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学开学了。这个星期,我去了两个学校开家长会。小学家长会上,老师跟家长分享他的教学哲学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F4(本文作者的小儿子)今秋上了三年级。上三年级,成绩就要登记造册了,在过去的一二年级,成绩是不记录的。
F3(本文作者的大女儿)上了初中。进入初中后,常规的教室没有了,从早到晚7门课,老师在自己的教室里守株待兔,而学生从一个教室跑向另外一个教室。初中除了必修课之外,孩子们还有选修课,同年级学生去的地方有时候都不一样。学生们有个松散的“群组”概念(比如,group 601、 group 602),而没有一个固定的“班级”,这一点我非常不适应,其他家长估计也有个适应过程。由于教室在不同地方,家长们拿着各自孩子的课程表,东奔西走,学校里交通堵塞。
家长会是让我们家长每门课花10分钟体验一下。这10分钟让我大开眼界。第一堂课是社会研究和地理,老师教孩子地图的应用和各地风土人情。英文课除了英文之外,也学习一些文学作品。为了增加学生兴趣,学校还请作者过来和学生见面。科学课的老师是个留长发的男子,像个嬉皮士,课程开始的时候,他用自己的iTunes给同学们播放音乐。他给大家示范他教圆周率的办法:课桌上有果酱瓶子、醋瓶子等各种日常物件,老师让家长丈量周长和直径,然后把数字一一写在黑板上,让大家总结规律。他说这是“探究式学习”。
还有一门课是强化班的课。强化班的课上,学生们要建造一个假想的城市,还得让这个虚拟城市有血有肉,需要增加各种细节,将构成人类文化的各种要素放进去,比如政府的构成方式,市场模式等。因给不同班上这课,所以老师能把前面一个班级涉及的文化和文明的各种物证放一起,在学校附近什么地方埋起来,第二天让另外一个班级去“考古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