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中考四大变化左右志愿填报_中考报名-查字典中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网 > 中考报考 > 中考报名 > 正文

武汉中考四大变化左右志愿填报

发布时间:2010-04-21 09:40:22来源:查字典-中考网

楚天金报讯:目前,如何填报志愿已经摆到了中考毕业生的面前,5月4日8日,武汉市的考生将正式填报中考志愿。

那么,在新的划线办法下,志愿填报怎样更合理?第一批志愿中,如何合理地选择省级示范高中?填报志愿时,如何避免高分低录的尴尬?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专访了武汉市招考部门,以及武汉一中、十一中、武汉十一初中经验丰富的教师们。

注意武汉中考四大变化

高中生源减少近万人

今年,武汉市预计有9.55万名初中毕业生,比去年少了近1万人。而武汉市普高招生计划为4.88万人,其中,优质高中(省、市级示范高中)招生3.55万,优质高中录取率为72.7%,较去年增加了4.7%。

因此,有资深班主任建议,对于一些成绩中等,或位置值在往年的省市级示范高中资格线上下的考生,在填报第一批志愿时,可酌情考虑跳起来摘桃子,毕竟生源减少,读好高中的学生比例增加了。

分配生大幅扩容

今年,武汉市重点高中分配生扩容,由去年占学校指令计划的25%调整为30%,总人数由3000余人增至约4000人。而武汉二中、武汉一中、武汉十一中等多数名校的招生总计划不变。

由于分配生扩容挤占指令计划,且分配生仅限于本区考生,这使得借助跨区报考进入上述名校的难度增加。因此,今年填志愿时,跨区冲省级示范高中(尤其是老牌省示范高中)宜保持谨慎。

省市示范线二合一

今年,省、市级示范高中将合并为一条示范高中资格线,取代去年的省示范和市示范资格线。录取时,所有省、市级示范在示范高中资格线上按计划和志愿组织学生入学。

今年,改变划线办法后,省级示范高中征集志愿的学校和人数将会明显减少,招生过程中严格按志愿录取,录取中刚性更高,考生第一志愿含金量也更高了。武汉市招考部门负责人说,对跳起才能摘桃子的考生来说,今年填第一批志愿时,也要保持谨慎。因为,一旦冲击老牌省示范高中失利的话,很可能落选到第二批(即市级示范高中)录取。

与此同时,由于取消省示范录取资格线,相当于取消了一些摆尾的省级示范高中的保护线,也取消了对落选考生的保护,少了省级示范高中征集这一政策。因此,对成绩中等、位置值在往年的省级示范高中资格线下的考生,填第一批志愿时,不妨选择摆尾的省示范高中,成功的几率今年会增加。

市示范志愿增1个

今年武汉市中招,市级示范高中、省级示范高中分校、大专院校附中这一批次志愿栏由原来2个志愿增加为3个志愿。这样,考生在填市示范高中志愿时,考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有利于考生合理地填报。

武汉市招考部门有关人士说,填市示范志愿时,考生可选择3所(包括十五中、东湖中学和湖大附中3所省示范,也可选择其他市示范)。同时,市示范高中的3个志愿,必须适当地拉开差距。其中,第一志愿宜填最想去的高中,二三志愿看这些学校往年的录取是否招过二志愿考生,或者是否征集过志愿。

第一志愿填报:宜紧不宜松

先考虑省级示范高中,再选市级示范高中,最后挑一般公办普高。昨日,武汉市十一初中副校长罗维佳提醒,填报普高类志愿时,应从最好、最想去的高中填起。

志愿填报最好一次性到位,而成功率有多高可算出大概。一位初三老师介绍,每年中考,同分不同命现象时常出现,主要原因是学生填志愿时不知如何自我定位。

事实上,每年初三举行的4月调考,除让学生进行练兵外,其成绩也是学生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

首先是大致定位。该老师介绍,每年招生除少数顶尖高中外,多数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本区内。因此,考生可结合近两年目标高中的录取线,以及自己在区内的成绩排位,然后,结合招生计划,算出自己在区内招生的成绩区间。

今年,受省、市示范线二合一这一新划线办法的影响,省示范、市示范第一志愿的含金量增加。因此,考生预估成绩时,应遵循宜紧不宜松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学生可依据元月调考、四月调考成绩和平日成绩,按一贯水平综合起来进行预估成绩。

其次,填报第一志愿时,应以总分达到学校指令线为前提,一旦学生发挥失常,还可以争取三限生名额。

第三,第二批填二志愿、三志愿时,应以去年的招录情况作参考,看往年该校是否招收过第二志愿的学生,或者曾出现征集志愿的情况,并拉开志愿档次,防止出现无效志愿。

三大关系处理好

填志愿时,考生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注意处理好三大关系。

首先,高中名气大小的关系。许多考生和家长抱着非高中不上的想法,认为只有上了那所高中才能考上理想大学,以至于家长在给孩子填报志愿时,一味地追高,导致好学生落榜名校,也失去了同批次高中录取的机会。

其次,校址远近的关系。有些家长只愿在划定的区内选择学校,填报志愿就受到很大的局限。其实,现在的交通很便利,不少区外学校也开设了住读,考生可以尝试一下,不要扎堆在区内热门高中。

第三,收费高低的关系。考生填报志愿要考虑家庭经济承受能力,选择志愿前先了解清楚有关学校的收费标准,尤其是有的分校收费超过3万元,结合家庭的实际情况,慎重地考虑志愿的顺序。

踩线生填报有技巧

填报中考志愿,一些踩线生在填报时甚感为难。这些考生的成绩或介于两所省示范高中之间,或在省示范和市示范高中之间游走,如何填报才能扬长避短,进入理想的高中就读?

为此,武汉一中有关负责人称,填报中考志愿,不能简单地以一两次考试成绩作为参照,除了元月调考和四月调考成绩外,还应多参考几次重大的考试成绩。考生及家长应尽可能收集信息,要知道考生所处的具体位置,如结合每次调考,自己所在校、区内的综合排名。

具体操作上,比如可综合5次考试中,有两次达到了A高中的水平,3次在B高中水平,A、B均为省示范高中,而志愿只能填报一所省示范高中。那么,为了求稳,建议考生填报B类高中。如果A、B均为市示范高中,在志愿中可填两个志愿,考生则可以尝试冲一下A高中。

对于跨批次的考生而言,填报就相对简单一些。对于成绩徘徊在两个批次间的考生,在选择省示范高中时建议采取保守战略,即选取相对冷门的省示范高中,如果自己发挥得好一点,进校问题就不大;在市示范高中方面,则可以大胆地填一个自己想去的高中,再填一所相对弱一点,最后填一所往年曾出现征集志愿的。值得提醒的是,跨线生在第一志愿的填报上,切不可追求热门高中,跳起来也够不着,最后得不偿失。

不可忽略的填报细节

不想去的学校千万不要填

每年中考都有这样的考生,只填重点,不填普通中学,只填高中,不填中职,甚至只凭自己的主观愿望或社会功利取向,非重点高中不可。对此,专家提醒,考试有很大偶然性,考场失误的情况很多。再加上一些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平时只注意做难题,忽视了基础,在中考时,成绩反而不是特别突出。

如何避免高分低录

在征集志愿时,一些高分考生需交2.7万元择校费,而一些低分考生却能以指令生身份录取,免交择校费。武汉十一中一位招生老师,去年中招时,有的学生就遇到高分要掏钱,低分免掏择校费的尴尬。若在今年新的划线办法下,这些考生极可能直接滑入第二批高中。

那么,如何避免高分低录?这位老师说,今年,省市级示范高中录取线二合一后,省市示范第一志愿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因此,考生一志愿定位更加精准。

据了解,由于今年中招在录取时,每批次学校在资格线上先录第一志愿考生,如第一志愿完成招生计划,不再考虑后面的考生,相对低分的考生即使达到示范高中录取资格线,在相同志愿考生数大于该校计划数时,就有可能落选。因此,考生应慎选每批次的第一志愿,且志愿间要有梯度。

谨慎选择分校

若想孩子确保进入名校就读,第一批须填本校,第二批须填名校的分校。这是一些招生老师对考生和家长的误导。

专家指出,实际上,名校本校和分校的学校性质不同,它们分别是公办高中、民办高中,两者收费也有较大差异,如中心城区省级示范高中本校三限生,3年学费最高收费不超过2.4万元,而有的分校3年学费甚至超过3万元。此外,按规定,名校本校和分校是分开招生,严禁混合编班,考生不要把名校分校招生和本校挂钩。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全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