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十套中小学教材里的六十年教育变迁(组图)_教育动态-查字典中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网 > 中考报考 > 教育动态 > 正文

新中国十套中小学教材里的六十年教育变迁(组图)

发布时间:2009-10-19 09:12:12来源:查字典-中考网

新中国十套中小学教材里的六十年教育变迁(组图)

摘要:十套中小学教材展现了新中国六十年来教育的变迁。从中我们能读到了时代的变化,更能感受到60年来教育变化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在课本的时代变迁中,也折射出教育目的及价值观的巨大变化,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等诸多层面正在一步步走向解放。

记者日前收集了从建国初期到现在的课本,从小学第一课的内容中发现,建国60年来,我们的课本从高呼革命口号到娓娓讲述故事,从渗透阶级斗争到引导良好生活习惯,从编写教材一家垄断到全面开放

小小课本,大有文章。从中我们能读到了时代的变化,更能感受到60年来教育变化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在课本的时代变迁中,也折射出教育目的及价值观的巨大变化,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等诸多层面正在一步步走向解放。

50年代:毛主席像太阳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小学语文课本

毛主席,像太阳,他比太阳更光亮。小兄弟,小姐妹,大家一齐来歌唱:太阳太阳永远光亮,我们跟你永远向上。这是建国后第一套小学教材中的第一篇课文内容。

那时的小学语文课文很简单,常常开篇就是毛主席祝词,课本内容中关于毛主席的很多,如《八角楼上》、《毛主席在花山》、《毛主席尊敬老师》、《毛主席小时候是怎样学习的》。

由于当时处于新旧两时代交接时期,教材形式上还有着旧的特色。比如课本自左向右翻阅,采用旧时的竖行排版方式,印刷为繁体字。

50年代后期的课本文章不多,许多课文分成几课讲述,选材多从政治角度考虑。如在大跃进期间,人教版小学课本一年级第一课是这样的:爷爷六岁去放羊,爸爸六岁去逃荒。今年我也六岁了,公社送我上学堂。

60年代:满纸阶级斗争

新中国十套中小学教材里的六十年教育变迁(组图)2

60年代的语文课本

毛主席教导我们: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阶级,属于一定政治路线的。这是60年代中期编写的小学三年级数学课本第一课的课文开头。

记者在这本书页已经发黄的课本上看到,每一页都在讲阶级斗争。一道数学练习题的标题是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题目先要上一段政治课,然后用一段很大的背景材料:在万恶的旧社会,土地大多数被地主、富农霸占着,广大的贫苦农民没有土地

足足一页的政治课内容过去了,才切入到正式的数学问题:家里有多少地,每年收多少粮食,要给地主交多少租,借了多少高利贷,过了多久就翻了多少倍

70年代:课本变工具书

新中国十套中小学教材里的六十年教育变迁(组图)3

70年代文革时的语文课本

最高指示: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但要从书本上学,主要还要通过阶级斗争、工作实践和接近工农群众,才能真正学到。记者在重庆图书馆里查找到的每一本文革期间出版的课本,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每一课的开头都是最高指示,封面大多为红色毛主席像,毛主席语录占了课本的大部分内容,完全像一本红宝书,也被称为红色课本。

到了文革后期,国家不设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也不使用统一的教材,组织了革命委员会的省、市,自定课程,自编教材,课本内容越来越革命性,片面地强调联系实际。

如上海、辽宁等地取消了物理、化学、生物课程,改成了工业生产知识和农业生产知识等;物理教材简化为三机一泵(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水泵),生物教材简化为三大作物(稻、麦、棉)等。

80年代:课本春天来了

新中国十套中小学教材里的六十年教育变迁(组图)4

80年代的语文课本

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果树开花,我们来到小河边,来到田野里,来到山岗上。我们找到了春天。对于每一个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孩子来说,小学语文第一课《春天》的这些内容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那时,数学教材终于回归科学本身,但语文课本还保有一些过去年代的明显特征,多数还是跟红色年代相关,如《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刘胡兰》、《飞夺泸定桥》。

但纯粹政治的内容终于从教材中消失,在小学一年级的课文中,大多是像《小燕子》、《桃花苹果花海棠花》、《泉水小溪江河湖海》这样的课文,从大自然的景象开始,引导学生们进入知识的殿堂。

优美散文、励志文字、革命故事成为这一时期课文选择的主流,像《狼牙山五壮士》、《谁是最可爱的人》、《小桔灯》、《背影》、《荷塘月色》、《生命的意义》、《海燕》等课文成为这一代人共同的经典记忆。

新世纪:人文化人性化

新中国十套中小学教材里的六十年教育变迁(组图)5

现在的语文课本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分别是当前使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一年级第一册识字和课文两个部分的第一课,古体韵律诗成为学生们识字和阅读的第一个老师。

这册教材大部分课文内容富有时代气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不再空洞而乏味,每篇课文都讲述着一个有趣的故事,配上精美的图画,它更像一本充满童趣的童话书。

比如《我多想去看看》表现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的热爱,《自己去吧》体现了对独生子女主动锻炼、大胆实践的企盼,《借生日》、《平平搭积木》赞扬了儿童关爱他人、敬爱父母的美好心灵,《爷爷和小树》《小熊住山洞》蕴含着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因素。

更大的一个变化是从2001年的课改开始,国家放开了教材的编纂权。过去的教材是围绕教学大纲,必须使用人教版教材,现在各个出版社都可以编写教材,各地也可以选用不同的教材教学,学生们也有了丰富多彩的课本可以选择。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全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