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除了一些优秀的负责的作者外,现在大量的写书人并不具备高于一般读者的素质。只不过一般读者在做医生,做企业,做社会服务,做家务,有些人什么也不会,只能在稿纸上涂涂抹抹,然后想方设法争取一点钱出书。这样的书,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没有什么独特性,更谈不上观赏性、启发性,我们何苦拼将自己的生命精神去陪伴?值不值得把生命耗费在读书上
在上海九久(99)读书人俱乐部2009年十月份的会刊上有一篇余秋雨先生关于读书的随笔,文章的题目是《要明白谁在写书》,文中写道:
读书读得太滥的年轻朋友一定有了一个误会,认为一本本书既然印出来了,总会是有价值的。
其实,这个价值,要与你的生命价值相比。换言之,它有没有值得你耗费再也不能回来的生命时间去阅读?
除了一些优秀的负责的作者外,现在大量的写书人并不具备高于一般读者的素质。只不过一般读者在做医生,做企业,做社会服务,做家务,有些人什么也不会,只能在稿纸上涂涂抹抹,然后想方设法争取一点钱出书。这样的书,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没有什么独特性,更谈不上观赏性、启发性,我们何苦拼将自己的生命精神去陪伴?
这段话乍一听似乎有些骇人听闻,但只要仔细一想就会发现这些话并没有言过其实,反倒有些言之过轻了。在我们的社会中,除了那些什么也不会的人在稿纸上涂涂抹抹之外,还有很大一批出书人他们确实也在做企业、做官员、做学术,但是他们出的那些书就真的是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炼就的具有观赏性和启发性的作品吗?
做学术的人都知道,在十几年前假如你做某一领域的学术研究,在这个领域可能就是那么一本或几本有名的学术刊物,每一篇新论文的发表、每一篇新著作的诞生似乎似乎都是学术界的大事,而你在关注本领域的动态之外还会有大量的时间去广泛涉猎。可现在呢?各领域良莠不齐的学术期刊已经数不胜数,新著作的诞生也以每天多少部来衡量,在这样情况下,你已经不再可能随时去把握本领域的新动态,更谈不上去涉足其他领域。然而关键的问题还不在于现在的书有多少、知识的更新速度有多快,而是这些书值不值得去读、这些知识究竟有多少才是有价值的?
在现在中国的出版界正在形成一种风气,套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中国的图书,只要出,不管它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烂不烂,写它的人,不对读它的人负责任。抛开无数纯商业目的的文化商人们不说,单看我们现在的所谓权威和学者们,让他们扪心自问自己的作品有多少是自己用真正的探索和思考换来的?我想很少会有人能挺起胸膛来做一个肯定的回答。因为他们没有实践的探索,他们只是靠猜想完成了科学的结论,数据尚能编造,还有什么不可为?他们也没有独立的思考,他们只是靠嫁接完成了理论的构建,文章尚能抄袭,还有什么不可为?但就是这些所谓的作品走进了社会,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让无数的人用自己再也不能回来的生命时间去解读,让无数充满灵异的眼神在一声声的驳斥后变得呆滞
任何一种思潮或运动都不会只是空穴来风,它总会有自己的社会根源。为什么会有读书无用论,为什么会有数以万计的学子直接放弃高考,我们总不能把问题只归咎于个人的思想问题或心智问题吧,一个人或几个人有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说,但当范围扩大到某个或某些庞大的群体时,我们就不能不去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现在的学生不喜欢读书、逃避学习,我们除了在学生身上找问题外是不是还要反思我们的教育者,他们到底提供了多少可学的东西。
书,值不值得读,不光是读者说的算,关键还是在于写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