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教育“冷暴力” 另类挫折教育孩子伤不起_心理辅导-查字典中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网 > 中考备考 > 心理辅导 > 正文

遭遇教育“冷暴力” 另类挫折教育孩子伤不起

发布时间:2013-03-18 10:56:51来源:查字典-中考网

近日,西安某小学给一些学习成绩较差、思想品德表现不佳的学生佩戴 “绿领巾”,与佩戴红领巾的“好”学生形成明显差别。虽然校方称是为了激励“绿领巾”们上进,但此举仍引起许多家长和公众的争议,同时也引发了许多人对当下教育“冷暴力”的思考。

[名词解释]

何谓教育“冷暴力”?

冷暴力,顾名思义,它首先是暴力的一种,是指不通过殴打等行为暴力解决问题,而是表现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教育“冷暴力”是相对于体罚等“暴力”行为而言的一种“精神体罚”,常见的手段包括对学生态度冷淡、放任、嘲讽、区别对待等,对学生的自尊形成伤害。

[专家观点]

教育“冷暴力”危害不容小觑

洋泾中学心理教师徐琳说,教育“冷暴力”的危害不容小觑,特别是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很容易伤害孩子的整个心灵。尤其是那些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向师性比较强,往往存在“老师的话是圣旨”这样的心态,有时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话或是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在这个成长阶段,老师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力度可能比父母还大。

此外,也有专家指出,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往往取决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尤其是孩子,所以老师一定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掌握自己的情绪并控制自己的言行,因为老师的“冷暴力”可能轻则导致学生厌学,重则造成他们自闭,影响到心理健康,并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

家庭也有“冷暴力”

孩子除了可能在校园中遭受教育“冷暴力”,还可能在家庭中遭遇到家长的“冷暴力”,这种“冷暴力”大致可分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有意识”的,第二种是“无意识”的。“无意识”对孩子冷暴力的情况是高度隐蔽的,比如打着“关爱”的旗号过分控制孩子的自由。当然,对孩子的冷暴力并非比比皆是,即使有,家长因为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了但碍于面子也不会去寻求心理医生做咨询的,除非是有严重的心理障碍才会行动。

对此,专家分析说:“家庭对孩子的冷暴力是存在的,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家长有意识不理睬孩子,譬如孩子犯错了,做父母的可能很生气,故意不理睬孩子;一种是家长无意识的,因为工作忙或其他原因,与孩子没时间沟通,这是看不见的‘家庭内伤’。”

[应对举措]

家长要与老师进行深层次沟通

专家建议,家长应经常主动找孩子谈心,了解孩子在学校有否遭遇“冷暴力”,发现问题要及时向学校反映,和老师沟通,切不可将孩子心情不好、闷闷不乐当成小事,而应及时引导孩子说出心里话。

家长在发现孩子遭遇“冷暴力”后,应该站在理解的角度与老师沟通,采取让老师能够接受的方式,比如向老师说“我的孩子给你添麻烦了”,让老师觉得家长是通情达理的,老师也会容易接纳孩子。

挫折教育:培养学生抗压能力

常有家长说,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是家中的“小皇帝”,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这也导致了他们的任性、脆弱、自我、依赖性强和独立性差等“毛病”。因此,有专家指出,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这些孩子可能会缺乏某些对他们终生发展都具有极重要意义的心理素质。

支招:培养孩子心理承受能力

孩子心理承受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需要父母、教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意识地逐步进行训练。为了使孩子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带来的压力,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心理特征,从实际出发,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需孩子努力才能完成的难题,让他们“跳一跳,摘果子”,让孩子把学到的对付困难、挫折的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去,从而培养其心理承受能力。

他山之石:国外的挫折教育

日本:让孩子从小吃“苦” 在日本,一些家庭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吃苦能力,提倡“穷留学之风”,让富裕的大城市学生到偏远的山区、村寨接受艰苦的生活训练,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瑞士: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瑞士虽然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但瑞士的父母们绝对不让自己的孩子养尊处优,他们很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十五六岁的女孩,初中毕业后,就要到别人家做一年女佣,上午劳动,下午上学;男孩到一定的年龄也要参加劳动,锻炼劳动和独立生存能力。

(责任编辑:沈甜甜)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最新讯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全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