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文章结构安排中,A类卷提出要思路通畅,在B类卷中调整为思路连贯,C类卷中则是思路基本清楚。所谓思路畅通是指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必须遵循一种前后相继并且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的思维线索,这种思维线索贯穿行文始终,从而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清晰把握行文的思路,探究作者创作思维的轨迹,完成和读者的对话。
思路通畅有如下几方面的具体表现:(1)主题明确集中;(2)注重铺垫呼应;(3)选材围绕主题。乍看之下,上述第(1)、(3)点似乎是从作文的内容角度来展开的,其实,在写作的实际过程中内容和结构是不能一分为二的,结构是内容的结构,内容是结构的内容,两者关系密切不可偏执于一方。
条理清楚
条理清楚和层次分明看似都是对文章结构的要求,其实两者之间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别。条理清楚是前提和基础,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谈层次分明,没有清楚的条理,分明的层次是无法构建的。因此,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对B类卷的要求是条理清楚,对A类卷的要求才是层次分明。
从记叙文的写作上来看,所谓条理清楚就是按照一定的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高潮、结局叙述完整。条理清晰基本上考查的是学生叙述的能力。叙述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把握好几点:(1)情节完整。事件总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中展开的,事件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前后相继的衔接性。因此,在构思作文的过程中要考虑情节的完整性和情节之间的衔接性,注意前后情节的合理延续。 (2)合理过渡。如果说故事的一个个重要情节是珍珠,那么将这些珍珠串联起来的线索就是过渡环节。这些过渡环节本身并非作品的主体,但缺少了它们,故事往往显得突兀乃至不合情理,甚至会使文章变得支离破碎,缺乏完整性。
通过对下面这篇例文的分析,我们感到要想写出条理清晰的记叙文首先必须立足于写事,没有具体详细的事件作为依托,记叙文就会蜕变成主观联想的任意发挥,从而加剧了文章思路的跳跃性和创作思维的混乱。
层次分明
做到了 条理清晰才可以谈层次分明。这里所谓的层次包含几方面的含义:(1)结构层次;(2)内容层次;(3)思想层次。这里主要谈结构层次。一般而言,一篇文章有四种常见的结构层次:总分式、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上面四种结构层次一般适用于议论文和说明文,对于记叙文无所谓总分、并列、对照和层进。那么,在记叙文写作中所谓的结构层次究竟指什么呢?主要应该思考这样一些能体现结构特征的要素:记叙顺序、首尾呼应、承上启下、伏笔铺垫等。
记叙顺序:初中阶段主要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写作顺序。在记叙文写作中我们提倡同学使用倒叙,在文章开头就先交代结果,或者先交代事件发生过程中某个关键性部分从而有效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倒叙由于一开始就介入了事件的高潮或结局就能够在相当程度上避免作文迟迟不切入正题,也能够与下文的内容形成呼应关系,使文章的线索更加醒目分明。
首尾呼应:记叙文的首尾呼应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事物来实现,从而避免空洞的议论和言不由衷的抒情。比如写母爱,有同学在开头写道看着这洗得干干净净的衬衫,闻着衬衫散发出的淡淡的香味,我仿佛隐隐约约地看见了母亲劳累的身影,结尾处则写道我穿着母亲洗得干干净净的衬衫,仿佛穿上了满满的自信和昂扬的斗志用衬衫这个具体的事物来形成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且线索清晰。
承上启下:记叙文最忌突兀。情节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注意写好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过渡句有助于情节结构的合理化。
伏笔铺垫:中国古代小说在情节设置上讲究 草蛇灰线,千里延伏,其实也就是讲究伏笔铺垫的意思。成功的伏笔和铺垫往往能够使读者豁然开朗、击节叫好。伏笔铺垫要和后文的线索存在合理的逻辑联系,作为伏笔出现的事物应当是故事中指导情节发展的关键事物。铺垫和伏笔往往是在不动神色之间设置的,不能过多使用笔墨,往往一笔带过,否则过于醒目就会在读者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无法再通过与后文的呼应激发出读者 恍然大悟的阅读快感。
在记叙文写作中,层次分明是一个需要同学悉心实践的 技术活,通过反复训练,才能熟练驾驭各种记叙顺序,灵活自如地运一些写作技巧,是文章做到思路顺畅、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例文分析】
陌生人
我不记得是什么时候见到他的,只是我现在回想起来,他的样子还清清楚楚地立在我的脑海里。
刚刚考完试的我急急忙忙地往地铁站赶,想着桌上摆着的丰盛午餐,我就忍不住加快了脚步。不巧,一辆地铁跟我说了声再见,就驶向了远方。我只能忿忿地来到候车室,等着下一辆地铁跟我Hello。
这时候,他闯进了我的视线,大概六十多岁了吧,身高还不到我的一半。零乱的头发遮盖不住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一手拎一个和他差不多高的纸袋,颤颤巍巍地走了进来。他坐在椅角上,这样别人就不需要和他保持一定距离了吧!他用那枯槁粗糙的手擦了擦脸上的汗,长长地舒了口气。他从纸袋中拿出了一瓶用矿泉水瓶装的橙汁,喝了几口。似乎用无助的眼神朝我望了望,盯了一会我背包外的矿泉水瓶,休息了一会,又颤颤巍巍地离开了,只留下那两个硕大的袋子。
我知道,他是一个拾荒者。心里又不自觉地泛起了怜悯与同情。我一口气喝完了那瓶虽还是满着的矿泉水。手里拿着瓶子,一步步接近袋子,却又在相差几厘米远的地方停住了。不知道为什么,我不愿意放下去。
我静静的等待着他的出现,可是心里却又是焦急与迫切的。仅仅一眼,我就开始为这个素不相识的人担忧起来。心里不仅是怜悯、同情,更多的是敬佩。
毕竟14岁了,也懂了一些人情世故。也许因为他儿女的不孝,他才被迫出来捡拾废品;也许他没有儿女,为了生活下去,只是一个人在努力;也许他历尽了许多困难,艰辛才沦落到这步田地不管为什么,他在奋斗,他在努力,为了生存!
我的期待没有白费,他又颤巍巍地走了进来,拎着他的两个硕大的袋子,与人群一起进入了地铁车厢。
在各式各样的人群中,他显得那么弱小,那么弱不禁风。可是那些自暴自弃,轻视生命的人又算什么呢? 五莲路到了! 他下去了,颤颤巍巍的。我知道,他又要投身于下一个垃圾桶事业中了。我突然发现我错了,这样的人不需要同情,不需要怜悯,只需要敬佩与祝福。
我不否认那些伟大的人对这个世界有着伟大的贡献。但他,是人们的一支清醒剂,为着世上活在面具下的人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平凡的陌生人,却是生活中的强者。
点评:行文一开始,作者采用倒叙的写作顺序,以回忆展开情节。但是究竟是什么东西触发了作者的这段回忆,文章中没有交代。文章的内容比较明确,但情节失之简单,一言蔽之就是:我在地铁看到一个拾荒者,想要把塑料瓶给他,帮助他。作者之所以能将这样一个极其简单的情节敷衍成一篇850字左右的文章凭借的不是情节和情节之间的承接和延续,而是内在的认识和独白。其实作者并不在意这个故事本身,更多地是想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这个故事因此只是作者的认识借以登场的一个工具。我们知道,一个故事必须以前后相继的情节线索的展开为依托,如果一篇习作只有一个单一的情节,那么就无法形成线索,也就不成其为故事。这样的习作与其说是记叙文,不如说是内心独白,记叙只是表象,独白和沉思才是其本质。很多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都会出现类似的问题,看似是在写记叙文,实际上一大半的篇幅都在议论,说这是议论文吧,它也写人记事,说这是记叙文吧,又处处是议论,文章写得不伦不类;这里出现的情节只是一个幌子和由头,一下子就淹没在议论之中,这样的文章连情节与情节的连缀都没有,只有一个孤零零的事件,没有波折,因而也就谈不上情节的完整性。又由于上文没有一个情节顺次展开的过程,因此情节和情节之间的过渡是不存在的,文章的展开不是按照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比如文章第5段心里不仅是怜悯、同情,更多的是敬佩。为什么作者的态度由怜悯和同情转变成敬佩,作者并没有事先通过一个情节来交代清楚,而是在下一段中通过一段独白来加以解释。第8段中,作者又一下子从这个弱小而顽强的拾荒老人联想到自暴自弃、轻视生命的人,并将两者进行了对比,这种对比完全是作者的主观认识,和现实的环境并不存在有机的内在联系,这就使文章显得格外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