经实施名额分配的地方来看,名额分配生的教育,存在严重问题将他们和其他同学随机分班,这些同学普遍跟不上,学习特别吃力,而如果将他们单独编班,又涉嫌歧视,最终学校痛苦、学生也痛苦。上海的几所高中之所以取消名额分配就是这一原因。
广州对此也进行过研究,说将广州大学一本线以上录取的学生和一本线以下20分录取的学生进行比较,经过一年的学习后,两类学生在学习成绩上差异不大,这对名额分配没有多大参考价值,一方面大学的学习,与中学的学习本就不同,哪所中国的大学,还像高中那样狠抓学科成绩?哪个大学生,还像中学那样拼命学习,如果要让中学和大学有可比性,那就要打破应试教育体系。
或有人说,中学的指标到校计划,和清华自主招生的圆梦计划和我国的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不是差不多的吗,都是校正教育公平。这是完全不同的,圆梦计划和国扶计划,针对的是教育薄弱地区,校正的是地区教育差异,而指标到校,则是想校正校际差异。这种差异要校正,但校正的方式不是通过招生指标的配置,而是通过政府增加教育投入、转变教育资源模式,缩小学校办学质量、办学条件的差异,做到师资力量大致相当。
2006年施行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地方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方面的职责,但这一法律实行6年多来,地方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方面的有效作为并不多,而只在外围做了不少的事,包括禁止择校、禁止学校进行测试、办所谓的名校集团,再就是实行指标分配。简单地说,这些都是表面文章。而之所以会出现这一局面,与教育决策权掌握在政府部门有关,没有公众参与的民主决策机制。这次广州教育部门推行指标到校政策,再次体现了行政主导教育决策的随意性。
要改变这一局面,就必须建立教育的民主决策机制。具体而言,在教育拨款方面,应该有地方教育拨款委员会负责教育预算,并监督政府根据预算拨款,这会根本改变目前政府部门主导的拨款方式;在制定重大教育政策时,必须广泛听取民意,将民意纳入决策程序。像中高考改革这么重大的教育民生决策,不能只是部门决策,行政发文,而应该提交省市人大常委会讨论、审议、立法,这可让各方意见充分博弈,避免盲目决策,折腾学校、家长和考生。【完】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讨论传输门:广州中考党都在这里(点我)
2月1日广州查字典中考网讯:广州临时推行高中指标到校存在悖论!近日广州召开2013年度教育系统工作会议,针对近期不断有家长联名反对指标到校政策,广州市教育局长会后接受记者集体采访,他表示指标到校是按照政策来操作,今年铁定实施,但可保证不会在中考临界点才推出。
广东推出的高中学位指标到校政策,并非首创。这一做法(也被称为名额分配)在一些省市已经推行多年,但推行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2012年,上海的高中四大名校就取消了名额分配。虽然广州在推行指标到校时也吸取了其他地方的教训,比如制定了下降30分的录取标准,但这一政策本身的缺陷是十分明显的。
指标到校政策的初衷是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其基本逻辑是,重点中学把部分名额分配给初中,可以引导家长在小升初时理性择校。这一逻辑本身就存在问题,是完全从功利的升学角度来分析家长的择校,这本就是不理性的。广州推出这项政策也存在悖论,既然想推进基础教育均衡,那么就应该给政策的执行以过渡期,比如3~5年之后执行,以起到引导的效果,为何没有过渡期,就立即执行呢?
除此之外,指标到校还存在两方面十分严重的问题,一是涉嫌侵犯学校的招生自主权,作为非义务教育的高中学校,按照《教育法》规定,是有权自主招生的,近年来,不少地区已在推进高中自主招生,而由政府确定的名额分配到校计划,却不是学校招生而是政府招生。
二是影响学校的办学。从已经实施名额分配的地方来看,名额分配生的教育,存在严重问题将他们和其他同学随机分班,这些同学普遍跟不上,学习特别吃力,而如果将他们单独编班,又涉嫌歧视,最终学校痛苦、学生也痛苦。上海的几所高中之所以取消名额分配就是这一原因。
广州对此也进行过研究,说将广州大学一本线以上录取的学生和一本线以下20分录取的学生进行比较,经过一年的学习后,两类学生在学习成绩上差异不大,这对名额分配没有多大参考价值,一方面大学的学习,与中学的学习本就不同,哪所中国的大学,还像高中那样狠抓学科成绩?哪个大学生,还像中学那样拼命学习,如果要让中学和大学有可比性,那就要打破应试教育体系。
或有人说,中学的指标到校计划,和清华自主招生的圆梦计划和我国的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不是差不多的吗,都是校正教育公平。这是完全不同的,圆梦计划和国扶计划,针对的是教育薄弱地区,校正的是地区教育差异,而指标到校,则是想校正校际差异。这种差异要校正,但校正的方式不是通过招生指标的配置,而是通过政府增加教育投入、转变教育资源模式,缩小学校办学质量、办学条件的差异,做到师资力量大致相当。
2006年施行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地方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方面的职责,但这一法律实行6年多来,地方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方面的有效作为并不多,而只在外围做了不少的事,包括禁止择校、禁止学校进行测试、办所谓的名校集团,再就是实行指标分配。简单地说,这些都是表面文章。而之所以会出现这一局面,与教育决策权掌握在政府部门有关,没有公众参与的民主决策机制。这次广州教育部门推行指标到校政策,再次体现了行政主导教育决策的随意性。
要改变这一局面,就必须建立教育的民主决策机制。具体而言,在教育拨款方面,应该有地方教育拨款委员会负责教育预算,并监督政府根据预算拨款,这会根本改变目前政府部门主导的拨款方式;在制定重大教育政策时,必须广泛听取民意,将民意纳入决策程序。像中高考改革这么重大的教育民生决策,不能只是部门决策,行政发文,而应该提交省市人大常委会讨论、审议、立法,这可让各方意见充分博弈,避免盲目决策,折腾学校、家长和考生。【完】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讨论传输门:广州中考党都在这里(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