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父母没收了电脑,是不是就该大发脾气?公共场合遭人误解,该如何排解郁闷?学业压力的繁重,加之负面情绪的累积,成为不少青少年成长路上的严重困扰。在闵行区梅陇中学,一门面向该校预备至初二年级的“正面成长课程”日前被全校学生票选为“最受欢迎课程”。校长乔惠芳透露,自2008年开设这一课程以来,第一批学生已经毕业,跟踪调查发现,他们在初三的学习生活中能更好地控制情绪,升入高中阶段学习后也能较好适应新环境。
学会管理负面情绪
哪些言辞会不受欢迎?在不同场合,如何学会拒绝?授课教师、校心理教师董鸣介绍,从预备年级的画“情绪脸谱”开始,老师带领学生,通过游戏、小组讨论、小品表演等形式,从交友、明辨是非、社会规范等8个方面,提高学生情绪掌控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课后的心灵成长小组则帮助有相同困惑的学生,排忧解难。
有同学拖着一身的疲惫上了回家的公交车,一名身形矫健的老人却“逼”着他让座。虽然让了座,他却在课堂上提出困惑:“我的书包也很沉,为什么一定要让座?他是不是欺负我弱小?”董老师巧妙应答“老人肯定觉得你是车上品质最好的人”,让这名学生得到宽慰。报纸当作小船,大家依次上船,看最后是因为谁的失误导致沉船。游戏进行中,有同学责怪伙伴“就多了你那条腿”。董老师听见,没有批评他的想法,而是告诉他,“自保”是人之常情,随后再引导他换位思考。
“我们首先要让孩子知道,产生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事情,然后再引导大家一起思考,如何正确地去面对。”董鸣告诉记者,之所以每周一节的正面成长课成为学生主动要求老师拖堂的课,是因为在这个课堂上,老师从来不会先否定学生的想法,而是向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
“差生”也有表现机会
最早将这一课程引入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韩晓燕介绍,这一课程从香港“共创成长路”青少年培育计划发展而来,旨在通过体验式教学培养青少年成长中所需要的结识益友、社交能力、情绪控制、认知能力、行动能力、辨别是非、自我效能、规范行为等15种关键能力。
她发现,课堂上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些平时调皮捣蛋令老师们十分头疼的学生反而在正面成长课上有较好的表现。课堂可以自由发言,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这些孩子比一些成绩优秀的孩子更能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课后的海报制作、小品表演等相关活动中,这些学生也有更多的创意。“我们要打破对学生‘一元化’的评价,从思考力、活动参与能力等多方面评价学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带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韩晓燕说。
据悉,今年9月,由香港田家炳基金会资助并主办,香港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联合承办,这一课程同时在上海、苏州、扬州以及常州的四所田家炳中学开设,并将进入更多校园。
(责任编辑:沈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