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重、难点:
力的概念,弹力、重力、摩擦力的概念,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典型例题分析与详解:
例1. 质量为500克的鱼吊在细绳一端,手提细绳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分析鱼受哪几个力作用?施力物体是谁?所受各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
分析与解答:以鱼为研究对象,首先应看鱼与几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因为鱼与地球和绳发生相互作用,所以鱼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细绳。又因鱼处于静止状态,所受的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G=gm=9.8牛/千克0.5千克=4.9牛,方向竖直向下;拉力大小也为4.9牛,方向竖直向上。答案:鱼受重力和拉力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大小为4.9牛,方向竖直向下;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细绳,大小为4.9牛,方向竖直向上。
备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步骤:一、明确被研究的物体。二、明确被研究物体受力的个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①地球表面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②看谁与被研究物体接触,如果接触则看它们之间是否相推、拉、提、压等作用;③看与接触的物体之间是否作了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若有则还存在摩擦力。注意:题目中如有光滑两字,则没有摩擦力。
例2. 质量为3千克的木块,静止在粗糙的斜面上,如下左图所示,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木块所受的重力。
分析与解答:画出力的图示:第一、要弄清楚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作几个力的图示;第二、要弄清楚各个力的大小,以确定力的图示的标度;第三、弄清楚要做的各个力的方向;第四、确定力的作用点。答案如上右图所示。
说明:完整的力的图示应包括:①图示的标度。②力的作用点。③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④线段上表示力的大小的分度。⑤箭头旁注明所图示力的大小。
备注:力的图示具体做法:
⒈确定受力物体。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来判断受力物体,并画出一个长方块表示受力物体。⒉找作用点。作用点要画在受力物体上,一般画在物体的重心。⒊画出力的作用线。过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⒋选取标度。所选的标度要适当,应便于作图,过大或过小都不好,一般使力的大小为标度的2倍或3倍(必须是整数倍),如果在一个图中同时要画几个力的图示时,必须统一用一个标度。⒌截取线段表示力的大小。要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截取线段。代表力大小的线段要与标度成整数倍,箭头应标在最后一段的末端,并注明力的大小 。
例3. 将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挂在一起,然后用两只手捏住外壳上的环水平放置,两只手对拉环的拉力F1、F2的大小相等,设F1=F2=F。当测力计静止时( )
A. 测力计读数均为2F
B. 测力计读数均为零
C. 测力计读数均为F
D. 测力计读数均为F/2
分析与解答:以甲测力计为例,作用在拉环上的力F1对测力计起着固定位置的作用,而使弹簧伸长的力是乙测力计对挂钩向右的拉力F2。因F1=F2,故甲测力计的读数为F。同理乙测力计的读数也为F。答案: C
例4.用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拉动一个置于水平地面的物体,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5N。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N时,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
A. 6N B. 5N C. 1N D. 11N
分析与解答: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受到平衡的二力作用,故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5N。由于物体与地面之间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拉力变化后摩擦力大小并不会变化。答案:B。
例5.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各一个,现想探究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请你只利用一个量程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写出实验的步骤、现象和结论。
分析与解答:由于摩擦力的大小不仅与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还跟物体和支持面之间的压力的大小有关,所以为了保证物体与支持面之间的压力大小做到相等,应将两个物块相互叠起来做实验。
答案:(1)将铁块放在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下面的木块,并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2)将木块放在铁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下面的铁块,并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 (3)若F1F2,则说明木块下表面粗糙,反之若F1
例6.一个载重气球在空中受1000N向上的升力时匀速竖直上升,若在所载重物中再加入100N的物体,这个气球就匀速下降,设气球在上升和下降时所受的升力和阻力都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球上升时受到的合力比下降时受到的合力大
B. 气球下降时运动状态一直在改变。
C. 气球上升时受到的重力是950N。
D. 气球上升和下降时受到的阻力大小均为50N。
分析与解答:气球上升和下降过程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是平衡状态,因此上升和下降过程所受合力都为零,所以选项A、B都不正确
如图所示,当气球上升时有:G + f = 1000 N (1)
当气球下降时有 :G-f=G+100N-f=100N (2)
(1)、(2)两式可求出:G = 950 N f = 50 N 答案:C D 。
一、 重、难点:
力的概念,弹力、重力、摩擦力的概念,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典型例题分析与详解:
例1. 质量为500克的鱼吊在细绳一端,手提细绳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分析鱼受哪几个力作用?施力物体是谁?所受各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
分析与解答:以鱼为研究对象,首先应看鱼与几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因为鱼与地球和绳发生相互作用,所以鱼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细绳。又因鱼处于静止状态,所受的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G=gm=9.8牛/千克0.5千克=4.9牛,方向竖直向下;拉力大小也为4.9牛,方向竖直向上。答案:鱼受重力和拉力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大小为4.9牛,方向竖直向下;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细绳,大小为4.9牛,方向竖直向上。
备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步骤:一、明确被研究的物体。二、明确被研究物体受力的个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①地球表面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②看谁与被研究物体接触,如果接触则看它们之间是否相推、拉、提、压等作用;③看与接触的物体之间是否作了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若有则还存在摩擦力。注意:题目中如有光滑两字,则没有摩擦力。
例2. 质量为3千克的木块,静止在粗糙的斜面上,如下左图所示,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木块所受的重力。
分析与解答:画出力的图示:第一、要弄清楚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作几个力的图示;第二、要弄清楚各个力的大小,以确定力的图示的标度;第三、弄清楚要做的各个力的方向;第四、确定力的作用点。答案如上右图所示。
说明:完整的力的图示应包括:①图示的标度。②力的作用点。③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④线段上表示力的大小的分度。⑤箭头旁注明所图示力的大小。
备注:力的图示具体做法:
⒈确定受力物体。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来判断受力物体,并画出一个长方块表示受力物体。⒉找作用点。作用点要画在受力物体上,一般画在物体的重心。⒊画出力的作用线。过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⒋选取标度。所选的标度要适当,应便于作图,过大或过小都不好,一般使力的大小为标度的2倍或3倍(必须是整数倍),如果在一个图中同时要画几个力的图示时,必须统一用一个标度。⒌截取线段表示力的大小。要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截取线段。代表力大小的线段要与标度成整数倍,箭头应标在最后一段的末端,并注明力的大小 。
例3. 将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挂在一起,然后用两只手捏住外壳上的环水平放置,两只手对拉环的拉力F1、F2的大小相等,设F1=F2=F。当测力计静止时( )
A. 测力计读数均为2F
B. 测力计读数均为零
C. 测力计读数均为F
D. 测力计读数均为F/2
分析与解答:以甲测力计为例,作用在拉环上的力F1对测力计起着固定位置的作用,而使弹簧伸长的力是乙测力计对挂钩向右的拉力F2。因F1=F2,故甲测力计的读数为F。同理乙测力计的读数也为F。答案: C
例4.用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拉动一个置于水平地面的物体,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5N。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N时,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
A. 6N B. 5N C. 1N D. 11N
分析与解答: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受到平衡的二力作用,故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5N。由于物体与地面之间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拉力变化后摩擦力大小并不会变化。答案:B。
例5.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各一个,现想探究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请你只利用一个量程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写出实验的步骤、现象和结论。
分析与解答:由于摩擦力的大小不仅与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还跟物体和支持面之间的压力的大小有关,所以为了保证物体与支持面之间的压力大小做到相等,应将两个物块相互叠起来做实验。
答案:(1)将铁块放在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下面的木块,并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2)将木块放在铁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下面的铁块,并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 (3)若F1F2,则说明木块下表面粗糙,反之若F1
例6.一个载重气球在空中受1000N向上的升力时匀速竖直上升,若在所载重物中再加入100N的物体,这个气球就匀速下降,设气球在上升和下降时所受的升力和阻力都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球上升时受到的合力比下降时受到的合力大
B. 气球下降时运动状态一直在改变。
C. 气球上升时受到的重力是950N。
D. 气球上升和下降时受到的阻力大小均为50N。
分析与解答:气球上升和下降过程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是平衡状态,因此上升和下降过程所受合力都为零,所以选项A、B都不正确
如图所示,当气球上升时有:G + f = 1000 N (1)
当气球下降时有 :G-f=G+100N-f=100N (2)
(1)、(2)两式可求出:G = 950 N f = 50 N 答案:C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