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闲暇时候,阅读是一件享受的事情,有的人捧一本书,一坐就是一下午,沉浸在书籍世界的感觉是很好的,似乎能与作者同喜同悲。在阅读之后写一写读后感,对于你的写作也是有帮助的。今天分享阅读《千年一叹》的读后感,关注!
与思考同行
“谁都有千言万语,谁都有欲哭无泪。”——余秋雨
最近,读了余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叹》。这本书记录了他跋涉四万公里,寻找人类在远古时期的文明以及发展史。他记录了一世繁荣的衰败与埋没,文化的兴衰,欧非地区的希腊,埃及等文化大多都经历了繁华到衰落,衰落到淹没。而5000年以来只有中国的文化是没有经过断代和衰落的。从而经过多国文明经历的对比,在作者再次回到国家后,心中的自豪与热爱难以抑制的奔涌着表现出来。
我喜欢他的文风简朴,文化底蕴深厚。通过读这本书,我的整体感受是偏苦涩的,最大收获就是——思考。
我思考到了文化的传承。也许现在大部分人看来文化传承与我们非常遥远,实则不然,他与我们的生活各方面都息息相关。人类是文明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毁灭者,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有影响。作为龙的传人的我们,都有义务去传承这如珍宝般的文化传统。如我们每天都会接触的汉子,语言,节日习俗等,都各具其魅力,如果能代代相传彰显独特文化,何乐而不为呢?
“真正的人是有思考的人。”是的,一个人的思考程度与角度都会体现出他的修养与价值观。举例来说,如物理学家对力学的不断研究与钻研,不断建立新结论,又通过思考来推翻结论从而建立更可靠更切实的结论。在生活中的我们也是,如果对于老师授课的内容只是一味地接受,不去思考根源,没有自己探索的主动性,那我们真正所学到的恐怕就只拘泥于教科书里的那点知识了。写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想要文章出彩,就不要千篇一律,更深入地去思考本质。其次就是要有独特的切入点,和引人注意的标题,有了好的标题与立意就已经事半功倍了。
作者写作角度多变,思考很值得去深深去揣测。其实,刚开始拿到这本书读的时候,因为道理的深奥,辞藻的清奇,与理解立意不到位,抓不到思绪,很难读下去。但是在原来理解的表面上再深一层去想想,换个角度再考虑,也许就会豁然开朗,在理解后慢慢产生了兴趣,便一点一点地就耐下心去读完了。所以在生活中也是,不能只拘泥于眼前的表象,当换个角度,也许就会有新的收获了。
在阅读过程中,仿佛我已走入作者的内心,仿佛我就是那个游历了四万公里的人,切实的感受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开阔了视野,领略这广阔天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虽然这句名言例句已光广为人知,可当我真正行动起来时,那份珍贵经历永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