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困境考验招考改革_中考资讯-查字典中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网 > 江苏省 > 苏州市 > 中考备考 > 中考资讯 > 正文

“自主招生”困境考验招考改革

发布时间:2013-05-09 09:22:25来源:查字典-中考网

深圳查字典中考网 自主招生一跃成为深圳教育界新近的热门名词。2013年,深圳首次开放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自主招生,为响应这一政策,深圳第二职业技术学校迅速制定自主招生章程并通过学校网站向社会公布,并于4月20日在该校光明校区举行了自主招生考试,现场报考和咨询的学生和家长竟多达1500人。但自主招生并非中职学校专利,自2011年起,深圳中学和深圳实验学校也成为高中自主招生的试点学校,今年,深圳外国语学校也开放自主招生,自招的口子日趋拉大,以此为鉴,这一招生模式能否取代传统的中考形式,日后成为深圳教育系统的主流升学途径?无疑,自主招生是教育个性化呼吁下的产物,但它能否使考生获得均等的升学机会、促进教育公平?目前的自主招考政策是否尽善尽美,有哪些利弊尚需细致检验、深度探讨?

0 1同为自主招生,中职与重点普高待遇各不同

在公立高中学位仅占深圳总学位半壁江山、中考报名条件受限较多的当下,中职学校的自主招生,可谓一个及时的互补。它让许多不符合深圳中考条件的学生有了另一个升学去处。但是,同为自主招生,中职与普高,待遇就一定相同吗?

南都记者了解到,以深圳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的自主招生纲领为例,该校招收具有所就读学校学籍的深圳市初三毕业班学生(含不符合深圳市当年中考报名条件的学生),户籍不限。六大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动漫游戏与制作、会计、国际商务)全部接受学生报名,侧重招收具有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方面特长的特长生和国际商务班学生。据该校校长吕静锋介绍,自主招生改变了传统以文化课得分高低为唯一标准的形式,文化课成绩只占到总成绩的 30%,特长考试和面试则占更重要的部分,不再以成绩论英雄,让某些方面具有特长的学生更易脱颖而出。而本次自主招考中最具创意的部分,是将道德 内容纳入考核范畴之中由校长亲自出题,题目涵盖你最亲密的朋友的电话、你的优缺点、你知道父母的生日么?你做的最感动的一件事等细节。

深圳华强职校校长周跃南则透露,该校自主招生专业涵盖航空、商务礼仪、国际交流等新兴朝阳行业,由于对仪表、身高等条件要求较高,也会设置面试环节,但对于生源的学籍或户籍,则基本没有太多限制。

与中职学校相对宽松的招录条件相比,重点中学的自主招生,规则、条件则更为苛刻。譬如,按照深圳外国语学校的招生方案,初中课程学科知识掌握扎实、德智体全面发展、学习成绩优秀的深圳户籍应届初中毕业生才有资格在网上自主申报,而曾获市级(区级)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干部(员)或在学科竞赛方面成绩突出、体育艺术特长明显的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则成立了监督小组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社会人士组成),对自主招生选拔过程全程监督。而与往年自主招生程序最大的不同是,三所试点学校全都取消笔试,只设有面试环节,而且设在同一天举行。据悉,三所重点中学今年自主招考的名额仅有200人。

由上所述,深圳自主招考的校园阵容日趋扩大,中考之外的另一升学通道正在向深圳学子打开。不过,同为自主招考,中职学校敞开有教无类的招生胸怀,重点高中却收紧招录入口,名额寥寥无几。这其中的数量差异、条件差异,耐人寻味。

0 2自主招生可能沦为各校抢生源手段

放到全国范围看,自主招生正是近年各地高校、中学全面推行的政策。先有北大、清华打响高校自主招生前奏,后又有上海名校高中阶段自主招生形式也与目前深圳高中阶段的自主招生模式类同:面试+笔试、媒体监督小组,巧合的是,各校的考试时间也都设在同一天,这种撞车,又让学生的多选题 做成了单选题,优质生源大量聚集少量名校,致使新的独木桥应运而生。

对自主招生的公平性、合理性,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知名教育学者熊丙奇始终保持警惕。早在2011年,他就曾撰文批评自主招生制度设计的缺陷:当前的自主招生程序设计,把自主招生与集中录取嫁接在一起,所谓的自主招生不过是高考录取优惠,这样的自主招生,首先没有打破高考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学校还是关注学生的学科成绩,同时,学生的选择权并没有增加。这和学生与学校双向选择的自主招生相距甚远。

而在与南都记者的对话中,对于正在推行中的深圳中考自主招生政策,熊丙奇认为有 重蹈覆辙之嫌:深圳的自主招生,与上海、北京的情况大同小异,都要设置一个录取分数线,实际上还是与中考进行了变相捆绑,并没有脱离分数这个评价标准,本质上还是分数主义思想的复辟。另外,由于考试时间撞车,这非但没有扩大学生的选择权,还逼迫学生三选一,激化了生源分配的失衡。 熊丙奇认为,自主招生本应形成倒逼作用,促进学校提升自我的教学质量及品牌,促进课程体系的特色化、个性化改革,但由于考试时间的不约而同,反而使学生又陷入了排他的一元选择之中,各家名校仍可在看似公平的招生程序上堂而皇之地瓜分生源,不会有危机意识。

而在自主招生下的抢生源大战中,中职学校又成为了弱势群体。当下教育系统中,由于教育均衡化战略尚未推进到位,教育等级化现状难以撼动,各校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办学水平差异,而中职学校在生源争夺上的弱势地位,恐怕也难因自主招生的推进而得到改观。熊丙奇补充。

0 3自主招生仍属试探性张口,尚有许多细节待梳理

借着自主招生的外壳,中职与知名高中虽看似在同一水平面上招生,机会看似均等,实则在名校情结仍根深蒂固的当下,优质生源的流向、各校的生源分配格局仍无法撼动。学生根据自己个性、特长及爱好选择学校的美丽梦想更无法真正兑现。

在周跃南看来,目前各校的自主招生,仍属试探性张口阶段。这种试探,体现在自主招生名额与传统中考录取名额的比例对比上。以华强职校为例,总招录人数约1100多人,但只有100多人是通过自主招考产生的。摆在众多校长面前的困境是,他们往往只能谨小慎微地推进自主招考,主要的招生方式依然让位于传统中考皆因自主招考所隐含的风险成本、责任成本,无法估量。

而自主招考的程序,其公开透明程度,也遭到一些学者的质疑。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系博士邝红军就直斥:一些自主招生考试是由校长主考的。校长凭啥就成了道德主考官?所谓自主,其实是官主,选择权没有让渡给学生,所谓的双向选择实际上还是单向选择。在众多教育学者看来,缺乏透明机制的自主招生,容易沦为校长或部分教师仅凭个人喜好即兴挑拣的工具。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全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