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工作的若干意见——招生录取工作_中考说明-查字典中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网 > 上海市 > 中考备考 > 中考说明 > 正文

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工作的若干意见——招生录取工作

发布时间:2013-03-25 16:17:17来源:查字典-中考网

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工作的若干意见

招生录取工作

2013年本市初三学生约为8.1万人左右,高中阶段录取率预计为98%,普职比大体相当。高中阶段各类学校的在籍学生不得参加2013年中招录取。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学生须参加2013年中考报名并获得中考报名资格,且须参加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和化学学业考试并获得有效成绩。

2013年中招录取工作分提前招生录取和统一招生录取两个批次进行。本市将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成绩为基础,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生录取办法。

(一)招生计划编制和管理

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按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责和工作程序进行。

1.市教委负责全市中招计划的宏观管理,加强对本市初中毕业生的生源预测和对各区县中招计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审核和协调。

2.各区县教育局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编制本地区中招计划。

3.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班额控制在每班40名以内(中高职贯通专业及中职校艺术类专业限额按相关专业要求设定),由各区县教育局根据本地区生源和教育资源配置的实际状况确定并公布。

4.各类学校招生计划确定后,应及时向社会公布。各区县教育局、招生考试机构和招生学校应严格按照计划招生,如需变更计划,须经市教委批准后方可实施。

(二)提前招生录取工作

1.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提前招生录取办法:在初中学校推荐或学生自荐的基础上,由招生学校根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和推荐或自荐意见自主择优预录取,统一实行网上填报志愿、网上预录取。

(1)计划

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提前招生录取计划为学校招生计划的40%,分为推荐生和自荐生两类,推荐生招生计划为学校招生计划的30%(其中面向外区县的招生计划原则上占二分之一,具体由各学校自主决定),自荐生招生计划为学校招生计划的10%。部分承担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的学校自荐生招生计划可调整至20%,其提前招生录取总计划不变。承担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的试点高中(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和交大附中,以下简称四校)提前招生录取计划可增加到学校招生计划的50%。

提前招生录取计划根据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促进郊区和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原则进行分配。招生学校应根据有关规定和学校的办学水平、特色,制订面向全市的招生计划,招生计划由市教委按应届初中毕业生分布情况协调平衡后下达到各区县。

(2)招生录取

①本市各初中学校要做好本校学生推荐和自荐工作。学校要制订学生推荐和自荐工作要求和操作程序规范,经公示后严格执行。

初中学校推荐生人数不得超过符合2013年中招报名资格的本校在籍且在读初三学生数的7%,推荐生名额应事先公示。被推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项指标应达到优良。

未被推荐的学生可根据自身特长、学业状况和招生学校招生要求进行自荐。参加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提前招生录取的学生应慎重考虑选择推荐或自荐,两者不能兼报。获得过区县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少先队长优秀共青团员或优秀共青团干部等先进奖励称号的学生若符合推荐条件,且学生愿意被推荐的,学校应优先推荐。经公正程序产生的推荐生和自荐生名单须由学校审核并公示(7个工作日)无异议后报区县教育局审定,由区县报市教育考试院中招办备案后,学生方可按规定在网上填报相应的志愿。

②各招生学校要成立提前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并公布提前招生录取方案。学校按照招生方案,根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经领导小组集体讨论,自主择优确定预录取学生。预录取学生名单应实行两级公示(由招生学校和市教育考试院中招办分别公示)。被高中学校预录取的考生须参加2013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录取总分(即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体育共6门科目学业考试成绩和政策性或奖励性加分的总分,下同)不得低于市统一划定的提前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否则不予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按志愿自动进入下一批次的投档录取程序。

③各区县教育局和招生学校要建立推荐和自荐生跟踪反馈制度,不断完善综合素质的评价办法,探索优秀学生培养的途径与机制。

2.中职校提前招生录取办法:包括中职校自荐生录取及中职校艺术类、航空服务专业招生录取,统一实行网上填报志愿、网上录取。

(1)计划

中职校自荐生招生计划原则上不超过学校招生计划的10%。

中职校艺术类、航空服务专业招生计划由市教委平衡后下达。

(2)招生录取

考生必须经招生学校专业考试或面试取得相应资格后方可在网上填报志愿,专业考试或面试于2013年5月中旬前完成。考生须参加2013年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和化学科目学业考试并取得有效成绩,在考试成绩公布后,由市教育考试院中招办按志愿投档,招生学校根据事先公布的招生计划、招生要求和录取办法,按考生的考试成绩和面试成绩,择优录取。

(三)统一招生录取工作

1.零志愿招生

继续实行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部分招生计划面向全市(不含学校所在区县)招生的录取办法。

(1)计划

零志愿招生人数原则上不少于学校统一录取招生计划的15%,由各招生学校根据学校办学条件自主确定,经市教委协调平衡后,将招生计划下达到各区县。零志愿招生工作应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促进郊区基础教育的发展。

(2)招生录取

各区县招生部门根据考生零志愿和录取总分,从高分到低分,以1:1的比例进行投档录取。

上海市回民中学的零志愿招生(含跨区招生),优先录取少数民族学生;上海市久隆模范中学的零志愿招生,只录取贫困家庭的优秀学生。

2.名额分配招生

继续实行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将部分招生计划按比例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招生方法。

(1)计划

名额分配招生计划为学校招生计划的15%。由区县教育局将本区县管辖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招生计划数,均衡分配到本区县各初中学校,招生学校及招生计划须事先公示。

(2)招生录取

①考生必须为本校在籍且在读的初三学生,根据分配给本校的高中学校和名额数,自主填报志愿。

②考生必须参加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录取总分不得低于市统一划定的名额分配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由各区县招生部门根据招生计划、考生志愿和录取总分,从高分到低分,以1:1的比例进行投档录取。

3.经市教委批准的部分区县重点高中和综合高中可划出一部分招生计划,面向外区县招生,但不列入零志愿招生计划。

4.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招生

经市教委批准,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和高职院校对口开展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

(1)计划

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招生计划约3500人,面向全市招生。

(2)招生录取

考生参加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后,市教育考试院中招办根据考生中高职贯通志愿和录取总分,从高分到低分,以1:1的比例进行投档录取。

5.民办普通高中学校的招生录取工作

(1)计划

民办普通高中学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向所在区县教育局提出当年招生计划申请。区县教育局在对学校办学条件(校舍、场地、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食宿和后勤服务设施、师资配置等)和教育教学办学质量审核评估的基础上,核定学校当年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面向全市招生的民办普通高中学校,须具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学生宿舍并配备相应设施设备。

经区县教育局审核确定的民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须列入当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并上报市教委备案后,向社会公布(由区县招生部门负责将学校2012年实际招生人数和最低录取分数线,与学校2013年招生计划一并公布)。

(2)招生录取

民办普通高中根据本市公办普通高中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自主确定招生录取标准(最低分数线),并由招生部门向社会公布,在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内择优录取。

民办普通高中在按考生志愿录取后,仍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可在招生录取最后阶段,在市和区县招生主管部门的统筹下,对考生进行征求志愿和录取。

6.高中阶段各类学校体育和艺术特长生的招生工作

2013年体育特长生招生仍按《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体育局关于2006年本市普通高中学校招收体育特长生工作的意见》(沪教委体〔2006〕3号)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体育局关于做好2010年上海市普通高中招收体育特长生工作补充通知》(沪教委体〔2010〕25号)执行。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收文艺特长生工作按《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2年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收文艺特长生工作的通知》(沪教委体〔2012〕16号)执行。招收的体育和艺术特长生名单应报市教委体卫艺科处和有关部门审核,并经市教育考试院公示。体育和艺术特长生均须参加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考试成绩达到规定标准后,招生学校方可录取。

2014年起,市级体育和文艺特长生资格认定和选拔工作将逐步由全市统一进行管理实施。

7.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

本市中等职业学校继续实施新生专业奖励和帮困助学制度。按照《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07〕35号)规定,对上海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在籍在沪就读的在校生实施国家助学金政策;对来自城乡低保家庭、农村、本市海岛的学生和选择奖励专业、涉农专业的学生实施免费教育。

8.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上海市实验学校、上海市友谊中学、上海市体育职业学院附属中学等5所学校招生录取工作

学校要制订招生方案(含招生计划、招生要求和录取办法等),于2013年3月中旬前报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审核,并报市教育考试院中招办备案,3月底向社会公布招生方案。学校要严格按照招生方案规范招生录取工作,直升录取名单于5月底前由学校分别报市教育考试院中招办和区县招生部门备案,其他录取名单于7月底前由学校报区县招生部门,由区县报市教育考试院中招办。

9.上海市盲童学校(以下简称盲校)和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以下简称聋青技)高中阶段招生录取工作

(1)盲校、聋青技要制订招生方案(含招生计划、招生要求和录取办法等),于2013年3月中旬前报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审核,并报市教育考试院中招办备案。2013年3月底起受理考生的咨询、报名和资格审定工作。

(2)本市盲、聋哑初中学校的初三学生报考盲校、聋青技,由市教委教研室承担命题工作,按2013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考务规定组织文化考试。学校根据事先公布的招生计划、招生要求和录取办法,按考生的考试成绩和专业考试、面试成绩,择优录取。

(3)盲校、聋青技的中专、职业教育专业考试或面试于2013年4月进行。

(4)本市各初中学校随班就读的盲、聋初三学生,在参加本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后,若未被各类学校录取,但符合盲校、聋青技招生规定要求的,经本人同意后,可在招生录取后期,由盲校、聋青技根据事先公布的招生计划、录取办法和要求,择优录取。

10.持外国护照学生录取工作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3年上海市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基〔2012〕67号)第一项第(三)款规定,持外国护照的学生参加2013年中考报名且中考成绩符合毕业要求的,可获得初中毕业证书。区县教育局根据招收外籍学生的规定和学生成绩,参考本区县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录取分数线和学校相关招生要求,统一安排外籍学生至相应学校入学,入学的外籍学生不列入学校招生计划数。

11.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教委等四部门制订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沪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的通知》(沪府办发〔2012〕75号),本市将从2014年开始,以《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为依据,有梯度地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提供接受义务教育后的公共教育服务。

(四)报考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考生的思想品德成绩要达到合格以上(含合格)

(五)初中毕业生升学和择业指导工作

健全和完善初中毕业生升学与择业指导的工作体制和网络。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全面宣传高中阶段各类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引导初中毕业生根据自身情况和社会需求,合理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升学途径。市、区县教研部门要承担对初中生升学与择业指导的研究,指导学校做好升学与择业指导工作。市、区县招生部门要加大招考信息公开、公示的力度,通过报刊、网络、宣讲、咨询等各种途径与方法,向考生宣传有关政策法规、招生改革情况,介绍各类招生学校的有关信息。初中学校要开设好升学与择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了解社会对多层次、多规格人才的需求。

9.上海市盲童学校(以下简称盲校)和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以下简称聋青技)高中阶段招生录取工作

(1)盲校、聋青技要制订招生方案(含招生计划、招生要求和录取办法等),于2013年3月中旬前报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审核,并报市教育考试院中招办备案。2013年3月底起受理考生的咨询、报名和资格审定工作。

(2)本市盲、聋哑初中学校的初三学生报考盲校、聋青技,由市教委教研室承担命题工作,按2013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考务规定组织文化考试。学校根据事先公布的招生计划、招生要求和录取办法,按考生的考试成绩和专业考试、面试成绩,择优录取。

(3)盲校、聋青技的中专、职业教育专业考试或面试于2013年4月进行。

(4)本市各初中学校随班就读的盲、聋初三学生,在参加本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后,若未被各类学校录取,但符合盲校、聋青技招生规定要求的,经本人同意后,可在招生录取后期,由盲校、聋青技根据事先公布的招生计划、录取办法和要求,择优录取。

10.持外国护照学生录取工作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3年上海市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基〔2012〕67号)第一项第(三)款规定,持外国护照的学生参加2013年中考报名且中考成绩符合毕业要求的,可获得初中毕业证书。区县教育局根据招收外籍学生的规定和学生成绩,参考本区县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录取分数线和学校相关招生要求,统一安排外籍学生至相应学校入学,入学的外籍学生不列入学校招生计划数。

11.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教委等四部门制订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沪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的通知》(沪府办发〔2012〕75号),本市将从2014年开始,以《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为依据,有梯度地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提供接受义务教育后的公共教育服务。

(四)报考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考生的思想品德成绩要达到合格以上(含合格)

(五)初中毕业生升学和择业指导工作

健全和完善初中毕业生升学与择业指导的工作体制和网络。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全面宣传高中阶段各类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引导初中毕业生根据自身情况和社会需求,合理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升学途径。市、区县教研部门要承担对初中生升学与择业指导的研究,指导学校做好升学与择业指导工作。市、区县招生部门要加大招考信息公开、公示的力度,通过报刊、网络、宣讲、咨询等各种途径与方法,向考生宣传有关政策法规、招生改革情况,介绍各类招生学校的有关信息。初中学校要开设好升学与择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了解社会对多层次、多规格人才的需求。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全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