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功率因数?功率因数如何计算?
通过分析电动机的特性,我们知道了电动机在工作时,不仅要向电源索取有功功率对外做功,还需要无功功率维持自身的旋转。
作为供电部门来说,总是希望把供给用户的电能,都去做有用功,都是有功功率,不希望用户设备中的无功功率太多。虽然无功功率只是不停地在设备和电源之间交换,并不消耗,但是无功功率却占用了电网的容量,使电网的效率降低。
所以供电部门要考核用户用电设备的用电效率,就是要知道用户从电网中索取的电能,有多少用来做有用功了,这就引入了功率因数的概念。
定义:功率因数:
这里:P有:有功功率,W,或KW
PS:视在功率,W,或KW
Q:无功功率,Var,或Kvar
因此,功率因数一个效率数据,是反映用户或设备的电能利用效率。功率因数越高,设备需要的无功功率就越少,电能利用率就好。
不过上面的公式在实际中不常使用,更多的是以电量来计算平均功率因数的数据。
供电局就是采用电量计算出用户的平均功率因数:
平=(P有*T)/(PS*T)
=W有/WS
=W有(W有2+F2)―――(2)
其中:W有:有功电量,Wh,或KWh
WS:视在电量,Wh,或KWh
F:无功电量,Varh,或Kvarh
因为视在电量没有电表测量,所以最后转换成用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来计算,得出用户在一个用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因数。
工程计算的时候,有功电量W有的数据,可以是一个月的电量,也可以是一周、或一天、或一小段时间的电量,只要能得出一个可以比较准确的数据就可以了。时间间隔越长,数据就越可信。即:
W有=上次的电表读数-此刻的电表读数
同样,无功电量F也是这样,只是读取的是无功电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