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学习要有科学的方法
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因素很多,例如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先天遗传素质、后天身体状况、教师与家长教育水平高低以及教育方法是否得当,校园小环境与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原有知识基础好差以及智力、能力强弱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是想学(目的态度);二是会学(学习方法)。
可以说,所有学生在刚进校的时候,都是想学的。但是,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同是那几个老师所教,使用统一课本,入学时基础差不多,过了一段时间,成绩就会出现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初二年级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就是典型的例证。什么原因呢?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虽然开始个个想学好,但是有的会学,有的不会学。会学的学生因学习得法而成绩好,成绩好又可以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更加想学。越想学知识越增加,智力越发展,能力越提高,成绩越拔尖,形成良性循环。不会学习的学生,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暂时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进学法,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努力是可以赶上去的。如果任其发展,不思改进,不作努力,成绩会越越来越差。当差距拉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容易赶上了。那时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不想学习。越不想学成绩越差,继而在思想上产生一种对自我能力的怀疑,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子,对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厌恶、害怕甚至拒绝学习。这种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必将成为学习上的失败者。分析这两种学生的发展过程,前者走的是:想学——会学——更想学的路线,后者走的是:想学——不会学——不想学的路线。两条路线起点相同,分歧点就在学习方法上。
由此可见,会不会学习,也就是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对广大青少年学生来说,确是至关重要的。
什么叫学习方法?就是学习时采用的手段、方式或途径。只要在学习,就必然采用某种方法:这种方法是科学的还是不科学的?是主动学习掌握的还是无意之中形成的?对促进学习成绩上升、学习能力提高,作用是大还是小?只是没有想过,或虽想过但没有认真注意和研究罢了。通过调查和观察,就会发现,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上课前,有的学生对老师这堂课要讲的内容一无所知,坐等老师上课讲解,老师讲什么就听是什么,老师叫干什么就干什么,显得呆板被动,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学生课前认真预习,听课时有的放矢,对预习发现的难点、重点和关键的地方细听详记、思考理解,当堂掌握,在学习中较好地发挥了主体作用。同是预习,方法也不一样。有的看起书来,象是看小说似的,不大容易发现问题,更难掌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即使发现什么问题,也不停下来问个为什么,不去追根求源搞清楚;有的看书时动手又动脑,把新课中的旧概念、旧知识查个水落石出,对新课中的问题能理解的就当时弄通,弄不通的就记下来,等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听老师分析讲解。
课堂上,有的学生全神贯注,专心听讲;有的分心走神,瞌睡打盹。同是听课,有的象架录音机,全听全录;有的象个速记员,边听边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一大堆;有的以听为主,边听边思考,有了问题记下来;有的干脆不记,只顾听讲;也有的边听讲边划书边思考。同样是思考,有的思考当堂内容,有的思考与本课相关的知识体系,有的思考教师的思路,有的拿自己的思路与教师的思路相比较。
下课后,有的学生抢做作业,作业一完,万事大吉;有的先回忆复习课上讲的内容,然后看书整理笔记,把教材充分理解掌握了,才开始做作业。有的课上未听懂,下课也不问,随它去了,玩得天晕地黑。
同样,在看参考书、做习题、阶段总结、考前复习以及考后分析等其它环节上,也都存在着种种不同的做法。
以上是从每个具体学习环节上看的。如果从学习整体过程上看,也是形式多样,方法各异。有的先预习后上课;有的不预习就上课;有的只重视上课,课后抄抄作业就算;有的课上未听好,课后一头钻进作业堆里面;有的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也有的课前认真预习,课上专心听讲,课后及时整理,独立完成作业,按期做好阶段复习总结;还有的定有周密的学习计划,合理地安排时间,科学地进行预习、听课、作业、复习、总结,考试时胸有成竹,每考必胜……
以上方法是怎样来的呢?通过调查可知,来源与五个方面:(1)向别人学的;(2)自己摸索“悟”出来的;(3)同学之间研究切磋得来的;(4)老师断断续续指点的;(5)从某些书中受到启发的。不管从哪个方面得来的,难免是片面体会或“一孔之见”,往往属于经验型,带有片面性,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适用性。需要教者帮助找到一种便于学生掌握和运用的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哪儿呢?近几年,笔者共问卷调查了一万多名(8000名初中生,2000名高中生,540名中师生)成绩较好的学生,并分别邀请其中成绩拔尖、学习有法的同学开了几十次座谈会,让他们介绍学法,总结经验,探求规律。大家倾向一致的意见是:每天六节课中的新授课,都要按照:预习——上课——整理——作业这四个步骤组成的环节滚动一次。一个章节结束,都要进行系统复习总结这一步骤,使每课时的小环环环相扣,形成整体,不仅如此,他们在每个步骤上都有许多具体做法和严格要求,对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也都有得力的措施。把这些做法、要求和措施集中起来,把前四个步骤称为环节,构成完成每一课时的学习不可缺少的四环,加上最后一个步骤,合称“四环一步”。按照这一过程去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按每一环节和步骤上的科学方法去做,就称为“四环一步”学习法。
如果从一个阶段或一个章节来看,教师在教几个课时之后,一般要按章节,按单元把所学内容联系起来复习总结一次,学生也往往要根据所学内容的知识结构进行复习总结,使自己的知识前后衔接,融汇贯通,达到系统掌握之目的。
综上所述,学生学习过程应由每一课时的四大环节加上阶段系统复习总结这一必要步骤组成,“四环节”以上课为中心,每天必做;“一步”按章节,分单元进行。四环节一步骤节节相连,步步相通,构成了学习过程的有机整体。预习是起始环节。为上课扫清障碍,开辟道路,做好知识上的准备;上课是中心环节,既是预习的目的,又是对预习的检验,同时对下面几个环节起到关键作用;课后整理消化是中继环节,是上课的延续和加强,又为顺利做作业创造条件;独立完成作业是深化环节,既巩固前面的成果,又为阶段复习提供了典型材料;系统复习总结是贯通步骤,是对本阶段诸课时学习的回顾与总结、提高与升华,又为转入下一阶段学习奠定了基础。“四环一步”缺一不可,否则,就使学习过程中断,破坏学习的连贯性和方法的整体性。运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符合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心理过程,又与教师教的过程相配合,相辅相成,浑为一体,符合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
第二讲 认真预习初步加工
预习,即课前自学。是学习新知识的起始环节。一般指在教师讲课之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为上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的过程。
预习从时间和内容上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种:(1)课前预习。是在老师讲课以前,先自学下一节课要讲的新内容;(2)阶段预习。指预习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范围往往是一章或几章,需要一个比较完整的时间才能进行;(3)学期预习。指开学前在假期里,把新学期的教材先自学一遍。这三种预习,一个比一个线条要粗。
课前预习有以下几点好处:
1.预习可以提前消灭听课中的“拦路虎”。
通过预习,必然会有部分内容弄不懂。为什么看不懂呢?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没有掌握好有关的旧知识,也可以说没有掌握好新课的预备知识。预习就象“火力侦察”,可以发现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不使它成为听课时的“绊脚石”。这样,在学习和理解新知识时就会很顺利。有的学生之所以听讲效果差,有一条原因,就是没有准备好听课前所必需的旧知识,从而给听课带来了各种困难,很难做到当堂理解。结果上课时间被白白浪费。而预习,就可以避免这种被动局面的出现。例如,课前预习到初一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它的解法》一节时,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就是求这个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它的一般步骤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但一定要注意当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必须改变”。如果不预习,上课时老师又不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直接讲“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必须改变”的内容,有的同学就会听不懂。如果停下来,去问同学或查书,就会耽误了听课,结果,一步掉队步步掉队,再听也接不上了。这节课可能弄得心烦意乱,毫无成效。如果在预习过程中及时补上旧知识,上课听讲,接受新知识就会比较顺利。
2.预习可以提高听讲水平。
一般说来,预习不可能把新教材全都理解了,总会遗留下一些不懂的问题,盼着上课时解决。这样听讲目的明确,态度积极,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讲效果好。比那些老师讲什么听什么、主观上没有思想准备、没有重点、没有具体目标的学生,要主动得多。当老师讲到自己预习时已经理解的部分时,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要看老师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拿自己的思路与教师或同学的思路进行比较,看教师或同学高明在什么地方,不足在什么地方,自己还有哪些理解不够的地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假定书上有一道题,有A、B、C三种解法,你预习时掌握了B种解法。课堂上老师把问题提出后,你就会胸有成竹地期待着,看老师或同学是怎样做的。如果有同学用C种方法解时,就可以举手提出你的B种解法,因为你的解法比较高明,教师、同学都会向你投来赞赏的目光,你心里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感。如果那个同学也用B种方法解,你会因为与他不谋而合而高兴。如果老师在总结同学们的解法之后,提出了A种解法,你就会感到惊喜不已,心中有顿开茅塞、别有洞天之感,佩服老师高明,更加虚心向老师学习,拍脑袋责备自己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一步,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激起今后预习的欲望。可见,预习后上课不是没事干,而是听有重点,看有“门道”,学有目标,重在思考。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掌握新知识,而且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
如果先不预习,不管用哪种解法解,都认为对,不会产生上面的情感体验,印象淡薄。由于盲目的听课,听和记本来就够紧张的了,哪里还能够匀出精力来思考理解?更谈不上与教师同学比较思路了。
3.预习可以提高笔记水平。
由于预习时看过课本,所以老师讲的内容及教师板书,书上有没有,心里一清二楚。凡是书上有的,上课可以不记或少记,也可以留下空白待课后记。上课时,着重记书上没有的或自己不太清楚的部分,以及老师反复提醒的关键问题。这样做,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思考理解问题上。有的同学课前不预习,不知教师板书的内容书上有没有,从头抄到底,顾不上听课,更来不及思考,失去了许多宝贵时间。后来翻翻书,原来许多内容书上都有,根本用不着抄。着种盲目性的听课,大大影响了听课的效果。
那么应该怎样预习呢?
一是要妥善安排时间。最好在前一天晚上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这样印象较深。新课难度大,就多预习一些时间;难度小,就少预习一些时间。应选择那些自己学起来吃力,又轮到新讲课的科目进行重点预习,其它的科目大致翻翻即可。某些学科,也可以利用星期天,集中预习下一周要讲的课程,以减轻每天预习的负担。
二是要明确任务。预习总的任务是要先感知教材,初步处理加工,为新课的顺利进行扫清障碍。具体任务,要根据不同科目、不同内容来确定。一般有:(1)巩固复习旧概念,查清理解新概念,查不清、理解不透的记下来。(2)初步理解新课的这部分基本内容是什么?思路如何?在原有知识结构上向前跨进了多远?(3)找出书中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4)把本课后面的练习尝试性地做一做,不会做可以再预习,也可以记下来,等老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问。
三是要看、做、思结合。看,一般是把新课通读一遍,然后用笔勾划出书上重要的内容,需要查的就查一查,需要想的就想一想,需要记的就记。做,在看的过程中需要动手做的准备工作以及做做本课后的练习题。思,指看的时候要想,做到低头看书,抬头思考,手在写题,脑在思考。预习以后还要合上书本,小结一下。做好预习工作,还要注意几个问题。如果以前没有预习的习惯,现在想改变方法,先预习后上课,一下子全面铺开,科科课课都搞提前预习,时间就会不够用,弄得十分紧张,质量也未必能够有所保证。解决的办法是:先选一两门自己学起来感到吃力的学科进行预习试点,等尝到甜头,取得经验后,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再逐渐增加学科,直到全面展开。二是预习应在做完当天作业之后进行。时间多时,就多预习几门,钻得深一点;否则就少预习几门,钻得浅一点。切不可每天学习任务还没完成就忙着预习,打乱了正常的学习秩序。前面讲过,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四个环节组成了每课时的一个圆环,只有当前边一圈滚过之后,方才能滚下面的一圈,不能因重视一个环节而打乱了圆环滚动“轨迹”,影响其它环节的运行。三是学习差的同学,课前不预习,上课听不懂,课后花大量时间补缺和做作业,整天忙得晕头转向,挤不出时间预习。其实,这种同学差的根本原因可能就在“不预习”上,因为前面一个圆环“欠债”,而影响了下面环节的顺利进行。这些同学在短时间内要多吃些苦,在完成每天学习任务之后,加班个把小时预习。这样做虽然费了时间,但上课能听得懂,减少了因上课听不懂而浪费的时间,花在课后整理消化、作业上的时间也可以减少许多,时间一长,运转正常了,学习的被动局面改变了,就不需要再加班了。四是根据学习的惯性理论,在各门学习成绩都很好的情况下,有特殊原因,时间太紧,对自己擅长学科也不一定要课课预习,不是重点、难点的章节也可以不预习。思路照样联系得上,好象铁轨上留有缝隙,火车照样通过一样,但是距离不能太远,否则就会造成“翻车”。
第三讲 专心上课积极思考
上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一个中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上度过,各科知识的获取以及智力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上课这一环节完成。从学法调查中可知:凡是学习得法、成绩好的学生都十分重视上课这一环。凡是未学好、成绩差的同学,最主要就差在没有专心上课上。
那么怎样才能专心上好课呢?
1.重视听讲。充分认识到老师在上课时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在上课时表现得最充分,时而指引方向,时而启发诱导,时而鼓劲加油,时而扶持帮助,教者始终处在学生的前列,为学生引路导航、指点迷津。老师的分析讲解、启发点拨,不管从内容的连续性、生动性还是从方法的系统性、灵活性,都比课后的辅导详细得多,更是同学们自己看书远远不能比拟的。不仅如此,教师还能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不断调整教学的进度和方式。千方百计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可以说,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走的是一条最简捷的认识道路。每位同学应虚心向老师学习,在老师指导启发下上好每一节课。有的同学认为,父母懂得数理化,回家补补就行了,这些想法千万要不得,有了这些念头无意之中就会放松听课,降低四十五分钟的效率。
2.专心听讲。课上应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眼睛要盯着老师的嘴;看老师表情;耳朵听老师讲课的声音;头脑思考老师所讲的内容,思路应与老师保持一致。有的同学努力这样去做了,但是,有时听着听着,自己的思路离开了老师讲解的思路,独自思考起来。我们说,上课向老师学习是有时间性的,千万不要丢掉这个宝贵的机会。要尽量强制自己,使自己的思路与老师的思路保持一致,同步前进。如果自己在老师启发下有了比较好的想法,可以在笔记本上记下几笔,等下课后再去深入思考。在课堂上思路不可离开“向导”,单独行动,更不能乱发奇想,思想上“开小差”。课堂上“分心”、思想上“跑马”是学习的大敌。
3.会听门道。一般老师上课分成几个大步骤:开始复习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接着引入新课,进行分析、论证、推理。启发引导同学们理解掌握新课的内容,最后还要概括小结一下。如果是数理化英语等科目,中间可能还要进行一些必要的练习。同学们要听得出来,明白每一步骤讲话的目的。
另外,在听课时,有的同学从兴趣出发,对自己想听的认真听,对那些理论性强、比较枯燥的内容就不认真听,这样也是不行的,因为知识是有连续性的,忽视了哪一部分都会破坏知识的系统性,降低学习效果。
4.当堂弄懂。指课堂上就要基本理解掌握所学的新内容。一堂新课,总要介绍一些新概念、新关系、新技巧、新方法。那么,课堂上就要搞清楚每一个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对数理化中的公式、法则、定理、定律要知道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以及如何变形和运用。对政史地文中的原则、要点、方法要当堂理解和记忆。对英语中的新词、句型、语法关系要及时熟记和掌握,当堂任务当堂完成,尽量不留尾巴,不增加课后负担。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当堂懂呢?这与个人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以及预习程度都有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讲到哪里,你就想到哪里,教师讲什么问题,你就理解什么问题,教师“启”,你就“发”,始终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在思考理解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下面两种情况,要学会处理。
一是在理解过程中出现不理解或者理解不透的地方,应争取在老师允许下提出问题。当场把它弄懂。如果课堂上不允许停下来解答你的问题,这时的思路就不要停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休,应该暂时跨过去,继续听老师分析讲解下面的内容,等下课后再去请教老师,把课上“卡壳”的地方弄懂。
二是有的同学由于把主要精力放在思考理解上,顾不上记笔记。一课下来见别人记了很多,自己记的甚少,心里不踏实,怀疑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对。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记笔记是为了帮助理解记忆的,记是手段,理解是目的。如果上课时既能理解又能记好笔记,当然更好。如果二者之中只能顾其一的话,那么就干脆不记,以保证专心听讲和当堂理解。等下课后,再借别人的笔记补一补。课上虽说顾不上记,手里也要拿一支笔,当老师讲到某个问题对自己有启发时,或某个问题不懂、或有什么好的想法时,可在纸上或书上简要地记上几笔或画个符号,留待课后重点解决,防止关键地方或有价值的地方漏掉。有的同学认为,不管懂不懂,先记下来,等课后再慢慢理解、消化、吸收。本意并不错,但是一旦有了这种想法,上课脑筋不大动,拼命记笔记,下课笔记一大本,问题一大堆。想把一个一个问题都思考弄通,但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无行当中“欠”了帐,欠帐多了,成绩就拉下来了,智力发展也就慢了。
5.理清思路。指自己的思路不但要跟着老师走,而且要把知识发展思路及教师引导思路理清楚。知识发展思路,在预习时可能理过,但不一定理清楚。上课时就应特别注意,弄清楚本节课所学的新内容,是怎么从上节课发展来的,在本学科知识体系中处在是什么位置,有什么作用,等等。这样理,有利于理解也有利与记忆。
教师讲课时,不但要理清知识发展思路,而且要想方设法讲解、启发,让同学们懂,这就是教师的引导思路。怎样理清教师的引导思路呢?一般来说,应做到如下四点:首先应认清“一条大路”,即老师每上一节课,从头至尾所走过的路。这节课主要内容是什么,老师开头怎样引入的,中间怎样分析引导的,最后怎么解决的,都应瞻前顾后地认识清楚。其次看怎样“过关斩将”。一条大路不是直的,看有几道弯,有几个关卡,老师带领学生怎么过去的。第三看是否步步有据,环环相扣,每转一个弯,每过一个关,是否顺利通达,还有没有“含糊”的地方。第四要评价老师思路。一般来说,老师思路是高明的,要搞清高明在什么地方,用哪些思维方式,思维过程怎样,虚心向老师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但是,有时老师的思路不一定是最佳的,同学们可以用自己的思路与其比较,通过比较一定受益匪浅。
有的学生课上不大注意老师的讲课思路,而偏重与记忆老师推导、总结出来的公式或结论,认为这是一条“捷径”。其实,这是一条“死路”。因为学习是为了达到增长知识和发展智力这两个目的,跳过认识事物的艰苦思考过程,死背结论是记不住的。就是记住一些,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死知识。死知识忘得快,又不能用于解决问题,更谈不上发展智力。
6.抓住关键。指抓住本节课知识内容上的关键和学科特点上的关键。知识内容上的关键因学科及具体内容而异。一般而言,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关系式是关键,当老师讲到这些关键地方,你一定要特别注意,紧抓不放。例如讲到“勾股定理”一节,一定要抓住定理的内容(怎么回事?)定理的证明(怎么来的?)定理的应用(怎么用的?)这些关键的地方抓住了,十分有利于定理的理解和掌握。
对于学科特点,不少同学往往容易忽视,不管上什么学科的课,总是“听、记、想”,不懂抓住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例如,有的学生,外语课上不愿意跟着老师大声朗读,做分组实验时,自己不动手,光看别人做,自己抄个结果;老师做演示实验时,不注意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观察和思考,只是看热闹,这些都是未抓住学科特点学习的具体表现。长此下去,必然会影响学习效果。实际上,各门学科的内容体系、发展思路、训练要求及教的方法各有特点,学习中非抓住这些特点不可。例如,生物课经常使用实物模型、标本和挂图进行教学,物理和化学课,则经常要做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来认识物质的理化性质,因此,在上物理、化学、生物课时要特别注意观察和实验,并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律。代数的内容体系是通过运算种类的增加和数域的扩大来展开的,几何的内容是通过由简单的图形到复杂图形的认识逐步深入的,学习时就要抓住知识发展脉络,通过大量演算、证明等练习,获得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语文和外语课就完全不同了,主要学习字、词、句、章节等基本知识,并通过听、说、读、写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和文字。
第四讲 及时整理理解消化
下课后,有的同学就忙着做作业,课间十分钟也不休息。自习课上,作业多纪律就好,作业少纪律就差。课上听得很好,甚至还有什么好的想法,但几天就忘了。这些现象,都说明还有一部分学生忽略或不重视课后整理、理解消化这一环节。按照正常学习程序,下课后,应把当天所学内容及时复习整理、理解消化吸收。具体地说,应做好下面四件事:尝试回忆、看教科书、整理笔记和看参考书。
1.尝试回忆
就是独立地把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回想一遍,逼着自己专心致志地去动脑筋。象过电影一样,在头脑里“重映”上课时的一幕又一幕,理解、消化一个又一个关键问题。好比牛吃草反刍那样,吃的时候为了抢速度,狼吞虎咽地吃下去,其中有“夹生”或“生吞活剥”的地方,休息时,再把食物回到口腔里,细细地加以咀嚼。
尝试回忆的好处:一是可以检查当天听课的效果。如果自己能回忆出全部或大部分内容,就说明自己预习和上课的效果是好的。如果大部分回忆不出来,或关键的地方回忆出现中断,思路连不起来,就应当及时寻找原因,改进预习和上课的方式方法。二是可以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培养爱动脑筋的习惯。因为尝试回忆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动脑筋思考。使学生的知识在大脑中“重现”。使其显得突出、显眼、深刻,起到巩固强化记忆的作用。经常这样回忆,不仅记忆力大增,而且能养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三是能提高看书和整理笔记的积极性。回忆是学习成果的无声表达,如果表达不出来,自然会很着急地看书翻笔记,自觉地把遗忘部分作为重点来看。从而使看书和整理笔记有了明确的目的,提高积极性。
那么,怎样进行尝试回忆?
第一,回忆预习的经过。有哪几个新概念,哪些地方懂了,哪些地方当时还未懂,自己是怎么查的,怎么记的,怎么想的。
第二,回忆上课的经过。老师是怎样引入新课的,自己懂的部分老师是怎么讲的,自己理解与教师讲的是否一致?自己不懂的部分老师又是怎么讲的,关键的地方老师又是如何启发、引导点拨的?为什么自己预习时弄不懂,老师比自己高明在什么地方?
第三,回忆刚学的知识,是否真正理解,知识点是否衔接?尤其是理科内容,新知识是如何从旧知识推导或引入的,思路是否贯通?新知识与旧知识有哪些联系?
回忆时,可以边回忆边对照课本和笔记,也可以先全部回忆一遍,把回忆不起来或理解不透的地方记下来,一起看书、查笔记,或请教别人把它弄通弄懂。
2. 看教科书
尝试回忆后,不管你回忆起来还是回忆不起来,都应该从头至尾、逐字逐句地看教科书。丝毫马虎不得,要一面看书、一面思考。因为这时已不是初次看书,而是在预习、听课和回忆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可以全面过目,重点思考。对前面环节中已经理解和记住的部分,不必再花很多的时间,要在那些回忆不起来、思考不连贯、理解不深的地方多花些时间,直到彻底弄懂记住为止。
看书时,可用彩色笔把书上的重点、新概念、关键地方、容易忽略之处勾划出来。在书的四周空白处,可以记上一些自己的简要体会、高度概括课文内容的语言以及有利于记忆、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果书上写不下,也可以写在一张纸上,贴在书上的眉头或边角上。以便今后看书时,从这些地方迅速得到启示,回忆起书中的主要内容和关键之处。有的同学平时只重视做题目,而不重视看教科书,事实上,这是舍本求末。近几年高考和中考之后,有许多同学说:“都是书上的题目,太浅了,所以我未考好。”这些同学吃的就是不重视看教科书的亏。教师教书有句至理名言:“以纲(教学大纲)为纲,以本(教科书)为本。”同样,这对同学们的学习也是适合的。
3. 整理笔记
整理笔记,主要是把上课时未记下的部分补起来,把记得不准确的地方更正过来,把次序颠倒、逻辑顺序不清的地方整理一番。笔记的内容应当简练明白,提纲携领,详略得当。一般来说,笔记的主要内容有:(1)预习时,发现自己掌握不太好或已忘了的旧概念、定理、公式等。(2)预习时发现的问题或体会。(3)自认为的重点、难点、关键。(4)听讲看书时自己悟出的重要体会。(5)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或结合点。(6)容易发生错误和混淆的概念。(7)补充书上或老师讲课中的不足。(8)从参考书上摘录下来的,对本课内容有极强针对性的材料等。
如果平时每课都把笔记整理好,阶段复习就有稽可查了,打开笔记本要有尽有,检检顺顺就行了。一旦复习考试,花点儿时间把笔记本翻翻,眉目清楚、中心突出重点、难点、关键地方一目了然,大大省去了考前突击查找资料,重新思考,临时归纳总结所花的时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整理笔记是把知识深化、简化和系统化的过程。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和特点。经过整理的笔记无疑是一份珍贵的复习资料,应该妥善保管,以备需时之用。
4. 看参考书
现在参考书很多,有的学生不加选择,乱看一气,实在是利少弊多。因为参考书是根据读者的不同层次,从理解问题的不同角度,围绕要解决的不同问题而编写的。有的参考书内容超纲,或深或浅,还有少数参考书粗制滥造,错漏百出。乱看参考书犹入把自己带入山高路险的歧途上跋涉,事倍未必有功半,危害甚大。
那么,是不是就绝对不可以看呢?也不是,看看适宜的参考书还是很有益处的。特别是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应该多看一些参考书。问题在于看什么样的参考书和怎么看。下面提几点意见供同学们参考。
(1)选择深浅相宜,解疑释难的参考书。每门课程可以选一本主要的参考书,这本主要参考书的编排体系应与教科书相同或相近,水平相当或略深一点,作为课本的伴读本,其它的作为一般的参考书。
(2)有时先看教科书,对课本上知识基本理解后,再去看参考书。有时课本上的某一内容难于理解,也可先看参考书,看它是怎样分析阐述的,从中受到启发。
(3)紧紧围绕老师讲的中心内容去看参考书。参考不能“参”得太远,如果脱离当时所学的中心内容,参考就会变成“干扰”了。
(4)参考书中有精彩的论述、精彩的题目,可以缩写注在课本上的有关地方,也可摘录放入笔记本的相应部分。
(5)看参考书的时间也可以放在做完作业之后,时间长就多看,否则就少看。
第五讲 独立作业练习巩固
学生做作业,习以为常,好象没有研究的必要。其实并非如此,还有不少同学“不会”做作业。有的是属于认识问题,例如有的同学不知道做作业有什么用,只是因为是老师布置的,不得不做。抱着交差和应付的态度;有的属于方法问题,例如有的学生课后不看书整理,不理解消化就忙着做作业;有的学生课内课外作业做得很多,但收获不大,成绩提高不快;有的属于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问题,简单题会做,复杂一点就没门了。因此对于作业问题,还必须认真讨论一番。
1.做作业的意义
做作业的意义至少有四条:
首先,它可以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如果做作业很顺利,从一定程度上说明预习、听讲和课后复习的效果是好的。反之,则说明对知识并没有真正掌握。因此,通过做作业可以发现问题,以便及时补救。
其次,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做作业时的思考,可以把混淆的概念搞清楚;把事物之间的联系找出来;把公式的变换搞熟练,总之,有利于把书本上的知识转换成为自己的知识。
第三,可以培养思维能力。作业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必然会促使自己积极思考。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不仅使自己学会运用新学到的知识,而且也培养了思维能力。
第四,做作业可以为总复习积累资料。因此,做完作业后,不应当把它一扔了事,而应当进行定期的分类整理。复习时,翻阅一下这些记录,看自己平时“劳动汗水”的作业,既方便省事又印象深刻。
2.做作业的基本过程
(1)审清题意。题意是做作业十分重要的一步。拿到一个题目,首先判断它属于哪一类,难易程度如何。要逐字逐句把题目默读一遍或几遍,对题目中每一个概念,每一层语法关系,每一个关键的字、词,乃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搞清楚。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求语文功底较好之外,还要对本学科的专用术语、字母代号的意义以及公式、法则、定理、定律等十分熟练。同时让自己的思路顺着题目的路线思考。通过思考,准确透彻地理解题目的意思,分清已知条件有哪些,题目要求的结论是什么?
(2)寻找思路。审清题意之后,就要利用题目给出的条件和要求的结论去寻找解题的思路。一般有三种方法:一种是执因求果,即从已知条件出发,眼睛盯着要求的结论,寻找道路前进,最后到达结论。第二种是执果索因,即结论成立必须具备什么条件(第一层条件),这些条件在已知条件中有没有,如果没有,那么使这层条件存在的条件(第二层条件)是什么?这样一层一层地追下去,直到追到已知条件当中全部有了为止。这样,已知条件和要求结论之间的道路就打通了。第三种办法是前两种办法的结合,即从两头相向出发寻找,直到两下相遇搭上头为止。在寻找解题思路的过程中,有时要过几道关卡,方能打通思路,关卡一多,容易挡住人的视线;有时条件多,头绪多,显得乱,让你如坠入五里雾中,寻不到路径。怎么办?可以采取分和联的办法解决:分就是分解,即把一道题尽量分割解剖成几个部分,使之成为一道道小题目,然后再研究,各个击破,部分的解题办法,合起来就是一个整体的解题思路。有时一道大题不好全分只能分少部分出去,这时要先把分出来的小题目解决了,再解决核心部分。联就是联想联想这个题目的有关部分在课本中的什么地方,与其有关的内容是什么?过去是否解过与其相同或相近的题目,那时候是怎样解的?如果能联想起有关的旧知识,那么与此题相应的规律、原理、原则、公式就会浮现在脑海中,通过推理可以从已知条件推出许多题目中没有直接给的新条件新根据,从而左右逢援为解题打开通道。分,是化繁为简,化大为小,一个一个解决问题。联,是把不熟悉的题目化为熟悉的题目,做到轻车熟路、得心应手地解题。
有时因为题目较复杂,为了思考方便,也可以把审题的过程画成简图,这实际上是一个运用学过的知识,把题目加工改造的过程。经过这番加工,直观明了,一道解题捷径出现在眼前了。
(3)正确答题。答题是把解题思路表达出来的过程。做题要做到保质保量,要求一遍对和速度快。一遍对指思维、表达和运算的准确性。不少学生通过审题找到了解题的正确途径,可是真的一动手,得出来的结果却常常不对。原因之一就是平素练习不够,眼高手低,要做到一次对,特别应注意的是解题步骤不能跳跃,应按步就班一步一步演算,书写规范化。速度快,这是讲做题的效果问题,即在准确的前提条件下快速把解题过程书写出来。要想解题快,一要钻得深,思潮如泉涌,思路有捷径。二要格式明,什么样题,怎么样解,心中十分清楚,解题步骤该要的要,不该要的不要,书写干净利索。三要刻苦练,熟能生巧,巧能快也。
(4)仔细检查。这是保证作业质量不可缺少的一步。这一步的任务就是学生自己想办法判断作业对不对,这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检查的办法很多,下面介绍几种。(1)逐步检查法。就是从审题开始,一步一步检查。这种办法一般可以检查出计算、表达上的错误。但往往不能发现思路上的错误。(2)重做法。即重做一遍,看结果是否一样。(3)代入法。将计算结果代入公式或式子看看是否合理。例如解方程后,将“解”代入原方程进行验算,就属于这种方法。
3.做后的总结与提高
作业做完之后,应认真回过头去总结一下自己的解题过程,很好地“玩味”一番,具体地说,应作以下几件事。
(1)一题多解和一题多想。每做完一道题以后,要认真想一想:解这道题的方法和思路是什么?有没有别的思路和方法?这道题能不能变一变。从另一个角度提出,如果做这道题时能积极开动脑筋,把题目钻研透彻,做到对一道题采用两种或多种解法,一道题引伸出几道类似的题(一题多想),无疑会使你思路开阔,大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比较归类,以少胜多。习题千变万化,数量繁多,有“题海”之称。怎么办呢?要善于将它们比较归类,也就是说,做完作业后,应当想一想这道题在知识上属于哪一类?在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又属于哪一种?要对做过的题目进行横向比较,找一找它们共同的地方。题目做的越多,这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比较就越重要。总之,一个学生,如果在做作业时,善于把这几种解法进行比较,找出“思路正确、方法对头、步骤简明”的最佳方案,并进一步通过比较把习题进行归纳,归入知识的体系中去。这样做一道题可以抵上做十道题、百道题。以后见到同类题,就可以很快地做出来,就是遇到综合题也可以通过分析而演变为熟悉的基础题,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是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的最好办法。另外,比较归纳分类的工作,要靠自己“亲自实践”花一番思考的功夫来完成。人家总结出来的类型题可以参考。但不要去死背人家的结论,更不要在做题时死套。
(3)错题要订正。订正一道错题,比多做一道新题更有价值。因为从错处暴露了自己知识和能力上的弱点。是审题问题、计算问题、概念问题还是推理问题?经过更正后,可以补上自己的欠缺。更正错误时,最好用彩色笔把错误的地方勾划出来,在旁侧注明正确答案。到复习时,看看经过自己更正的作业,就可以避免再犯同类错误。不少学生,作业或卷子发下来后,只看一下分数就扔了,并不认真地去更正错误,这样就无法在复习时“提醒”自己,从而失去了错题对自己的警戒作用。
4.如何做课外习题
课外习题指课本以外和老师布置之外的习题。做课外习题应量力而行。当你把当天老师布置的或课本上题目之后,并且在完成第二天的预习任务之后再做。时间长就多做,时间短就少做,没时间就不做。有的同学热衷于做课外习题而影响了课本的正常学习。正确的做法是:紧紧围绕当时的学习中心内容,选择一本深浅适度的习题集,利用学习剩余时间,适当地做一些题目,以增加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开阔眼界,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在做课外习题时,方法上与做课内作业也不同。可以只看不写,对那些一看就会,或与课本上重复没有新意的题目应一看而过,对于那些自己从未见过,但利用课本上知识又能解,且构思巧妙,别有新意,自成题型的题目就要认真地去做,把题目类型、解题思路与过程详细地写出来。不但写,而且还要认真总结,把它吸到自己知识宝库中去。就是这种好题、妙题,同一类型一般只做一个就行了,不要重复多做浪费时间。对于那些与当时学习内容无关或关系不大,或者偏深,必须用课本以外的新知识去解的;或者偏浅,做起来没有意思的;或者思路十分狭窄的偏题、怪题,坚决不做。
另外,书面作业是要交给老师看的,同时自己也要保存备查。因此应书写工整,条理清楚,简明易懂,清洁卫生。这样做有以下几点好处:复习时,看起来方便;可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差错,也有利于检查时查找;老师批阅起来方便。要想做到作业书写工整,条理清楚,应在方法找准后落笔,或在演算纸上先做一遍再写到作业本上去。书写时应按各科作业的规范要求去做,培养自己科学、严谨的作风。
第六讲 系统复习总结提高
在开始进行下单元或下一章节内容学习之前,教师要回过头来,认真总结本阶段教学情况。学生也要回过头来,看看近期内自己走过的学习之路,总结本阶段学习情况。这一学习活动就是总结。复习总结是对前面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再加工,并根据学习情况对学习进行适当调整,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它是学习四环节之后的一个重要步骤。
1.复习总结的重要作用
(1)融汇贯通,编制知识之网。有人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强有力的知识体系”,这里所说的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是指系统化的知识,而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正是复习的中心任务。一个学生通过平时分科、分章、分节的学习,可以基本上完成对各科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理解任务,但这时学生头脑中的知识比较孤立、片面,显得凌乱,通过复习总结,把各部分知识有机地“串”起来,力求融会贯通,透彻理解,直到掌握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完成知识体系化的任务为止。系统化的知识具有少而精的特点,具体说,知识的信息量减少了,重点突出了,认识深刻了,关系清楚了,十分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复习表面看是重复,实际上是知识的深化,其效果与初次学习不大一样。
(2)查漏补缺,保证知识的完整性。
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漏洞和欠缺,有的属于理解问题,有的属于记忆问题。通过复习,一旦发现,就可及时补上。凡是复习抓得紧的学生,学习中的漏洞和欠缺都能及时得到补救。因此,他们的知识就比较完整。知识的完整与否是十分重要的。很多同学学不好,考不好,其实他们头脑中也学了很多知识,只是这些知识的整体性差了些,还存在不少错漏之处罢了。例如一个学生外语考了100分,另一个考了50分,真的前一个学生的外语知识就比后一个学生多一倍?并不是这样。因为正确解答一个英语题目要准确无误地用到好几个知识,其它都会,只有其中一两处不会,那么这个题目就难得全分。同样在解数理化题时也是这样,一道题有五个弯子,你能过去四个,就差一道弯过不去,这个题目就做不到底,就难得全分。久而久之,不仅学不好知识,还严重影响你的智力发展。有人形象地把整体知识比喻成一张网,学习特别好的同学知识整体性好,捉起鱼来一条跑不掉,考试经常得100分。有的同学知识整体性差,网上大洞小洞很多,鱼儿从洞中跑掉了,哪里还能考到什么好分数。但是只要这些同学抓紧复习这一环节,树立信心,是完全可以学好的。
(3)强化记忆。
就是说要把学习的成果牢固地贮存在大脑里,以便随时“取用”。有些学生总抱怨自己记性太坏,学过的知识到用的时候往往想不起来。早在1885年,德国的心理学家艾滨浩斯通过实验,发现刚刚记住的材料,一小时后只能保持44%,一天后能记住33% ,经过两天留下的只有28% ,六天以后为25% ,学习以后,所有的人都会发生先快后慢的遗忘过程。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人通过学习掌握知识在大脑中形成了一定的神经联系。遗忘过程就是头脑中已建立起来的神经联系消褪了,要想使这些联系不消褪,不仅靠对学习材料理解的深刻,而且要通过反复的、有效的刺激(复习和练习)来强化这种神经联系。实际上记性好的同学,不仅学习时重视理解,而且重视复习,他们是“每天有复习,每周有小结,每章有总结”,经常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上进行复习,从而形成了惊人的记忆力。
通过复习总结,就可以在头脑中编织起一张完整、系统而牢固的知识之网,有了这张网,不仅可以熟练掌握以前的知识体系,还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孔子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2. 复习总结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1)适当安排复习内容。
一种是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内容进行。例如复习总结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就要抓住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它的解有几种情况,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路是什么,有哪几种解法,有哪几种类型题等问题进行。与此无关的内容暂不复习。这样就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问题在头脑中处于明显突出的地位,印象深刻。有的学生复习没有明确的中心,效果很差,看一遍只能起到一个熟悉的作用。知识仍然是零散的、没有围绕知识点形成知识团块。另一种是按预定的章节进行复习总结。把本章的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定律、要点等精华提取出来,再贯通思考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用“联系”再把这些精华要点“串”起来,有机地“挂”‘在自己的知识“网”上。另外,复习总结的内容不要超越教学大纲,更不要离开教材的范围和体系。否则会出冤枉劲,甚至造成错误。
(2)要认真做好复习笔记。
在复习中同学们经过艰苦的思考获得了完整而系统的知识,应当珍惜这个学习成果。及时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有了复习笔记,就可以使下次的复习建立在这次复习的基础上,不必再从头开始了。有了复习笔记,时常看看可以起到提纲携领、强化记忆的作用。调查中我们发现会学习的学生,一般都很重视做复习笔记。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终于把厚厚的一本书变成了“薄薄”的几页纸。而这几页纸上记录的正是“编织”成的“知识之网”。复习笔记千万不要变成课本的再版,上课笔记的再造,要尽量简明,一目了然。此外,笔记要具有自己的特长。凡自己认为掌握得好的可以从略,认为掌握不好的则要详细些,可以说笔记是自己劳动的结晶,知识的精华,一定要妥善保管好,备考时用起来,可以使自己迅速回到曾经到过的最高水平;使自己迅速地抓住知识的全局,优秀生在考前往往只翻一下复习笔记就行了,考前很轻松,这种轻松是平时紧张劳动换取的。
(3)要抓紧平时的学习。
要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归纳和抽象概括,从而完成知识系统化的工作。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细胞,如平时不抓紧学习,那么复习就变为“补课”了,一天复习下来,只不过弄清一些局部问题,根本无法掌握系统化的知识,这样做,时间也不允许,可见抓紧平时的学习(上课、预习、作业等)是搞好复习的基础,复习是平时学习的深入和继续。
(4)要在尝试回忆中进行。
复习中,遇到问题不要急于看书或问人,要先自己想。这对于集中注意力,强化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很有好处。如果分成几次复习一个完整的知识,那么每次复习时,先把上次内容再回忆一下。这样做不仅保持了知识的连贯性,而且对记忆有很好的效果。
(5)要适当看点题、做点题。
先把过去做的有关习题温习一下,具体方法先回忆解题思路,在这个基础上再适当做点题,目的是检查复习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选题要围绕复习的中心来选,通过做综合题来推动知识的完整化和系统化,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复习总结过后,还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学习进行调整。中学这个“黄金时代”,对每个学生来讲都是极宝贵的。每个学生都应当使自己的学习沿着勤奋、科学、高效的道路前进。这样才能为今后的事业打下雄厚的基础。要想做到这一点,要善于及时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包括学习目的、态度、方法、计划等)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怎样才能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呢?主要可以通过复习总结、考后分析、自我检测等活动来发现问题,一旦发现了自己的偏差和问题,就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改进学习的目的。例如某位同学在复习总结时,发现许多英语单词忘记了,语法关系也混淆不清,就知道自己前阶段英语未学好,再分析是什么原因,如果是时间用少了,下阶段就要多用些时间,如果是方法问题,下阶段就要改进方法,如果是受到了什么干扰,下阶段就要尽量排除这种干扰,如果实在排除不了,还要尽量设法使干扰造成的影响越小越好。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凡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都很重视学习时间的调整分配。当然,调整也包括对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计划、学习方法的调整。通过调整,学习目的明确了,态度端正了,计划合理了,方法科学了,时间的分配和精力的使用恰当了,学习就会不断取得进步,学习成绩也就上去了。
第七讲 几点建议和意见
介绍“四环一步”学习法的目的,是希望同学们逐步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以保证学习质量不断提高。如果不照着去做,再好的方法也没有用。
照着做,学习先进的学习方法,这本身又存在着如何学的问题。如果学习不当,轻则会影响学习效果,重则会造成不如不学的后果。因此对于如何学习,提几点建议供同学们参考。
1. 把介绍“四环一步”学习法的文章通读一遍。让自己知道,学习是有方法的,方法是有优劣的,优的方法使人“开智”。优的方法主要有哪些方面内容,学习过程中究竟有哪几个步骤,每个步骤应该怎么做,知道了就留心,留心了就会有收获。
2. 回顾学法,找出问题。回顾总结自己原有的学法,先看系统性和完整性如何,自己哪些方面和步骤已经做到了,哪些方面和步骤还没有做到。再看科学性和适用性如何,每一环节、每一步骤的做法是否科学,自己做的与书上讲的有哪些不同,书上讲的做法适不适合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如此分析对比,一定能找找到自己原有学法上的不足和不妥之处。发现新方法中科学和可取的地方,认识到学习新方法对自己的意义,就会积极主动地改进和完善旧方法,学习和运用新方法。
3. 逐步学习,全面展开。通过回顾总结,分析对比,如果你发现自己原有学法中有许多有待改进和需要完善的地方,切不可急于求成,一下子都改,一齐都补齐。那样做会因为要改要补的东西太多,时间和精力都不够,叫你无法应付而影响正常的学习。怎么办呢?可以正常地学习仍用老办法。在新方法中,先学一点,这一点可以是对自己最有用的,也可以是最容易学的。等这一点学到手了,再改学另一点。这样一点一点地学,积小改成大改,慢慢地就会把该学的都学到手,把老方法改成新方法。例如你在以前学习过程中只重视上课和作业这两个环节,现在不要一下子把另三个一齐补上,而是先补课后整理复习消化这一环节。如果科科这一环节都补,时间和精力都不够,可以选择其中一两门先补。假如你选择数学这一门,进行课后整理,理解消化之后再做作业,果然比以前又顺利又节省时间,那么你尝到了补上这一步的甜头,就会很主动地把这一步纳入你原来的学法中去,成为你学习方法体系的一部分。这一科成功了,逐步再把这一步补到其它学科中去。这一步骤都步上了,再如此这般把另两步也补上去。五个步骤齐全了,再逐步改进每个步骤上面的具体做法,尽量使之科学化和规范化。这种突破一点取得成功,成功一点吸收一点,逐步改进吸收,直到全面掌握全面展开的途径,是改进旧方法、学习新方法的成功之路。
4. 持之以恒,养成习惯。习惯是由重复和多次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改变旧的习惯,学习新的方法,特别是在刚开始的时候,经常会受到旧的习惯势力干扰和阻挠。例如以前课前不预习,做完作业后看电视或睡觉休息。现在使用新的方法,做完作业后要预习第二天的新课,电视瘾上来了要压下去,眼皮打架,打盹虫需要赶跑。这些改变旧习惯、抗拒旧势力的做法会使人感到不舒服。因此,学习新方法,还要有坚强的毅力与之相配合,不怕暂时的不舒服。长期坚持持之以恒,直到形成新的习惯。当新的习惯形成之后,就会成为一种需要,不需要别人提醒,不需要意志加入。就会自然地按照新的方法去做。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地应用,好象处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方法变成习惯和“本能”的过程,在反复实践、熟练运用的过程中变得运用自如、得心应手,能力就自然形成了。
“四环一步”学习法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种种心态。现列举几种并谈点看法。
“这种学法太费时间,没法学。”这是学习吃力、时间不够用的同学提出的问题。他们认为环节多,如果真的这么做,可能一天连一门课也学不完。这是把学习过程的各环节孤立了起来,没有看到前面的环节是后面环节的基础,后面环节是前面环节的发展。
可以说整个学习过程是一个“加速运动”,越学越快。正如有的学生说:“虽然我预习花了时间,但上课不再象以前那样,因听不懂而白白浪费时间了。”可以说预习所投入的时间,早已从后面的环节中得到了补偿。
“改进学习方法是别人的事,与我无关。”这是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容易有的想法。在他们看来,成绩好的学生方法也好。这种把学习方法看成是影响成绩的唯一原因,是片面的。因为成绩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知识能力的水平,并不能反映出学生是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得这些知识和能力的。有些学生往往用勤奋掩盖了学习方法上的不科学。而成绩好又暂时起了迷惑作用,使他们不去注意方法上的问题。实质上他们是用长时间、低效率换来的好成绩,这就是经常说的“高分低能”现象。只要学习难度加大,由于学习时间不能无限制地延长,这些学生的成绩就会下降,甚至一落千丈。因为他们不科学的学习方法所带来的低效率已经无法承担学习的重担了。当然成绩好的同学可能已经按照这“四环一步”的学习方法学习了,但是在每一环节上,每一步骤上是不是都很恰到好处呢?恐怕未必。因为学习方法的完善是无止境的,学习成绩再好,在方法上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改进了就会使你的学习成绩更好。
“我只用了两环节(听课和作业),学得还可以嘛!”这也代表了一部分同学的声音。这可能是事实。但是这部分同学可以回想一下,你不预习就听课,听课时一定会遇到旧知识联系不起来的时候,课上卡了壳,课下必须补,这个补实质上还是属预习那个环节的工作。只是你把预习放到课后面去了。颠倒了一下次序影响可大了,不预习课就听不好,思考不起来,不仅浪费了时间,还使你这节课烦燥不安。课上听得少,想得少,课后补的就多,多到一定时候就叫你无法补。同样道理做作业之前不整理复习,理解消化,作业做不下去,反过来再去看书查笔记,再去理解,这样把理解消化这一环节和作业这一环节的次序颠倒了,致使做作业用了数倍的时间。不进行阶段复习总结,知识就形不成系统,到了最后考试时,想复习总结也来不及了,概念混淆,关系打架,许多东西似曾相识但又没有把握。时间一长,就忘没影了。这部分同学如果把“四环一步”的次序摆顺了,学习成绩一定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我曾经学过这种方法,结果成绩反而下降了。”这种说法可能也符合事实。在改变学习方法的过程中,由于对新方法的不适应、不熟练,有时会出现成绩暂时性的下降。但是这种短时间的下降,却可以换取学习上长时间的上升,是值得的。这里涉及到学习惯性理论的问题。学习运动和物体运动一样,存在着惯性。物体运动中失去了动力,仍然能按原来的方向前进一段距离,但速度逐渐减慢。如果在物体原来速度很慢的情况下加速,必须达一定时间后,速度才能快起来,在刚加速的极短时间内,速度仍然很慢。学习也是这样,当成绩很好的情况下,你就是缺了几节课,成绩也不会明显地跌下来,但是骨子里正在下跌。只是没有体现出来罢了。当成绩较差的时候,你就是刻苦用功了一阵子,成绩也不会明显上升,也只是没有体现出来罢了。实质上,这也就是学习效果迟效性问题。用这个理论来解释因改变学习方法而成绩出现暂时性下跌,是十分有说服力的。一个人按照老的学习方法来学习,他的成绩就按照老的速度前进。当他改变学习方法的时候,旧的学法对他失去了作用,因此,速度逐渐降下来,新的学法还未掌握,或虽然掌握,但新的前进速度还未形成,处在新老交接的当口,成绩下跌一点是正常现象。只要持之以恒采用新的方法,形成新的速度之后,那就是老方法、老速度望尘莫及的了。在学习方法上破旧立新,可让人终身受益。
还有一点应该说明,有的同学认为学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就可以偷懒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一个好的学习方法不是灵丹妙药,吃下去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可以一劳永逸了。相反,科学的方法需要勤奋才能学到手。方法对头可以使勤奋“勤”到点子上,少走弯路。方法不对就会“勤”不出成绩,或出多“勤”而少出成绩。我们讲方法,是在勤奋的前提下而言的,如果不勤奋,科学的方法就失去了意义,即使照着这几个环节去做,也会在学习过程中“偷工减料”,使科学的方法优越性体现不出来。
成功英语—让你英语成功
成功英语学习软件——适合中国学生学外语的高效学习工具
对中国学生来说,英语学习从来都不是轻松的,一方面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各类英语培训班纷纷抢占地盘,另一方面千千万万学生及家长却对英语学习愈加困惑与无奈。为什么中国学生花了大量时间学英语,到头来却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温开水?为什么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英语都成了我们学习的拦路虎?现在,我们有了一个打败这个拦路虎的新工具——《成功英语》。
《成功英语》是华乐思公司依据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最新研究成果而设计和研发的大型集成多媒体英语学习软件。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创性地通过"三维立体学习引擎"对英语学习内容、特定学习过程和关键学习活动三方面提供展示、组织、支持、管理和评测,用以提高学习的质量、效率和吸引力,进而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应用能力。
《成功英语》首先是一种教学理念——成功英语的诞生融合了中外许多著名的外语学习理论,并且将众多外语学习研究成果成功移植到信息化的学习平台中,使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极大地提高学英语的成功几率。
《成功英语》是一种学习技术——它通过计算机技术来提高英语学习的质量、效率和吸引力,计算机在听、读、语音技术和智能分析的能力上远远超过了人脑,可以大大提升学英语的效率。
《成功英语》是一套适合中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佳学习产品、学习工具。《成功英语》汇集了丰富的听说读写资源、大量各种门类试题和多种训练方式。包含同步课文、听力、语法、阅读、写作专项训练,以及知识拓展等内容。学生可以听课文、做练习、进行阅读和写作训练。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学习工具进行划重点、做笔记、搜索、查字典、内容收藏和查看学习档案,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管理。
通过成功英语的实践,我们告诉所有的学生和家长:使用这个工具可以让你短期内突破单词、突破课本,达到英语学习的成功。
第一大特点:突破单词——40-60天突破全部单词
成功英语单词突破技术用全球领先的信息化记忆引擎做先导,用电脑代替人脑对记忆进行智能管理,最大限度地缩短学习时间,有效促进长时记忆的形成,从而达到脑力所不能及的超常记忆效果。轻松实现40-60天牢记2000英语单词的梦想。
成功英语单词突破技术的核心是:
短期:词汇识记可以短期完成,每天学习半小时,40-60天快速掌握全部单词,从而获得极大的学习成就感,建立必胜的信念。
大量:只有足够量的大脑输入,才会有足够量的记忆成功。语言学习中,大量的听、说输入至关重要。
集中:集中看、听、说、读、写多种方式进行强化训练,可以达到词汇量的激增。
反复:遵循记忆曲线规律,在遗忘点上软件自动提醒你复习,经过不断重现、复习,从而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达到永久记忆。
成功英语单词突破的流程是:诊断测试--学习--练习--复习四个阶段依次进行。
诊断:在短时间内精确排查出还没有掌握的单词,为下一步有针对性的单词学习记忆做准备。
学习:分为3个步骤。
首先是判断。显示单词,听到单词发音后,选择"认识"、"不认识"或"不清楚"。选定以后,将显示单词的译文、例句及其图片,点击"是"或"否"再次确认是否真的认识这个单词。
其次是写。用键盘输入单词后提交,主要练习单词拼写。
然后是说。当语音识别工具开启时,请通过话筒大声读出单词,练习发音和开口说英语。当软件识别出你读的单词时,请点击提交按钮。
学习时有单词、音标、译文、例句、图片、声音等资源,再结合主动判断、说和写,多种方式刺激感官,多层面理解单词,加强记忆。
系统根据你对单词的掌握情况自动调整其出现的频率,没有掌握的单词将频繁出现,直到学会为止。
练习:每学完一组单词,都要进行练习,有多种练习模式供选择。有中文选英文、英文选中文、单词听写/说。还有“游戏练习模式”将游戏与单词学习结合,寓"学"于乐。
复习: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在遗忘点自动提醒复习单词,及时复习以前学过的单词,反复记忆,最终达到长时记忆。
第二大特点:突破课文——听说练天天新变化
任何形式的考试都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因此,学好课文内容是根本。《成功英语》软件也是如此,软件通过技术手段突破课文的听、说和练,让学生每天都有进步。其特点如下。
(1)配套各地版本教材
《成功英语》覆盖了人教新目标版、北师大课改版、外研社新标准版、鲁教课标版、EEC课标版、北京课改版、上海教育版、河北课标版、译林牛津版、牛津上海版、牛津广州版等教材,同时满足了全国各地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
(2)保证课文同步学习
软件能够帮助学生梳理课文重点词汇和语言点、剖析语法要点、了解相关背景及英汉对照,并配有针对性的习题训练和检测评估。从而保证了同步学习的高效性、针对性、系统性。课文朗读提供了学习标准英语发音的平台,使学生们能够以流利、地道、标准的发音朗读课文。
听课文:系统可以从头到尾自动朗读全文,并有波形显示;还可以点击播放文中任意一句话,增加听课文的针对性。
读课文:可以“依次跟读全文”,用“跟读对比”进行原声和录音的对比,系统会对录音进行语音识别,并给该跟读录音打分。你可以随时查看当前文章的“跟读结果报告”。
背课文:需要背诵的句子,您可以使用话筒进行语音识别录入并自动提交、也可以选择键盘录入并点击“提交”按钮,也可以查看答案和跳过。
练习:选择填空题、排序题、听写题和听说题四种题型进行课文练习,系统及时反馈正误。其中,听说题还支持语音输入,并自动识别判断。
(3)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对于每一篇课文,学生均可以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习题训练、诊断测试。这种“学练结合”方式支持课文学习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日常学习的效率、质量,使英语学习事半功倍。
成功英语:英语学习可以通过技术实现突破
《成功英语》作为一套大型集成多媒体英语学习软件,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创性地将学科学习内容、关键学习活动及特定学习过程有效地融为一体,各个学习模块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把英语知识与能力联结成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网络。
“课文学习”为学生突破课文提供了条件,针对一篇课文,学生可以预习、复习,还可以练习和评测学习效果。
“练习中心”用以熟练和巩固知识,提高做题能力和做题速度。
“单词突破”帮助学生高效突破单词难关。
“听力训练”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听力水平,一方面切实提高听力水平,另一方面也为听力考试提供帮助。
“语法知识”12个专题纵深讲解,集中学习掌握英语语法全貌。
“阅读训练”集中大量文字、声音、视频阅读材料,可以分级阅读,提高阅读能力,也可以扩大阅读范围、提高阅读速度。
“写作训练”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并提供大量名家名篇和工具书,建立从模仿写作到自主写作的良性循环过程。
“知识拓展”拓宽阅读视野、培养阅读兴趣。
语音识别技术:让你开口说英语
“让电脑能听懂人的语言”,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机对话”,是无数电脑专家的努力方向和无数用户的期待。现在成功英语实现了这一学英语的梦想。在语音识别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只需要用语音向电脑发出英文读音就能够判别正误。
单词、课文均可以跟读。语音识别使学生"手、耳、嘴并用"学英语,这不仅增强了学习兴趣,而且迅速地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语音识别技术使英语学习有了实质性的依靠。最令人振奋的是,语音识别技术不仅能对用户说出的单词发音进行识别,保证每一个单词都能读对,而且能够对整句话进行评分,能指出课文中哪一句发音不准,得分较低,需要重点注意。这样,学习者在练习口语的过程中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反复操练,避免了说英语中"鱼目混珠"和"假流利"现象,帮您扎实地打好英语口语功底,为说一口地道纯正的英语创造环境。
听力训练:迅速扎实提高听力
“听力训练”通过“勤动耳”来提高听力水平。听力训练包括语音基础、听力指导、听力突破和听力测试四部分内容。
(1)语音基础:具体内容有字母、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单词重音、失去爆破、句子重音和语调、连读、音节拼读、国际音标共8个部分。使学生的发音清晰、准确,打下牢固的发音基础。
(2)听力指导:包括听力技巧和听力解题技巧、难点突破和备考资料三部分。
(3)听力突破: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总共有920篇听力材料,而且每一篇听力材料都包含有原文、声音和原文翻译。你可以选择两种方式来练习听力。一种方法是按照年级选择你想听的内容,实现“分级听英语”,这是最适合你的学习水平的听力训练方式;第二种方法是按照“话题”练习听力,这样把这些听力材料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的“话题”进行组织,各种难度的材料都有,便于纵深提高。话题包括健康、购物、计划与愿望、季节、交际用语、节假日活动、交通、人际关系、日常生活、文学与艺术等20多个话题。
在听力突破,可以听原文,并配有听力和朗读的对照波形图,纠正发音;还有原文文字、翻译和练习,练习题有填空题、排序题和听写题等。本软件将文章录音按句子进行了分割,因此不但能从头到尾连续播放,还能点击哪个句子,就播放哪个句子,绝对不同于一篇文章对应于整个MP3文件这样的粗放学习模式!每个句子对应的声音波形可视,可以很方便地复读整个句子。句子的中、英文是否显示,何时显示,都可以由你来决定。还可进行逐词听写、跟读对比、完形填空等等。
(4)听力测试:听力测试模块是专门为提高学生的听力应试能力而设置的。测试形式类似于“中高考”试题,目的是让不同年级的学生通过测试,检测自己的听力水平。有听句子、听对话和听短文三种题型,软件包含大量的考试真题,点击“题目信息”可以了解该题的信息,包括难度系数、做题时间等。让学生对日常英语考试和中高考听力考试,做到心中有数,轻松应对。
练习中心:做题好玩又有效
练习中心按照课文、知识点组织习题训练,用于课后练习、学习效果检测。通过练习巩固知识、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提高推理能力和做题速度,有效提高学习成绩。练习中心有以下特点:系统性、个性化、针对性、趣味性、多样性、有效性。
系统性:每一篇课文都有精选题库与之相对应,学练结合,牢固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个性化:自行选择题目难度、题型、训练内容,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练习更具个性化。
针对性:你可以选择“做错过一次的题”、“做错过两次的题”、“做错过三次的题”,目标明确,定向爆破。
多样性:练习中心可以组织多元试题训练——软件拥有大量的试题和多种训练模式供学生选择。
练习模式是指学生进行普通的习题逐题练习,有助于巩固知识、强化记忆。
趣味模式是将习题训练与游戏结合起来,通过做题挣得积分,在农场上养殖各种动物和建立各种加工作坊,使习题训练更加有吸引力。
测试模式是指组卷测试,通过做题得分,检查是否掌握所学知识。同步练习与定期检测相结合,满足不同阶段学习的需求。
双人模式是指小主人和挑战者同时在一台电脑上做题,两人抢答,比赛做题速度和积分。“双人抢答”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心,同时提高学习过程的挑战性和趣味性。
趣味性:除了专门设置的“趣味训练模式”,练习中心为了避免学生练习过程的枯燥,软件设计了多个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的功能。如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积分,这些积分可以到“休闲中心”兑换相应的文化娱乐产品,包括学生喜闻乐见的相声、小品、故事、音乐、笑话等等。让学生的做题过程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充分体现“寓乐于练”。
有效性:在训练过程中通过“智能化解题引导”,逐步提示解题分析、提示、答案、详解。如果做错了,会有错题原因分析;如果不会做,可以查看详解,充分体现了学练结合的思想,便于牢固掌握知识点,保证了训练的有效性。同时,在练习过程中的所有错题,系统都自动保留下来了,形成了“智能错题本”,学生可以专门针对“错题本”查漏补缺,有效提高成绩。
语法突破:夯实英语学习基础
《成功英语》“语法知识”分12个专题对中学英语语法及其应用进行进行系统、全面的归纳和讲解,用多媒体的方式予以表现,包含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以便学生集中学习掌握英语语法全貌。
这12个专题是名词、代词、冠词、介词、形容词与副词;动词的时态、动词的语态、动词不定式;句子的成分、句子的种类、句子的类型。这些内容都是教学与考试所要求的,尤其重点强调了考试常考的一些特殊用法。每个专题又分为“知识结构”、“重难点分析”、“例题讲解”、“单元练习”4个子模块。以介词为例:
“知识结构”以层次结构、图表方式表现了本单元知识主干、知识点之间的结构及其内在的关系,条理化线索清晰明了,有助于你系统、有序地学习和复习。
“重难点分析”是对介词的重点和难点集中讲解。
“例题讲解”举出介词在使用过程中的经典例题,并给出解析。
“单元练习”集锦典型试题,可以进行自测,并附答案解析。
知识拓展:超越课本,提高素养
英语的知识拓展内容丰富多彩,有很强的知识性、拓展性、趣味性和学科特色,有利于拓宽视野、培养兴趣。
文学欣赏:提供了英美文学、欧洲文学中的经典名著。
功能英语:用大量动画来变现真实情景,使学生在真实情景中练习英语对话。
学习参考:为学生提供了语法、字典、词典等工具书。
英语什锦:趣味故事、各国风情、综合阅读、名人沙龙、休闲广场。
具体内容包含数千万字的海量的阅读材料,包括近1000部英文原版世界名著和其他英文泛读材料,涵盖新闻、社评、影视、音乐、访谈、历史、幽默、笑话、经典散文、短篇小说、名人小传、名人书信、著名演说等,内容新颖,极具趣味性和时代感!
阅读训练:同步阅读、突破难关
阅读训练包括“阅读指导”、“同步阅读”“多媒体读物”三部分。
(1)阅读指导:有具体细节题、词语释义题、推理判断题和归纳概括题四类题的阅读指导,包括技巧提示、示例分析和巩固练习。
(2)同步阅读: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总共有近1000篇多媒体阅读材料,适合学生扩展精读。每一篇阅读材料都包含有阅读文本、多媒体朗读、知识讲解、英汉对照、背景资料、语法要点、相关练习。你可以选择两种方式来练习阅读。一种方法是按照年级选择你想读的内容,实现“分级阅读”,这是最适合你的学习水平的阅读训练方式;第二种方法是按照“话题”进行阅读,这样把这些阅读材料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的“话题”进行组织,各种难度的阅读材料都有,便于纵深提高,话题包括动植物、个人情况、健康、购物、计划与愿望、季节与天气、交际用语、节假日活动、科技、旅游与交通、人际关系、日常生活、社会、世界与环境、文学与艺术、文娱与体育、学校生活、饮食、自然等20多个话题。
(3)多媒体读物:选择数十段英语国家原汁原味的多媒体材料,包括音频和视频材料,能听、看、练习听力和阅读能力。许多材料都是鲜活的美国日常的生活场景,覆盖当代美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对您掌握地道美国口语、听懂美国电视节目均大有帮助。使您迅速了解美国当代文化背景,考试阅读轻取高分!
成功英语十大特点
融合创新,以新技术突破单词、听说读写练,快速上位
《成功英语》借鉴了国内外众多颇具实效的英语教学法的核心理念,结合信息技术,通过集成、吸收以及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英语学习工具。概括起来,《成功英语》软件在学习功能上具有十大特点。
1、单词记忆的科学性
各版本教材的全部单词应有尽有,与学生课堂学习完全同步。不但归纳了每个版本教材的所有单词,而且对常考的2000多个单词作为学习重点,可以"短期、大量、集中、高效"地突破单词。学生应该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完成单词学习任务,也可以根据课文教学进度同步学习本课的单词。
2、课文学习的方便性
软件能够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知识脉络、剖析语法要点、了解课文背景及英汉对照,并配有针对性的习题训练和检测评估。从而保证了同步学习的高效性、针对性、系统性。
系统可以从头到尾自动朗读全文,并有波形显示;还可以点击播放文中任意一句话,增加听课文的针对性。
学生利用"划重点"、"做笔记"、"搜索"、"收藏"等学习工具,记录学习过程与学习活动,查找学习问题与差距,提炼重点知识与好词好句。所有功能的设计符合课文学习、英语运用能力提升的规律。使用软件进行课文学习时,学生可自行选择背景音乐,"查字典"、"纠错建议"以及小游戏、多媒体技术都增加了英语学习的自信心、趣味性、交互性,软件的整体设计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语音识别的实用性
单词、课文均可以跟读。语音识别使学生"手、耳、嘴并用"学英语,这不仅增强了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张嘴说英语",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4、课文朗读的标准性
英语口语专家的标准朗读是一个特色,课文中的每个单词、每个短语、每句话,学生均可以反复听,比复读机更方便、更灵活。
5、语法学习的高效性
利用教育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成功英语》针对每一个语法知识专题,都提供了语法知识结构归纳整理、典型例题讲解、思路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和语法运用方法。还有大量的备考资料供学生参考。
6、试题练习的针对性
学生可根据知识点、试题题型、试题难度、个性化需求,选题进行逐题练习;还可以利用"智能组卷"功能自行组出一套试卷进行训练,做题结果和得分即时得到反馈。同时,"错题本"功能有利于学生清楚自己的不足并可进行错题的反复练习。
7、听力训练的可视化
对于每一个听力材料的学习与训练,电脑均能给出学生发音与标准发音的波形对比,"可视化"的声音波形有很强的吸引力,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软件具有"人机交互"的特点,用软件进行听力训练,效果是最佳的。
8、阅读训练的实效性
同步阅读,方便学生自行选择不同类别的阅读材料进行“分级阅读”或者“话题阅读”,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来进行针对性阅读训练。软件的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9、写作训练的工具化
学生可直接在软件界面上写作文、积累素材;软件提供的同义词词典、多媒体字典、短语动词词典、词语辨异词典等学习工具,可以随时查阅,在写作中引用,使写作高效、方便、快捷。
10、学习管理的智能化
学习档案:统计学生使用软件学习的情况,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绩。
开机消息:电脑开机后,提示家长留言、错题情况、需要记忆的单词等信息。
错题本:对于学生做过的错题,软件自动加入到"错题本"中,可以定期查看并做针对性训练。
倒计时:软件根据每道试题的难易程度设置答题时间,可提高做题的效率和质量。
收藏夹:学生可以方便记录精彩好题和典型错题,学生更方便。
全面解决英语学习问题 快速有效提高考试成绩
新技术帮助学生开口说英语
哑巴英语是中国学生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很多学生不愿意开口说,羞于开口说。《成功英语》软件在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取得了良好效果。
首先,软件里的单词邀请外教专家进行朗读,语音清晰。学生在背单词的过程中,必须开口大声读出来,通过的标准就是尽量与标准发音一致,让学生在读单词的过程中提高每一个单词的发音能力。这是目前其他学单词的软件都不具备的。
其次,软件里的课文邀请口语专家进行朗读。语音标准、优美,学生可以进行跟读,而且软件会对学生所读的每一句进行评分。在跟读的过程中提高发音能力。
这都是因为《成功英语》软件利用了国际领先的语音识别技术,学生可以利用语音对电脑“发号施令”,做到“手、耳、嘴并用”学英语。这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口语水平。
此外,学生的口语训练实现了可视化的操作。学生的发音可以与口语专家的发音进行波形对比。学生通过观察波形,看到自己的发音与专家发音的差距,从而更好的纠正自己的发音错误。
如何有针对性提高学生考试成绩?
通过软件工具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也是我们的目标。
首先,《成功英语》软件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帮助学生同步学习学校内课程,学练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成绩。这主要是通过《成功英语》特色明显的习题训练系统来实现的。其题库内容丰富、题型多样,完全与学校平时考试和中高考题型一致,满足学生多层次的学习需求。
学生还可根据知识点、试题题型、试题难度、个性化需求,利用“智能组卷”功能自行组出一套试卷进行训练,做题结果和得分即时得到反馈。
“错题本”功能有利于学生清楚自己的不足并可进行错题的反复练习。
对于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软件进行了重点的设计,学生可以有目的地突破重点、难点、考点。
在语法训练模块中,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学生可以利用软件,系统学习各种语法,尤其是中考中常考的特殊用法。同时,软件针对每个语法知识点进行例题详解,解题思路分析,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和语法的使用方法。
在词汇训练模块中,软件涵盖了各版本教材的全部单词。特别提炼出各地中考常考的2000多个单词作为学习的重点。
这些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配合软件各种提高学习效率的功能,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家长怎样帮助孩子学习英语
目前,家长在孩子的英语学习辅导方面面临以下问题:
第一,家长自身学习经验不符合目前英语学习要求,英语教学是近年来变化较大的学科之一。很多家长原来学英语时,都是把英语当作“知识”学,注重语法等语言规则的学习。目前英语学习是把英语当作“语言”来学习,注重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家长的自我经验,不仅不能对孩子英语学习起到很好作用,反而会误导孩子。
第二,无力对孩子进行具体辅导:很多家长对于初中英语单词、短语和语法等基础知识还算熟悉。孩子遇到此类问题,家长可以帮助分析并解决。但对于孩子听力、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困难,家长往往一筹莫展,无从入手。家长光凭经验和学校的反馈,往往不能正确判断孩子英语学得好不好,问题在哪,怎么解决。孩子在家里学习时,遇到具体问题,特别是阅读题、完型填空等试题,家长不能给予正确答案,或者是做针对性的指导。
第三,家庭语言学习环境的缺失:家庭缺乏听力和口语训练环境。
没有相关语境,学生不能很好训练听力和口语。而听力和口语是英语语言能力难度最大的部分。
第四,家长不知道选择什么英语辅助学习材料:除了上辅导班之外,对于众多的英语学习资料,家长不知道选择什么资料来帮助自己辅导孩子。
《成功英语》软件正是针对这些问题而专门开发的学习软件。
首先,软件覆盖了人教新目标版、北师大课改版、外研社新标准版、鲁教课标版等十多个版本的英语教材。课文内容与学校课堂的教学内容完全一致。对每篇课文提供了课文朗读、英汉对照、知识讲解、语法要点、相关背景等大量丰富的助学材料,学生均可以进行课前预
习,课后复习,习题训练,诊断测试等学习活动。
第二,软件创设了一个最佳的语言学习环境,成功地实现了听、说、读、写多元学习环境的集成。提供了丰富的听力材料、大量的同步和原汁原味的多媒体阅读材料,同时也可以提供写作工具和开口说英语的环境。
此外,通过这个软件,家长还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学会利用软件管理自己的学习,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软件还特别设计了“家长助手”功能模块,通过这个功能,家长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习的进度等信息。并通过留言等功能与孩子进行沟通。
总之,软件作为一种信息化的英语学习工具,一种高科技手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也可以给家长提供帮助,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
怎样解决学生“时间不够用”的问题?
目前,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当繁重。许多社会人士呼吁给学生减负,但这个负担一直没有能够减下来。关键问题在于减负的方向不正确!
减负有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减少学习的任务量。第二个方向是不减少学习的任务量,但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的效率。比如,原来20个小时的学习任务,通过高效的学习,5个小时就能完成。这相当于减少了四分之三的学习负担。在目前的升学竞争压力下,第一个
方向显然难以得到学校和家庭的支持,这也是多年来减负不见成效的主要原因。所以,减负的关键在于第二个方向,就是提高效率。
怎么提高效率?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提高效率的一个关键就是有好的工具。而电脑,无疑是人脑的最好助手,最好工具。 一个善于利用电脑学习的学生,学习效率会比传统学习方式高出几倍。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我们的学生要学会利用信息化工具改善
自己的学习方式,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提升学习效率。
比如,许多学生习惯于用传统的纸笔方式进行预习,复习,这种学习方式有可取之处,不过由于纸笔的局限,有时候显得效率较低。而应用软件做预习,复习的帮手,在某些时候,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比如,《成功英语》的错题本功能,可以把学生做过的错题,自动加入到“错题本”中,学生可以定期查看错题并针对错题进行训练。
软件中还有收藏夹功能,类似于学生日常使用的笔记本,可以把平时遇到的好题或者其他重点知识,收入收藏夹,方便以后调阅查看。这个功能,学生到总复习的时候,面对海量信息的时候更为有用。
在进行课文学习时,学生可以直接在课文上划重点,进行词语搜索等等,这同样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再如,软件提供了高效的英语记忆功能模块。学生可以综合使用爆破记忆,快速记忆,游戏记忆等多种单词记忆方法。学生每天可以记住50个单词,两个月即可完成初中三年的单词学习任务。“记忆曲线”还能记录下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提供科学的分析诊断报告。
软件还有独特的学习管理功能。所有学习内容都可以在学习档案模块进行记录。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检索。查缺补漏,拾遗补缺。
综合应用这些功能,利用好电脑这个工具,学生的学习负担自然就会有效降低了。学生“时间不够用”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怎样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成功英语》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利器,也是从单词记忆到听说读写全方位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有力工具。虽然使用情况因人而异,但根据对大量用户的跟踪调查发现,90%以上的同学都感到按照如下的方式来使用,进步不小:
1、每天或隔天晚上做作业前后,先花15分钟听今天学过的课文,并进行跟读训练;再花15分钟预习新课文。
2、每个周末集中1-2小时,在“练习中心”做本周所学课文的练习题,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听力和阅读材料进行训练。
3、下定决心,每天额外拿出半个小时,坚持40-60天记住初中或者高中阶段全部单词。
4、考试前1周,集中进行“错题本”中的错题强化训练,也可以在“练习中心”重点复习“做错过两次以上”的题,并进行语法集中学习。
5、利用零散时间,在放松的状态下玩玩英语单词游戏,复习需要复习的单词;通过知识拓展进行名著阅读。
英语学习的现状、问题与教学改革探索
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
1、英语学习是中国学生的“癌症”。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由于缺乏使用环境,显得学习难度大,学了一二十年都解决不了英语问题,有人形容自己为“英语癌症患者”。说明学英语之难。
学好英语似乎是人生一道迈不过去的坎!也正因为难、不好治,所以江湖医生特别多。各种各样能治“英语疑难杂症”的“偏方”盛行(如睡觉就能记单词,如此等等),学习者急功近利,反而进一步让英语学习问题复杂化!
2、英语是一壶烧不开的水。对于很多人来讲,英语学习就像是温开水,一学若干年,结果还是不冷不热的状态。
中国教育对英语学习不断加温,增加课时、增加学习年限、改革课程、配套教学设备,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不见“开水”!
3、英语是花时间最多的学科。英语学习时间比语文、数学都要长。语文、数学学科部分学生上大学就不学了,学英语最长的从幼儿园学到博士阶段近20年,但是成效不明显,没有彻底掌握英语,特别是听说能力,效果不明显。
4、英语是花钱最多的学科。学英语不但要花时间,还要花钱,如购买录音机、复读机、学习机,上各种课外学习班等等。
5、英语是学生拉分最大的学科。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只有10%爱学英语,20%需要帮助,70%不同程度有困难。这就是学英语的“127现象”。从历来的大规模考试和评测中,英语学科学生的成绩差距是最大的,两极分化严重,影响学生的升学。
6、英语是提升相对容易的学科。英语不像数学学科,数学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一部分没学好,后面就很难学好,逻辑性很强。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已经表明,英语学科可以大量、集中突破,短期提高成绩。
7、英语学科是家长辅导孩子难度最大的学科。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具有很多优势,因为家长最了解孩子,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最多、关系最近,可以一对一因材施教。
但在英语学习中,家长往往束手无策,辅导过程不得其法,结果事倍功半。一是家长的很多学习经验已经过时,不能很好辅导孩子;二是英语课外学习产品琳琅满目,家长无从入手,面临“选择的困境”
中学生英语学习的9大问题
学生在刚刚接触英语的时候并不会讨厌英语,对英语厌烦甚至抵触的心理是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并恶化的,据我们研究,主要有以下主客观原因。
1、学习目标不明确。特别是中低年级学生,往往把教材中课文学完,就认为完成了学习任务。对于英语学科考什么,怎么准备,了解不够。其实仅仅完成教材中的课文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2、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足。相对于母语来讲,掌握第二语言难度较大。特别是听说能力的训练,需要长期坚持进行。很多人花费了很多时间,但收效甚微。慢慢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3、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英语需要"日日学,天天练",学习英语最好是"固定时间做重复的事情"。很多学生学习英语往往看心情,随意性很强。
4、没有掌握适合的学习方法。学习不得法,费时却不见效。比如背单词,除了字母顺序记住外,还要读出来,按照字节来记单词。
5、背单词枯燥,背了但记不牢。很多单词背过,但没有及时复习,很快就忘了,慢慢对背单词产生畏惧和厌倦心理。
6、对语法缺乏系统掌握。课堂教学很少把语法集中讲解,基本上是在课文学习时一带而过。这样在做语法题时,容易丢分。
7、没法张口说英语。英语学了很长时间,不能说英语,有时觉得自己读音不标准,怕别人笑话。自己没有信心,就不愿意张口。这首先是个习惯问题,如果没有养成经常开口说的习惯,即使是母语也不可能说的流利,何况是外语呢?所以,英语越不说,就越说不出。
8、阅读面不够,影响阅读和做题速度。平时主要按照教材学习,需要掌握的单词和课文、练习都完成了,但读其他材料,考试做阅读题时,还是感觉很难。
9、听力训练缺乏。一是训练机会不多,二是训练不系统,没有听力提升的方法和通道。
李岚清:外语教学改革和外语学习六原则
记者:我国外语教学费时多、成效少,问题在哪里?
李岚清:从接触教育工作开始,一种日益强烈的感觉使我不得不对外语教学予以特别的关注。是什么问题呢?就是中国人学外语耗时很长,有些地方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一直学到大学毕业,达14年之久;有些地方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学,也有l0年,但是效果究竟如何呢?当时给我的总体印象是,大学毕业生除外语专业的以外,听、说、写的能力很差。读可能稍好一些,但与学习的时间相比,也是事倍功半。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认为,主要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学外语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甚至还存在一些狭隘民族主义的思想障碍。第二,不要把语言文字与文化完全等同。语言文字有很强的文化属性,但它还同时具有人际交流工具的属性。除少数专业研究人员外,我们大多数人学外语,应把它作为人际交流的工具来对待。
记者:您认为外语教学要怎样改革?
李岚清:关于外语教学的改革,首先我主张统一学习年限。
师资力量,这在过去确实是个大问题,而现在高校培养的外语人才越来越多,应当有所缓解。特别是当今由于音像、信息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价格越来越便宜,完全可以用技术手段把最好的课件、最标准的发音用于英语教学,这样有助于解决外语师资数量不足特别是水平不够的矛盾。有一次我去西部贫困地区一个小学考察,听了一堂英语课。应当说老师的工作态度是认真负责的,但发音问题不少。当时我就觉得,这样教出来的外语,恐怕外国人听不懂,中国人也听不懂。据说,这位教师还是从外省请来的。我算了一下,用2000元左右的钱就足够装备一套数字化视频光盘(DVD)放映设备了,利用优质外语课件光盘教学,效果会好得多。
在外语教学方法上,我以为主要是要加强听和说这两个薄弱环节,而最不赞成花大量时间用中文来讲授外语语法。无论哪国的语言,其认知规律,一般都是先听、说、认字,然后再学读、写,并结合学习语法。同时,对多数的人来说,学外语是把语言作为一种工作和交流工具来学的,重在实用。
就我个人体会,不论采用什么好的学习方式,学外语都要注意以下六个要点:
一是兴趣(interest),不论出于何种动机,没有兴趣,只是被迫去学,是绝对学不好外语的。
二是勤奋(diligence),不论采用哪种好的方法,都要你自己勤奋地去学。外语是不会自动跑到你的脑子里去的。
三是实践(practice),学以致用,热能生巧。
四是勇气(courage),用时不要怕错,如果讲外语时总是怕错,那怎么能进步呢?这是中国人讲外语的最大顾虑,怕丢面子,怕人家笑话。其实不然,当外国人同我们讲中国话时,尽管他用词不得当,发音不准,我们只会觉得亲切,哪里会去瞧不起他们呢?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错了一次,给了自己的记忆神经一个强烈的纠错信息,我想下一次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五是坚持(persistence),不仅是学外语,不论学什么,做什么,都要有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难有所成。
六是信心(confidence),中国人不笨,在语言学习方面也是一样,只要下功夫,就能学好。英语相对于其他外语来说,比较容易学,特别是文法和汉语有相似之处,要有信心。
当然,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是重要的。现在的学习方法很多,需要加以认真筛选,不断改进和推广。最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多创造听、说、读、写的应用环境,特别是听和说的环节,我认为,我们各行各业的许多专家、学者,在学术水平和实践方面的造诣比起外国同行并不逊色,但由于受外语表达能力的限制,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吃了不少亏,很可惜。现在情况已有很大改变,学校师生的外语水平已有了明显提高。希望通过进一步努力,在不远的将来,使我国能成为讲外语水平最高、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摘自《李岚清教育访谈录》“谈外语教学”部分
张思中创中国当代最有实效性的英语教学法
奇人张思中——一门外语基础过关
张思中,是上海华东师大一附中的英语特级教师,他曾与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时同班学习,1955年6月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俄语系。他将祁建华汉语速成识字原理移用于俄语教学,"启发式与因材施教"初战告捷,引起外语学术界的关注。1982年,张思中教授正式提出了"心理优势教学论"。1996年6月28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北京中南海主持召开外语教学座谈会时对张思中教学法给予充分的肯定,并指示国家教委予以推广。
上海虹口区的一所学校,学生的成绩非常差,张思中用他的英语教学法,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会了五十个单词。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一学生在入学前进行一个月的集中识单词,并把"张思中教学法"引进课堂,结果三年课程一年半完成。高中毕业时,全班同学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贵州毕节地区的民族中学,不少同学汉语都说不好,更不用说英语了。实施"张思中教学法"后对高一学生进行集中识单词教改实验,三年时间学完中学六年课程,会考和高考成绩超过了毕节地区省重点中学。台湾省嘉义市由校长带队共26人到上海张思中教学法研究所进行培训,都深为"张思中教学法"所吸引与折服。
十六字教学法——赢胜全国屡试不爽
张思中40年来坚持外语教学改革,创造出"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16字教学法和"心理优势论"。
十六字法的具体内容是:
(一)适当集中,集中教学便于学生发现规律,从而使机械识记变为规律识记。
在一定条件下,集中适当的时间,运用一定量的材料,对学生进行有一定难度的掌握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集中教学是强化教学,是有意识记。它集中思想、集中材料、集中时间、集中一切手段与方法,创造环境、气氛和条件,突破难点,带动全面。语音、词汇、语法、语篇都可以集中教学。按照单词的内在规律集中起来,就易学易记,就可以一串串地教,一节课可以粗学几十个单词。
(二)反复循环
科学地反复、循环强化,以较少的时间获取较大的效益。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在一般情况下,人的遗忘速度与时间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刚刚记住的内容在最初阶段遗忘速度最快,以后逐渐缓慢。所以,若要防止遗忘,必须针对遗忘规律安排重现、再认。一般说来,当天的学习内容当天晚上就要复习,以后每隔2、4、8、16、32天都要重现再认。我国学生常感到外语难学,花时多,收效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未能有效地与遗忘作斗争。我们采用反复循环的方法,使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巩固。
(三)阅读原著
阅读原著既是学习外语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学习外语的重要目的之一。通过大量阅读,不仅能使学过的知识巩固、拓宽和深化,培养语感,而且能熟悉外国人的思维模式、文化习俗.因此,在集中识词与超前讲语法之后,必须组织学生大量阅读,一方面粗读教科书,可给学生一两个课时通读整本教科书,另一方面筹备阅读原著。
(四)因材施教
面向全体学生,对上、中、下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分组复式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得,防止与克服心理上的失败定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走路,成为外语学习的成功者。
"张思中外语教学法",攻克了四大难关,单语难记关、语法难懂关、阅读背诵关、听说口语关。运用这一教学法,张思中创造了中学生一门外语基础过关的纪录,创造了中学生自己译书出版的纪录,创造了中学正式开设双外语的纪录。他所执教的中学,高考成绩多次在上海以及全国名列前茅。
扫盲专家几天可认三千字
祁建华,河南郏县人。建国初期的一位风云人物,他发明的速成识字法,曾使5000万人脱盲。毛泽东因此称他为"名副其实的识字专家",刘少奇称他为"当代仓颉"。他发明的《拼音新案》,可使一年级小学生在几天内认识3000多个生字。
祁建华在战争年代,创立了一套适合战友学习的"汉语速成识字法"给战士扫盲。他通过日、月、山、人、土、木等为基干字而引申,认识由这些字为部首偏旁的其他字,既快捷又易记,使文盲战士一个月内能识2000多字。即便是一个文盲,也能在不到30天的时间里,学会3000多个常用汉字,并且会读会写会运用。这套方案,就是后来闻名全国的"祁建华快速识字法"。这套识字法在50年代初我军文化大练兵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以致后来连小学识字启蒙教学都广泛运用,并直接引发了我国第一次扫盲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