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14年广州中考中职教育的思考_中考资讯-查字典中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网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中考备考 > 中考资讯 > 正文

对于2014年广州中考中职教育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4-07-28 15:12:24来源:查字典-中考网

近期我在查字典中考网发的两个关于广州中职教育的帖子,引起不少反响,普遍认为中职教育涉及半数的孩子,政府对这方面不够重视。我试图查找资料了解广州中职教育,发觉涉及的并不多,特别是关于具体中职学校特色介绍这方面的东西,更是少之又少。在了解中职教育现状的过程中及通过和大家的互动,也引发我对部分中职教育问题的思考。

一、广州普通高中是否需要增加学位

有网友说,广州目前有很多想读高中的孩子因为普高学位不足,却读不了高中,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增加高中学位。对这点,我并不认同。我还是通过对今年高考和中考数据进行分析,以此作说明吧。

下面是广州教研室提供的今年高考数据

文科总分

分数线

文科

累计

上线人数

文科

累计

上线比例

理科总分

分数线

理科

累计

上线人数

理科

累计

上线比例

文理科

累计

上线人数

文理科

累计

上线比例

一本(579分)

2220

10.56

一本(560分)

6542

21.65

8762

17.10

本A(534分)

6298

29.96

本A(504分)

13792

45.65

20090

39.21

本B(483分)

11881

56.51

本B(465分)

18617

61.62

30498

59.52

专A(425分)

16496

78.46

专A(400分)

24373

80.67

40869

79.76

专B(290分)

20479

97.41

专B(280分)

28996

95.97

49475

96.56

从上表看出,今年全市普通高中生通过高考能继续升学的有49475人,而今年全市122所普通高中学校共有招生计划60898个,录取60292人,计划完成率为99%。其中公办学校招生计划56198个,录取55674人,计划完成率为99.07%。也就是说,高考保持这个升学比例的话,三年后,除去出国留学和回原籍参考高考的学生外,广州还大约将有近万名普通高中生是没书读的,这些学生高中苦读三年后升不了学,踏足社会却无一技傍身,面临踏入社会,或者只能重新去一些要求不高的技校学职业技能。这样的高中三年,是否还有意义?

由此大概可以得出结论,若再增加普通高中的学位,只会得不偿失,害了更多的孩子。

对此,相关部门又是怎样应对的、具体采取怎样的措施、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呢?

二、广州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通过了解,我发现广州教育局并非不重视中职教育,一直将中职教育作为大事来抓,以普高与中职并重,形成立体升学渠道为目标。教育局局长屈哨兵寄语中职学生: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能力、发展有基础。副局长吴强认为,教育应该给孩子提供多元化的平台,因势利导,职业教育不仅要让每个孩子学到知识和技能,拥有一技之长,还要让他们自由成长,充分发展,人人皆能成才。

数据显示,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全市共有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82所,共开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100个。中职教育已经能让广州每一位初中毕业生有书读。广州市教育系统管理的中职学校中有5所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9所省示范性中职学校,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22所,省级重点中职学校5所,市级重点中职学校2所,市级重点以上学校提供优质学位数占总学位数的86%。开设有国家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49个,市级重点以上专业69个。

中职教育逐渐从有书读向读好书转变,也从终结性向阶段性改变。

从2010开始逐年推进的中高职三二分段更是中职教育变革的节点。2010年,全省只有10所高职院校对公办49所省级重点以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对口专业必须为省重点建设专业)招2985人;而到今年,全省有46所高职面向163所中职的416个专业点招20490人!几年时间,增长了7倍!这大大拓宽了中职生的升学渠道。

教育局吴强副局长在向记者介绍中职时说: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的丰田班、通用班等,学生在校就读完两年,第三年就进入到了丰田或通用公司实习,如果实习期间表现佳,直接就被录取了。可以说,这些学生还没有毕业就已经就业了,这一优势是如今的大学毕业生不敢想的。

广州中职教育还引进了一批境外项目。旅游商务职业学校的烹饪和酒店管理专业与8个国家进行了教学与专业的合作,交通运输职业学校与德国等国家的汽车公司有合作,纺织服装职业学校与澳门的职业学校结成了姊妹学校。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今年与阿肯色州立大学和阿肯色理工大学签订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协议,毕业生可以直接升入美国一级公立大学就读,这是广东省第一所实施国际化联合办学的职业中学。

以上种种举措,都是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工作重心已从解决人民群众有书读转向满足人民群众读好书。

对大学城大家是耳熟能详了,但对教育城大家又了解多少?

为进一步助推广州中职教育的发展,广州将在增城市朱村街建立广州教育城。根据规划,教育城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周边有10平方公里发展延伸区。有6所高职院校、12所中职学校和6所技工院校共24所院校及广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基地迁入广州教育城,同时预留2所3+2五年制学校和2所高职合作办学学校的用地。广州教育城一期将有3所高职院校、6所中职学校和4所技工院校共13所院校及广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基地(一期)迁入。初步预算一期共容纳12.78万学生进驻。规划首批进驻广州教育城的院校有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首批国家示范校建设单位)、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广州市信息工程职业学校(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广州市电子信息学校(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广州市商贸职业学校(国家示范、国家重点)、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国家示范、国家重点)。惠及学生3万余人,这对广州的初中学生家长,是一个利好消息。

对广东省职业教育的现状,广东省情调研网的一篇文章值得一读。《2013年度广东职业教育学校竞争力评估成果发布》。

文章里提到的一点也是值得大家留意的,从13年开展的普职融通改革试点工作,是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之间的转学通道,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开放衔接、多元立交的培养机制。也为普通高中生拓展了一条选择渠道,感觉高中读不下去,尽快转到中职,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三、中职教育的升学渠道

在过去,选择中职就是三年后准备就业,自从拓宽了中职的升学渠道后,中职生只要努力,中职毕业后还是有不少渠道可以深造的。

吴强副局长在介绍中职时说:假如你的孩子专业成绩并不是那么突出,处于中下游,但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都很强,那选择中职对孩子以后的发展应会更好。而且中职的对口自主招生政策更充分说明,选择中职,除了可以早早就业,大学之门并没有关上,升学之路越来越宽。

据吴强介绍,从升学上看,中职生可选择以下途径完成继续深造的梦想。

第一、根据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政策,参加这些院校的自主招生考试,直接升读报考的高等职业院校。

第二、根据中高职三二分段政策,初中毕业就可以参加中等职业学校的考试,入学后在中等职业学校读三年,直接升入对口的高等职业院校,接受高等教育,从而实现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无缝连接。

第三、选择通过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入读高等职业院校接受高等教育。这些都是为中职学生继续深造提供的专门渠道。

第四、其他升学途径。除上述三类之外,中职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一样也可参加普通高考,一些普通高校的某些专业也招收中职学生。选择参加普通高考的学生要先报名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再参加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还可通过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电视大学、网络教育等方式完成业余制高等教育学历提升。

中职生还有一条特殊的升学渠道,那就是技能大赛获奖应届毕业生可以免试升读高职院校。根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2013年的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和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者,可免试进入省内高职院校与获奖项目相对应专业就读;获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二等奖者,在省内高职院校录取时,可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获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三等奖者,在省内高职院校录取时,可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获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优秀奖者,在省内高职院校录取时,同等条件者,可由学校优先录取。

数据显示,从2010年起,中职毕业生升读高职院校比例不断扩大,2011年近10%,2015年将达到20%。

以前大家一直以为中职生就算深造获取的也只能是非正规院校的文凭,通过上述的介绍,应该打消疑虑了吧?然而,还是可能有人会说,中职生再努力最多也就是混到一个正规的大专文凭罢了。

在2013年广东省教育厅工作要点中,教育厅提到,开展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办学、联合培养试点。同时,将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启动新一轮以优化布局和提升层次为重点的职业教育战略性结构调整,扩大招生规模,着力拓宽高职-应用性本科培养渠道。目前,在深圳、佛山已经有试点院校在行动,在广州地区也有部分高职率先和本科院校签约实施联合培养计划。高职生也可获取本科学位。经省教育厅批准,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13年就可以通过省专插本统一考试方式,面向全省招收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试点开展高职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佛科院高职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试点工作,将实行3+2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学制,前3年在各高职院校学习,经考核合格并录取,进入佛科院相关专业学习2年,毕业后获得本科学历证书。(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本A批次招生,今年的市外线为518分,市内线为507分)

我相信,随着市场需求,这种高职本科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办学形式也将越来越多。

四、选择中职需具前瞻性目光,更需要理智和勇气

有家长说,中职不值得选择,问其原因,是担心中职学校的氛围差,孩子会学坏。确实,中职学校里,肯定比普通高中有更多无心向学的学生,校风也不如多数的高中好,但这是真相吗?我看未必。若中考分只是600分左右,所能到的学校校风又能有多好呢?在上一篇文章里我有这样一段话

中考多少分的学生适宜选择中职学校呢?有不少徘徊在600分上下的学生家长是比较纠结这个问题的,冲一冲也许能上一二批次的高中,勉强冲上,若学习能力在高中阶段得不到进一步加强的话,这样的学生,极有可能在高中也是中下生,而在这些学校,是有近四成的学生上不了本B线的。假如学习能力恒定的话,那么中考625分的学生,高考时也只能勉强上专A线。

有些质素一般的民办高中学校,高考成绩就更差了,以本B率为线,举几所民校今年的高考成绩对比一下。广附附属实验,44.92%,番禺番禺44.03%,黄冈,33.17%,华美英语实验21.05%,香江中学21.54%,暨大附中24.56%,思源学校16.06%。这些学校的专A率大概也只有五成,甚至更低,若你孩子的成绩不占优势,选择这些民校读高中的意义何在?与其花重金选择这样的民校读三年,还不如提早做些功课,主动走进中职,了解中职,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好专业及对应的中职学校,通过三二分段三年后进入理想的高职院校,不失为一个更理智的选择。

不少家长总是对孩子寄予厚望,总期盼孩子在高中能有改变并有飞跃式的进步,愿望是良好的,但这毕竟是属于少数的,搏彩成份更多。我想,假如孩子真能在中考后醒悟,选择中职,那必定能在中职学校成为佼佼者,这样对他的升学路是否更有帮助?更能快速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对他将来的人生有着更重大的意义。

我在文章里介绍2009年,广州育才实验学校考生李倩雯以718分的高分考取了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当年黎城荣副校长曾经携李倩雯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李倩雯从中考填报志愿开始,她就一门心思只投考中职,一个高中志愿都没填。小李表示,做这样的决定深受身边现状影响。她的表姐,四年前才从市财校毕业,如今已经是一名成功的银行经理,正向金领迈进;反观另一名表姐,辛辛苦苦读了高中再上了广州某大学,毕业一年了却至今仍失业在家。这对我刺激挺大的,与其寒窗苦读数年,又被用人单位嫌弃眼高手低,倒不如踏踏实实读个好中职,掌握一技之长好就业!李倩雯也坦承,自己家庭环境一般,高中再加大学再省都要花费数万元,选择中职可省不少钱。网友@天空正蓝告诉大家:该生已经成为部门经理了,领导本科生。另外有个学生,拿了全国比赛一等奖,12年参加工作,工作不到半年,另一个公司加薪并送了一部车,挖走了。都是真的。通过这些事例,大家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发呢?

第一批普高控制线上下的学生,理性选择中职,家长需具前瞻性眼光外还需要理智和勇气。

五、相关部门对中职教育还应该做些什么工作?

在我的两个关于中职教育的帖子发出后,有不少家长朋友在帖子后跟帖发表评论表示支持。

下面是部分家长的跟帖

@wildsun:完全和大少同感,广州市教育局极度轻视中职教育,对落榜普高的学生和中职学校采取的完全是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由于教育局对中职的轻视,许多学生和家长不到万不得已,实在读不了高中,是根本不愿考虑中职的,在他们眼里,中职就是下下签,若稍稍建议他们考虑一下中职,他们都会有奇耻大辱之感。早在两年多前,我就在市教育局网站上建言,建议将重点中职学校列入第一批,和普高一起招生,设最低录取线,宁缺勿滥,提升中职学校的地位。教育局给我的答复是,广州家长对中职学校的偏见根深蒂固,不会因录取批次的改变而改变对中职教育的认识。

@hopeyousmart:感谢大少的文章,观点鲜明,分析全面,读起来过瘾,对决策层更是难得的参考。感觉广州职中们毫无尊严可言,录了一天,不管完成与否草草收场,这可是近一半毕业生的入口。广东发展职业强省,他们更重要。现在国内这一块的政策跟新加坡类似,就是把职中设计为有多种流向的普通节点,毕业后不尽然参加工作,可以读高职,高职毕业后也不一定出来,可以通过一个不难的入学考试到其他高校读本科,条条道路通罗马。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政府都应重视职中,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才对。

@areal0707:其实广州有不少省市属的优质中职学校,jyj应该多加笔墨,给过半不能上普高的学生以指引。

泡查字典中考网的家长,多数是对教育比较重视的家长,大家共同的观点就是教育局对中职的轻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事实上,通过了解,我觉得政府对中职教育的投入是不少的,也做了不少工作,那么,症结出在哪里?

我认为主要是中职学校的宣传环节以及招生宣传环节出现问题,所以应该在以下方面抓落实:

1、对各中职学校的特色和亮点提供宣传的平台;

2、中职招生时应该将重点中职学校或者特色班的招生批次提前,有些特色班,如中高职连贯培养国际班、中高职连贯培养实验班和中高职三二分段专业班提到普高的提前批次后进行招生,和第一二批普高招生同时进行,若第一批次招录不满,第二批次继续招录;个人认为,这些特色班的性价比并不比部分第一批招生的普高低,更可秒杀不少第二批次的普高。

3、教育局应该多联系媒体宣传政府对中职教育的投入,教育局对中职教育的投入是得力的,然而大家知晓的并不多,造成这种情况肯定是宣传环节出了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

在绝大多数人眼里,职业教育是比普通高中低一层次的教育,因为只有那些成绩不好、考不上高中的学生才会无奈地选择中职学校。在回应这个问题时,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吴强表示,这是一种偏见,两者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不存在高低优劣之分。如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大,中职学生的发展空间更大、机会更多,出路也更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更新,如今中职学校已经开始被社会和越来越多的家长、学生所接受和了解。

广州家长抗拒中职教育,主要缘于对中职的偏见,偏见缘于对中职的不了解,加强宣传,相信一定可以转变家长们对中职固有的偏见和观念。

普高教育和中职教育在全省的比例为49:51,在广州普职招生比例为55:45,涉及近半孩子的升学,涉及半数家庭的升学选择,理应要当大事来抓。我期待吴强副局长的理念可以灌输给所有需要选择中职教育的家长。死盯一本率,是教育的误区,是短视行为,只有普职教育两手抓,齐头并进,这样的教育才更符合实际,更符合社会需求,更贴合普罗大众的利益!

五、相关部门对中职教育还应该做些什么工作?

在我的两个关于中职教育的帖子发出后,有不少家长朋友在帖子后跟帖发表评论表示支持。

下面是部分家长的跟帖

@wildsun:完全和大少同感,广州市教育局极度轻视中职教育,对落榜普高的学生和中职学校采取的完全是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由于教育局对中职的轻视,许多学生和家长不到万不得已,实在读不了高中,是根本不愿考虑中职的,在他们眼里,中职就是下下签,若稍稍建议他们考虑一下中职,他们都会有奇耻大辱之感。早在两年多前,我就在市教育局网站上建言,建议将重点中职学校列入第一批,和普高一起招生,设最低录取线,宁缺勿滥,提升中职学校的地位。教育局给我的答复是,广州家长对中职学校的偏见根深蒂固,不会因录取批次的改变而改变对中职教育的认识。

@hopeyousmart:感谢大少的文章,观点鲜明,分析全面,读起来过瘾,对决策层更是难得的参考。感觉广州职中们毫无尊严可言,录了一天,不管完成与否草草收场,这可是近一半毕业生的入口。广东发展职业强省,他们更重要。现在国内这一块的政策跟新加坡类似,就是把职中设计为有多种流向的普通节点,毕业后不尽然参加工作,可以读高职,高职毕业后也不一定出来,可以通过一个不难的入学考试到其他高校读本科,条条道路通罗马。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政府都应重视职中,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才对。

@areal0707:其实广州有不少省市属的优质中职学校,jyj应该多加笔墨,给过半不能上普高的学生以指引。

泡查字典中考网的家长,多数是对教育比较重视的家长,大家共同的观点就是教育局对中职的轻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事实上,通过了解,我觉得政府对中职教育的投入是不少的,也做了不少工作,那么,症结出在哪里?

我认为主要是中职学校的宣传环节以及招生宣传环节出现问题,所以应该在以下方面抓落实:

1、对各中职学校的特色和亮点提供宣传的平台;

2、中职招生时应该将重点中职学校或者特色班的招生批次提前,有些特色班,如中高职连贯培养国际班、中高职连贯培养实验班和中高职三二分段专业班提到普高的提前批次后进行招生,和第一二批普高招生同时进行,若第一批次招录不满,第二批次继续招录;个人认为,这些特色班的性价比并不比部分第一批招生的普高低,更可秒杀不少第二批次的普高。

3、教育局应该多联系媒体宣传政府对中职教育的投入,教育局对中职教育的投入是得力的,然而大家知晓的并不多,造成这种情况肯定是宣传环节出了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

在绝大多数人眼里,职业教育是比普通高中低一层次的教育,因为只有那些成绩不好、考不上高中的学生才会无奈地选择中职学校。在回应这个问题时,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吴强表示,这是一种偏见,两者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不存在高低优劣之分。如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大,中职学生的发展空间更大、机会更多,出路也更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更新,如今中职学校已经开始被社会和越来越多的家长、学生所接受和了解。

广州家长抗拒中职教育,主要缘于对中职的偏见,偏见缘于对中职的不了解,加强宣传,相信一定可以转变家长们对中职固有的偏见和观念。

普高教育和中职教育在全省的比例为49:51,在广州普职招生比例为55:45,涉及近半孩子的升学,涉及半数家庭的升学选择,理应要当大事来抓。我期待吴强副局长的理念可以灌输给所有需要选择中职教育的家长。死盯一本率,是教育的误区,是短视行为,只有普职教育两手抓,齐头并进,这样的教育才更符合实际,更符合社会需求,更贴合普罗大众的利益!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全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