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中,爸爸的这两个作用无可替代!_教育动态-查字典中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网 > 中考报考 > 教育动态 > 正文

孩子的成长中,爸爸的这两个作用无可替代!

发布时间:2017-03-01 16:29:47来源:查字典-中考网

海边直播知名家庭教育专家;

北大妈妈、中高考升学专家;

在家庭教育和孩子学习能力培养上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父母各司其职,谁也不应该缺席孩子的教育。父亲的视野决定孩子的格局,母亲的修养决定孩子的格调。

--寸草

我的孩子已经从北大毕业,我有时候会回过头来回想,她凭什么能上北大?

首先说,孩子的成长,家庭、学校、社会三者都有贡献,特别是在学习方面,主要还是学校在教学上的作用更大。但是,这三者相辅相成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最为基础,父母的认知,决定了你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学校教育、孩子从社会中吸取什么样的养分。

回到我家中来,孩子相对全面发展,在优势方面有所发展,还得得益于家庭成员的协作培养--父母各司其职,各尽其能。

在我家里,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孩子爸爸全程参与了孩子的成长,他没有做旁观者,更没有做对立面,而是较好的互补和纠偏。

爸爸的互补

1.言行互补

我自己言胜于行,常常是想的多说的多,动的少。这和性格有关,也和行动力有关,也和一件事想得不透彻有关。孩子的爸爸则是行胜于言,凡事想好了就去做,不观望不拖拉。

我家孩子5 岁多点的时候,经常和邻居家哥哥玩。哥哥学电子琴,每天晚上都要弹奏,我家孩子经常听着哥哥弹琴,就会羡慕和向往地说我也想弹。每次她这么说完,我都说,好啊,下次妈妈带你去。说了好几回下次去,也没行动。实际上是我也不知道5岁的孩子能不能学琴,该不该学。她爸爸听了几次这样的说法之后,有一个周末突然说,今天哥哥去上课,我们就跟着去看一下吧。结果,他就带着孩子去了,让孩子现场体验了一下上课,又问清楚了老师孩子有没有学习潜质、这么大能不能学等等,回来就和孩子确认是否真的想去学琴。得到孩子和老师的肯定之后,下一个星期,就直接带孩子去报名了。

类似的事例很多。我经常会对孩子说,你去锻炼一下。但是她爸爸很少说,他会直接去做,他直接和孩子说,你妈还没做晚饭,这会儿咱俩下去打会儿羽毛球。周末则带孩子去游泳,或者父女俩骑车去香山去奥体,有时候也会带着我。

我有的时候会提醒孩子,读书、阅读、写作业。她爸爸几乎不这么说,他觉得该读书,那好啊,周末带孩子去书店,自己挑书;后来搬家,做了个大大的书柜,是家里最大的家具;孩子的书桌也是精心挑选的。他自己呢,在我说我们读会儿书吧的时候,已经找出一本书了;而在我说别看电视了之前,早就把电视关了。

我讲道理、提要求,爸爸都是简单地直接去做。事实证明,这种简单的行为,比讲道理有效的多。后来我慢慢也学着这一招,就是少说多做。

2.思维互补

我自己比较感性,也比较情绪化,凡事凭感觉做,看当时的情绪做。她爸爸就不一样,相对理性的多。

小的时候,我带孩子买玩具,都是动物玩偶、过家家玩的之类。她爸爸买回来的总是和我的不一样。娃一岁的时候,他就买个大飞机回来,回力的那种;两岁多的时候,买回来的玩具都是积木、乐高类;三岁多就买拆装的玩具,小汽车、小恐龙之类。我就抱怨,这些玩具不适合女孩子玩,她爸爸也不理我,就拿自己买的玩具陪孩子玩。孩子长大了以后买书也是这样,我买故事书,他买回来的都是科普书、人物传记这类的。

慢慢我发现,其实孩子更喜欢她爸爸买的玩具和书。后来我仔细观察,孩子的思维比起我来,更偏向于理性思维,平常做事这样,学习也这样。想明白之后,我稍微有一些些庆幸,幸亏她爸爸无意中挖掘了孩子的强项,发挥了孩子的优势。这才能使得孩子更自在地朝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成长。

后来,我家就有一个习惯,小事都是娘俩商量,大事像要不要学竞赛、高考什么专业、出不出国等,孩子反倒是不自觉地找爸爸商量,她觉得爸爸和她想的更接近。

3.性格互补

我比较胆小谨慎,偏传统、偏保守。爸爸就大胆、放得开很多。

我家孩子四升五暑假的时候,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家在上海,暑假的时候他家小朋友打电话说妹妹特别想姐姐,刚好那个假期我们没什么安排,我家孩子就想去上海,我说等下次找个出差机会送你,但是出差机会一时半会儿没找到。她爸爸就问她:现在夕发朝至,火车直达,路上你不和陌生人说话,自己看好东西,敢自己坐火车去吗?孩子说:敢。两人一商量,就买了去上海的火车票。

那时候孩子自己没有手机,她坐火车那一晚上,我几乎没睡着,想象各种困难出现的情况。她爸爸却坦然的很,说:你不放她出去,什么时候就能自己闯荡了?

事实表明,我担心确实是多余的。孩子安全到达了上海,并且独自返回北京。后来孩子高中、大学期间,和同学去泰山、爬华山,都是他们自己规划、自己安排,来去自如。

要完全依着我,孩子可能很难这么放得开。

爸爸的纠偏

1.方向纠偏

孩子上初高中那会儿,大考完我总是忍不住问,考试成绩怎么样啊,这类的。而她爸爸永远的是老几句考完了?太好了!我们去吃顿饭庆祝一下。我们去哪儿玩啊?孩子考试在爸爸眼里,从来都不是个事儿,考完试才是事儿。

有一次我有点生气,我说我刚问她,你就打岔说玩。她爸爸就说:考都考完了,她自己不比你更在乎啊?她想告诉你的时候,就告诉你了。再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你要关心她学习,放在平时,别放在考试上。

我想了想貌似很有道理,关注过程比关注结果重要,过程做到了,结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后来在孩子的学习上,我们更关注她的习惯、平时效率等,而考试的时候,少关注。

过了很久很久,有一次我家孩子说:我每次大考的记忆,都是考后有一顿好吃的,和植物园或者香山或者颐和园的记忆。所以,大考对她来说,都是愉快的回忆,而较少有分数的纠结。这种情况下,大考有什么可怕的?

2.方法纠偏

我家孩子小时候喜欢游泳,但是又不敢脱离游泳圈,她的好多小伙伴都学会游泳了,她又羡慕又不想学。有一次一个妈妈和我说:你给她报个游泳班,教练把她往水里一扔就会了。我回家就和孩子爸爸说这事,谁谁谁就是这样学会游泳的。

没想到,他和我大发雷霆:这对我家孩子就是野蛮做法,有的孩子是胆大不怕水,但我家孩子属于怕水、对水缺乏安全感的,要循序渐进才行,不是任何人都扔水里就会刨的。你见过那种被教练扔下水,从此再也不敢下水的孩子么?

他这么一说,我有点后悔。想想还真是,我家孩子对水缺乏安全感,从很多细节都能知道,但是我为什么还要这么粗暴呢?人和人真的不一样,幸好她爸爸阻止了我。直到小升初后的那个暑假,孩子才终于下决心学游泳,她爸爸带她一点点憋气、潜水,直到她觉得深水没那么可怕,一鼓作气就学会了,几个泳姿都很标准,速度也不错。

所以,用了一种正确的方法去教孩子,尽管比她的小伙伴晚学了好几年,但是完美地解决问题,更好。

3.原则纠偏

孩子他爸爸大原则非常明确,而我似乎缺乏原则性。那时候,课外班比较疯狂,琴棋书画都要学,每当我疯狂的时候,她爸爸就会站出来阻止我,必须保证完整的一个周末,必须保证晚上几点前睡觉。这两个大原则,从来没有被打破过,就是因为爸爸的坚持。直到高三,我家孩子睡眠时间都能保证。

该取的取,该舍的舍。比如说,他始终觉得身体更重要,孩子自己的意愿更很重要。那我们就这样以大原则做取舍。

我家孩子在行为、品格方面,更多的得益于她爸爸的大原则。比如说她小时候,随手扔的香蕉皮,我可能就捡起来了,她爸爸则会带着她去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这些事情,不起眼,一件两件加起来,孩子的规则和原则就形成了。

回想完这些细节,孩子上北大,学校的教学功不可没,父母在其中承担的责任也很重要。大学不是单单的学习,而是方法、习惯、品格几方面的集成,而后者,父母可以更有所为。

当妈妈的在家里,都是冲在最前线,我也不例外。但是冲在最前线,有时候难免只见细微不见方向,而这时候爸爸的抬头看路就是最好的补充。直白一点,很多妈妈教育孩子,偏向战术型,爸爸可能偏向战略型。这样,互补和纠偏,就是较好的完整的家庭教育。

有的人可能会说,爸爸很忙,没有时间。孩子的成长,并不需要惊天动地,也不需要时时刻刻事无巨细、细致入微,也没有多复杂,就是一点一滴润物细无声,只要你看到了、做到了,参与了,孩子就能感觉到你的存在,感受到你的关怀和爱,从你那里吸收成长的养分。

3月3日(周五)海边直播春季课程陆续开课啦!

语数英物化课程一网打尽,名师在线授课+个性化辅导,让每节课都有趣生动。大数据记录错题情况,根据短板推送课后练习。

让每个知识点都明了清晰,还等什么?快来报名吧!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最新讯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全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