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批评权”为何遭遇尴尬?_教育动态-查字典中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网 > 中考报考 > 教育动态 > 正文

教师的“批评权”为何遭遇尴尬?

发布时间:2009-08-26 09:10:34来源:查字典-中考网

在教育问题上,太过理想主义并非实事求是的态度。批评教育与表扬鼓励,作用同样重要,二者不可偏废

鉴于当前老师对学生不敢管的现象,教育部近日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明确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这引来人们的普遍关注。

应当说,每个学生都有可能犯错误,都有凭一己之力难以克服的弱点和缺点。教师要尽到教书育人之责,对学生的错误就必须纠正,对学生的弱点和缺点要帮助其克服。而在纠正错误、克服缺点的过程中,批评教育的手段自然不可或缺。《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应当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然而现实中,在许多地方,教师的批评权却在不断缩水。正如教育部有关人士所言:在强调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利的今天,一些地方和学校也出现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由正确的尊重学生发展成片面的不敢批评学生,教师的批评权正在被异化和弱化。

从本质上讲,老师与学生不是天然对立的,学生的自由快乐权和教师的批评权也并不矛盾,需要厘清的是双方的权利边界。

如今的教学工作,大多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但在现实中,有些孩子只看重自己的权利,尤其是快乐自由的权利,而不讲自己的义务,比如不逃学、及时完成作业、服从老师和家长的监管等。而有些家长也同样迎合这种趋势或为这种理念所惑,认为不对孩子批评便是人性化教育,便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而全然不顾这种做法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

教不严,师之惰。对教师来说,批评学生的权利本就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必然构成部分,面对学生的缺点与错误,不进行批评教育,是教师的失职。之前曾掀起轩然大波的杨不管事件,就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上放任学生的相互伤害行为,引发了社会各界关于教师如何管学生的激烈讨论。

在教育问题上,太过理想主义并非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到教师批评学生的问题上,由于少年儿童的判断力尚不健全,对一些事情缺少明确的是非观念,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批评教育与表扬鼓励,作用同样重要,二者不可偏废。

假如生硬剥夺教师的批评权,很可能导致课堂软暴力的产生对一个教师来说,小至语言节奏上的变化、表情上的示意,甚至某些对其他人的正面表扬,都可能使某些学生遭遇压力。而这种软暴力比明确的正面批评,可能危害更甚。

正因如此,不仅要明确班主任的批评权,还应该进一步明确所有科任教师的批评权。更重要的,是对批评的适当方式进行更加细致的规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师生关系和教学秩序走向理性和正常。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全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