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很多家长都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孩子长大了,关于性怎么和孩子谈,这是一个令家长困惑的亲子教育问题。
一方面,家长们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而对性难以启齿,另一方面,进入青春期后的学生很容易与家长之间形成隔阂,甚至出现叛逆行为。所以,怎么和孩子谈性?什么时候最适合和孩子谈性等一系列有关性教育的问题,已经无形中成了诸多中国家长在家教教育中,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而如今,全国各地出现部分小学,开始对小学生开设相对应的性教育课程,随之在家长群体中引发的各种不同的热议学校开设性教育的对与错,我们暂且不去深究!但是,孩子的父母必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实施性性教育的最佳人选!
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组文章,让家长反思并积极寻找出路,总之,这是所有家长无法逃避的问题。
现象1:
走在清醒与迷茫之间的学校性教育
性是人生必然经过并伴随一生的问题,如何让孩子在性的问题上减少迷茫和困惑,少走或者不走弯路,几年前就摆上了教育工作者的案头,这是教育工作者早晚要吃的螃蟹。据了解,哈尔滨市教育部门敢开先河,早在2002年就开展起性教育进课堂活动。经过几年的培育,在哈尔滨市一些中小学中,学生们已经不再是谈性色变。这是一种人性化教育的结果。
记者在一所没有开设性教育课的小学随机采访。记者询问小学生:知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来到世上的?一位9岁的小男孩回答:我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研究过,他们说,我们是妈妈从嘴里吐出来,我说我们是从妈妈肚脐生出来的。妈妈告诉我,是医生割开妈妈的肚子,把我们拿出来的。从这个回答可以看出,9岁孩子已经开始对性进行探索,但却不得要领。性教育进课堂是一种必要的引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哈尔滨医科大学性健康研究与教育中心副主任彭涛,是哈尔滨市较早倡导性健康进入中小学的高校教师。彭涛借鉴了国外学生性教育的经验,与几位同事共同编写了小学、初中、高中《性健康教育》教材。他的第一场公开课在第73中学举办,以《婚前性行为》为题的敞开式性教育报告,完全打破了性教育框架,向高中生讲授了性欲的自我引导与控制等内容。公开课上,彭涛倡导在中小学校开展性教育。公开课的内容吸引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记者,对整堂公开课进行了全程报道。彭涛说,各媒体的报道在社会上掀起巨大反响,反对派、赞成派展开了激烈交锋。交锋的最终结果,是性健康教育润物无声地开进中小学课堂。
此后,彭涛一直从事性教育进中小学校课堂的工作。他告诉记者,当时开局良好,但是随后困难逐渐暴露出来。在打破性开口难的传统观念后,教授性知识面临着三个难题师资、教材、课时。三难中尤以师资为最。讲授性知识的深浅、程度的把握,是对教师的水平、能力的考验。为此,编写完中小学生性教育教材后,彭涛申请并获得美国一家机构的项目资助,请来台湾的知名教授,免费对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三年下来,共培训近300名教师。哈尔滨市的工农兵小学、69中联中、工大附中、风华中学等中小学校,都选派老师接受过培训。经过培训,一些教师掌握了可以遵循的授课方法,效果也有所提高。
哈市第一中学李静,在上课时采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录像、案例分析,将歌曲、电影片断等引入课题,同时采用角色扮演、卡片游戏等方式,让学生自然进入到情境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讲授基本知识后,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性道德、性责任,从而做出正确选择。
哈市第四十中学老师李源泽在接受培训后,开讲性教育课,受到学生欢迎。李源泽随后将感受整理成论文,在论文中提出观点:性教育课最终的目的,是让性的判断和性的社会伦理道德,走在性成熟之前。
目前,彭涛组建了网站,经常召开经验交流与研讨会,继续推进性教育研究。他认为,应该在孩子生理发育前,就进行性生理方面的教育;在孩子性意识萌动前,就进行性心理方面的教育;在孩子性行为发展前,就进行性伦理方面的教育。
推广问题:性教育变成了简单的避孕教育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由于在推广性教育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加之社会和家长仍存在认知上的误区,导致性教育工作处于踟躇不前的状态。彭涛认为,性教育不仅要讲性知识,更要普及性价值观教育。
性教育进课堂主要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首先是教育主管部门的推进力度不够。2003年,省教育厅曾下发文件,要求各中小学开性教育课。但是这是一种提倡式的要求,当时并没有落实具体的课时。于是,一些学校没有订教材,即使订教材也不落实课时。而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在实际操作中,也没有强有力地督促推进。
其次是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受到考验。采访中,一些老师说,在讲授过程中,有时会面临诸多困惑:避孕的问题讲不讲?如果讲,学生们是否会去模仿尝试;如果不讲,学生们是否会因为无知而出事儿?上课时,有的学生还会故意向老师发难,提出老师,你的新婚之夜是如何度过的?之类问题,让老师感到头痛。一位小学教师接受过培训,要在某小学讲性知识课,她与丈夫商量,是否可以给自己快7岁的女儿先讲一课,丈夫冷淡地说:中国的社会还没有那么开放,还是不要讲了。自己的家庭都拒绝接受,让她在实际操作中感到为难。
再者来自家长的强大压力,也让性教育难以真正开展。对向小学高年级学生谈性的问题,一些家长担心为时过早,反倒起副作用。一位家长说:有一次我跟上高一的女儿谈到性,告诉她性行为会导致怀孕,她竟然说只要做好安全措施就OK了,弄得我相当尴尬。在性知识教育是否鼓励学生性行为的讨论中,很多家长宁肯选择掩耳盗铃。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懂就不会出事,限制了性教育进课堂的工作。彭涛认为,现在孩子们可以从很多途径了解生理知识,孩子们不是缺乏生理知识,而是缺乏性价值观引导。而家长们则把性教育理解成了避孕教育。
面对种种压力和非议,一些学校的性教育课形同虚设,导致哈尔滨市性教育进课堂活动醒得早起得晚。对此,彭涛认为,性教育课落实与否取决于一校之长的认识程度,取决于教育部门的督促力度,取决于整个社会氛围。对于起步较早的哈尔滨市而言,性教育课只有到了能与语文数学等一同成为教育主菜时,才能算得上真正走进中小学。虽然,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但是推广性教育依然任重而道远。
现象2
青春期性教育到底有多尴尬?
胎心正常,胎儿正常。市内某医院B超室,张医生对躺在病床上的丽丽(化名)说。张医生拿过丽丽的病历单,眼睛落在年龄一栏上。13岁?张医生惊讶地看着眼前这个模样单纯的小女孩。
嗯。丽丽小声地回答。
刚小学毕业吧?
不是,我都已经初二了!丽丽急忙辩解道。
看着丽丽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张医生是又气又急:如果是我的女儿,我真是气死算了!
张医生对记者讲起前两天发生的事情,仍然很生气,现在的娃娃都早熟,加上对青春期性知识不了解,根本就不了解早孕的危害。看她那种事不关己的样子,我真的很生气。现在学校里面不知道有没有相应的课程,讲得到不到位。
青春期性知识普及教育在中国一直处于尴尬的境地,雅安也不例外。记者随机调查了40人,调查的情况不容乐观。
尴尬的生理卫生课
市内某高校一位名叫伍静的同学告诉记者,她小学和初中都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生理卫生知识。读了大专之后,学的是医学,才有机会接触生理卫生课。读初中高中的时候,对这方面的事情感觉朦朦胧胧的,很多问题都羞于开口问,连母亲我都不好意思讲。大多数时候就悄悄问问别的女同学,要不然就上网查。记得第一次上生理卫生课的时候,老师把幻灯片放起,我顿时觉得很不好意思。用余光看看周围的同学,好像都挺严肃的,我也就释然了。后来医学的知识学多了,完全没有刚开始那种害羞的感觉了。现在回过头看,很多知识是应该在中学、甚至是小学就知道的。
另一位同学王婷则在初中的时候上过生理卫生课。我们不是专门的课程,生物书有一课讲的就是繁殖,书里提到了各种生物的繁殖方式。讲到人类的时候,老师虽然照着课本讲,但是表情不是很自然。有的男生就故意问一些敏感的话题,老师被问得哑口无言,脸比我们还要红。
夏应坤是成都人,去年来到雅安的某高校读书。谈到生理卫生课,她说,小学就上过啦。.那天班主任老师走进教室,很神秘地把男生喊出去了,只留下女生。老师让大家把窗户都拉上,门也关好,才开始讲课。内容讲得很隐晦,动作很神秘。小学的时候,基本上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只是被老师的行为吓倒了。本来很正常的一堂课,弄得我们好像无脸见人了一样。
不同的教育历程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啊?一个小男孩问妈妈。
你啊,是爸爸妈妈从垃圾堆里捡来的。
哇的一声,小孩哭了起来,要去找自己的亲生妈妈。
年轻的妈妈哄不了大哭的孩子,只好厉声吓他,孩子在妈妈大声呵斥下,不敢再哭。
这只是发生在大街上很普通的一幕,大多数中国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教育方式,甚至还会以此为乐,逗孩子玩。
在接受采访的40名学生中,近40%学生问过自己的父母,自己从何而来,其中80%的家长告诉孩子是捡来的。
宋明明曾经问过父母这个问题,父母赶紧岔开话题,不作回答。父母没有回答我,表情还怪怪的,反而勾起我的好奇心。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想我是从哪里来的。我的好朋友也问过她的父母,她爸爸妈妈告诉她是捡来的。我也怀疑自己是父母捡来的,为此难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初中学过一些基本的生理知识,但是讲得很不仔细,大家都是连猜带蒙的。有一天晚饭的时候,我发觉气氛有点怪异,父母总是小声地嘀咕什么,果然吃完晚饭,爸爸破天荒的主动要求洗碗,妈妈就把我叫到书房关上门给我讲了一些基本的知识。我当时很害羞,还装作不在乎的样子,现在想想根本就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本来就是应该了解的。
曹晶在小学和初中都上过生理卫生课,学校都是男女生分开上这门课程,老师也讲得很仔细。初中的时候,就对基本的知识很明白,父母还给我买了一本书《十七岁》,专门解答青少年一些疑惑。我小时候问妈妈我是哪里来的,妈妈直接告诉我是从她的肚子里来的。得益于这些教育,才避免了青春期的一些尴尬状况。看见有些同学不了解知识,年纪轻轻就回家结婚生子了。
青春期性教育为何尴尬?
面对西方国家性教育的开放姿态,中国的教育也在反思,究竟该怎么样进行青少年的青春期性知识教育呢?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妇科主任袁素华认为,生理卫生课应该越早开展越好。现在小孩普遍早熟,当心智发育超过身体发育的时候,有些不当的行为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我的一个朋友,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生理卫生方面的教育。别的孩子还在偷偷看一些生理方面的书籍时,这个孩子已经知道很多生理卫生方面专业的术语。我的朋友在带孩子外出玩耍时就寓教于乐,把知识融入日常的生活中,只要正确、积极地引导,孩子也就不会觉得尴尬。
现在的电视,网络都有一些少儿不宜的内容,小孩子虽然不懂,但是这些镜头会被他记住,产生一定的影响。学校更应该在这种情况下发挥积极向上的作用,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保护自己。
袁素华还举例说,很多老师都不像医生那样自然地讲授生理卫生知识,关键的内容都被一笔带过,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好奇心。再加上很多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越是不准做的事情越是会去尝试,甚至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我在医院坐诊的时候,也遇到过很小的女孩子,都是不懂生理卫生知识而犯下大错。她觉得中国的青春期性教育应该向国外借鉴经验,把生理卫生知识当成是语文数学英语一样自然的课程,让老师把自然的态度带到课堂,相信学生也不会尴尬了。这是个长期的工程,要学校、家长、医院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成果。
观点1
中外妈妈谈早恋你支持谁的观点?
中国妈妈说:早恋你晚些来
早恋不是坏学生的标志
晏京(中国妈妈,中学老师)我以前邻居的女儿是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子,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突然间她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原来很沉稳的性格也变得起伏不定。后来发现那段时间她跟一个学习成绩不太好但长得很帅气的男生交往比较密切。因为我刚毕业没多久,平时跟她就像大姐姐跟小妹妹一样,她妈妈让我私下找她聊了聊,此后她有意识地疏远了那个男生,后来那个男生转学了,女孩的学习成绩立刻就赶了上来。
为儿子交友操心
我儿子读初一时,一次我无意间发现他在写一张小纸条,而且很神秘。看见我过来了,立刻把纸条塞到桌子下面。然后两只小手一摊:看,什么也没有。我也装作什么也没看见地走开了。可心里不禁警觉起来,儿子到了青春期,他正面临着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我向他的班主任了解情况,才知道,儿子最近跟一个女孩说话比较多。于是利用周末晚上看电视的时间,结合剧情我跟儿子聊了关于与异性交往的话题。我的儿子是个诚实的孩子,他马上告诉我他跟班上的女孩之间的事,原来那个女孩也是个航模爱好者,两人决定一起做航模实验呢。以后我有意与儿子多聊聊天,儿子也逐渐成熟起来了,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也主动求助于我。
对初中生循循善诱
初中孩子刚进入青春期,思想比较混乱,分辨能力也不强,对老师比较尊重和崇拜,所以循循善诱地讲些道理,学生一般都能接受。比如发生在上面那个女孩身上的早恋以及我儿子与同班同学之间的交往,只是成长过程中的经历之一,换句话说是生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只不过孩子还不具备如何平衡这个问题的能力。这时如果老师或者家长从正面引导一下,孩子就会转移注意力。
对高中生多提建议
高中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处理问题的能力,他们需要被尊重,被承认。我在处理高中生的早恋问题时,多是采取提建议的方式,帮孩子分析问题,权衡利弊,或给这些学生布置较多的学习任务,这样他们就能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也可注意多发挥其特长,让孩子在班里逐步树立威信,在潜移默化中教育感化他。后两种方法对初中生也适合。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内心有时是孤独的,在父母很少有时间与他们沟通时,他们会寻找一些感情寄托,即使他们之间有一些亲密的行为,也仅仅是类似动物的欲望,对恋爱和婚姻并没有正确的认识,是可以理解的,只要及时引导,问题是很容易解决的。
专家提示:
▲平时最好别一味地打防疫针。说得太多,反而造成孩子的一种尝试心理。
▲多注意观察和沟通,比如孩子可能会突然说起班里的谁跟谁好了,或者问起父母以前的恋爱经历,即使你听到这些话题心里一紧,表面也要装作轻松地与孩子交流,父母应抓住时机委婉说教,让孩子感觉你是可信任的,可以交流的。
▲父母千万别疑神疑鬼,态度粗暴,别一看见自己的孩子与异性交往密切一些,就把早恋的帽子扣在孩子头上。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别找对方的父母谈判,这种行为是孩子最反感的。
外国妈妈说:早恋来的正是时候
在交往中学会做人
赵远虹(外国妈妈,心理咨询师):我在德国时,邻居有个9岁的女儿。一天,一个岁数相同的小男孩拿了一支鲜花要送给她的女儿。邻居告诉小男孩,她的的女儿出门了,小男孩就很认真地站在门外等候。过了一会,女孩回来后,邻居叫女孩洗了脸,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接受了男孩的鲜花。当时我看到这个情景,真的很感动,多么美好的友谊啊!其实这两个孩子之间存在的只是友情,而小女孩在跟男孩交往的过程中同时学会了尊重他人。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孩子收获也不一样。
为女儿经历感情波折高兴
我的女儿在读高中时,曾经与她的一个好朋友同时喜欢上一个男生。而这个男生喜欢的是我的女儿。在我的女儿考虑怎么跟这个男生交往时,她的女朋友抢先一步与那个男生交了朋友。于是,我的女儿非常痛苦和郁闷。她想不明白,为什么好朋友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于是,所谓的三角关系转变成了她和女朋友之间的交往问题。看着我的女儿经历着许多爱、恨、痛苦等感情体验,我真的为她高兴。因为她又会在这个问题上有所收获,她又在成长的道路上往前迈进了一步。后来,我帮她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她终于明白了是她的交友不当,她的女朋友也承认自己太自私了。
互相信任是交流的基础
如果孩子在交往中已经把握不住自己,父母就应该对孩子严格一点,而不能任其发展。但这些都是建立在父母与孩子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的。如果孩子不信任父母,那么孩子在与异性交往中遇到困惑也不会与父母交流,父母在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也无法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孩子就有可能走弯路。
建议父母对孩子的异性交往要有判断,不能一看见孩子与异性交往就认定他们是男女朋友关系,异性之间应该有交往。如果孩子之间确实是男女朋友关系,父母应该判断孩子在交往过程中能否保护自己,如果不能,对孩子要有所指导,平时就应教孩子一定的性知识。另外,父母还要明确告诉孩子自己的态度,比如几点必须回家,必须先完成自己的功课,等等。不能怕与孩子有冲突而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专家提示:在孩子与异性交往的问题上,父母的做法应该是60%的观察,40%的沟通,平时多跟孩子交流、沟通,互相建立信任度,多教孩子一些性知识,这样孩子在处理与异性交往的问题时就不会太迷茫。
专家说:早恋不是真正的恋
首先,这并非真正的恋。不过是少男少女正常的性心理的表现。心理学发现,人的性心理发展一般都经过如下的几个阶段:
疏远异性的时期(大约在六七岁到十来岁)
向往年长异性的时期(大约在十岁以后)
性心理对异性的狂热期(大约相当于中学阶段)
模仿性的恋爱期
浪漫的恋爱期(大约在中学毕业以后)
中学阶段大约正处在对异性的狂热期,也有人叫做积极接近异性的时期。交往特点:一是交往对象的广泛性;二是交往对象的多变性。
少年男女之间发生的相互爱慕之情,是名副其实的初恋初级的不成熟的恋爱。这种初恋是拒绝世俗的功利主义的,是不考虑婚姻的,是一段纯美的感情经历。但是他们到底还小。做父母的,需要对少男少女的异性交往给以指导。无端的禁止和阻抑往往会使孩子的异性交往发生畸变;明智的态度是开放,是疏导。
观点2
与色情争夺孩子,你准备好了吗?
据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日前联合报道:不久前,在吉林省长春市,有一位18岁的少年开办了一条性热线,在热线里,他以开办青春期性心理咨询热线的方式,和他的同龄人一起大声谈起了性,交流起了少年们内心的那份青春期秘密。
青春期性教育太薄弱,应该有一个人出来呼吁了。这是长春市18岁少年李童开办性心理咨询热线的主要原因;而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李童认为许多问题已经出现在这个年轻人的群体。李童认为造成一些学生过早发生性行为并由此造成不良后果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青少年性教育的缺乏。学校在开设这些性教育课程时候那种欲说还羞的做法,可以感觉到对于青少年的性教育,多少有些薄弱;也正因为如此,李童的青春期性心理咨询热线有了它存在的理由与空间。
调查显示青少年婚前性行为不容忽视
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婚前性行为态势不容忽视。上海市徐汇区妇幼保健所1999年对788例未婚女性生殖健康检查结果显示: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率为76.0%,首次性生活年龄最小者为17岁,未婚妊娠率为31.8%,未婚人工流产率为27.3%。
两年前的2月份,全国首家青少年意外怀孕紧急避孕援助中心在重庆成立。几天之后,杭州一家青少年紧急避孕援助中心又在拱墅区计划生育指导站悄悄开放。相隔一个月,类似的花季呵护中心又在山东济南成立,一个月前,东北长春也有类似机构出现;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前后共有十数家此类机构在各地开花。
应该说,这些机构的出现和相继开放,为青少年提供了适时、适度、适宜的性教育及生殖保健服务。但是不容否认,这些机构执行的保密规则,虽然符合孩子的情理,但却有悖于我国现行的监护人法则,在为青少年维权、保护其隐私的同时,又陷入了违法的尴尬境地。据悉,在重庆成立的全国首家青少年意外怀孕紧急避孕援助中心,开办不久即关闭青春性呵护如何情法相容?作为青少年青春期教育中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问题,不容回避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另一个问题是,这些机构的作用大都是在进行事后找补,而真正完善的对青少年的青春性呵护还应重在防范。诚如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和《都市女报》共同创建的花季呵护中心主任张淑萍坦言:为青少年解决已经发生的性问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从源头上抓起。人们的目的不单应对那些意外怀孕的少女提供帮助,更重要的还应探索一条防患于未然的出路。
张淑萍主任告诉记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青春期的定义,应是指10岁至19岁的青少年,而他们的援助范围,则包含了10岁到24岁的未婚年轻人群。他们的热线开通仅十余天,便接到了400多个求助或咨询电话。其中90%以上是24岁以下的未婚青少年。而这当中的90%,又都承认已有过性生活。他们大多担心意外怀孕,询问何为安全期?如何才能避孕等等。在谈到以前意外怀孕如何处理时,他们称多为自己买试纸测试,然后再自行购买服用一些避孕药。
张淑萍说,在多次调查中他们发现,青少年的性成熟期明显提前,客观上有获得性教育和服务的需求,而专门为他们提供这种服务的医疗机构是个空白。她告诉记者,在开办中心前一年的时间内,仅她亲自接诊的病例中,就有3例14岁少女怀孕五六个月了前来看月经病的,而家长对此都一无所知。她说,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的最大特点是:无计划性、无保护性。无保护性的性行为无疑使青少年非意愿怀孕的比例增加。性成熟期提前是不容回避的现实,再谈性色变就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黄色性教育在和正面性教育争地盘
山东省花季呵护中心成立后,张淑萍主任曾做过一项调查,前来求助的青少年的性知识都是源于何方?其结果大都出自言情小说、网上和一些黄碟。由于不能从学校、家长等处得到正确的性教育,许多孩子便从这些地方去模仿。
不久前,一本首次全面正面直面我国青春教育的滞后,来自全国首家青苹果少男少女门诊的青少年性心理咨询医生手记《青涩时光》出版,在为这本书所作的序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婚姻家庭社会学专家李银河指出:我认为,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有效的性教育,需要经过一番较量:一方面要和淫秽出版物、黄色网站抢孩子,一方面又要和成年人传统保守的性观念抗争。
作者邓军也提出,真实直接地反映青少年的性活动是为了让他们真实直接地了解性,了解已经出现在同龄人中的性困惑,也是为了更好地反映青少年的性心理。性教育与淫秽光盘、色情书籍、成人网站等等社会上其他不健康的性信息的本质区别就是:性教育通过告诉孩子一切关于性的知识、性的美好,最终达到对孩子进行性伦理道德教育的目的,而其他途径的性信息则没有。
青少年有权利要求接受性教育
中国法学会青少年法律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在谈到性教育,我们还缺什么时提出:我认为是观念的转变。态度决定一切,方法次之。
第一,权利观念性教育是青少年的权利。换言之,青少年有权利要求接受性教育,而不是依赖成人的自觉。我们最应该关注的并不是我们想告诉青少年什么,而是青少年自己想知道什么。
第二,人格教育观念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性欲是每个人的体格和人格的一部分。性,是一种本能,它决定了我们的性别角色和社会角色,也是人类接触外在世界的方法之一。透过对性的认识,我们才知道自己要扮演一个怎样的人、如何建立自我的观念、如何尊重异性以及如何和别人交往。性,是身心健康的重要基础。他认为目前我们社会,还缺少能够帮助家长和孩子一道迈过这道门槛的引路人。
济南花季呵护中心除了为24岁以下的未婚男女青少年提供各种有关性发育、性心理、性生理方面的免费咨询以外,还与有关专家合作,在社区、学校做相应调研,试图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性教育办法。然而在现实中张淑萍主任发现成人的给予与孩子的需求中存在巨大差距。
她告诉记者这样一件事:中心成立后,曾有一所大学的学生会及团委的人兴冲冲地找到她,希望她能到高校去做有关青春期生殖健康的讲座。当她把提纲传给该校后,由于四个问题中有一个涉及性教育,被学校审核时认为太超前、不适宜,而拒绝了。大学生们非常遗憾,坦言老师观念太落伍,根本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由于现在学校的生理卫生课根本回避一些性知识,家长又羞于告诉孩子有关性知识(更不用提避孕知识),没有孩子解渴的渠道,出现孩子意外妊娠的情况就在所难免了。
邓军老师常年工作在少男少女门诊,为青春期的孩子解除成长带来的困惑,特别是性的困惑。她的《青涩时光》青少年性心理咨询医生手记,打开了无数少男少女的心扉,也拨去了盘绕在无知少年心底的阴霾。专家宗春山称:《青涩时光》在对青少年的性教育方面做了可贵的尝试,以科学严肃的态度宣传性知识、解除性困惑,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身体与性,建立健康、正确的性观念,懂得怎样才能既获得性的快乐,又防范性活动可能造成的伤害。
然而就是这样一本书的出版,前后却是更换了四位编辑、两个出版社,仅仅因为这本书的核心是性教育!邓军在该书自序中称:我是一个在原则问题上丝毫不会妥协的人。之前的出版社在终审时执意要删去所有描写孩子性活动的细节,怕家长和孩子们看后受负面影响!我不能妥协,只能终止合同。新的出版社同意保持作品原貌,不做随意删改。可是没过几天,该书的责任编辑就难为情地告诉我:这书名最好换一换不然,发行方面可能有难度我欲哭无泪。
我原来的书名叫《爱你以性》,它是我心中最理想的名字爱你以性的性代表着性心理知识、性心理发展、性安全保健、性美学、性伦理、性道德等等一切关于性教育的内容。这几个字的目的是向家长们灌输一个理念: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是必须的,是毋庸置疑的。那是对孩子的一种爱,一种大爱。那不是对孩子日常生活起居的操劳,也不是为孩子学习成绩操心,那是使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保障,是对孩子道德品质和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对他(她)幸福人生的责任。要是每个家长都懂得用性教育来爱孩子,那该有多好!
然而最终,爱你以性这四个字由书名沦落到她做自序的名字。她妥协了,毕竟她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她在自序中写下这段话,只为记录下当前性教育的艰难。
她说:联想到目前我们对青春期的孩子们的性教育遮遮掩掩、隔靴搔痒的现状,作为直面青少年性困惑、站在进行青春期性教育第一线的心理咨询工作者,我心中不免有些酸楚。酸楚之余,一个问题很现实地摆在我面前:在对少男少女进行性教育、与他们共同探讨性这个话题之前,如何能让家长接受对孩子有必要进行性教育这一观点?
承认和正视青少年性现状是一种进步
作为一家为青少年提供适时、适度、适宜的性教育及生殖保健服务的机构,张淑萍说,济南花季呵护中心为三部分少男少女解决成长中的烦恼以青少年的实际需要为基础,使没有性活动的青少年获得有关青春期的正确信息、教育和服务,如涉及月经、遗精等各种有关青春期发育以及生殖器官发育等生殖健康问题的咨询和服务;对有性活动的未婚青少年要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生殖健康教育、信息和服务,如预防非意愿怀孕、预防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等;对确实非意愿怀孕的少女,要给予她们特别耐心的关注。
张淑萍主任说,青春期的孩子无论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各种巨变,处在一个充满矛盾、困难及冲突的复杂时期,全社会都应该给予他们更多关注。
作为云南妇女儿童心理法律咨询服务中心的专家,龙思海说,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青少年性早熟、早恋、早期性行为、甚至早孕已成为现实社会中无法回避的事实。如果社会没有相应的健康服务咨询体系从他们的需求出发,为他们提供安全有效的健康咨询服务或开辟符合他们需要的服务渠道,那么,他们很有可能在盲目的自我约束和外在压力下,去干出一些傻事;我们应该认识到,承认和正视青少年的性现状是一种社会进步。
全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法律专家佟丽华强调,家长一方面应教育孩子不要发生性行为;另一方面,是家长首先转变观念,在孩子懂事后,告诉他们避孕的方法。因为家长要明确一点:告诉他避孕的方法,并不是就是承认和鼓励他(她)可以从事性行为,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只有全社会对性教育的观念有所转变,事情才会有最终的解决出路。
美国对青少年开展克制教育
据报道,少女怀孕的增加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1400万青春期少女生育,其中大部分是非意愿性妊娠,其结果是每天有55万次流产,每年则有440多万的少女选择了堕胎。因此,如何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
据悉,英国每年都会产生9万多名少女妈妈,居欧洲国家之首;失败的性教育成了批评的靶子。人们认为现行性教育的问题是:学校里的性教育课程一向羞答答,没有把性行为当作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平常内容,向学生传达的是性行为和吸毒、抽烟一样乃高风险行为,反倒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父母们担心子女的安全、怀孕和吸毒问题,却不愿谈论这些。他们认为和孩子们谈论性,就是鼓励他们四处鬼混。
专家瓦利拉。里奇思就在报告中批评政府旨在减少未成年少女怀孕的力度不够,建议英国学习美国的等待真爱运动,鼓励年轻人在婚前保持贞操。
在美国,等待真爱说服了240万少年向上帝、我自己、我的家庭、我的朋友、我未来的伴侣和我将来的孩子起誓,在婚前禁止性行为。这项活动扩展到加拿大和南非,在英国也举行一些巡回讲座。
等待真爱又被人称为克制教育:这种性教育鼓励年轻人把性交活动推迟到结婚时,以回避违愿怀孕和感染性病、艾滋病。此项教育主张:非婚姻的性关系,不符合人类的性行为规范,它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尤其影响青少年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
美国第14届国会还批准了《把克制教育作为对美国未婚者进行性教育的唯一内容》这一提案。为此,美国政府决定每年拨款5000万美元用以资助克制教育计划。
但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耶鲁大学最近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签署了等待真爱协议的孩子几乎90%都没有遵守诺言。等待真爱只能延迟第一次性行为的时间,一旦发生性行为,少年们更倾向于不采取避孕措施。因此,在美国很多州,在鼓励婚前保持贞操的同时,也讲授避孕知识。在1990年至2000年期间,美国少女怀孕率下降28%,其中只有25%的人是出于贞操观念,其余都因为采取了避孕措施。
于是,英国政府于1999年发布了一项旨在减少未成年少女怀孕的政策,主要内容是告诫12岁以下的孩子不要急于进行性行为,要知道未成年性行为是违法的,如果想做,至少也要知道避孕方法。
事实上,专家们更倾向于重点讲授避孕知识的性教育。家庭计划协会为父母们举办了培训班,学习如何跟孩子交流这类问题。家长们应该对孩子说:如果你想做,我希望你注意安全。如果家长们开诚布公地谈性和避孕问题,他们的孩子就会有更成熟的态度,女儿对男朋友的要求就更有勇气和信心说不。专家们以荷兰为例子,荷兰有很开放的性教育,少女怀孕人数却是欧洲最少的。荷兰有58%的少女会和父母讨论怀孕的事,是英国的两倍。
观点3
青春期异性交往:洪水猛兽or人之常情
继《拯救男孩》一书之后,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和儿童教育专家李文道,再次推出新作《拯救女孩》。书中对女孩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与研究,让家长了解到女孩在成长中可能出现的危机。本文就女孩家长比较关的异性交往话题,与两位专家进行了深入的访谈。
吾家有女初长成,女儿的成长是一件令家长欣喜的事。然而随着很多女孩子步入青春期,父母们都会如临大敌:她是否懂得保护自己?会不会早恋?
青春期是一个人发展亲密关系的重要时期,许多在成年期构建亲密关系所需的能力和才能,都是在青春期逐渐获得的。可在父母的极度忧虑和严厉管制下,很多青春期女孩完全没有机会发展与异性交往的能力,甚至对异性交往心存恐惧。而家长更是将青春期异性交往视为洪水猛兽,极力打压。
1错误做法用消极语言描绘男孩
莉莉是一个简单、单纯的孩子,妈妈很害怕身处青春期的她被男孩骗,于是逮住一切机会说男孩子们的各种坏话,什么男孩都是下半身动物他们就是想占你的便宜。结果导致莉莉真的不愿意跟男孩交往,觉得男孩都很脏。莉莉妈对此很满意,却不知道会影响到孩子以后跟男性的交往,影响到她的恋爱和婚姻。
2错误做法爸爸不再与女儿有亲昵之举
小时候,小真父女俩之间常有亲昵之举:拥抱、牵手,爸爸也会抚摸她的头发。随着小真进入青春期,面对身材日益丰满高挑的女儿,爸爸开始有意识地疏远女儿,刻意避免和她有一些亲密的身体接触。却不知,随着他的远离,加上月经带来的一些生理上的麻烦,使小真对青春期产生一种负面的看法,对异性交往也比较畏惧。
3错误做法将女儿的思春妖魔化
豆豆的妈妈无意中看到了女儿的日记。豆豆偷偷喜欢上一个男孩,在日记里写满了一个浪漫小女孩的幻想:我很想你,我很想牵你的手,依偎在你的怀里。豆豆的父母都认为女儿早恋,要求她断绝与那个男孩的交往,还找老师商量对策,让老师监督他们。最终豆豆自己也觉得做了不可饶恕的错事,不再与那个男孩有任何来往,从此变得沉默寡言。
其实,哪个女孩不怀春,哪个男孩不钟情?青春期男孩女孩之间相互吸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日记里记载的,原本是一个女孩内心的幻想,却被父母武断地干涉。父母既没有信任女儿,也没有合理解决,将女儿的正常情绪妖魔化了。
像以上案例中这样的父母很普遍,阻止女儿与男孩交往,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防止女儿陷入早恋,担心女孩跟男孩交往时容易吃亏。家长这种观念会让女孩在异性交往中,产生焦虑和紧张,很难发展普通朋友式的异性交往。另一个原因是,父母担心影响女儿学习,认为学业第一,异性交往无足轻重,不能影响到学习。这种观念影响深远,成年后女孩也会认为事业远比情感重要,情感不值得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家长阻碍严重的话,会造成两种后果:第一,导致这个女孩跟另外一个性别群体隔离开来,对男性不够了解,也没有什么兴趣。第二,会激发女孩的逆反心理你越不让我交往,我越要交往。这时,她不是为了交往而交往,而是为了反对父母而和异性交往。
青春期异性之间非恋爱的朋友关系很重要,发展青少年异性交往有积极意义:可以增加她对异性的了解、可以满足孩子内心异性交往的正常需求、会对她将来的恋爱婚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通过青春期正常的异性交往,女孩会学习到处理与异性之间关系的技巧、方法,了解到一个真正的男孩是什么样子,而不是自己臆想一个白马王子。
青春期女孩对异性交往有着天然的兴趣和愿望。家长如果为孩子营造一种正常的异性交往的氛围,女孩反而会对这种关系释然,会把握好分寸,一般不会轻易去早恋。
1正确做法确定异性交往原则,制定家庭契约
研究发现,女孩的亲密感,甚至包括她的性行为受社会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如果她不懂得异性交往界限,容易过早陷入不情愿的性关系中。
青春期女孩喜欢异性是很正常的事。父母首先尊重女孩的这种好感,而且明确告诉女孩在这个阶段,学业还是最重要的、要学会等待,面对男孩的性要求,要学会拒绝。
相对男孩而言,女孩更容易听从成人的教导,所以父母一定要提前告诉女孩交往的原则。
如果父母原则非常明确,对女孩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她会考虑到父母的意见,而思考:我应该怎么样和他交往?父母对我的期待是什么样的?她可能会理性地推迟恋爱和发生性关系。
所以在交往的尺度上,父母的态度应该是明确的。孩子是很有创造性的,女孩明确认同这个做法,就会在异性交往中把握好尺度,自己想到很多办法,去拒绝和自我保护。
同时,父母和孩子可以共同商量,制定一些具体的行为准则。比如晚上应该几点前回家;周末外出要明确告诉父母跟谁在一起;邀请异性朋友到家玩时,不能把房间的门关上等。
2正确做法爸爸回归,与女儿继续保持紧密联系
爸爸应该像儿时一样,陪伴在孩子的身边。青春期的女孩,很需要父母的支持,尤其是爸爸的支持。
父亲是女儿生命中第一个异性榜样。女孩对异性的了解,往往是通过父亲这个窗口。女孩将来的婚恋,还有家庭性别角色的建立都受到父亲的影响。
爸爸首先应该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青春期女儿的变化。日常生活中,如果需要给女儿一个拥抱,不用刻意回避,不要让女儿觉得有疏远感。
父亲可以发挥男性的天性,比如爱运动、对外部世界更感兴趣、对孩子更强调独立性,在这些方面来影响女儿,让女儿更了解男性。父女可以一起做运动,一起旅游,看一场比赛,就同一个问题发表看法。女孩就会因此了解到男性的思维、男性对待人际关系和事业的特点等,会对异性有积极而正确的看法。
因为男性不太善于表露情感,喜欢通过行为来表达,但未必会被女儿完整解读出来。所以,鼓励爸爸们能多说一点。在女儿面前,多表达自己的看法,多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表达对女儿的爱,坦诚地跟女儿沟通她喜欢的男孩。充足的爱和足够的理性,会让女儿在对待异性关系上更理智。
3正确做法妈妈适度放手,给女儿一定的空间
母女关系过于紧密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母亲的过度介入,不懂得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隐私,会导致女儿因为过度依赖母亲,而不愿去探索新的亲密关系,习惯于母亲营造的家庭安乐窝,而失去了情感独立的动力。
妈妈应该给女孩足够的空间,让她有机会发展各种人际关系,鼓励女孩与异性的正常交往。从小就创造机会,让女孩与男孩混在一起玩,认识一个不一样的男性世界,而不是将她过度保护,与男性隔绝。
妈妈的放手,还意味着多让爸爸参与孩子的教育,让丈夫以男性特有的方式去教育女孩。
4正确做法鼓励女孩与男孩之间的群体交往
家长应支持和鼓励孩子之间的群体交往。一群男孩和一群女孩,共同参与一些活动。在群体之间,孩子们会更放松,更自然地表达自己,有助于以平常心与异性交往。另外,在群体活动中,女孩会了解到不同的异性,会明白男孩的个性和共性特点是什么样的。
同时,与多个异性保持平等、广泛的交往有助于给两个人的关系发展留下更多余地,避免没有深入了解就发生恋爱,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和麻烦。
家长可在朋友或同学聚会时,带上各自的孩子。几个家庭一起交往,或者带上各自的孩子一起旅行,都是让孩子们相互了解的一个过程。
5正确做法良好的夫妻关系,让孩子看到爱的榜样
有一些妈妈在处理跟丈夫的关系时,总是消极负面的,觉得这个男人一无是处而看不起他,甚至在女儿面前贬损父亲。这很容易给女孩造成一个印象男人是这个样子的,她对男性的认识也会比较消极。
相反,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女孩感觉温馨温暖,就对将来的婚姻有一个美好的期待。女孩也不会害怕自己找不到爱,而在与异性交往中迷失,过早陷入性关系所带来的亲密感之中。
下一篇: 新初三生六大心理变化 家长务必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