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困扰三成中学生_教育动态-查字典中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网 > 中考报考 > 教育动态 > 正文

人际关系困扰三成中学生

发布时间:2009-03-09 09:17:02来源:查字典-中考网

我很孤独,找不到可以交朋友的人。班上的同学都很幼稚,跟他们没什么可聊的。我还是喜欢原来的班级,现在的没劲。当孩子发出这样的抱怨时,您是否意识到,孩子的人际交往状况可能出现了问题?

最近,厦门科技中学心理老师高亚席对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状况进了专题调查,结果显示:三成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问题。

高亚席说,人际关系已日渐成为困扰中学生的重要问题,如何引导中学生通过交往相互学习,构筑良好的精神世界,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值得家长、老师和全社会共同关注。

不少学生不会待人接物

这次参加调查的学生以高一为主体,共有567人,其中,不同程度存在人际关系问题的占总体的31.7%;人际关系问题比较严重的占总体的11.7%。在具体分析中又发现,有61%的学生在待人接物上存在问题,也就是说这些学生人际关系状况不良,很大程度上缘于不会待人接物。另外,不善言谈也成为影响学生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学生主要的任务是学习,生活的环境是校园,交往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同学。而很多学生不会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烦恼,既影响学习又影响了心理健康。高亚席老师说,人际关系状况好,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相对的人际关系状况也会越好。而人际关系状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程度依次为:偏执、精神病性与人际关系、敌对与人际关系、焦虑与人际关系、抑郁与人际关系。

高亚席认为,缺乏共处能力是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而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和祖辈的溺爱娇宠使孩子变得自私,从不知为别人着想。他们大多任性骄横,未能养成尊重长辈、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走向外部社会也不懂得尊重别人。而且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为伴,幼时缺少与小伙伴一起游戏的集体活动,既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精神,又缺少竞争性,导致与别人共处能力的缺失,特别是住宿生在生活习惯等问题上的矛盾更易突出。

还有一部分学生为了学习舍弃人际关系,把学习和人际关系放在了对立的位置上,结果导致人际关系变得糟糕,情绪低落,进而影响了学习。还有一部分学生不懂人际交往中的一些规则,会导致人际关系受损。其实,一个学生如果终日独来独往,孤僻冷漠,缺乏交往,那他对自己的认识就缺乏了参照系,无法改进和调整自己,对成长不利。

认知偏差导致人际困扰高亚席发现,学生的认知偏差也会导致人际关系不良。

一名高一的女生说:舍友们都不喜欢她,被人排挤的感觉很难受。其实刚住校的时候她和大家相处得不错,一起聊天、吃东西。可是后来大家对她很冷淡了,这位女生很困惑。原来症结在于这个女生作息与他人格格不入,晚上别人睡了,可她还在看书,或者很晚洗漱,老是弄出一些声音,影响大家休息;舍友们从家里带来好吃的,都与她一起分享,而她却从来没有什么表现,其实这是因为家境不好,这位女生怕自己带来的食物别人不喜欢,结果却让大家误认为她很吝啬,以致舍友们疏远了她。

交换物品实际上也在交换感情,应该是互动的。每个人都期望在人际交换过程中受益,如果期望得不到满足,很有可能放弃和某人的关系。高亚席老师说,同样,如果别人为你付出一点,而你总是回报很多,会让对方感觉内疚,双方的关系也是处于失衡的状况,不能维持长久。

另一名高二女生非常矛盾,说学习、朋友两者无法兼顾,为了让自己能够安心读书,她故意冷淡自己的好朋友。昔日的好友慢慢都又有了新的朋友圈子,她想找个人聊天都很难,于是情绪低落,学习成绩也未能上去。高亚席说,人是社会的动物,每个人都要生活在各种关系之中,是无法回避的,而且这也是人的归属需要,如果脱离关系或者是关系受损都会导致个体没有归属感,心理会缺乏安全感,一如这个学生的状况。

还有一名尖子生也因为人际关系痛苦:偶然得知自己的分数比班上大部分同学高出许多后,他产生了一种优越感。平时,他总是不自觉地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与周围的同学交流,觉得同学都不如自己睿智、深邃。他常常在不经意间伤害了别人,造成与同学之间的冲突和摩擦。不仅如此,他甚至连自己的任课教师都不放在眼里。渐渐地,同学们离他远去,教师对他的印象也变得不佳,在离群索居的孤独中,他逐渐陷入了极度苦闷的情绪之中。

高亚席说,一个人如果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或他人,就会形成自卑或自负的自我认知偏差,直接影响其人际交往状况。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成长

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让他们获得自我成长的力量特别重要。家庭是孩子人际关系能力成长的最重要的场所,家庭中的痛苦与欢乐,要让孩子一起承担,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父母不能人为地剥夺。

高亚席认为,溺爱娇宠只会让孩子自私、没有责任心,甚至让孩子放弃成长、回避责任。现在的啃老族现象,实际上就是这群人心理不够成熟、依赖性过强所致。而独生子女最好群养,也就是说在孩子小时候尽可能与较多的伙伴一起玩,在孩子的游戏过程中会有争吵、合作等等,让他们自己学着解决,父母尽量不要插手,这样的孩子跟人共处的能力就会比较强。

很多学生咨询时特别关心人际关系的处理,高亚席说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使学生生活更愉快、精神更振奋、身体更健康。但是,要想处理好人际关系,仅凭主观热情是不够的,还要讲求策略和方法:

接纳自己。相信自己身上有很多优点,相信自己主动和别人沟通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尊重别人。这是与人共处最重要的前提。你喜欢他,你要尊重他;你不喜欢他,也要尊重他;

欣赏别人。有的孩子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们孤芳自赏,认为没有人能成为自己的知己。他们看不到别人的优点,从而陷入到孤独的境地;

善于观察。要融入在集体中,就应该寻找到大家共同的话题,并积极参与进去,共同讨论;

交往适度。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交往只有频率适当才会让双方感到最满意。太少显得冷淡,太多,留给对方的空间就会变小,会让人不舒服;

当然,对于内向、孤僻的学生应该鼓励其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交几个朋友,一个朋友的失去不致造成太大的打击。而对一些外向开朗的学生,他们已经交了很多朋友,由于时间精力的限制难以全面驾驭,也总是疲于应付。看起来忙忙碌碌,可是一静下来却发现迷失了自我。对于这类学生,要指导他们学会权衡,从众多的朋友中选择一些舍弃一些,已经选择的朋友也要进行类别的划分,弄清哪些是适于学习中并肩作战的,哪些是生活中可以谈心的等等。这样既能交到朋友,又不会影响学习。

高亚席说,其实学校在新生入学之初就会开展一系列活动和讲座,其中就包括人际适应。心理课上的心理游戏,如变形虫活动,让学生感悟人际交往中理解、合作、认同的重要性;我说你画活动,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找原因,主动承担责任;盲人旅行让学生感受信任与被信任、爱与被爱的幸福与快乐;友谊地久天长则让学生了解如何维系友情,当友情破裂时又如何弥补,这些活动都可以让学生从中汲取营养。

教师手记温磊(厦门海峡工贸学校)我向学生道歉了

晚自习,我给学生放了一段《早熟》的录像,然后根据剧情向学生提了一些关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思考题,并展开了讨论,大部分学生都聚精会神地在听,只有高个子始终在座位上动来动去,显得有些不耐烦,到分享收获的环节时,我就点名叫他说说本节课的感受,他站起来脱口而出:无聊。

同学们一下子变得特别安静,所有的眼睛都齐刷刷地看向我。说实话,他的话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本以为他没怎么听,肯定会支支吾吾,却没想到他居然说了这么两个字,还显得那么坦然,那么理直气壮。我既感到委屈又觉得自己的劳动受到了轻视,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好,我草草做了总结就宣布下课了。

我在收拾教具的时候,学生们陆续都离开了教室,但高个子却留了下来,他走到我跟前轻声说:老师,你让我回答问题,我答了,你却生气了,我觉得你不该这样!我内心微微一震,但因为情绪还没完全平静下来,随便点了点头就匆匆离开了。

下班的路上,高个子的话和怯怯的表情不停地在我脑海里闪现,我开始反思自己刚才的反应。学生在课堂上说自己的想法,而老师却因为这个想法否定了自己而生气了,这会对高个子、对全班同学产生怎样的影响?如果从此他们得出结论,大家凡事要看着老师的脸色行事,每个人都得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否则会给自己带来难堪,那这个班级的气氛肯定要让人喘不过气来了。不行,这件事必须要做个了结。

第二天的晚自习,我面色平和地走进教室,要求全班同学每人准备一张纸条,对昨天课堂上老师提问、高个子的回答以及老师生气了这一事件发表个人看法,然后由班长一一宣读大家的想法。同学们很积极,很快便写好了,内容很丰富:有的认为老师不对,不应该说翻脸就翻脸,要有风度;有的说高个子讲话应该注意表达方式,应该体谅老师的辛苦;也有的认为说真话没错,那是诚实的表现;还有的强调要多站在老师的角度考虑老师的感受等等。班长读完后,我公开向高个子道歉,高个子显然没料到我会这样,有些不自然,然后举手说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

教育专家李希贵在《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一书中写道:其实,学生并不怎么听我们说什么,他们更看重的是我们处理事情、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式,更看重我们真正的兴趣点,你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瞒不了他们明镜一般的眼睛,你在举手投足间都在塑造着孩子的灵魂。向学生道歉,我内心释然:老师并没有因此失去尊严,却在举手投足之间赢得了学生更多的信赖和尊敬。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全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