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至6月3日,是广州市2011年中考志愿填报的时间。说中考志愿填报是一项技术活儿,一点儿都不夸张。单从学校基本情况、招生计划和政策上看,家长们想要弄明白并不难,但是涉及到志愿填报的规定和政策,则让不少家长大呼“头晕”。《毕业生》请到广州市部分名校的招生领导和卓越教育的志愿填报专家,为家长们指点迷津。
Q1
新增6万考生竞争优质学位?
问:今年开始,13所省市属中学面向学籍和户籍在番禺、花都、从化、增城四区(县级市)的考生开放,这意味着,新增6万考生和老城区考生竞争优质学位,13所省市属中学的录取分数线会不会提高?
答:招生新政可能会对前六所产生一定的影响,竞争会更加激烈,但对区属示范性高中,可能影响不大。不过,考生报考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自己喜欢的环境、各校的尖子生政策、孩子的自信心等,估计新政影响不会立竿见影。有些学校,如广雅,去年就对这四区开放招生,但因为路程远,报考的学生很少。再者,各区都有优秀的高中,尖子生不一定会舍近求远,即使有考生会考虑,那也志在前六所的非常拔尖的考生。从另一个角度想,在大家都恐高的情况下,报考好学校可能反而是个机遇。
Q2
没有区模考,如何合理定位?
问:现在各区(除了天河)都取消了一模统考,有些学校还不公布一模成绩,学生如何合理定位?
答:学生可以参考初二期末考、初三上学期期末考的有关数据,如自己的总分、平均分和区平均分,以及在年级的排位,大概估计自己的位置,还可以结合所在学校每年考入省市重点中学的人数,确定自己的位置。
在定位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能拿模拟考成绩直接与中考成绩对比;2.学校的排名比分数更客观,学生应该分析最近几次大考的级排名;3.看学生成绩的走向。有些学生虽然现在分数不是很高,但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只要在后期保持下去,进步空间还很大;4.要分析学生的类型。面对大考压力的时候,学生属发挥超常型、波动较大型还是发挥失常型?
Q3
不同批次的志愿有无关系?
问:不同批次的志愿之间是什么关系?同一批次的各个志愿是什么关系?
答:报考普通高中学校的志愿分成独立招生、提前批和第一至第四批,各批志愿之间没有关系,其录取顺序是先后进行,比如,录完提前批后,再录第一批。同一批次的志愿,按志愿优先的原则进行录取,也就是先看志愿,再看成绩,所以同一批次内,各个志愿的顺序非常重要。
Q4
志愿顺序有何规定?
问:志愿顺序有何规定?
答:每批的第一志愿只可报公办高中公费或民办高中,其余各批志愿则由考生自行选择所填报学校的顺序,即每批第二志愿开始,考生可从公办高中公费、民办高中、公办高中择校、自筹经费班中任意选择,没有顺序的规定。
Q5
如何填报第一志愿?
问:如何填报第一志愿?
答:第一志愿的录取率高达80%-90%,因此填好第一志愿非常重要。稳妥的策略是,挑选一所上一年录取分数线低于自己中考预测分数的学校,作为第一志愿;冲高策略是,挑选一所和自己中考预测成绩差不多的学校。选择冲高策略的前提是一定要填好保底志愿。
Q6
志愿填报如何保底?
问:不同层次的考生,志愿填报如何保底?
答:填报保底志愿可以参照两个指标:高分保护线和末位考生的志愿序号(指某校录取的最后一个考生是第几志愿填报该校)。高分保护线在每个批次中都各有一条,去年提前批的高分保护线是690分,第一批的高分保护线是650分。
如果考生预计中考成绩能超过高分保护线,可以选择一所上一年录取分数线低过投档线的学校(公费)或者填报一所择校。第二志愿择校其实是择校的第一志愿,录取率也很高。
如果考生估计中考成绩达不到高分保护线,可以选择一所上一年末位考生的志愿序号为2或3的学校(表明最后一位是第二或第三志愿录取。该数据在招考网上可以查到),或者选择一所在下一批次也有招生计划的较好的学校保底。可以考虑1中、天河、65中、4中、玉岩、南武、86中或侨中,其中几所学校2010年出现了降分录取的情况,可作为保底志愿。
Q7
如何把握志愿梯度?
问:如何把握同一批次志愿的梯度?
答:志愿填报应该从高往低填,控制每个志愿的梯度至少在15分以上,梯度越大越安全,比如将梯度控制在30-40分,安全系数就会更大。考虑梯度的同时,也要考虑该校以往是否接收第二志愿。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低于优先投档线(比如690分),学校末位考生的志愿顺序是1,那么也不代表学校没有录取第二甚至第三志愿的考生,如去年培正的末位考生志愿序号是1,但培正的录取分数线是656分,低于690分的优先投档线,说明培正在提前批第一志愿是没有录满的,因为录满的话,它的分数线就会高于690分,所以其实培正有录取第二志愿的高分考生。
Q8
如何避免高分择校?
问:近年来,不少学校出现“公费”和“择校”倒挂的情况,考生应该如何填报以避免高分择校?
答:对于没有广州户籍而又希望在广州读书的中考生来说,择校志愿是他们唯一的选择。这些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成绩优秀,而且择校名额通常仅占一间学校招生名额的10%-15%,所以在一些外来人口较多的区,近年来频频出现择校分数线高于公费分数线的“倒挂”情况。去年的提前批录取中, 26所示范性高中里有16所择校分高过公费分,大大超越前年的11所。
公费和择校的录取互不相关。填志愿时不妨把同一间学校的公费和择校视为“两间”学校,填了某校的公费生,择校志愿未必要选择同一间学校,反之亦然。并且,对于有广州市户籍的学生来说,填报了公费志愿,不一定要填报择校志愿,可以结合家庭经济情况来进行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择校线常年高于公费线的学校,考生填写择校志愿作为“保底”时要十分慎重:根据规定,每批次第二志愿起才能填报择校志愿,如果第一志愿报这类学校的公费,而第二志愿填报这些学校的择校,很可能由于择校分数线高于公费,在未被公费志愿录取后,也无法作为择校生录取,这样,就相当于浪费了第二志愿。
Q9
每批次该填几个志愿?
问:志愿填报个数如何把握,是否越多越好?
答:不愿意读的学校一定不要填。在这个前提下,尽量多填一些,充分利用录取机会。一般来说,每批次有两到三个有效志愿。
Q10
要不要“跳起来摘桃”?
问:志愿填报时,什么样的学生适合跳一跳?什么样的学生适合稳一稳?
答:不同类型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有不同的选择,而判定学生类型应该抓住学生初三成绩发展的态势和心理素质。
对于那些初三成绩一直处于上升态势,尤其是下学期,每次考试都能稳步提高,且心理素质好的学生,填报志愿时可以考虑“进取策略”,在孩子有意愿的情况下,填报高一个层次的学校。
对于那些平时成绩不错,但一到大考就紧张而发挥不太好的学生,应该采取“保守策略”,选择把握性更大的学校,减轻心理压力,才能确保其正常发挥。
Q11
填报住宿是否影响录取?
问:考虑学校时,距离也是一个因素,这决定着孩子是否住宿,应该如何考虑?此外,填报住宿是否都会影响录取?
答:是否住宿,要综合距离、孩子特点、家庭情况等做综合考虑。
家离学校较远的,选择住宿,避免往返疲劳,节省学习时间,则有必要。另外,如果孩子自理、自立能力较好,可以住宿;又或者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住宿对性格的改善也会有帮助。
而家离学校不远,学生不住校,家长能每天跟孩子见面,多些沟通和鼓励,这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有利的。
对于一些宿位充足的,甚至全住宿的学校,填报住宿不会影响录取,而对一些位于市区,宿位相对有限的学校,最好不填住宿,入校报到后再做申请,学校都会根据距离远近做出合理安排。
Q12
志愿填报听谁的?
问:家长和孩子意见不一致,怎么办?
答:很多人说学生最了解自己,因此填报志愿要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但由于学生的阅历尚浅,缺乏判断能力,且可能受同伴的影响,做出不理性的判断。
最合理的做法是:家长和学生各自摆出自己的理由,敞开来心平气和地沟通。家长引导学生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思考这个问题,但应该本着民主的态度,客观评价自己和孩子的意见。最终,不管听从谁的意见填报了志愿,家长都应该全力支持孩子。
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到学校实地看看,了解一下。志愿填报后,家长不应再和孩子过多谈论,而是应该放下志愿,让孩子全力备考。
(责任编辑:沈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