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
任选一题作文。(50分)
题目(1):
____________里的微感动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题目(2):
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只狮子每次捕猎失败时,总是告诉自己,我的耐力可能比不上猎物,但我的爆发力强,下次捕猎时,我要想办法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三年后,它成为草原上最棒的狮子。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解读】题目(1)
1.对比2014河南中招作文题目《你是我的太阳》,可以发现明显的一致和显著的不同。其一致在于,都是着重学生对于生活的关注和感悟,题目带有明显的抒情色彩,是检阅学生在生活中受到的启发和教益,点击学生情感积累中的正能量。其不同在于,《你是我的太阳》是命题作文,《_____里的微感动》是半命题;前者应以写人为主,后者需侧重事件;前者要求昂扬激情,升华、甚至放大感受以求切合主旨,后者暗示关注微点、细节,让作者从俗常的生活和感受中捡拾“一枝一叶”;前者是对生活的庄重敬礼、感受洗礼,后者需要的是优雅发现、别致采撷。
2.题目以半命题形式,既有规定的立意指向,又向学生开放了选材空间。这既能考查学生辨别、选择能力,也有利不同身份、不同经历学生自由书写自己感受最深的生活体验。从评卷现场看,内容林林总总,但大部分写得真实感人。
3.题目中“微”字,嵌入时尚元素,显得新鲜十足、引人注目。“微”同时又是设置的标尺、关卡。学生选材的巧拙,表达的顺畅与否、充分与否,关键在于对“微”的把握,这里成了学生写作能力高下的分野。
【误区】题目(1)
误区在于是否能抓住“微”。情感上的“微”没有明显体量上的区分。但是写成醍醐灌顶,感动得稀里糊涂,还是容易被老师发现。选材好的如《书包里的微感动》;忽视“微”的,如写“成长里”“生活里”的“微感动”,在“广角镜”中选 “微”,增加了表达的难度;如有命题《泪水里的微感动》,这样的感动还可以称为“微”有些牵强,给人的感觉超出了“微”,题目就像自我否定。
【解读】题目(2)
该题延续了本省之前的传统,即二选一作文的第二篇为材料作文。本题材料简短,寓意浅近,辨析思维的难度不大,基本不会出现审题的失误。这是为了切合初中生的思维水平,也是中招、乃至高招命题的趋势。
题干中的材料有明显提示核心意思的句子:“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这里显然是主要寓意之一。同时,寓言一般具多义性,提炼观点也有深入和浅显之分。就给定材料看,在立论方面除了“发挥优势”,较为切合材料寓意的还有“认清自己”、“善于反思”。本题是设定学生围绕成功、成长来表达看法,构思写作,这样的论题,学生有相对丰富的感受和想法,学生有例可举、有话可说。就写作体裁看,虽然不限文体,但应偏重论说类。限于学生议论文写作尚显初级,可以淡化文体,叙议结合,叙述概括精炼,议论准确鲜明即可较好达到了文体的要求。当然围绕主旨再写作一个童话什么的,也不失为好的选择。
【解读】题目(2)
审题与构思应注意两点:1.要从题目的核心寓意切入立论,不可一味求新。若刻意去向其他方面发挥,就会给人以离题的感觉,所以抓住核心意义立论非常重要。2.就初中生实际看,不必过分追求论述深入,探究为什么,而应该在“是什么”、 “怎么样”上下功夫。在尽量有些阐发的基础上,选材和语言方面精湛会助力斩获高分。
【范文】
角落里的微感动
小小角落,多半蒙尘,也总是不起眼东西存在的地方。身体微小的父亲给我的印象微小,怕也是他总把身体躲在不被人看到的角落。父爱亦如此,默默躲藏。
在我们村里,人们总以为男孩可以传承香火,而女儿呢?养大嫁人是白养。我们的家里亦不过如此。弟弟是家里的掌上明珠。爸爸经常外出打工,在家里基本都是一言不发,我也很少跟爸爸说话。
初二的上期,开家长会。那天,爸爸也刚好回家,半年不见的他,似乎又苍老了许多。我冷冷地看他一眼,说:“下午家长会,你能来吗?”他似乎有些诧异,家长会我没让他去过。他点点头。
“爸,你回来了。”弟弟一声大叫,打破了父女俩尴尬的气氛。“下午家长会,老师让你去!”他说:“我去你姐的班,我答应她了。”弟弟有一脸的不高兴,午饭都不怎么吃。爸爸就给我说:“我先到弟弟的班里看一下,就去你班里。”我一下感觉到,我没有希望了。班会开始的时候,我更加清楚,爸爸不过是搪塞一下我罢了,他不会到我的班里了。班会开始后,尽管我不停向教室的各处张望,但是我知道不会有结果的。后来我干脆不再张望。回到家里,我没有去责问爸爸,其实我都没怎么看他。
第二天去上学的路上,好朋友琪琪对我说:“昨天伯伯还特意穿了新衣裳哩。”我不解的问:“你在哪里看到他?”“就在教室的角里。”
放学后我特意走过去,看着爸爸,问:“你昨天开班会咋躲在角里呢?”他低下头,像做错事的孩子,不知所措地站着,轻声说:“我不是去的晚了吗?”
后来,我会偶尔凝望教室的角落处,似乎那里仍有爸爸的存在,有淡淡的暖意流进我的心里。角落里的东西,或者太微小吧,用心才能感到宝贵。
【解读】
1. 故事曲折,构思精致。文章紧紧围绕“角落”构思,反映孩子心中要求平等的愿望。父亲习惯角落,开会躲在角落,最后自己面对角落感悟,“角落”一线串珠。文章抛出矛盾自然,产生误看合理,误会消除后,主旨得到升华,情节曲折有致。这应该是作者生活中的实事,但在作者的调度下故事引人、耐品。
2.观察深入,形象鲜明。该文对父亲形象的描写给人深刻印象。开头寥寥几笔就使人物呼之欲出。爱呆在角落这个典型细节深刻地反映了父亲的性格特点。故事展开中又用“角落”,组织矛盾冲突、塑造人物,从而让一个地位地下、内心自卑的父亲形象几近经典。
3.紧扣要求,表达突出。小角落,小事件,真生活,微感动,作者对题目要求拿捏精准。
上一篇: 中考满分作文:阅读里的感动
下一篇: 北京中考满分作文:我和大海的对话