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广州高中学校的一本率谈中考如何择校_中考资讯-查字典中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网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中考备考 > 中考资讯 > 正文

分析广州高中学校的一本率谈中考如何择校

发布时间:2014-04-10 17:03:39来源:查字典-中考网

广州查字典中考网讯:在接受家长的中考志愿咨询时,不少家长喜欢让我比较学校的优劣,特别是他们心目中差不多级别的学校。如执信和广雅、广雅和二中、7中和16中、广附和6中、广附和铁一等等。学校的差异到底有多大,该如何选择学校?在接受咨询时,感觉很多家长并不清楚自己选择学校的目的及应该如何选择。

目前大家选择学校通常基于两点:一看学校的一本率,二看录取分数线。一本率是社会评价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且代表着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公众认可度,同时引领着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选择。若录取分数线不高而且一本率又不错,就认为这学校性价比高了。基于此,于是也有人根据学校的加工能力来选择学校,下面我试图分析一下学校生源和一本率的关系。

所谓的学校加工能力,个人认为只是浮云,学校成绩的好坏,一本率的高低,还是取决于能录到的尖子生的数量。【在两年前,我也曾经就学校的加工能力发过一个帖子《如何衡量学校的加工能力(原创)》】我这里所说的尖子生并不单纯是高分生,而是指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那么,若单纯以中考分数来衡量,哪些学生具备高考上一本的能力呢?

广州在2013年以前,大概只有6500人左右能上一本线,2013年因为广工、深大、广医、广大四所大学部分专业加入一本招生,所以一本上线率达到8500人。我们先假设学生的中考成绩就代表其相应的学习能力,而学习能力是恒定的,查看历年的中考分数段统计表,结合每年多少分可以达到6500名以及各校每年的录取分数线进行对比。

中考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6500名对应分数

718

713

709

712

华附公费录取线

732

740

732

728

省实公费录取线

733

728

720

720

执信公费录取线

720

724

719

720

广雅公费录取线

715

718

714

716

二中公费录取线

714

697

711

710

六中公费录取线

696

696

693

695

从表格里看,若中考成绩代表学习能力,而学生学习能力恒定的话,前四所学校的一本率理应达到100%才是啊。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目前这种状况呢?个人认为,从宏观来说,学习能力基本是恒定的,主要的症结是:中考分数表现出来的却不一定是学生全部真实的学习能力,只是人们惯性将中考成绩和学习能力挂钩罢了。为什么会这样?有两方面原因

1、从考试形式看,中考升学考试也是初中毕业的学业考试,所以题目难度系数不高,只要勤奋努力,再加上细心,就算学习能力不是特别强,还是可以取得相对高分的。特别是语文和政治,在700分上下浮沉的学生,有不少同学在这两科失分较多而错失进入前几所名校的机会。也有些学生初中是通过长期大量的补习,人为将成绩拔高了,一旦进入高中,随着课程难度的加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就产生分化。而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具备一定的难度,若学习能力不强,就算你上了前几所名校,也只能错失上一本的机会了。

2、从志愿填报和录取方式上,也注定了前几所学校选拔到的部分学生是有一定水分的,特别相对于高保线下的区属示范性高中。具体可以用两个字形容拉和接。考生填报志愿时,总是希望中考分能物尽其用,特别是感觉能上高保线上的学生。举个简单的例子,考生感觉自己可以考720分,宁愿搏执信省实而不愿意去广雅和二中的,大有人在。同理,感觉自己能考710分左右的,就多数去搏广雅二中而不愿意填报六中。而反观部分区属示范性高中,有不少同学将其作为保底,每年有不少学习能力相对强的学生因中考失手而去了这些学校。在高中阶段,其相对强的学习能力就得到充分体现。

由此,我想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第二三梯队的学校,也利用大家对中考分数和一本率认识的误区来宣传。有不少学校对外宣传时会宣称自己学校重点班入学分数是多少,而一本率又有多高,以此证明学校的加工能力强,其实这多少有误导成份。另外一点就是,这类高中的重点班,通常经过二次筛选,甚至有些学校经过三次筛选,反复筛选之下,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都集中在重点班了,虽然中考入学分不如名牌高中,但这些重点班学生整体肯定具备不错的学习能力,敢叫板名牌高中的一本率也顺理成章。(同是上一本线,高度是有很大差异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如何选择学校就不难得出结论了。若走读,在同等档次的学校,个人认为先选择交通方便的,毕竟三年高中走读,花在路上的时间加起来不是小数目。二是选择孩子喜欢的。在学校开放日,带孩子参观一下学校,感受一下学校的氛围,若孩子喜欢学校,动力会更足。所谓千金难买心头好。

就算失手跌落低一档次的学校,也没什么可怕的,只要及时调整好心态,相信在高考所能达到的高度并不会比在名校低。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以上分析并非鼓励大家降低档次选择学校,只是提醒大家,不必太拘泥于学校的微小差异,能去到更高的学校,理应努力争取,毕竟与更多优秀者为伍是好事。但是,如果初中是靠强补勉强达到某所学校的录取线,建议还是要考虑清楚。

我经常对家长朋友说:学校好档次高,不等于进入后你孩子的成绩也会高一档次。学生成绩和学校关系不大,与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努力程度有更多的关系。就算执信广雅,每年也有三四成的学生上不了一本,但7、16中每年也有三四成的学生可以上一本。

清楚个人成绩和学校的关系,中考择校时我们是否可以以更淡然的心态面对?

--本文由sunlai原创

广州查字典中考网讯:在接受家长的中考志愿咨询时,不少家长喜欢让我比较学校的优劣,特别是他们心目中差不多级别的学校。如执信和广雅、广雅和二中、7中和16中、广附和6中、广附和铁一等等。学校的差异到底有多大,该如何选择学校?在接受咨询时,感觉很多家长并不清楚自己选择学校的目的及应该如何选择。

目前大家选择学校通常基于两点:一看学校的一本率,二看录取分数线。一本率是社会评价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且代表着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公众认可度,同时引领着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选择。若录取分数线不高而且一本率又不错,就认为这学校性价比高了。基于此,于是也有人根据学校的加工能力来选择学校,下面我试图分析一下学校生源和一本率的关系。

所谓的学校加工能力,个人认为只是浮云,学校成绩的好坏,一本率的高低,还是取决于能录到的尖子生的数量。【在两年前,我也曾经就学校的加工能力发过一个帖子《如何衡量学校的加工能力(原创)》】我这里所说的尖子生并不单纯是高分生,而是指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那么,若单纯以中考分数来衡量,哪些学生具备高考上一本的能力呢?

广州在2013年以前,大概只有6500人左右能上一本线,2013年因为广工、深大、广医、广大四所大学部分专业加入一本招生,所以一本上线率达到8500人。我们先假设学生的中考成绩就代表其相应的学习能力,而学习能力是恒定的,查看历年的中考分数段统计表,结合每年多少分可以达到6500名以及各校每年的录取分数线进行对比。

中考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6500名对应分数

718

713

709

712

华附公费录取线

732

740

732

728

省实公费录取线

733

728

720

720

执信公费录取线

720

724

719

720

广雅公费录取线

715

718

714

716

二中公费录取线

714

697

711

710

六中公费录取线

696

696

693

695

从表格里看,若中考成绩代表学习能力,而学生学习能力恒定的话,前四所学校的一本率理应达到100%才是啊。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目前这种状况呢?个人认为,从宏观来说,学习能力基本是恒定的,主要的症结是:中考分数表现出来的却不一定是学生全部真实的学习能力,只是人们惯性将中考成绩和学习能力挂钩罢了。为什么会这样?有两方面原因

1、从考试形式看,中考升学考试也是初中毕业的学业考试,所以题目难度系数不高,只要勤奋努力,再加上细心,就算学习能力不是特别强,还是可以取得相对高分的。特别是语文和政治,在700分上下浮沉的学生,有不少同学在这两科失分较多而错失进入前几所名校的机会。也有些学生初中是通过长期大量的补习,人为将成绩拔高了,一旦进入高中,随着课程难度的加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就产生分化。而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具备一定的难度,若学习能力不强,就算你上了前几所名校,也只能错失上一本的机会了。

2、从志愿填报和录取方式上,也注定了前几所学校选拔到的部分学生是有一定水分的,特别相对于高保线下的区属示范性高中。具体可以用两个字形容拉和接。考生填报志愿时,总是希望中考分能物尽其用,特别是感觉能上高保线上的学生。举个简单的例子,考生感觉自己可以考720分,宁愿搏执信省实而不愿意去广雅和二中的,大有人在。同理,感觉自己能考710分左右的,就多数去搏广雅二中而不愿意填报六中。而反观部分区属示范性高中,有不少同学将其作为保底,每年有不少学习能力相对强的学生因中考失手而去了这些学校。在高中阶段,其相对强的学习能力就得到充分体现。

由此,我想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第二三梯队的学校,也利用大家对中考分数和一本率认识的误区来宣传。有不少学校对外宣传时会宣称自己学校重点班入学分数是多少,而一本率又有多高,以此证明学校的加工能力强,其实这多少有误导成份。另外一点就是,这类高中的重点班,通常经过二次筛选,甚至有些学校经过三次筛选,反复筛选之下,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都集中在重点班了,虽然中考入学分不如名牌高中,但这些重点班学生整体肯定具备不错的学习能力,敢叫板名牌高中的一本率也顺理成章。(同是上一本线,高度是有很大差异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如何选择学校就不难得出结论了。若走读,在同等档次的学校,个人认为先选择交通方便的,毕竟三年高中走读,花在路上的时间加起来不是小数目。二是选择孩子喜欢的。在学校开放日,带孩子参观一下学校,感受一下学校的氛围,若孩子喜欢学校,动力会更足。所谓千金难买心头好。

就算失手跌落低一档次的学校,也没什么可怕的,只要及时调整好心态,相信在高考所能达到的高度并不会比在名校低。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以上分析并非鼓励大家降低档次选择学校,只是提醒大家,不必太拘泥于学校的微小差异,能去到更高的学校,理应努力争取,毕竟与更多优秀者为伍是好事。但是,如果初中是靠强补勉强达到某所学校的录取线,建议还是要考虑清楚。

我经常对家长朋友说:学校好档次高,不等于进入后你孩子的成绩也会高一档次。学生成绩和学校关系不大,与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努力程度有更多的关系。就算执信广雅,每年也有三四成的学生上不了一本,但7、16中每年也有三四成的学生可以上一本。

清楚个人成绩和学校的关系,中考择校时我们是否可以以更淡然的心态面对?

--本文由sunlai原创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全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